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晚清名臣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xì)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一個國家的繁榮和昌盛,離不開開明的君主,亦離不開名臣的輔佐。在中國歷史上,出現(xiàn)了很多名臣,他們輔佐君王,成就了大事,使國家欣欣向榮。然而,歷史上有一個特殊的時期,出現(xiàn)了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眾多名臣,但國家仍走向了衰落。
說起來,這些名臣對清政府的貢獻,對中國歷史的發(fā)展所起的作用也是比較大的。
曾國藩的作為,就是在太平天國運動興起,而清政府的軍隊?wèi)?zhàn)斗力嚴(yán)重缺失的時候,率先組建湘軍這樣的地方武裝,依靠地方武裝的力量,打敗了太平天國,保住了清朝的江山。而且最重要的是,在戰(zhàn)斗結(jié)束后,曾國藩果斷解散了湘軍,避免了軍閥割據(jù)這樣的局面發(fā)生,沒有把清王朝,變成歷史上的唐王朝??梢哉f,在古今名臣中,很難有人有曾國藩這樣的思想覺悟和歷史貢獻。
左宗棠的作為,除了組建楚軍,幫助消滅太平天國以外,他還接著幫助清朝消滅了捻軍的起義與回民的叛亂。最重要的是,他在疆防上做出了杰出的貢獻,平定了阿古柏的叛亂,擊退了沙俄對新疆的覬覦,保住了清政府西邊的國土
李鴻章雖然因為作為清朝政府的代表,和外國列強簽訂了非常多的喪權(quán)辱國的條約,被國人罵為賣國賊。但實事求是地說,在清政府打不贏列強的情況下,李鴻章的作為,對于確保清朝元氣不散,所起的作用還是比較大的。再加上李鴻章在洋務(wù)運動、近代海軍建設(shè)方面所做的貢獻,把李鴻章比作是清末的濟世大臣,其實也并不算太夸張。
可以說,任何一個朝廷,能夠同時擁有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這樣的大臣,實在是這樣一個朝廷的福氣。
不過,讓人頗覺遺憾的是,清朝雖然擁有這么多的名臣,可是清朝依然無法阻擋地衰落下去,最終走向了滅亡,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我認(rèn)為,之所以清政府擁有這樣的幾位名臣,卻依然不能挽救大清王朝,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的原因。
一、曾國藩等三人是漢人大臣,受到太多掣肘。
實際上,在曾國藩之前,漢人大臣在朝中都是低人一等的,發(fā)揮不了什么作用的。就算張廷玉這樣的漢人大臣,能夠成為三朝元老,但是和其它滿人大臣比較,他的地位也要低得多。
曾國藩等人之所以能夠崛起,還在于他們在鎮(zhèn)壓太平天國上所做的貢獻,以及慈禧太后對他們的重用。否則的話,他們也不能夠走上歷史的前臺。
不過,就算他們能走上歷史的前臺,其實,整個滿清的朝廷,也是滿人的天下,他們擁有著核心的利益,有龐大的核心集團。曾國藩等漢人大臣,只能孤獨地在滿人大臣群落里面做事,戰(zhàn)戰(zhàn)兢兢,小心謹(jǐn)慎,否則的話,很容易就被滿人大臣們擠下臺。
還有,曾國藩等人雖然受慈禧的重用,但是,這是有前提的,就是要維護慈禧,討好慈禧,按照慈禧的意志來行事。他們要是提出反對慈禧的意見,很容易就被慈禧給貶謫了。比如李鴻章,盡管他內(nèi)心深處不愿意和洋人簽訂那些喪權(quán)辱國的條約,但是慈禧讓他這樣執(zhí)行,他也沒有辦法。而且他就算是在病入膏肓的時候,慈禧依然讓他簽訂《辛丑條約》??梢哉f,李鴻章最終去世,一半是病情沉重,還有一半是心情郁悶。這也是這些漢人大臣們走到權(quán)力高位的代價。
二、曾國藩等人的主張,是為了維護腐朽的封建統(tǒng)治。
其實,曾國藩等人雖然是不錯的大臣,但是我們必須看到的是,如果這幾個人是生活在漢唐宋明這樣的朝代,自然是非常好的。但是他們生活在清朝末年,他們所起的作用,不但不是好的,反而是壞的。這怎么理解呢?
因為他們實際上是舊式的大臣,是極力維護封建制度和封建秩序的大臣。曾國藩做一個圣人,給全國人民做出道德引領(lǐng),但是他引領(lǐng)的是舊式的封建道德。李鴻章雖然在搞洋務(wù)運動,但是他的觀點是,清朝就是槍炮比列強差,其它都比列強好。也因此,他才在建立北洋艦隊的時候,花大價錢買大殺器。可是因為制度等問題,就算有大殺器,卻不會用,最終才慘敗給日本。
這幾個大臣的作為,簡直就像在給病入膏肓的人喝人參湯。只能延長這個病人的痛苦,卻并不能治好這個病人的人,因而讓他更加痛苦。
曾國藩等人最正確的做法,應(yīng)該是像康有為、梁啟超那樣,進行改良立憲。雖然說他們處境艱難,但并不是沒有機會。光緒皇帝有這樣的想法,李鴻章等人完全應(yīng)該支持,那樣的話,他們所發(fā)揮的作用就不一樣了。
而且,他們就算是維護封建秩序,其實也不徹底。在封建秩序中,重要的是皇權(quán)制,而不是后宮干政。他們一味聽命于慈禧,顯然就是一種不純粹的做法。
所以說,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人,雖然是不錯的大臣,不過他們生錯了時代,用錯了藥方,因此對清政府實際上是無益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36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