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生平簡介和珅的故事,和珅的結(jié)局如何?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小編一起看下去。
和珅生平簡介
和珅(1750~1799),原名善保,字致齋,姓鈕鈷祿氏,清乾隆帝時官至文華殿大學(xué)士,封一等公爵,滿洲正紅旗人。他的高祖尼雅哈納曾以軍功被賜“巴圖魯”稱號,并賜封輕車都尉世職。他的父親常保曾任福建副都統(tǒng),封一等云騎尉。和珅早年在宮廷擔任侍衛(wèi),因善于逢迎獻媚,深得乾隆帝的賞識并長期擔任內(nèi)務(wù)府大臣與吏部尚書,是乾隆帝手下紅得發(fā)紫的權(quán)臣。
在二十余年的政治生涯中,和珅利用把持的大權(quán)與乾隆帝的高度寵信,打擊異己,網(wǎng)羅親信,貪贓枉法,蠹國病民,聚斂起數(shù)額驚人的財富,他的罪惡活動不僅給清廷財政造成巨大的損失,也加深了廣大勞動人民的困苦,而且是乾隆后期政治混亂、吏治敗壞的重要原因。
一、樹立私黨 打擊異己
和珅得勢之后,大肆培植親信,樹立私黨。他的弟弟和琳是生員出身,只是因為和珅當朝,前后任過杭州織造、湖廣道御史、吏科給事中、內(nèi)閣學(xué)士、工部左侍郎、工部尚書等職。乾隆六十年(1795)貴州、湖南兩省爆發(fā)苗民起義,和琳任云貴總督前往鎮(zhèn)壓,于嘉慶初年病死于軍中。死時任光祿大夫、兵部尚書兼都察院都御史、四川總督數(shù)職。
和琳的親家蘇陵阿,舉人出身,為人貪鄙庸碌,因為他是和琳的姻親,和珅對他特別提拔,曾任兵部、工部、戶部侍郎,后又升為戶部尚書、兩江總督。在兩江總督任上,他公開貪污受賄,聲名狼藉。接見屬員時他厚顏無恥地說:“蒙皇上圣恩,命我這老頭來撈點棺材錢。”嘉慶帝即位后,和珅公然將他推舉為東閣大學(xué)士。
這時的蘇陵阿已年逾八十,兩耳不聰,老眼昏花,連一舉一動都需人扶持,被人稱為“活傀儡”。和珅的老師吳省蘭、舅父明保都安排擔任要職。吳省蘭曾為和珅塾師,因依附和珅,后被任命為學(xué)政,并擔任鄉(xiāng)試的考官,嘉慶初年被和珅安排到皇帝身邊記錄詩稿,充當和珅的密探。和珅的舅父明保既無資歷又無學(xué)識,和珅竟然將他安排當漢陽知府。
明保憑借和珅這個外甥做靠山,氣焰熏天;當?shù)毓賳T對他十分畏懼。乾隆曾接見過他,對他的庸碌無能十分不滿。一次他向和珅問起明保的出身、仕履等情況,和珅胡亂編造了一通,居然蒙混過去。
此外,也有一些人見和珅深得乾隆寵信,便主動投靠,與他狼狽為奸。如福長安是乾隆孝圣皇后的侄子,他的父親曾任戶部尚書、軍機大臣、大學(xué)士,封為太子太保,死后贈郡王,是乾隆朝代的一位名臣,福長安本人也娶了皇族女為妻,由于他年輕俊秀,深得乾隆喜歡,由侍衛(wèi)逐漸升為軍機處行走。
他見和珅得勢,便依附于他,甘心聽從他的擺布,和珅曾薦他代理自己的戶部尚書職務(wù),兩人合伙干了不少壞事。和珅貪贓枉法的罪行他知道得最多。和珅事發(fā)之后,嘉慶帝多次啟發(fā)他揭發(fā)和珅的罪行,他假作不知,充當和珅的死黨。福長安的小舅子湛露,是個連滿語都說不好的淺薄之徒,因為福長安與和珅的特殊關(guān)系,湛露被和珅安排為廣信知府,在一次考核政績的“京察”中,和珅特意將他列為“保送一等”。
和珅獨攬大權(quán),胡作非為,一些正直大臣無比氣憤,有的甘冒風(fēng)險對他進行彈劾。但和珅憑仗乾隆做后臺,對諫臣進行打擊、陷害。如乾隆五十年(1785)監(jiān)察御史曹錫寶彈劾和珅管家劉全仗勢營私,衣服車馬超過朝廷禮制規(guī)定,當時和珅正在承德避暑山莊陪侍乾隆,他先看到了奏疏,馬上將劉全召來,安排他迅速將逾制的房屋車馬拆散,把有關(guān)衣物隱匿轉(zhuǎn)移。
然后由和珅向乾隆呈上一份奏疏,說他對劉全已進行審訊,曹錫寶所告之事均不實,請朝廷派人查處。乾隆閱疏后,便下了一道諭告,說和珅家人劉全長期在崇文門為主人代辦稅務(wù),他也有應(yīng)得的收入,即令有些積蓄也屬常理,至于蓋造幾十間房屋住,車馬服用稍有潤飾,也屬人之常情。諭旨并指責(zé)“曹錫寶彈劾劉全是隱約其辭,對和珅旁敲側(cè)擊”,并命有關(guān)官員與曹錫寶本人一道到劉全家查驗證實,不能徒作“無根之談”。
因為劉全住宅衣物早經(jīng)處理,曹錫寶等人前往查驗一無所獲。在這種情況下,曹本人感到十分尷尬,面對乾隆的壓力與和珅的淫威只得承認自己是道聽途說,言語失當,請求治罪。乾隆令其革職留用,曹錫寶受此打擊,精神上從此一蹶不振,后郁郁而卒。
監(jiān)察御史謝振定對和珅也早就不滿,對他的爪牙依仗和珅橫行霸道,更是深惡痛絕。一次他帶著士兵巡視京城,見一輛高大華麗的馬車在市面上橫沖直撞,謝振定令車停下,一問,知乘車的人原來是和珅的妾弟。謝振定怒不可遏,命士兵將他從車中拖出,用皮鞭痛加抽打,并當場將馬車燒毀。圍觀的士民個個拍手稱快,和珅聞訊后,對謝振定惱恨不已。幾天后,便指使親信捏造罪名對他參劾,并罷免了他的職務(wù)。
乾隆帝晚期,對和珅更是深信不疑。凡收到揭發(fā)和珅的材料往往都交給和珅自己處理。結(jié)果使上書人遭殃。如陜西一個讀書人冒死給乾隆上書,揭發(fā)和珅貪贓枉法的罪行,乾隆將此信轉(zhuǎn)給和珅,結(jié)果此人全家遭和珅黨羽殘殺。
正如史書所說,和珅“用事將二十年,威福由己,貪墨日甚。內(nèi)而公卿,外而藩府,皆出其門”。納賄諂附者,多得重要之職;中立不倚者,難免潦倒;敢于揭露、指陳其罪行的人都被他陷于死地。
二、生活豪華 窮奢極欲
和珅用貪污受賄得來的大量錢財,大肆進行揮霍,過著極其腐化糜爛的生活。從后來清查他的家產(chǎn)的賬單上看,單就衣服一項,就有貂皮一千五百多張,狐皮一千多張,其他各種上等皮毛不計其數(shù),另有綢緞庫二間,各種衣服五千三百多件……真可謂“男人俱是輕裘,女人俱是錦繡”。
和珅有三處花園供其玩樂,其中淑春園最豪華,裝飾一如皇宮。淑春園大約是在乾隆初年開始修建的,遺址位于今北京西北郊海淀一帶。乾隆帝晚年,和珅勢傾朝野,原來位于城內(nèi)的宅第盡管一再擴建,但畢竟不太符合和珅的身份和要求了,因此,乾隆帝就把淑春園賜給了和珅。
和珅成為淑春園的主人之后,將淑春園改名為“十笏園”,大概有懷揣十笏、手掌大權(quán)的寓意。接著和珅又不惜重金,對全園進行了一次大改造,掘地為湖,疊石為山,修建成了一座山水相間、風(fēng)景秀美的園林。內(nèi)部的建筑仿照圓明園的布局,據(jù)說和圓明園中的蓬島、瑤臺一模一樣。園內(nèi)遍種名花異草,房屋式樣均依照大內(nèi)寧壽宮的建筑,富麗堂皇,雍容華貴。為了修建淑春園,花費的人力物力真是難以計算,只是園內(nèi)的一座太湖石,就花費了數(shù)千金才運來,以至后人發(fā)出“曾移奇石等黃金”的感慨。
和珅的妻子是英廉的孫女馮氏,死于嘉慶三年(1798)春,葬禮十分隆重,當時的王公大臣無不前往吊唁。除了正妻之外,和珅還擁有許多姬妾,姬妾到底有多少,當時人也說不清。據(jù)說有一次慶典,和珅單為姬妾們買花就用了數(shù)萬兩。
在他眾多的姬妾中,和珅最寵愛的有兩個,一個叫長二姑,府中人稱二夫人;另一個叫吳卿憐,蘇州女子,查辦貪官浙江巡撫王亶望的部分家人財產(chǎn)里,就有這位吳卿憐。和珅大約十分迷戀這位吳小姐的綽約風(fēng)姿,為了討她歡心,專門給她建了一座小樓,起名迷樓。當和珅被抄家時,這位吳卿憐也投湖自盡。
乾隆五十四年(1789),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結(jié)了婚,新娘是早在十年前就已訂婚的皇帝的十公主?;槎Y的排場非常人所能想象。乾隆帝對這個最小的女兒很寵愛,陪送的嫁妝比以前的幾個女兒都要多。和珅將豐紳殷德夫婦安排住在淑春園的西半部分,和珅自己和他的妻妾們則住在東半部分,好不榮耀。
為服侍這一家老小,和珅使用了大量的家奴和婢女,并且利用職權(quán),大量使用公役人員,步軍統(tǒng)領(lǐng)巡捕營在和珅私宅供役的就有一千余人。這些奴才們也和主子一樣揮霍無度,平時也狗仗人勢,欺壓良民,交結(jié)權(quán)貴,斂財納賄。和府管家呼什圖,時稱內(nèi)劉,在和珅垮臺后,內(nèi)劉家也被抄沒,家資也有十余萬,而且替他的三個弟弟分別捐納了知州、守備、州同等官銜。和府大總管劉全,造的房子有一百多間,竟和王公大臣的府邸相似,很多士大夫都爭著把女兒嫁給他,家產(chǎn)也有二十余萬。
和珅對他的這種紙醉金迷、酒池肉林的生活并不感到十分滿足,他雖然享盡了人間的榮華富貴,但他畢竟是臣屬,與皇宮內(nèi)廷的生活相比,還嫌不夠氣派,還有很多皇帝能享用的東西他不能享用,如用,就是違制,罪名就是圖謀不軌。對這一點和珅也是不甘心的。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每至夜深,在燈下和珅就穿戴皇帝的衣服,把竊取來的朝珠懸掛在脖子上,對著一面大鏡子,往來邁步,邊走邊對著鏡子說話、微笑,但聲音很低,生怕被人聽見。過足了皇帝癮,他才把衣服、朝珠卸下來。
乾隆皇帝在平定“回部”后,曾命人用和闐玉鑿了一匹高兩尺、長三尺的玉馬,存放在宮中。和珅對此御用寶物也是垂涎欲滴,設(shè)法將玉馬偷了出來專供其與愛妾在洗澡時乘坐享用。
和珅給自己安排后事也跟皇帝相比。他在冀州城外選了一大塊土地,為自己建造墳?zāi)?。在墓前立一石門樓,石門前一地下隧道,蓋正房五間稱為享殿,東西廂房各五間,稱配殿,大門稱宮門。墓外有圍墻長二百丈。人們都把和的墓稱為“和陵”。在圍墻的西側(cè)還建有房屋二百一十九間。這套陳設(shè)和建筑,完全超越了規(guī)定,就連親王墓地的周長也不過百丈,和珅比親王的還長了一倍多,簡直與皇帝不相上下了。遺憾的是,他死后沒能享受到這份“殊榮”,白費了這一番苦心。
和珅的結(jié)局如何?
乾隆皇帝在即位之初,曾焚香禱告上天,立下心愿說:“如果上天保佑,我能做六十年皇帝,一定傳位皇子,歸政退閑?!币虼耍斍〉圩鴿M六十年皇帝寶座時,決定讓位給他的十四兒子,即后來的嘉慶皇帝。但是他一直保守這個心里秘密,直到宣布的前夕,乾隆帝才把他的決定告訴了和珅一個人。和珅眼珠一轉(zhuǎn),喜上眉梢,心想,這下投機的機會又到了,事實很明顯,老皇帝退位,他感到無所依恃,必須投向新皇帝的懷抱,才能保住自己的地位和權(quán)力。
他利用這個絕好的機會,帶了一柄表示吉祥、喜慶的如意,跑到嘉慶府上,向他進獻,暗示天大的喜事就要降臨,他提前表示祝賀。和珅想通過泄露機密這一招,來取悅于未來的皇帝,博得個擁戴新皇帝登位的功勞,作為日后站穩(wěn)腳跟的政治資本。果然,和珅剛傳過消息,乾隆帝就向內(nèi)外宣布三十六歲的十四子為他的繼承人,并于第二年正式即帝位。和珅暗暗得意,并盤算著怎樣進一步討得新皇帝的歡心。
其實,嘉慶早把和珅看透了,他了解到上下內(nèi)外對和珅是多么憤恨,滿朝文武“竟無一人奏及者”,表面上看朝臣均擔心乾隆帝“圣壽日高,不敢煩勞圣心”,“實則畏懼和,鉗口結(jié)舌”。如果自己繼續(xù)重用此人,就會不得人心。和珅在朝廷大權(quán)在握,一呼百應(yīng),一手遮天,說不定還會出現(xiàn)逼他讓位的事,他充分意識到了這種危險的存在。
還有,和珅的巨大財富也使他眼紅,使他嫉妒,他怎能允許一個做臣子的富有超過皇室呢?因此,嘉慶下決心遲早要除掉和珅。但是,他的老父皇還活著,名為退位,可仍在掌權(quán),并且仍然寵信和珅,太上皇的旨意,仍然經(jīng)和珅向外傳達。由于投鼠忌器,嘉慶只好以隱忍的態(tài)度對待和珅,是唯恐引起種種變故,反而不妙。
而和珅卻摸不透新皇帝的心思。從表面上看,新皇帝對他既客氣又尊重,有要奏請?zhí)匣实氖拢约翰蝗?,還讓和珅轉(zhuǎn)奏。對和珅的獻媚討好,新皇帝則不作任何表示。這使得和珅一直心神不安。
于是,和珅就派自己的老師吳省蘭去給新皇帝抄錄詩草,其實是想摸新皇帝的心思。嘉慶十分謹慎,吟詠之中不露任何痕跡。左右的近臣有人批評和珅,他卻說:“我正在依靠和相公處理國家大事,你怎么可以非議他呢?”這些話,當然很快就能傳到和珅耳中。和珅用盡了辦法,觀察一段時間后,見新皇帝沒有對自己不滿的意思,才稍稍定下心來,放松了對新皇帝的防備。
嘉慶四年(1799)正月初三,乾隆帝壽終正寢,嘉慶帝開始親政。和珅的靠山倒了,他的官運和命運終于走到盡頭。初五,身著孝服的嘉慶帝首先向全國發(fā)布一道諭旨,對將帥懈怠、軍事連連失利及官場中種種惡習(xí),深為不滿,要求從上到下重新振作精神,整頓綱紀,革除弊政,并下令內(nèi)外大臣特別是負責(zé)監(jiān)察的臺監(jiān)官員,指責(zé)朝政弊端,檢舉大臣不法行為。
嘉慶帝的態(tài)度得到不少朝廷大臣的響應(yīng),吏部給事中王念孫首先站出來檢舉和珅。接著,御史胡季堂列舉和珅的罪狀,把嘉慶帝御旨中提出的問題統(tǒng)統(tǒng)歸罪于和珅,主張給予嚴厲制裁。嘉慶帝看到時機已到,幾天以后,就下令將和珅以及與和珅關(guān)系密切的戶部尚書福長安革職拿問。
接著就委派大員,調(diào)查和珅的種種罪狀。同時,凡屬和珅的莊園財產(chǎn),全部貼上封條,進行查抄。這時,和珅的同伙及黨羽們也驚慌失措,為避免自己受到牽連,紛紛反戈一擊,揭發(fā)和珅的罪行。
嘉慶帝指令王公大臣聯(lián)合審訊和珅,促其交代罪惡。他還親自審訊和珅,責(zé)問道:“你家中蓋楠木房屋,木材是否自宮中竊出?”“房屋均照寧壽宮的式樣,是何居心?”
和珅不得不據(jù)實回答:“楠木是奴才自己買的,曾派遣胡太監(jiān)往寧壽宮畫下圖樣仿造,所以與宮中一樣,其中水晶柱系由宮中竊出?!?/p>
嘉慶帝又問:“你家所藏珍珠手串比皇宮的還多幾倍,你的大珠比朕的帽頂上的還大,你擁有的寶石比內(nèi)務(wù)府的多,這些豈不是你貪盜不潔的證據(jù)嗎?”
嘉慶帝還問到和珅將出宮婦女選入家中、擅坐椅轎出入皇宮等罪惡,和珅皆一一招認。
在搞清了和珅的犯罪事實后,嘉慶帝在正月十一日下詔宣布了和珅的二十大罪狀。這些罪狀的內(nèi)容綜合起來有這樣一些問題:泄露機密,拉攏皇太子,搶擁戴之功;對乾隆皇帝大不敬;欺隱軍機要事,隱匿邊報;專斷軍機處,把持戶部;任人唯親,所舉非人;稱和珅墓為和陵,園林房屋逾制,有不臣之心;大珠、寶石、珍珠物串都超過御用,衣貨千萬,金銀財產(chǎn)不計其數(shù);開當鋪、錢店,與民爭利;縱容家奴到處勒索,廣置財產(chǎn);步軍統(tǒng)領(lǐng)巡捕營一千余兵丁供和珅私宅役使等等。
嘉慶帝在宣諭和珅罪狀的詔書中,同時公布了和珅家產(chǎn)的查抄清單,所見者無不瞠目結(jié)舌。查抄結(jié)果是:
田土八千余頃,房屋兩千余間。銀號十處,本銀六十萬兩。當鋪十處,本銀八十萬兩。金庫內(nèi)赤金五萬八千兩。銀庫內(nèi)銀元寶八百九十五萬五千萬多個。珠寶庫、綢緞庫、人參庫都裝得滿滿的。
然而,公布的這些數(shù)字,并不是和珅的全部財產(chǎn),因為這些只是短短幾天內(nèi)查抄記錄下來的,和珅轉(zhuǎn)移、隱藏的財產(chǎn)并未包括在內(nèi)。據(jù)《清朝野史大觀》記載,有個叫薩彬圖的副都統(tǒng),當時就對此提出過疑問,建議嘉慶帝應(yīng)繼續(xù)清查,嘉慶帝知道他的話有道理,但卻對此諱莫如深,不表態(tài)度,反怪他多言。因此,世間對和珅到底有多少家產(chǎn)一直眾說紛紜,便留下了許多和珅家產(chǎn)的清單,其中薛福成《庸庵筆記》所載“查抄和珅住宅花園清單”流傳最廣。
據(jù)薛福成的記載,和珅的家產(chǎn),除房屋住宅花園之外,有田地八千頃,生沙金二百余萬兩,赤金五百八十萬兩,元寶銀九百四十萬兩,金銀元寶各一千個,當鋪七十五座,銀號四十二座,其他如珍珠、白玉、綢緞、珊瑚、瑪瑙、寶石、瓷器、古鼎、人參、貂皮等不計其數(shù)。
當時查抄和珅家產(chǎn)共有一百零九號,其中已估價的二十六號,估價部分值銀兩億兩千多萬兩。若按近人梁啟超的估計,和珅的全部家產(chǎn),則有八億兩之巨,比清廷十年收入的總和還多。這些財產(chǎn)抄沒后,嘉慶帝命出一部分賞賜給他的親信和大臣,其余的都為嘉慶帝所占有,所以民間廣泛流傳著“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諺語。
給和珅定罪后,接著給其同黨福長安定罪。經(jīng)大臣會同各有關(guān)衙門,一致奏請皇上將和珅凌遲處死,福長安處以斬首。
嘉慶帝的想法是,如果把他父皇最親信的和珅拉到大庭廣眾之中,一刀一刀凌遲處死,這對于已故的老皇帝畢竟不是件光彩的事,便決定賜令和珅自盡,判福長安死刑。
正月十八日黃昏,在乾隆皇帝去世的半個月后,執(zhí)法官員捧著嘉慶帝的圣旨,到監(jiān)獄宣讀,和珅跪在地上,聽完后叩頭謝恩。然后對他的兒子和福長安說:“我和你等服事先帝甚久,本來應(yīng)當一道同歸。今皇上已有鐘愛之臣,不再需要我們了,我就先走了!”說完,懸梁自盡。福長安等跪在一邊眼看著和珅氣絕身亡。
和珅,生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原名善寶,字致齋,鈕祜祿氏,滿洲正紅旗二甲喇人。住西直門內(nèi)的驢肉胡同?!肚迨犯濉返葧d稱,和珅“少貧無籍”,即貧窮低微,這種說法是錯誤的,與歷史實際相差太遠。
和珅的先祖,居住在英額峪,與同一姓氏的清開國元勛私毅公額亦都同居一地。英額峪離清太祖努爾哈赤居住的赫圖阿拉不遠,努爾哈赤起兵以后,和珅的九世祖噶哈察鸞及其子達古山巴顏等弟兄子侄,皆投歸太祖,此后不少人擔任文官武將。和珅的五世祖即高祖父尼雅哈納,行伍出身,在太宗時從征,“過北京,征山東,梯攻河間府,首先登城,克之,賜巴圖魯號,授三等輕車都尉”。輕車都尉是公、侯、伯、子、男這五等封爵之下的世職,相當于官階正三品。尼雅哈納之孫阿哈碩色襲祖世職后,又兼任佐領(lǐng),并于和通泊征準陣亡,被追贈一云騎尉(官階正五品)。尼雅哈納的曾孫也就是噶哈察鸞的九世孫常保(和珅的父親),襲曾祖父的三等輕車都尉和阿哈碩色的一云騎尉世職,并在八旗軍內(nèi)任職,當上了副都統(tǒng)。副都統(tǒng),官階正二品,是軍界高級將領(lǐng),每年俸銀155兩、米155石,還有養(yǎng)廉銀500兩。父親常保襲職后,由于常保堂叔啊哈頓色在跟隨康熙皇帝征準噶爾時英勇陣亡,追敘軍功,常保受贈一等去騎尉。至乾隆時兼任福建都統(tǒng)。從和珅的高祖父尼雅哈納起,到父親常保,皆是有世職的官宦之家,尤其是其父是二品大員副都統(tǒng),怎能說他是出身低微,“家貧無籍”!
常保中正平和,為官清廉,在京待的極少,多征戰(zhàn)戍邊在外,為國而少顧家,因此家里沒有什么產(chǎn)業(yè),乾隆二十五年常保病逝于福建,和珅家境陷于窘迫中。
和珅有弟和琳,小和珅三歲,與和珅是一母同胞,生下不久母親病逝。和珅兄弟如寒澤孤雁,披風(fēng)淋雨甚是凄苦。但二人向來和睦、相依為命,更有家人劉多方奔走照應(yīng),兄弟二人雖若荒山竹筍,飽受風(fēng)吹雨打,但卻更見茁壯成長。
和珅十多歲后進入皇宮西華門內(nèi)的咸安宮官學(xué)讀書,“少小聞詩達禮”。由于與繼母的關(guān)系不好,少年時期他的經(jīng)濟條件比較差,但是,他18歲與官階正二品的內(nèi)務(wù)府總管大臣英廉的孫女結(jié)婚,20歲時又襲了高祖父尼雅哈納的三等輕車都尉世職,處境就顯著地好了。因為,三等輕車都尉的歲俸為白銀160兩,還有80石米,比巡撫、布政使的俸銀還多一點。和珅有了這筆可觀的固定收入,就可以安享中等以上的生活水平了。
更為重要的是,這一世職給和珅帶來政治上的更大好處,為他提供了一條接近萬歲爺?shù)慕輳?,使他于乾隆三十七年,?2歲時,當上了官階正五品的三等侍衛(wèi),并隨即充任粘桿處侍衛(wèi)。粘桿處,即尚虞備用處。清朝制度,“選八旗大員子弟之獧(juàn)捷者為執(zhí)事人”,負責(zé)皇帝巡狩之時扶輿、擎蓋、罟雀之事。粘桿處三等侍衛(wèi)經(jīng)常隨侍皇帝出巡,就有了與皇帝回奏、回答的機會,從而為和珅的飛黃騰達創(chuàng)造了十分有利條件。史籍載稱,乾隆四十年的一天,和珅隨駕出宮?!吧吓加谳浿虚嗊厛?,有奏要犯脫逃者,上微怒,誦《論語》‘虎兕(sì)出于柙’之語”,扈從校尉不知此系何意,和珅卻立即對答說:“爺謂典守者不得辭其責(zé)耳。”乾隆聽后很高興,問和珅:“讀過《論語》?”和珅說,讀過?!坝謫柤沂?、年歲,奏對皆稱旨”。乾隆“見其儀度俊雅,聲音清亮”,“矯捷異?!?,十分贊賞,“自是恩禮日隆”。和珅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善于臨機應(yīng)變,博得了皇上的歡心,青云直上,立即于閏十月遷乾清門侍衛(wèi),十一月升御前侍衛(wèi),授正藍旗滿洲都統(tǒng)。此后,他不斷升遷,兼任多職,封一等忠襄公,任首席大學(xué)士、領(lǐng)班軍機大臣,兼管吏部、戶部、刑部、理藩院、戶部三庫,還兼任翰林院掌院學(xué)士、《四庫全書》總裁官、領(lǐng)侍衛(wèi)內(nèi)大臣、步軍統(tǒng)領(lǐng)等等要職,為皇上寵信之極,官階之高,管事之廣,兼職之多,權(quán)勢之大,清朝罕有。他還是皇上的親家翁,其子豐紳殷德被指定為皇上最寵愛的十公主之額駙。
為什么和珅會受到乾隆帝如此特殊寵信和委以大權(quán),成為主持朝政的宰相?是因為他滿腹經(jīng)綸,學(xué)富五車,才華橫溢,文武雙全,諸葛孔明再生嗎?不是。不錯,和珅確實精明能干,敏捷異常,善于臨機應(yīng)變,文化水平也相當高,記憶力特別好,還精通滿文漢文,會蒙文和藏文,有處理政務(wù)的一定能力,但離真正的善理國政的名相和指揮三軍克敵制勝的名帥,還相距甚遠。論才學(xué),和珅僅系一個名落孫山的小小文生,談不上才華橫溢,一代才子。談治政,不管是破除舊的陳規(guī)積弊,建立新的重要制度,還是除大奸,薦大賢,他都沒有大的建樹。講武略,他的水平更是低下。和珅與阿桂奉旨統(tǒng)軍征剿甘肅蘇四十三起義,阿桂正在督辦河工,和珅先到軍前,欲于阿桂到來之前撲滅起義,建立殊功,分兵四路進擊,卻失敗了,勇將總兵圖欽保陣亡。和珅不僅沒有奏報自己指揮不當以致失利的過錯,還隱瞞了圖欽保捐軀之事,并顛倒是非,彈劾勇將海蘭察、額森特的先戰(zhàn)取勝是導(dǎo)致清軍受挫的原因,遭乾隆帝嚴厲斥責(zé),將其降三級留任。阿桂趕到軍營后,問失利之因,和珅諉過于“將帥傲慢”,不聽調(diào)度。阿桂“令將帥于次日晨集轅前”?!懊亢粢粚⑷?,輒命和坐其側(cè)”,阿桂“有所調(diào)撥,及命屯戍處,其人輒應(yīng)如響,如是者數(shù),和坐上甚恚(huì)憤”。阿桂“問和云,諸將初不見其慢,尚方劍不知誅誰之頭耶”。和珅“戰(zhàn)栗無人色”。阿桂即命和珅離開軍營,回到京師。
和珅既在文治方面無甚建樹,也無武功,資歷又淺,還不是科舉出身,威望自然不高,且在大學(xué)士、軍機大臣中,相當長時間僅只名列第三位第四位,同僚阿桂、嵇璜、王杰、福康安等,皆系多年軍國重臣,論軍功、政績、資歷、門第、威望、才干和人品,哪一位都比和珅強。尤其是阿桂,文武雙全,軍功政績皆有,是當時眾所公認的超出任何大臣的名帥名相,乾隆四十一年起任軍機大臣,四十二年任大學(xué)士,在四十六年至嘉慶二年去世之前,連任16年首席大學(xué)士和領(lǐng)班軍機大臣。可是,在乾隆四十六年以后,特別是五十一年以后,在寵任和委以大權(quán)上,這四位大學(xué)士沒有一位比得上和珅。出現(xiàn)這種特殊局面,完完全全是因為乾隆中了和珅的圈套,錯愛了和珅。
和珅雖不會治國統(tǒng)軍,無甚功業(yè),但卻特別擅長于揣摩帝意,迎合君旨,玩弄權(quán)術(shù),還會為皇上聚斂銀錢,供皇上支付各種不便公開動支國庫的費用,故能博取皇上歡心。這在乾隆四十六年廢除“名糧”,增補綠營兵額,給武職養(yǎng)廉銀上,表現(xiàn)得非常清楚。這時,乾隆乾隆八十大壽時以國庫充盈,下詔要取消武將“名糧”,改為給與養(yǎng)廉銀,增補綠營兵,每年要增加軍費白銀300萬兩。乾隆帝詢問阿桂有何意見,阿桂奏稱,費銀太多,不應(yīng)增補。乾隆不聽其言,下諭說,現(xiàn)在國家“財賦充足”,“戶部庫銀尚存七千余萬兩”,支付這新增的300萬兩,綽綽有余。著大學(xué)士會同九卿科道詳議。和珅深知皇上必欲實行此法,故極力贊成。乾隆遂下諭批準大學(xué)士九卿等的復(fù)議,每年增支軍費銀300萬兩。
正因為和珅擅長逢迎,摸透了也迎合了乾隆晚年志得意滿、好大喜功、愛聽諛言、文過飾非、自詡明君的心理,按其旨意辦事,又善于斂財以供皇上享用,所以受到特別寵信,成為乾隆帝的惟一心腹和代理人。
有了皇上的寵信和庇護,和珅身兼多職,位極人臣,基本上掌握了用人、理財、施刑、“撫夷”等方面大權(quán),他便肆無忌憚地攬權(quán)索賄,亂政禍國。
和珅聚斂財富的主要方式是任用官員索取賄銀。內(nèi)而九卿,外而督撫司道,不向和珅納銀獻寶,不是和珅親友,是很難當上官的,從而形成了“和相專權(quán),補者皆以貲進”,“政以賄成”,禍國殃民的嚴重局面。以乾隆最關(guān)心的河工而言,就敗壞得不像個樣子。史稱:“乾隆中,自和相秉政后,河防日見疏懈。其任河帥者,皆出其私門,先以巨萬納其帑庫,然后許之任視事,故皆利水患充斥,借以侵蝕國帑”,“至竭天下府庫之力,尚不足充其用,……而庚午、辛未高家堰、李家樓諸決口,其患尤倍于昔,良可嗟嘆”。
和珅聚斂財富之多,在歷代文武大臣中當首屈一指,他的確是中國古代最大最富的貪官。關(guān)于和珅究竟有多少財產(chǎn),確實數(shù)目是難以知曉了,但從他被嘉慶帝親政后勒令自盡和抄沒家產(chǎn)入官,可以知道大概情形。嘉慶四年正月初三日,乾隆帝逝世,初八日嘉慶帝下諭宣布,革和珅職,下獄問罪,抄沒家產(chǎn)。正月十一日,嘉慶下諭,定了和珅20條大罪,其中講道和珅的財產(chǎn)有:夾墻私庫有金32000余兩,地窖內(nèi)埋藏銀300余萬兩。另外,檔案記載,和珅還有取租之地1260余頃、取租之房1000余間,以及大量珠寶玉器衣服書籍等等,數(shù)量之巨大,前所未有。至于私人的筆記和野史,更把抄沒和珅的家產(chǎn)說得多得不得了。有的說,抄沒清單所列106號中的25號,即折算成銀2?2億余兩。有的說,赤金元寶100個,每個重1000兩,估銀150萬兩,赤金580萬兩,估銀8700萬兩,元寶銀940萬兩,白銀583萬兩,蘇元銀315萬兩,當鋪75座,本銀3000萬兩,玉器庫兩間,估銀7000萬兩,地畝8000余頃,估銀800萬兩。和珅確實是中國古代最大最富的貪官。
和珅在當政的短短25年里,就聚斂了如此難以想象的錢財,在驚駭之余,我們不禁要問:和珅究竟有何手段,竟然在乾隆皇帝眼皮之下,神不知、鬼不覺地將清朝幾乎15年的國庫收入卷入私囊?且看他空前絕后的四大斂財手段。
那么,他的龐大家產(chǎn)究竟有著哪些奇珍異寶?他又有著怎樣非凡的手段,竟然可以創(chuàng)紀錄地攫取如此讓人瞠目結(jié)舌的錢財?北京師范大學(xué)二附中紀連海教師,將與我們一同清點和珅蔚為壯觀的家產(chǎn),曝光他瘋狂斂財?shù)碾[秘手段,并探究這位清朝第一貪官真實的心路歷程,揭示他的貪婪之謎?!栋偌抑v壇》已播出。
和珅(音:hé shēn)(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即乾隆十五年——嘉慶四年正月十八日),原名善保,字致齋,鈕祜祿氏,滿洲正紅旗二甲喇人。曾兼任多職,封一等忠襄公,任首席大學(xué)士、領(lǐng)班軍機大臣,兼管吏部、戶部、刑部、理藩院、戶部三庫,還兼任翰林院掌院學(xué)士、《四庫全書》總裁官、領(lǐng)侍衛(wèi)內(nèi)大臣、步軍統(tǒng)領(lǐng)等等要職,為皇上寵信之極,官階之高,管事之廣,兼職之多,權(quán)勢之大,清朝罕有。他還是皇上的親家翁,其子豐紳殷德被指定為皇上最寵愛的十公主之額駙。后被嘉慶皇帝賜死。
編輯摘要
目錄
1 生平 2 史書記載 3 家庭 4 評價
和紳 - 生平
和紳
和珅( 乾隆 十五年(1750年)~
嘉慶
四年(1799年)正月十八日),紐祜祿氏,字致齋,原名善保,滿洲正紅旗人,清高宗乾隆皇帝的寵臣,以巨貪而出名。
出身背景
和珅出生在一個并不富裕的武官家庭,但他與弟弟和琳從小都受到較好的教育,十來歲時被選入咸安宮官學(xué),接受儒學(xué)經(jīng)典和滿、漢、蒙古文字教育。和珅天資聰穎,勤奮努力,成績突出,因而得到老師吳省蘭等人的器重。
他生于乾隆十五年,父親名常保,曾任福建副都統(tǒng)。他祖上是今遼寧清原縣人,清初隨清帝入關(guān),住在北京西直門內(nèi)驢肉胡同。少貧好學(xué),儀表俊雅,精通滿、漢、蒙古、西藏四種文字。
仕途轉(zhuǎn)折
乾隆三十四年,20歲的和珅繼承祖上三等輕車都尉的爵位。第二年,參加順天府科舉鄉(xiāng)試,沒有考中舉人。不過,沒有功名的和珅,后來卻因頗有才學(xué)主管了許多文化、教育事業(yè)。 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23歲的和坤被任命為三等侍衛(wèi)(正五品),成為他人生的一個重要轉(zhuǎn)折點。
四十年升御前侍衛(wèi),并授正藍旗副都統(tǒng)。
四十一年三月入軍機。以善伺上意得寵幸,史書:“高宗(指乾?。┤粲锌韧?,和珅以溺器進之?!鄙谜?0余年,升遷47次,權(quán)傾朝野,百官爭相諂附。公然勒索納賄,又排斥異己,致使吏治敗壞,官場充斥小人。
貪污抄家
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太上皇乾隆駕崩,未幾,正月十三,嘉慶皇帝宣布和珅的二十條大罪,下旨抄家,貪銀8億兩,當時清廷每年的稅收,不過七千萬兩,相等于當時清政府15年至20年的歲入。把錢財塞在他家的屋梁上。史稱“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廷議凌遲,改賜和珅獄中自盡。其子豐紳殷德娶了乾隆帝第十女固倫和孝公主,得免連坐。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399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