廉頗為何郁郁而終?廉頗晚年因為什么被棄用?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廉頗是戰(zhàn)國末期趙國將領(lǐng),也是戰(zhàn)國四大名將之一。大部分朋友認(rèn)識廉頗,可能都是通過“負(fù)荊請罪”這個故事了解到的,廉頗能有如此心胸,敢于承擔(dān)過錯,想必日后定能成才。而廉頗果然通過自己的才能,幫助趙國戰(zhàn)勝齊國,并且奪取陽晉立下大功。只是廉頗晚年過得并不順利,他被趙國逐漸棄用,最后郁郁而終。廉頗晚年究竟發(fā)生了什么?趙國為何要這樣對待他們的大功臣呢?
說起廉頗,我們熟悉的是他和藺相如之間的一段趣事——負(fù)荊請罪的故事,還有中學(xué)時候背過的辛棄疾一首詞中“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所以,我們印象中的廉頗就成了一員老將。但以上兩個故事之間至少相差了48年,所以廉頗根本不是晚年得志,我們被誤導(dǎo)了兩千多年。
由于史書上并未記載廉頗的生卒年月,所以我們只能根據(jù)他一生所參與的戰(zhàn)役來做一個合理的推測。
公元前283年,廉頗首次出現(xiàn)在了歷史舞臺之上,那次他帶兵攻入齊國疆界之內(nèi),攻取了陽晉而威震四海。那時候戰(zhàn)國各諸侯國中齊國最為強(qiáng)盛,引得其他諸侯國聯(lián)合起來圍攻齊國,廉頗就是在這樣的戰(zhàn)亂中出場了,而且由于此次戰(zhàn)功赫赫,被封為了趙國的上卿。
著名的完璧歸趙也發(fā)生在這一年,藺相如幫助趙國在外交上獲得了空前的勝利。第二年的澠池相會之后,藺相如再立大功,由此也被封為上卿,成了廉頗的頂頭上司,這也引發(fā)了廉頗的不滿,最后廉頗上門負(fù)荊請罪。
而后,廉頗也逐漸成長為趙國的頂梁柱,打齊國、攻魏國、抗秦國,為趙國征戰(zhàn)十多年,立下赫赫戰(zhàn)功。
直到長平之戰(zhàn)的爆發(fā)前夕的公元前262年,秦國因為韓國拋棄的上黨歸順了趙國而大為不滿,讓秦將王龁率領(lǐng)大軍直奔趙國而來,大兵壓境之下,名將趙奢已死,趙孝成王便派廉頗出兵拒敵。然而廉頗在三次反擊之下討不到便宜,最終選擇了固守陣地,與秦軍長期對峙,企圖消耗對方有生力量。
但秦國自商鞅變法之后國力日盛,而趙國卻經(jīng)不住這三年的消耗,而年輕氣盛的趙孝成王自然不滿廉頗的固守消耗,最終因秦國依照反間計,讓年輕的趙括把廉頗替換下來。而這也直接導(dǎo)致45萬趙軍命喪長平,使得趙國丟掉了半條命。
第二年,由于趙國不履行割地給秦國的約定,引得秦軍再次直逼趙都邯鄲,而這次一方面有廉頗率眾誓死抵抗,另一方面有魏、楚兩國聯(lián)軍的幫助,才擊退了秦軍,解了邯鄲被圍之困。
但9年之后,燕國不老實了,先是派了栗腹來趙國打探虛實,看趙國長平和邯鄲之戰(zhàn)中損失慘重,于是想趁火打劫。豈料趙國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而且還有名將廉頗坐鎮(zhèn),在廉頗率領(lǐng)的趙軍連番反擊下,一路打到了燕都,甚至差點(diǎn)滅了燕國。
但5年后,也就是公元前245年,廉頗侍奉的第二任趙王(趙孝成王)去世了,繼任的趙悼襄王由于聽信了讒臣郭開誤導(dǎo),讓廉頗受盡排擠,甚至還讓樂乘來替代他的職位,借此解除他的兵權(quán)。廉頗征戰(zhàn)沙場幾十年,豈能受這等窩囊氣,于是率兵攻打樂乘。但此舉也等同于叛趙,無奈之下只好投奔了魏國大梁。
但畢竟為趙國奉獻(xiàn)了幾十年青春,廉頗依然身在魏國,心在趙,心心念念盼望趙王召他回去。終于在秦國連續(xù)多年的攻擊之下,趙幽繆王頂不住壓力,派人來請廉頗回國。但有個叫郭開的小人卻從中作梗,向趙王匯報說廉頗老矣,難當(dāng)大用。所以這也是辛棄疾那句“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來源。
至此,廉頗就再也沒有機(jī)會為趙國效力了,最終被請進(jìn)了楚國任將也沒建立什么功勞。郁郁寡歡下,死于楚國壽春。
廉頗的一生大致就是這樣,我們這里在來捋順一下他的生平事跡,公元前283年,威震四海;第二年,負(fù)荊請罪;公元前245年,負(fù)氣出走;公元前236年,趙悼襄王去世,趙幽繆王繼位,而想請廉頗回國的就是這位趙幽繆王;公元前229年,邯鄲被秦軍攻陷,趙國名存實亡。
以上來分析廉頗死于公元前236年至229年之間,假如廉頗236年已經(jīng)70歲了,那么公元前305年出生的他,威震華夏的時候才是個23歲青壯小伙子,負(fù)荊請罪的時候也才24歲,長平之戰(zhàn)時44歲,被郭開陷害逼走的時候,已經(jīng)61歲了。所以廉頗并非晚年得志,而是少年成名。
廉頗的結(jié)局是死于楚國壽春。
公元前245年,廉頗侍奉的第二任趙王(趙孝成王)去世,繼任的趙悼襄王由于聽信了讒臣郭開誤導(dǎo),讓廉頗受盡排擠,甚至還讓樂乘來替代他的職位,借此解除他的兵權(quán),無奈之下只好投奔了魏國大梁。
廉頗依然身在魏國,心在趙,心心念念盼望趙王召他回去。終于在秦國連續(xù)多年的攻擊之下,趙幽繆王頂不住壓力,派人來請廉頗回國。但有個叫郭開的小人卻從中作梗,向趙王匯報說廉頗老矣,難當(dāng)大用。至此,廉頗就再也沒有機(jī)會為趙國效力了,郁郁寡歡下,死于楚國壽春。
軼事典故
趙軍運(yùn)沙
趙國為抗擊秦軍,派大將廉頗屯兵長平,在今高平市米山村西北的摩天嶺駐重兵。一日廉頗到摩天嶺察看陣地。發(fā)現(xiàn)山腰有大量黃沙,為迷惑秦軍,便令士卒用牛皮和葦席,在山中修起一座座“糧倉”。又暗令士卒于夜間拉運(yùn)黃沙,裝入倉中。
秦兵見趙軍軍糧積如山,不敢輕易來犯,直到長平之戰(zhàn)趙軍大敗后,秦軍來起運(yùn)糧食時,才發(fā)現(xiàn)倉中裝的全是黃沙。后人便將此山稱為大糧山,把摩天嶺改稱營防嶺。今存“廉頗屯”址。
負(fù)荊請罪的故事在我國可謂是人盡皆知,從小語文課本里便收錄了這個故事。不僅有白話文版別的,還有文言文版別的。而這則故事完美給咱們展示了什么是古代的君子之交,以及廉頗和藺相如之間的深沉的友誼。
最早的“體罰式道歉”
《將相和》這篇課文信任咱們兒時一定都學(xué)過,講的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兩位大臣彼此包容,彼此理解的故事。其實《將相和》也叫《負(fù)荊請罪》,它是一個好事多磨的戲,開始講的是“物歸原主”,之后講的是“澠池之會”,這兩件事藺相如都立了大功,先是幫著趙惠文王保住了價值連城和氏璧,后來又在澠池幫趙王爭回了面子。
趙王一開心就給他升官了,職位比大將軍廉頗還要高,這下廉頗就不快樂了,認(rèn)為自己一個趙國的將軍為趙國立下汗馬功勞,藺相如憑什么能騎到我頭上去?所以他十分不服。藺相如為了避免和廉頗正面交鋒,所以常常稱自己有病不上朝,平??匆娏H來了,也會遠(yuǎn)遠(yuǎn)的避開。
廉頗
趙國還未消亡時兩人的境況,雖說兩人號稱是趙國最厲害的文將武將。但這個頭銜僅存在于趙惠文王時期,兩人都是在這一時期被趙惠文王重用,帶領(lǐng)趙國輝煌了好一陣子。但后來趙孝成王繼位,一個新的國君是很難完全信任舊臣的,所以,兩人的方位初步逐漸被削弱。后來除了空有威望外,權(quán)力現(xiàn)已被架空了。
而在趙孝成王登基第6年,長平之戰(zhàn)迸發(fā),秦國大軍壓境,準(zhǔn)備著手滅掉趙國。而戰(zhàn)爭初期,廉頗仍是能夠作為趙國主將上陣殺敵的。但是,趙孝成王一直不怎么信任廉頗。后來在小人的誣蔑下,趙孝成王對廉頗堅守的戰(zhàn)略表明懷疑和不滿。所以便派出自己信任的趙括奔赴前線,代替廉頗的主將方位。而這個趙括不是別人,乃是“坐而論道”典故的主人公。
郁郁而終
長平之戰(zhàn)之后,趙國的展開就退后了很多,戎行因此也是一蹶不振,還好有其他國家出兵相救,這才避免了趙國被秦國滅掉。藺相如在之后也是悶悶不樂,十分沉痛,終究郁郁而終而去世。之后的趙悼襄王在位的時候,他想要快速的收了廉頗手中領(lǐng)兵職位,就派自己身邊的大臣前去和廉頗交涉,廉頗天然知道大臣的來意,憤怒之下把大臣趕出兵營。
廉頗這樣的做法在當(dāng)時是對君王的侵略,廉頗也知道自己這樣做的成果,只好逃到魏國。當(dāng)趙悼襄王有心再次讓廉頗領(lǐng)兵時,卻由于信任身邊不想讓廉頗回來的大臣的誣蔑,這才導(dǎo)致廉頗無法再次得到趙王的重用,不得已去往楚國,也是在楚國去世。
不幸廉頗和藺相如這兩位給趙國立下汗馬功勞的名臣,終究卻落個如此結(jié)局。所謂“千般皆是命,半點(diǎn)不由人”,或許說的便是這種感覺吧!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比欢谟行r候,盡管你不服老,還能繼續(xù)奉獻(xiàn),但卻沒有人會相信你的“壯心”了。
廉頗是戰(zhàn)國四大名將之一,也是歷史上有名的老將。大家了解廉頗這個人,很多都是從“負(fù)荊請罪”的典故中得知。
廉頗和藺相如都是趙國棟梁,兩人曾有過間隙。藺相如“完璧歸趙”取得趙國對秦外交勝利,而廉頗的周密安排,也使得趙王在澠池會上壯了趙國威風(fēng)。
澠池會結(jié)束后,照理說廉頗功勞最大,應(yīng)該大封廉頗。但是趙王下令,最后藺相如被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
廉頗對此十分不平,私下里常常表露出自己的不滿。甚至還出口說:“如果遇到了藺相如,我定要他難堪?!?/p>
反觀藺相如,但凡與廉頗相遇,總是先行避去。這讓廉頗越發(fā)自滿,但是有些大臣卻見不得藺相如吃虧,曾勸說藺相如與廉頗相斗。
藺相如卻只說,秦國之所以不敢輕易攻打趙國,就是因為有他和廉頗在。如果自己與廉頗對上,不是正給了秦國可乘之機(jī),到時候損失的還是趙國利益。所以在國家利益面前,個人恩怨應(yīng)當(dāng)放在最后。
廉頗聽到這事兒后十分慚愧,背負(fù)荊棘 廉頗簡介 ,親自向藺相如請罪,二人此后化解恩怨,共同輔佐趙王。
后世有言:“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答:“難矣!”
廉頗一生為趙國征戰(zhàn),立下赫赫功勞,但是趙悼襄王一上位,就解除了廉頗的兵權(quán)。廉頗被排除權(quán)利中心之外,備受打壓和排擠,后因不能忍受,投奔魏國。
魏王雖然收留了廉頗,但是卻并不信任和重用他,廉頗在魏國住了很久,始終沒能發(fā)揮自己的作用。后來趙軍被秦軍圍困,趙王想要重新起用廉頗,于是派使者卻探望(檢驗)廉頗。
古時候考量一個人的身體情況,食量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使者來到后,廉頗一飯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馬,以示尚可用。
但是使者受廉頗政敵郭開賄賂,于是回到趙國后對趙王說:“廉頗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矣?!币馑颊f廉頗雖然飯量很大,但是途中卻上了三次廁所,身體已經(jīng)大不如從前。因為這樣,趙王最后放棄起用廉頗。
楚王后來聽說廉頗在魏國,于是派人將廉頗接到楚國。楚王曾思量過任用廉頗,但是最后還是沒有成行。廉頗到了楚國 廉頗簡介 ,毫無功績和建樹,最后在楚國的壽春抑郁而終!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然縱使廉頗仍然心懷壯志,但卻也只能暗淡離場。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265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甲骨文中提到過夏朝嗎夏朝是否真實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