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宮女出身的妃子,被康熙寵幸生下殘疾皇子!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nèi)容。
清朝皇帝納選妃嬪的主要途徑是選秀女,分八旗選秀和宮女選秀,其中,宮女選秀中能夠成為皇帝妃嬪的難度系數(shù)要大得多,不過,幾乎每位皇帝的后宮中都會有一些宮女出身的妃嬪,比如雍正帝生母孝恭仁皇后(德妃)便是宮女出身,本文筆者要講的是康熙后宮中另外一位宮女出身的妃子,她就是成妃。
成妃戴佳氏祖上在清初便跟隨八旗鐵騎在外征戰(zhàn),并憑借戰(zhàn)功獲得了世職,她的好幾代先人都在內(nèi)務府任職,到了戴佳氏父親卓奇這一代,只混到了一個從七品的司庫。
戴佳氏一家原屬于內(nèi)務府鑲黃旗包衣,清朝皇室規(guī)定,凡是包衣之女都要參加內(nèi)務府舉辦的宮女選秀??滴跏拍曛?,戴佳氏在一次宮女選秀中脫穎而出,雖然她出身較低,但卻擁有花容月貌,因此,就在戴佳氏入宮不久,她便被康熙臨幸,成為康熙后宮的一名庶妃。
康熙十九年七月,經(jīng)過十月懷胎的戴佳氏生下了一位小皇子,這位皇子在康熙眾皇子中排行第七,取名為胤祐。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胤祐生下來后,太醫(yī)便發(fā)現(xiàn)這位皇子似乎有點與眾不同,原來胤祐天生腳跛,這對戴佳氏來說算是一個不小的打擊,因為在古代生下殘疾兒乃是一種不祥的征兆,從此之后,康熙便很少召幸戴佳氏,這戴佳氏算是失寵了。
不過,胤祐畢竟是天潢貴胄,雖然失去了爭奪儲位的機會,但也可以安分地做個王爺。
康熙三十五年,年僅17歲的胤祐跟隨父親康熙遠征準噶爾部,并統(tǒng)領鑲黃旗大營,更是因戰(zhàn)功而封為貝勒,從這可以看出胤祐的腳疾似乎對其征戰(zhàn)并沒有太大影響。
康熙晚年,胤祐因腳疾沒有參與到奪嫡爭斗,但他卻受到父皇康熙的重用,于康熙四十八年被晉封為淳郡王,奉命管理正藍旗事務,胤祐的受寵為母親戴佳氏封妃留了最后一絲希望。
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康熙最后一次大規(guī)模封妃,這一次戴佳氏終于迎來了機會,她被直接冊封為成妃,成為康熙早期生育皇子女人中最后一位受封者。
四年后,雍親王胤禛在奪嫡斗爭中勝出,繼承了大清皇位,胤祐被晉封為淳親王,他成為少有的幾個沒有雍正清除的兄弟之一,這樣來看,胤祐的腳疾無疑還幫了他一個大忙。胤祐之母成妃則一直活到了乾隆五年,享年在70歲以上。
在清朝近三百年的歷史上,官方史料記載死于難產(chǎn)的皇室女性之友兩人,巧合的是,這兩人都與康熙有著十分親密的關系,一位是康熙原配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另一位便是皇十三女和碩溫恪公主。
康熙二十五年到康熙三十年這段時間,康熙有一位非常寵愛的妃子,她就是庶妃章佳氏,即敬敏皇貴妃。章佳氏原本是內(nèi)務府的一名包衣女子,曾選為宮女,因姿色靚麗被康熙臨幸,納為妃嬪,康熙二十五年,章佳氏給康熙生下了一位小皇子,即十三阿哥胤祥。
此后,章佳氏再接再厲,于第二年又生下了一名公主,即皇十三女和碩溫恪公主。不過,由于章佳氏出身低微,且后宮妃嬪沒有親自撫養(yǎng)生子生女的權力,因此,胤祥和溫恪公主出生不久便交給了其他妃嬪代養(yǎng),其中,胤祥由德妃烏雅氏撫養(yǎng),溫恪公主則由宜妃郭絡羅氏撫養(yǎng),德妃和宜妃都是康熙非常寵愛的妃子,可見康熙對這兩個子女還是十分看重的。
在清朝皇宮,無論哪個皇子都有繼承皇位的機會,而且他們也是除了皇帝之外,最為尊貴的人。公主就不一樣了,雖然貴為金枝玉葉,但她們始終都難逃和親蒙古的宿命,溫恪公主也不例外。
康熙四十五年七月,溫恪被父親康熙封為和碩公主,嫁給了蒙古翁牛特部博爾濟吉特家族的倉津,翁牛特部屬于漠南蒙古部落之一,距京師不過七八百里,自從清朝立國以來,一直與愛新覺羅家族和親,這位額駙倉津的祖母便是英親王阿濟格第四女郡主。
康熙四十八年,溫恪公主從翁牛特部返回京師待產(chǎn),但當時清廷卻是多事之秋,首先是太子胤礽被廢,隨后八阿哥因被大臣推舉為皇太子而遭到康熙的訓斥,再是大阿哥胤禔因向太子行魘鎮(zhèn)之事而被圈禁,最后胤礽就被重新立為太子。在此期間,溫恪公主一母同胞的哥哥胤祥也被牽扯進來,甚至被康熙幽禁起來,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溫恪公主的養(yǎng)胎。
果不其然,就在這一年的六月二十一日,溫恪公主生下了一對雙胞胎女兒,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公主卻因為虛身子虛弱而不省人事,從此再也沒能醒過來,如是,堂堂的大清公主就這樣死在了生育這一關上。
溫恪公主去世后,為了維持與翁牛特部的關系,康熙又將侄女(裕親王福全第六女)郡主嫁給了倉津,不過這位額駙的命運卻不太好,倉津在雍正五年因事被革除了郡王爵位,并于雍正十年去世,年僅32歲。
不過,溫恪公主的哥哥胤祥卻在雍正朝得到了重用,被封為和碩怡親王,爵位世襲罔替(鐵帽子王),溫恪公主的母親章佳氏則被追封為敬敏皇貴妃,從康熙景陵妃園寢遷葬到了景陵地宮,獲得了與皇帝合葬的無上榮耀。
在康熙皇帝的晚年,他的孩子爭奪皇位的風波也成為了主旋律,在這場慘烈的爭奪大戰(zhàn)中,重頭戲十足,同時也是第1個向太子發(fā)出挑戰(zhàn)的皇子,他就是大阿哥。他雖然是長子,但是畢竟是嬪妃生下的孩子,他為什么有這么大的膽量敢于向太子發(fā)起挑戰(zhàn)呢?跟一個人有很大的關系,這個女人便是惠妃。
惠妃的出身絕對的不一般。關于惠妃入宮的時間并沒有明確記載,早在康熙9年,惠妃就生下了一個小皇子,但是這個皇子只生活了一周歲便去世了。因此就沒有排到皇帝孩子的行列,兩年之后,惠妃又給康熙皇帝生下了一個皇子。這個孩子順利地活了下來,并且在皇子之中排行第1位。
這個皇子也就是后來的大阿哥。后來,惠妃被升職了。她在康熙后宮之中的分量也越來越重。雍正繼位之后,他按照父親康熙皇帝生前的愿望,將有皇子且年齡較大的嬪妃送出了宮外,由于惠妃生的孩子還處于圈禁狀態(tài)。因此雍正便把他送到了府中贍養(yǎng)。
然而僅僅過了4年時間,惠妃的養(yǎng)子便在與雍正的較量之中倒下了,他被圈禁致死,之后惠妃又重新接入了宮中,雍正14年4月,眼看孩子被解除圈禁沒有希望,惠妃就因病去世在宮中,兩年之后,大阿哥也死于了幽所,所以很可惜。這位曾經(jīng)被皇帝寵愛的妃子,最終還是以悲劇收場。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337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