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擺了諸葛亮一道?諸葛亮也陰了劉備一把?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小編一起看下去。
君臣之道神似夫妻之道,要和諧就得要雙方強弱分明,否則只能散伙換人。
諸葛亮和劉備的結合,對諸葛亮而言,是找一個施展才華的平臺;對劉備而言,是找個人再賭一把,輸了就回家接著編筐賣鞋。
倆人的隆中談話開了一個好頭,瞎跑亂撞的劉備對自己的未來大飽眼福,割據蜀地做個土皇帝,他很開心。
諸葛亮也很開心,三分天下的idea總算拉來了風投,自己這個經理人終于可以上崗了。
但是有過干事經歷的過來人都體會過,開頭的美好,遠遠不意味著以后的一帆風順。
童話故事總是以男女主的在一起而告終,那是因為作者們都明白這樣一個無限循環(huán)的規(guī)律:“各種苦逼——暫時美好一下——苦逼又來一波——再美好一下——接著苦逼……”
所以童話故事總是見好就收,把美好永遠留在每一位小讀者的心中,供他們在以后生活中遇到挫折時懷疑人生。
諸葛亮與劉備的第一次美好是赤壁之戰(zhàn)的勝利。諸葛亮聯(lián)吳抗曹的計策,經受住了實踐的檢驗,臉上增光。劉備也順勢占有荊州,結束了流竄的生活,心里舒坦。
然而無巧不成書,煌煌三國事,荊州起波瀾,好好的孫劉聯(lián)盟,生生被荊州撕開了第一道裂縫。
為了守住美好時光,諸葛亮隨即上馬西取益州的第二階段計劃,以此轉移劉備、孫權兩人的注意力,勉力維持瀕臨破裂的孫劉聯(lián)盟。
但這一次,劉備卻把出風頭的機會給了鳳雛龐統(tǒng),而把臥龍先生摁在了荊州。
劉備這樣安排,基本上就是擺了諸葛亮一道:我用你的主意,但不用你這個人。
實際上如果不是龐統(tǒng)命薄,從后來事情的發(fā)展來看,到劉備在益州建國時,龐統(tǒng)的功勞就要蓋過他了。
而且,到時候諸葛亮如果守在荊州不入蜀,那么就算領一些丞相、尚書之類的虛銜,也不過只是一個地方大員的干貨。而如果離開荊州入蜀,關二爺再把荊州弄丟,諸葛亮在劉備陣營便是寸土之功也無了。
龐統(tǒng)殞命之后,諸葛亮雖然從荊州往益州緊趕慢趕,但收益州的功勞還是被法正、李嚴等蜀中人士搶去了大半。
劉備坐穩(wěn)蜀地之前,以諸葛亮為首的荊襄人士,原本還能對關羽、張飛這些劉備的舊部武人保持優(yōu)勢,但由于收益州過程中蜀中人士的強勢介入,諸葛亮不得不退居次席,法正獲封尚書令,被劉備引為心腹知己,委以大權,風頭蓋倒諸葛亮。
如果說諸葛亮是“原配”的話,那么法正便很像是“小三上位”,而且還是從蜀地舊主劉璋那里跳槽過來的“小三”。
對此,“原配”諸葛亮得有多糟心?
《三國志·法正傳》中,也記下了法正上位后的不良作風——
“以正為蜀郡太守、揚武將軍,外統(tǒng)都畿,內為謀主。一餐之德,睚眥之怨,無不報復,擅殺毀傷己者數人?!?/p>
——這畫風是不是很像小三得勢后的趾高氣昂?
對于劉備的“移情別戀”,“原配”諸葛亮徒嘆奈何,他對人吐苦水:“法孝直為之輔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復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
自此之后,劉備不論是與孫權爭奪長沙、零陵、桂陽三郡之戰(zhàn),還是與曹操爭奪漢中之戰(zhàn),以及最后的伐吳之戰(zhàn),都沒有再讓諸葛亮隨軍出征。
事實上,從重用法正等蜀中人士開始,劉備已經著手讓諸葛亮的“娘家人”(荊襄人士)靠邊站了。
特別是劉備為報關羽之仇,決意大舉伐吳時,諸葛亮之所以無法勸阻,就是因為他的“娘家人”與江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例如,他的哥哥諸葛瑾便是江東高官,是孫權身邊的紅人。
說到這里,諸葛亮與劉備的關系就更像夫妻了,丈夫與娘家人鬧別扭,自己夾雜中間,兩邊都說不上話。
最終,劉備伐吳失敗,退駐永安之時又擺了諸葛亮一道。
當時病入膏肓的劉備,最先召見的不是荊襄派的諸葛亮,而是蜀中派的李嚴。法正死后,這位李嚴就成了蜀中派的領軍人物。因此,劉備選擇扶他上馬,讓他接任法正空缺下來的尚書令之職。
劉備封給諸葛亮的官職是“丞相錄尚書事”,但并未允許諸葛亮開設丞相府,所以丞相之職有名無實,而“錄尚書事”也只是一個非正式的兼職。大體相當于是劉備的秘書長或者辦公室主任,類似于劉備的私人助理,而非正式的國家官員。
當劉備配齊“尚書令”時,諸葛亮大概就得退為有名無實的丞相,權力并不穩(wěn)固。
前次法正任尚書令時,就壓的諸葛亮沒脾氣。這次劉備又想扶李嚴上位,也算是對“原配”故技重施吧。
但這次不同的是,劉備沒幾個月就死在了永安,李嚴沒能等到隨駕還都的機會,在失去后臺靠山的情況下,再想去成都重組尚書臺也就不可能了。
隨即,太子劉禪繼承皇位,諸葛亮順勢開設了正式的丞相府,坐實了丞相之職,讓李嚴成了有名無實的尚書令,他所得到的這職位也最終不了了之。
不僅如此,諸葛亮好似是“多年的苦媳熬成婆”,總算有機會對三番兩次“出軌”的老搭檔報復一把。
所以,在接連被劉備擺了一道又一道后,諸葛亮也瞅準機會陰了劉備一把。
新君的年號按禮制應當在即位次年啟用,但在諸葛亮的操控下,劉禪繼位后隨即廢棄劉備的年號,啟用了自己的年號。
對此,《三國志》的作者陳壽批評說:“禮,國君繼體,逾年改元,而章武之三年,則革稱建興,考之古義,體理為違。”
從改年號這一事來看,諸葛亮總算掌握了操控蜀國的絕對權力,并在屬于自己的美好時光中打壓蜀中人士。他在《出師表》中向后主推薦的郭攸之、費祎、董允、向寵等人,無一例外都是他“娘家”荊襄人士,蜀中人士則多被排黜。
所以,“夫妻”不和,則家國不興。劉備疏遠荊襄人士,諸葛亮打壓蜀中人士,都是教訓。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343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