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為什么要殺楚懷王熊心?熊心是個怎么樣的人?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xì)的相關(guān)內(nèi)容。
楚懷王熊心是秦朝末年,由項梁擁立的一位諸侯王,不過熊心并沒有任何實權(quán),只是起到一個象征作用。熊心是熊槐后人,楚國被滅亡后熊心成了一位牧羊人,而秦朝被滅后項羽尊熊心為“義帝”,但實權(quán)還是在他手上。只是熊心的某些作為讓項羽感到不滿,最后決定派人將熊心弒殺??赡苡腥瞬惶斫?,熊心既沒實權(quán),也沒靠山,項羽為什么還是要除掉他呢?下面就來了解下項羽動手的理由吧。
一
首先,根據(jù)《資治通鑒》的記載:公元前206年,(項)羽陽尊懷王為義帝,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蹦酸懔x帝于江南,都郴。冬,十月,項王密使九江、衡山、臨江王擊義帝,殺之江中。由此,雖然項羽沒有直接殺了楚懷王熊心,但是,楚懷王熊心之死,顯然就是項羽指使的,這在正史中是沒有爭議的事情了。那么,問題來了,楚懷王并沒有實權(quán),項羽為何還要殺了他呢?對此,在筆者看來,原因主要有三點。就第一點來說,不管是項羽還是項梁,在內(nèi)心深處都沒有將楚懷王熊心視為自己的主公,也即楚懷王熊心,只不過是自己消滅秦朝的一個棋子。
二
在此基礎(chǔ)上,等到劉邦率領(lǐng)大軍攻入咸陽,也即秦朝正式滅亡之后,楚義帝熊心的歷史作用,已經(jīng)沒有太大的意義。而這,顯然和東漢末年的漢獻(xiàn)帝劉協(xié)有所不同。當(dāng)然,更為關(guān)鍵的是,楚懷王在手無實權(quán)的背景下,想要掙脫項羽的控制,甚至站到了項羽的對立面。比如在項梁戰(zhàn)死沙場之后,楚懷王熊心破格提拔宋義,顯示出要親自掌握兵權(quán)的態(tài)度。在此之后,楚懷王熊心與諸將約定先破秦入咸陽者為王,并同意劉邦收集項梁、陳勝余部西行攻秦。對于楚懷王熊心來說,并不甘愿做一個傀儡,而是希望利用宋義、劉邦等人來牽制項羽。
三
由此,從項羽的角度來看,楚懷王熊心多存在一天,始終就是一個隱患。所以,暗中令英布等人將其弒殺,顯然是為了斬草除根,解決自己的心頭大患。就第二點來說,通過項羽自封自己為“西楚霸王”,顯示出項羽想要扮演春秋戰(zhàn)國時期周天子的角色。對于想要稱霸天下的項羽,楚義帝熊心成為形式上的最大阻礙。也即項羽、劉邦等人都是稱王,而熊心則已經(jīng)稱帝,自然在形式上高人一等,換而言之,楚義帝熊心扮演者東周時期周天子的角色,這和項羽的目標(biāo)是相沖突的。
四
最后,就第三點原因來說,項羽殺楚懷王熊心,直接原因就是為了發(fā)泄私憤。在秦朝滅亡之前,楚懷王熊心與諸將約定先破秦入咸陽者為王。眾所周知,結(jié)果是劉邦捷足先登,率先攻入了咸陽。對此,雖然項羽希望楚懷王封他為王,但楚懷王的答復(fù)是“如約”,也即依然按照之前的約定。而這,讓項羽非常憤怒,于是,項羽不愿繼續(xù)聽命于楚懷王,隨后自行分封天下諸侯,劉邦被封為漢王,項羽則自立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并且,因為楚懷王熊心不愿意冊封自己為王,憤怒的項羽暗中令英布等人將其弒殺。進(jìn)一步來說,作為秦末漢初之際的最強諸侯,項羽可謂意氣用事,這在其殺害楚懷王熊心一事上得到直接的體現(xiàn),甚至成為其最終敗給漢高祖劉邦的重要原因。
楚義帝熊心,羋姓,熊氏,名心。楚懷王熊槐之孫,楚頃襄王熊橫堂侄。秦末諸侯王之一。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秦末諸侯王熊心生平簡介,希望大家喜歡!
熊心生平簡介
熊心原本是楚國的貴族,在楚國滅亡后,他隱藏在民間幫人放羊。項梁起事后,采納了范增的建議,自稱為武信君,立熊心為楚懷王,用來順從民望。
項梁在定陶戰(zhàn)敗死后,楚懷王熊心命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帶領(lǐng)著軍隊援救趙國。又 命令 劉邦向西略地入關(guān)。與眾多將領(lǐng)說好,先入關(guān)中者稱王。項羽把宋義殺了后,又在巨鹿之戰(zhàn)中大敗章邯,之后楚懷王熊心被迫以項羽為上將軍。劉邦先入關(guān)中,項羽使人還報熊心。熊心答復(fù):照原約辦,項羽因此怨恨熊心,于是佯尊熊心為義帝,徙于長沙郴縣,而暗中命令英布等人將楚懷王熊心弒殺。
秦二世二年,秦軍在定陶擊敗楚軍項梁在這場戰(zhàn)役中喪命。這時候熊心開始著手整頓楚國并親自打理楚國的一些事物,積極策劃討伐秦國的戰(zhàn)略決策。后來熊心發(fā)表了 歷史 上著名的 政治 宣言,他與諸將軍約定好誰先破秦進(jìn)入咸陽者為王。
公元前206年,劉邦攻破咸陽秦朝滅亡,同時項羽在巨鹿大破秦軍主力隨后入關(guān)。雖然項羽希望楚懷王熊心封他為王,但是楚懷王說他要按照之前約定好的誰先進(jìn)關(guān)誰為王。項羽一看形勢不對,于是十分氣憤不愿再聽令于楚懷王,他帶領(lǐng)著他的軍隊自立為西楚霸王,當(dāng)時的楚懷王因為無力阻止項羽,擁立項羽的全是他的部下,其中對項羽為王呼聲最高的則是那些立下戰(zhàn)功的軍人。
公元前206年四月,項羽想回彭城,于是便派遣將士強迫熊心搬到郴縣,熊心無奈只得讓出都城,但左右群臣依戀故鄉(xiāng)怨聲載道不肯走。項羽大怒,暗令義帝途經(jīng)之地的三王想要將楚懷王擊殺于途中。十月,英布遣將追殺至郴縣,將熊心殺死在郴城窮泉傍。郴人可憐他,將熊心葬于城邑西南邊的后山。
楚懷王熊心怎么死的
到楚懷王,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客死秦國的前楚懷王熊槐,熟不知其孫楚義帝熊心也被后人稱為后楚懷王,關(guān)于楚懷王熊心怎么死的大多數(shù)人都不知道。
說到楚懷王熊心怎么死的這個話題,就不得不從當(dāng)時的社會背景下手,此時楚國被秦國所滅,熊心隱匿于民間放羊,公元前209年項梁起事反秦并擁熊心為楚懷王,以順應(yīng)民心。熊心稱帝后手握兵權(quán)并分派一組隊伍北上救趙,項羽便是其中一人,而另一組隊伍西行攻秦,項羽向熊心表達(dá)了想隨劉邦西上攻秦的想法,但被熊心所拒,項羽因此事心中不快并怨恨熊心。
在這之后項羽希望被封王,又被熊心所拒,這之后項羽就不再為熊心辦事,恰巧 天下 諸侯自封形式出現(xiàn),項羽便自封為西楚霸王,熊心的權(quán)利也被架空。
到了公元前206年,項羽脅迫熊心將帝都遷往郴縣,但朝中各部世代定居故鄉(xiāng)沒有迅速移遷,這下惹怒了項羽,下令必將熊心誅殺于半路,說到這里,楚懷王熊心怎么死的這個問題的答案已經(jīng)是昭然若揭,同年10月,九江王英布追殺熊心于郴縣,并最終將熊心殺于郴城窮泉傍,后郴縣人覺得實在可憐,便將熊心葬在郴城西南邊的后山,漢高祖五年劉邦統(tǒng)一天下,派遣王陵等三侯到郴縣祭祀楚義帝熊心,并將其墳?zāi)挂曰柿昝?。作為一個傀儡皇帝被利用至此而?功臣身退?,熊心也可謂是?異鄉(xiāng)埋忠骨且死而后已了?。
楚懷王被誤讀了兩千多年
1、?牧羊人?熊心是第一個生前得?謚?的人 古代的王侯去世后,后世要用一兩個字來概括他生前的行徑,這個一兩個字叫?謚號?。周公立有?謚法?。這?謚法?就是追贈名號之法。
根據(jù)楚世家年表,?牧羊人?熊心的祖父是楚王?熊槐?,前299年被秦昭襄王騙去秦國,囚之三年,死于秦國。楚人追謚為?懷?,史稱?楚懷王?。?楚懷王?是有?謚?而無?號?的。這個?懷?字不能象今人當(dāng)作?懷念?講。按謚法:?慈仁短折曰懷?。什么是?短折年未滿六十而逝稱為?短?,不滿三十稱為?折?。
根據(jù)多方資料對照,?老懷王?熊槐不是?折?而是?短?,楚懷王死時不滿六十歲。
項梁等立熊心楚王,活著未死怎么能有?謚?呢?老?懷王?被騙,死得太冤,屈原為之而投江。為了喚醒楚人的記憶,激發(fā)楚人的世仇,因此熊心一登位就尊之為?楚懷王?。
從名號來看,新懷王是旗幟,是一面政治?招幡?。從歷史上看,熊心是第一個生前有?謚?的人。
2、誰最早說楚懷王是?牧童? 之所以提出這個問題,是因為楚懷王是楚漢五年戰(zhàn)爭的關(guān)鍵人物,正是由于他的組織路線、人事布局、 軍事 布局和一句安撫項羽的承諾,中國才有了劉邦和項羽這兩個膾炙人口的人物,也才有了劉邦這樁延續(xù)兩千多年的學(xué)案。
?楚懷王?是楚漢之爭五年間第一個最大的犧牲品!據(jù)《史記.項羽本紀(jì)》載:?於是項梁然其言,乃求楚懷王孫心民間,為人牧羊,立以為楚懷王,從民所望也。?
幼童可牧羊,老弱者亦可牧羊。但后人根據(jù)?乃求楚懷王孫心民間,為人牧羊?這句話,尤其是?楚懷王孫?這幾個字的暗示,都將新懷王斷定為?牧童?。根據(jù)這個臆想,小說家們作了種種虛構(gòu)。
猜你喜歡:
1. 晉朝為什么會成為中國有史以來最黑暗的朝代
2. 南朝陳國皇帝列表
3. 北朝皇帝列表大全
4. 二十四史的基本介紹
5. 上下五千年的朝代順序
在我們的輿論中,總認(rèn)為項羽是一個有勇無謀的人,驍勇善戰(zhàn)但是沒有智慧,因此被劉邦擊敗。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恐怕未必,誠然,項羽的政治水平算不上多么高明,但至少不算低下,他的幾次重要決策都不是毫無理由的,他的失敗頗有幾分生不逢時。
今天我們來說說項羽的謀略智慧。
項羽一生重大失策無非那么幾次,第一個是沒有殺劉邦,第二個是殺害了楚懷王熊心,第三個是沒能善待韓信。
其實我們看這幾條失誤,在當(dāng)時項羽的處理雖然不能算盡善盡美,但還是有一些策略的。
首先,項羽不殺劉邦不僅僅是“婦人之仁”,項羽是輕視了劉邦,但既便如此,他還是在對劉邦的處理上下足了功夫。我們知道項羽封劉邦為“漢王”,封地在漢中,這一招其實蠻厲害的。
當(dāng)年楚懷王約定,“先入關(guān)中者王之”,劉邦是率先入關(guān)中滅亡秦朝的。項羽不讓劉邦稱王便是違約,項羽讓劉邦為漢王,要知道漢中當(dāng)時也算秦國領(lǐng)土,將劉邦封在漢中,其實是兌現(xiàn)了當(dāng)初的約定。
而漢中當(dāng)時是十分偏僻的地方,想從此發(fā)展必須攻擊關(guān)中,難度很大,這一招其實蠻毒辣的。
項羽只是想沒有想到劉邦會用“暗度陳倉”這一招。
其次,項羽殺楚懷王是采取的暗殺,并沒有親自動手,殺楚懷王的是英布。
這也就是后來項羽失敗了,假如項羽獲勝,這條罪狀是在英布名下,項羽是可以洗白的。
當(dāng)年楚懷王不待見項羽,劉邦項羽兩路入關(guān)中,將秦軍主力所在的北路交給項羽,將好走的南路交給劉邦,幸虧項羽神勇無敵在巨鹿以少勝多,逆轉(zhuǎn)了局勢,不然項羽就是下一個項梁,項羽不滿楚懷王是必然的。
項羽殺楚懷王其實和后來明太祖朱元璋殺小明王手段差不多,只不過朱元璋勝利了,就洗白了。
他倆都比陳友諒殺主公徐壽輝要高明,陳友諒明著殺,導(dǎo)致眾叛親離。僅從這件事來說,項羽的政治智慧是高于元末梟雄陳友諒的。
第三,韓信這個人是不招人喜歡的,項羽將其作為帳前侍從,也不算辱沒他,只是沒有發(fā)掘他的大將之才罷了。
后來劉邦重用韓信,也是在夏侯嬰張良和蕭何等人的力薦下才啟用的,要說水平,只能說蕭何的看人水平高于項羽,劉邦只能算是從諫如流。
實際上,項羽在這幾次關(guān)鍵決策上不如劉邦,是他生不逢時。
項羽出身沒落貴族,保留著戰(zhàn)國時代的貴族氣質(zhì),對于名士比較敬重,對于下屬的部眾不是太重視。
劉邦則相反,出身基層的劉邦不怎么喜歡儒生名士,但是對于基層干部比較重視。
以上是陳平總結(jié)的項羽和劉邦的長短。
在當(dāng)時,秦朝用法家制度已經(jīng)改變了戰(zhàn)國時代重名士的社會風(fēng)氣,經(jīng)過秦始皇對六國貴族和儒生的殘酷鎮(zhèn)壓,當(dāng)時社會的中間力量已經(jīng)轉(zhuǎn)向到地方基層干部手中,秦朝維持統(tǒng)治就是靠的能辦事的基層干部,劉邦就是這類人。這也是劉邦這類人一旦造反就足以動搖秦朝根基的原因。
項羽沒有順應(yīng)潮流做出改變,仍固守戰(zhàn)國思維,過于清高孤傲,不接地氣,這才是他性格上最大的不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403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