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guān)于杜審言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杜甫的爺爺很狂傲,自己一再遭貶,結(jié)果害死兒子,驚動武則天。杜甫的二叔很任性,13歲手刃朝廷命官,仇人臨終前竟對他贊不絕口。
杜甫有首五言長詩,叫《贈蜀僧閭丘師兄》,其詩曰:
大師銅梁秀,籍籍名家孫。嗚呼先博士,炳靈精氣奔。惟昔武皇后,臨軒御乾坤。多士盡儒冠,墨客藹云屯。當(dāng)時上紫殿,不獨(dú)卿相尊。世傳閭丘筆,峻極逾昆侖。鳳藏丹霄暮,龍去白水渾。青熒雪嶺東,碑碣舊制存。斯文散都邑,高價越玙璠。晚看作者意,妙絕與誰論。吾祖詩冠古,同年蒙主恩。豫章夾日月,歲久空深根。小子思疏闊,豈能達(dá)詞門。窮愁一揮淚,相遇即諸昆。我住錦官城,兄居祇樹園。地近慰旅愁,往來當(dāng)丘樊。天涯歇滯雨,粳稻臥不翻。漂然薄游倦,始與道侶敦。景晏步修廊,而無車馬喧。夜闌接軟語,落月如金盆。漠漠世界黑,驅(qū)車爭奪繁。惟有摩尼珠,可照濁水源。
這首詩,是杜甫寫贈給好友閭丘僧的,其中,有兩句詩為“吾祖詩冠古,同年蒙主恩”,說的是二人的祖輩就是同朝為官的好朋友了,并且,還不如夸耀地將自己的祖父隆重推出。這兩句詩的意明就是,他祖父的古詩才是冠絕古今的好詩,和你的祖輩同一年受朝廷重用,如此算來,兩家算是世交了。
閭丘僧的祖輩是閭丘均,是益州成都人,初唐時期以文章著稱,著有文集三十卷。
杜甫的爺爺,是初唐著名詩人杜審言,祖籍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杜審言的父親杜依藝曾為鞏縣(今河南鞏義)縣令,全家隨之定居鞏縣。杜審言是唐高宗咸亨年間的進(jìn)士,曾任隰城尉、洛陽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館直學(xué)士,與李嶠、崔融、蘇味道被稱為“文章四友”。
杜審言是唐代“近體詩”的奠基人之一,對于律詩的最終形成,是卓有貢獻(xiàn)的。明代著名學(xué)者胡應(yīng)麟就曾這樣評價過杜審言:“初唐無七言律,五言亦未超然,二體之妙,實(shí)為杜審言首倡 。”
杜審言尤工于五律,對近體詩之形成與發(fā)展,頗有貢獻(xiàn),被后人評論為中國五言律詩的奠基人。他的五言排律《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撫河?xùn)|》,長達(dá)四十韻,為初唐近體詩中第一長篇。他的五律《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被明朝的胡應(yīng)麟贊許為初唐五律第一。由此看來,杜甫以“吾祖詩冠古”來評價其祖父,也是情有所系的。
下面,我們就來復(fù)習(xí)一下杜審言的《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獨(dú)有宦游人,偏驚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氣催黃鳥,晴光轉(zhuǎn)綠蘋。忽聞歌古調(diào),歸思欲沾巾。
晉陵即今江蘇常州,唐代屬江南東道毗陵郡。陸丞,杜審言的朋友,不詳其名,時在晉陵任縣丞。杜審言雖有詩名,但是,仕途卻很失意,一直充任縣丞、縣尉之類小官。大約武則天永昌元年(689年)前后,宦游已近二十年,詩名甚高的杜審言,卻要遠(yuǎn)離京洛,到江陰這個偏遠(yuǎn)小縣任職,心里很不爽。在江陰縣任職時,杜審言結(jié)識了同郡的晉陵縣丞的陸某,閑時兩人會同游唱和?!逗蜁x陵陸丞早春游望》就是此時即興寫出的一首和詩。
詩一開頭就發(fā)出感慨,說明離鄉(xiāng)宦游,對異土之“物候”才有“驚新”之意;中間二聯(lián)具體寫“驚新”,寫江南新春景色,詩人懷念中原故土的情意;尾聯(lián)點(diǎn)明思?xì)w和道出自己傷春的本意。全詩采用擬人手法,寫江南早春,歷歷如畫,對仗工整,結(jié)構(gòu)細(xì)密,字字錘煉。從格律上來說,這首詩是已經(jīng)非常成熟的律詩作品,平仄和諧,內(nèi)容豐富,對于傷春思鄉(xiāng)之情的表達(dá)也非常的清晰,非常的契合人物的基本形象和思想感情。
因?yàn)樵缬性娒?,杜審言的為人也很狂傲?!缎绿茣ざ艑徰詡鳌肪陀涊d了杜審言的一段往事:
“初,審言病甚,宋之問、武平一等省候何如,答曰:‘甚為造化小兒相苦,尚何言?然吾在,久壓公等,今且死,固大慰,但恨不見替人’云?!?/p>
這段話是什么意思呢?用現(xiàn)代語言來表述就是,杜審言病重期間,后輩詩人宋之問、武平一曾去看望他,他對二人說:“我受盡了造化小兒的苦,還有什么可說的!不過我活著,老是讓你們出不了頭。如今我快死了,只是遺憾找不到接替我的人呀!”
另外,關(guān)于杜審言的狂,還有兩件小事可以佐證。其一說的是,蘇味道任天官侍郎時,有一次杜審言參加官員的預(yù)選試判,出來后他問旁人說:“蘇味道必死?!甭牭酱嗽挼娜舜篌@,忙問是何原因,審言回答說:“他見到我的判詞,應(yīng)當(dāng)羞愧而死?!?/p>
其二,杜審言還曾對他人說:“我的文章使屈原、宋玉的賦也成為部下,我的書法使王羲之也成為學(xué)生。”能說出如此狂語的,是得要多大的自信啊!
蘇味道為天官侍郎,審言集判,出謂人曰:“味道必死?!比梭@問故,答曰:“彼見吾判,且羞死?!庇謬L語人曰:“吾文章當(dāng)?shù)们?、宋作衙官,吾筆當(dāng)?shù)猛豸酥泵??!?《新唐書·文藝傳》)
正是因?yàn)榭跊]把門的,在朝中得罪了不少人,所以,杜審言的仕途一直不順,武后圣歷二年(699年),貶為吉州(今江西吉安)的司戶參軍,被趕出京城。此時,本文的第二個主人公就在出場了,這個人就是杜審言的次子杜并。杜審言共有四子五女,長子杜閑就是杜甫的父親,杜并是杜甫的二叔。
杜審言被貶吉州司戶參軍后,他狂傲自大的臭毛病一直沒改。審言“又與群僚不葉”,得罪了司戶郭若訥,老郭就跑到司馬周季重面前去告杜審言的黑狀,結(jié)果,兩人不惜羅織罪名,將杜審言逮捕下獄,并且還密謀要將杜審言處死。
杜審言的次子杜并聽說后,悲痛欲絕,年僅十三歲的杜并一心想著要為父報(bào)仇。不久,杜并就找到機(jī)會混入司馬府的宴會上,乘著周季重與眾人推杯換盞之機(jī),突然從袖中抽出匕首,朝周季重猛刺。司馬府內(nèi)的官兵聞變,也立即圍攏上來,將杜并亂刀砍死。
吉州司馬周季重由于身中多刀,也重傷不愈,奄奄一息。臨死前,他說了一句非常懊悔的話:“審言有孝子,吾不知,若訥故誤我。”
杜并手刃朝廷命官一事,一下子傳篇朝野,杜并的孝義也名動天下。時為左臺監(jiān)察御史的蘇颋(唐玄宗宰相,封許國公,善于文學(xué),與燕國公張說齊名,時稱“燕許大手筆”)專門給杜并寫了墓志,贊其曰:“安親揚(yáng)名,奮不顧命,行全志立,歿而猶生?!?/p>
杜并父審言,善五言,尤攻書翰,恃才蹇傲,深為時輩所嫉,自洛陽丞貶吉州司戶。又與群僚不葉,司馬周季重與司戶郭若訥共構(gòu)之,審言系獄,將因事殺之。并年十三,伺季重等酣宴,密刃刺季仲而死,并亦見害。季重臨死嘆曰:“吾不料審言有此孝子邪!若訥誤我至此?!睂徰杂墒敲夤伲瑲w東都,自為祭文以祭并。士友咸并孝烈,蘇颋為墓志,劉充濟(jì)為祭文。則天召見審言,甚嘉嘆之。(《唐新語》)
武則天聽說此事后,又將杜審言召回京師,改授著作佐郎,官至膳部員外郎。后因勾結(jié)張易之兄弟,被流放到峰州(今越南越池東南)。不久,又奉召回任國子監(jiān)主簿、修文館直學(xué)士。唐中宗景龍二年(公元708年)病逝,享年63歲。杜審言病逝后,大學(xué)士李嶠等奏請加贈,詔贈著作郎。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377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