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頗和藺相如最后什么樣了,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guān)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戰(zhàn)國時期各諸侯國進行一系列的戰(zhàn)爭,彼此都想要兼并對方,有一些國家逐漸走向強大,而有一些國家則在不斷的走向衰弱。各國的國君都想要找到賢能之人來幫助自己,于是都會選拔一些文臣武將,希望在他們的輔佐下國家強大起來。我們中學所學的語文課本中就有一篇文章是關(guān)于戰(zhàn)國時期文臣和武將的故事,大家一定想起來了吧?當時的語文老師還用這兩個人來教育我們應該做到知錯能改,勇于承擔自己所犯的錯誤。那么小編就要和大家說的是,語文老師只告訴了我們負荊請罪中廉頗和藺相如的故事,那么他們的最后的命運如何呢?語文老師卻說不出口。
負荊請罪
戰(zhàn)國時期,趙國處于趙惠王統(tǒng)治下,這時趙國各方面發(fā)展的還不錯,惠王充分利用了國內(nèi)的人才。當時在趙國比較有名的兩個人一個是廉頗,一個是藺相如。廉頗是趙國有名的武將,領(lǐng)導多次的戰(zhàn)爭,并且都取得了勝利,為趙國立下了汗馬功勞。趙惠王也非常的重視他,廉頗的性格比較的耿直,做事做事沖動,他非常討厭文臣,常常會和藺相如作對。藺相如是趙國的朝中文臣,他機智聰明具有政治頭腦,并且為人處事隨和從不爭強好勝,一心為國著想。之后趙惠帝又任命他為趙國的丞相,這樣廉頗更加的生氣,對他不滿。兩人一起幫助趙惠帝,處理國家各項事務(wù),維護國家的穩(wěn)定。
由于廉頗對藺相如不服氣,經(jīng)常會故意挑事,找他麻煩,有時還會當著大臣的面說瞧不起藺相如。對于這種三番四次故意挑事而藺相如卻毫不反抗,就連他手下的人也看不下去了。對藺相如說,為什么大人一味的退讓,難道是怕廉頗嗎?藺相如語重心長的回答說,我連趙王都敢直接指出錯誤,又怎么會害怕廉頗呢?我只不過為了國家利益,不能上了秦朝的當,要共同團結(jié)起來,輔佐趙王。這話傳到了廉頗的耳朵里,他突然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知道這是自己做的不對。于是第二天背著荊條來到了相如府中,主動請求原諒,藺相如非常寬容,原諒了他,兩人和好共同治理趙國。上學時語文老師只和我們說了這個,但是卻沒有告訴我們,最后兩個人的命運如何呢?
之后趙國換了新一任的國君,廉頗沒有再受到重用,在趙國的地位不斷的降低,朝中大臣經(jīng)常使用手段,讓他的日子過得十分艱難。于是廉頗來到了魏國,本以為魏國人會對他比較重用,但是魏國君主也不信任他。這是趙國受到了別國的攻擊,又重新請求廉頗回去支援,廉頗想這樣自己就可以有所作為。沒想到戰(zhàn)爭結(jié)束之后,趙王并沒有對廉頗多重視,聽信了一些小人的讒言,并沒有獎勵廉頗。之后廉頗一直懷才不遇,自己也逐漸失去信心,最終抑郁的死去。這個語文老師真是說不出口啊!
藺相如的結(jié)局如何這在歷史上有所爭議,第一種說法認為,由于秦國逐漸強大,秦在滅趙國時,趙國軍隊節(jié)節(jié)敗退,藺相如在聽到國家即將要滅亡的消息后,吐了一口血之后,最后生病而死。第二種說法認為,趙王曾經(jīng)派藺相如去照顧太子,藺相如照顧不周,使得太子去世,趙王非常傷心,認為是藺相如的過錯,于是治罪將他殺死??傊?,小編認為從負荊請罪的故事中,我們學到了做人的道理,語文老師之所以沒和我們說兩人最后的結(jié)局,可能是要給我們樹立積極向上的印象,畢竟上學時要給大家傳播正能量。所以才說不出口的吧!
廉頗:老年的廉頗抑郁不樂,最終死在楚國的壽春(今安徽省壽縣)。
藺相如:藺相如最后的結(jié)局也很悲涼,坊間相傳有兩個結(jié)局。一個是藺相如和太子郚被送去秦國作人質(zhì),到了秦國,太子郚死了,藺相如因此獲罪,被處以極刑。
還有一個是長平之戰(zhàn),秦趙交戰(zhàn)。這時候的趙王沒有任用廉頗作為這次戰(zhàn)役的總指揮,藺相如對這一決策非常不滿,苦苦勸諫趙王,趙王不聽,最終長平之戰(zhàn)失敗,藺相如抑郁而終。
廉頗和藺相如的故事:
趙國舍人藺相如在完璧歸趙和澠池之會后得到重用,廉頗心中不服,放言要羞辱藺相如,而藺相如為了顧全大局,屢次容忍避讓于他,最終廉頗負荊請罪,兩人重歸于好的故事。也就是這則流傳千古的佳話,讓廉頗和藺相如兩人成了知錯就改、寬容大度的典范。
在負荊請罪后,廉頗一心報國,開始征戰(zhàn)四方。畢竟是戰(zhàn)國四大名將之一,從公元前279年開始,廉將軍就屢立戰(zhàn)功,在10年間四次攻打他國,并大獲全勝,深得趙惠文王的信任與重用。然而在前266年趙孝成王即位后,君王心中的天平就慢慢從廉頗傾斜向了別處。
廉頗和藺相如,一個在國家存亡之際病重離世,至死都帶著對祖國的擔憂和牽掛,一個更是晚景凄涼,遠離故土,客死異鄉(xiāng),和課本上溫馨的將相和相比,這樣的結(jié)局實在讓我們嗟嘆惋惜不已。
廉頗和藺相如的故事我們一定不陌生,畢竟這兩位的事跡實在太出名都入選了小學語文教材。藺相如出身微賤但熱愛國家,出使秦國時不畏強權(quán)維護國家榮譽,廉頗則戰(zhàn)功彪炳,是一位功勛卓著的老蔣,這兩位也算不打不相識。
藺相如通過完璧歸趙、澠池相會等優(yōu)異表現(xiàn)贏得趙惠文王的賞識被封為上卿,躋身趙國政壇高層,而廉頗對這個宦官門客十分鄙視,總想找機會羞辱他一番,而藺相如從國家大局出發(fā),避免與廉頗起沖突,這樣博大的胸懷也贏得了廉頗的尊敬,老將軍負荊請罪,兩人結(jié)為生死之交。
相關(guān)爭議:
京劇中有一個著名的傳統(tǒng)劇目《將相和》,這里的“將”就是廉頗,這里的“相”自然就是藺相如了,于是,許多人就以為歷史上藺相如的官職就是宰相。其實,藺相如從來就沒有做過相。
戰(zhàn)國時代,趙國最高的官職稱為“相邦”,西漢司馬遷寫《史記》時,因為避漢高祖劉邦的名諱,改“邦”為“國”,從此“相邦”稱為“相國”,簡稱為“相”?!盾髯印ね醢浴分姓f,相國是“百官之長”。在當時,相是整個官僚機構(gòu)的首腦,是國王的輔弼,位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刎頸之交、生死之交,都是形容兩個人深厚的友誼。廉頗和藺相如的友誼跟別人還有點不一樣,廉頗趙國的武將而藺相如是趙國的文臣,一文一武,本來都是為國效力的,但是二人最開始的關(guān)系卻不是很好。
藺相如出身貧寒,當初只是繆賢的門下的區(qū)區(qū)一名門客。在繆賢的舉薦后,藺相如才正式出現(xiàn)在春秋的大舞臺上。而且藺相如一上任,就做出了非凡的成績,完璧歸趙、澠池相會,藺相如奉命出使秦國之后,成功將趙國的和氏璧送回趙國,他憑借他的機智,欺騙了秦王,但是卻成功完成了任務(wù)。很多人瞧不起,藺相如用欺詐的手段,騙取了秦王的信任,指責藺相如是個小人。但設(shè)想,當初荊軻刺秦的時候,荊軻和秦舞陽去見秦王的時候,秦舞陽嚇得發(fā)抖就差尿褲子了,而藺相如不僅去了秦國,面見秦王臨危不懼,面不改色,還去了兩次秦宮。藺相如一個文弱的書生,面對權(quán)傾天下的秦王,能夠大義凜然地喊出:五步之內(nèi),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這樣有氣魄的語言,絕非一個小人能比的。
不論虛偽與否,藺相如在這次出使秦國歸國之后,受到了趙王的賞識,加官進爵,三年之內(nèi)一下子就到了上卿這樣的位置。這時候,有的人心里開始不平衡了。這個人就是廉頗,說到廉頗,他是趙國的一名將軍,久經(jīng)沙場給趙國立下了汗馬功勞,勞苦功高,他的地位自然也高。
廉頗,出生的年月不詳。嬴姓,廉氏,名頗,山西太原人。戰(zhàn)國末期趙國的名將,與白起、王翦、李牧并稱戰(zhàn)國四大名將。曾經(jīng)帶兵攻打齊國,立下了戰(zhàn)功而被趙王封為上卿。
出身不錯的廉頗,身為趙國的名將,聲名遠播,自己辛辛苦苦為國家效力,這么多年才坐到了上卿這個位置,而藺相如,在他們眼里就是被稱為 *** ,出身不怎么樣,也沒有帶兵殺敵,出生入死,飽經(jīng)風霜,怎么能夠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就超過了自己,爬到了自己的頭上。廉頗心里很不爽,他看不起藺相如又嫉妒藺相如,每次都和藺相如針鋒相對。
澠池會之后,趙王拜藺相如為相國,位居上卿,比廉頗的官還要高一點。廉頗心里很不服氣,并對其他人說只要一見到藺相如就會羞辱他一番。 藺相如聽到這話,就十分留意,避免不和廉頗碰面,朝會因為會同廉頗見面,藺相如會常常托病請假,不跟廉頗爭奪先后的次序。而出門見到了廉頗的車子,也會刻意避道而行,藺相如的門客十分氣憤,為什么要如此忍讓,藺相如和廉頗的官職不相上下,何況上卿的地位還要在廉頗之上呢。
藺相如解釋道:我連秦王都不怕會怕廉頗將軍嗎?我和廉頗將軍是趙國的左右臂,如果我和廉頗爭奪起來,發(fā)生矛盾而不和,導致趙國上下不能同心,這是秦國希望看到的結(jié)果,也會削弱趙國的力量,我對廉將軍一再忍讓,是考慮以國家利益為重。
左右的人都很感動,這些話又傳到了廉頗的耳朵里,廉頗知道后很慚愧,便當即 *** 上身背著荊條去到了藺相如那里請罪,廉頗還請求藺相如用荊條狠狠抽打自己,并說:因為我心胸狹窄而差點兒誤了國家大事,想不到您的胸懷這么寬廣!
從此,兩人冰釋前嫌,成為了好友,這便是負荊請罪的故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325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