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袁崇煥為什么要殺毛文龍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說起明末最負盛名的戰(zhàn)將,恐怕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袁崇煥。歷史上的袁崇煥雖為抗清名將,卻也是一位頗受爭議的人物。
對于袁崇煥的評價,有人說他是抗清名將、是那個時代的民族英雄,只是沒有遇到良主而已;也有人說袁崇煥目光短淺、沒有政治頭腦,這種空有能力卻沒有個人魅力的人終究不會有什么好的下場。事實也的確如此,忠君愛國的袁崇煥最終也應“擅殺島帥(毛文龍)、與清廷議和、市米資敵”等罪名被崇禎皇帝于1630年凌遲處死。尤其是他矯詔斬殺抗金英雄毛文龍的行為,更是讓世人詬病不已,此案也成了明朝歷史上爭議最大的疑案之一。
名將毛文龍,雖說其名氣不如袁崇煥大,但在人們眼中毛文龍的軍事能力卻是超越袁崇煥的存在,更有甚者認為:明朝只要有毛文龍在,滿清的軍隊都不一定能打到北京城下。那事實到底如何呢?
毛文龍作為明末將領,曾歷仕萬歷、泰昌、天啟、崇禎四朝,最高官至左都督平遼總兵官,其鎮(zhèn)守遼東數(shù)十年間,根據(jù)兩軍當時的局勢曾提出了:從海面進攻后金腹地,進而對努爾哈赤的部隊形成前后夾擊的軍事戰(zhàn)略。不得不說,毛文龍的戰(zhàn)略提議實在是高明,也正是通過他開創(chuàng)了軍事重鎮(zhèn)東江鎮(zhèn),才使得明朝在后金軍隊的猛烈攻勢下得以茍延殘喘了數(shù)十年。
不過,毛文龍雖能力出眾,但恃功自傲,所做之事多浮夸不實,以至于朝廷上下對毛文龍的質疑日漸高漲。崇禎上位后,為了將搖搖欲墜的大明朝王迅速盤活,又操之過急,在這樣的緊張局勢下毛文龍則為了討得新主子的歡心,多次索要軍餉并夸大軍情,甚至于后來以投降歸順后金為餌,誘捕后金重要官員,只是希望能邀寵于崇禎。
因此,就這樣的形式來看,袁崇煥斬殺毛文龍好像是‘為國除害’??墒?,有一點是袁崇煥所始料不及的,在毛文龍死后不到三個月的時間里,皇太極就帶著數(shù)萬的八旗軍借道蒙古直逼到了北京城下,只因滿清沒了毛文龍在背后的牽制。由此看來,毛文龍被殺又是袁崇煥最大的錯誤。
所以說,一直以來關于袁崇煥斬殺毛文龍到底好于公于私,根本無法確定。不過不管袁出于怎樣的目的,在生性多疑的崇禎面前,他終究也是落得個凌遲處死的悲慘下場,實在是可悲可嘆吶。
毛文龍確實犯下了許多致命的罪行。除了崇拜魏忠賢、照看敵人外,還大肆宣揚獨裁黨能夠輕取南京,占領軍隊的糧食和工資、搶奪商船、強行奪取百姓的子女,驅趕難民去偷人參和隱瞞失敗,這是不可饒恕的罪行。袁崇煥殺死毛文龍,主要還是皇帝對他有一些看法。
因為朱由檢也聽說了毛文龍的霸道行為。崇禎皇帝鏟除太監(jiān)黨,希望恢復明朝,他高度利用袁崇煥。而毛文龍居住的東江鎮(zhèn)花了太多的錢和人力,卻沒有起到理想的作用。袁崇煥掌權后,他知道明朝對東江鎮(zhèn)的態(tài)度。毛文龍傲慢霸道,他遲早會被處理的。以袁崇煥的性格,他上任后就會一舉拿下毛文龍。
在袁崇煥看來,殺死毛文龍不僅消除了明代的一個隱患,而且統(tǒng)一了反敵戰(zhàn)線。但他不知道毛文龍的死也聯(lián)系著袁崇煥的未來,當時候袁崇煥承諾五年內要收復遼東,崇禎皇帝把尚方之劍交給他,也就是說,有權輕舉妄動可以殺無赦。毛文龍不喜歡被控制。在東江鎮(zhèn),他幾乎是當?shù)氐幕实邸T鐭ㄔ啻蝿衩?,在毛文龍無法控制的情況下他只能殺了毛文龍。
有人認為毛文龍是錯的,但他成功地與敵人作戰(zhàn),他的罪行不應該死的。不過,袁崇煥殺害毛文龍問題不大,有點魯莽。尚方寶劍卻只能殺低級官員,一級統(tǒng)帥毛文龍應該親自交給崇禎皇帝。這就是為什么崇禎皇帝在殺害袁崇煥時,指責他殺害了將帥的罪名。一言蔽之,袁崇煥殺毛文龍沒有問題,但這件事的處理方式可以斟酌。
我曾猶豫好久是否回答這個問題,只因為看見樓主回答了不少匿名問題,擔心您在自問自答。如果那樣,我回答就降低采納率了。不過這個問題我很感興趣,想要回答,因此斗膽作答,姑且一試。
毛文龍真正的重大過失,是不受節(jié)制,在他控制的軍區(qū)中獨立行事,不聽上級指揮。在大戰(zhàn)之時,大將獨立自主,不奉命令,是違反軍紀的重大事件。
那時候寧遠、錦州、薊州各處軍事要地都曾發(fā)生兵變,如不整飭軍紀,根本不能打仗。袁崇煥明知擅殺大將不對,還是忍不住要殺毛,推想起來,也有自恃崇禎奈何他不得的成分。最后,毛文龍接近魏忠賢,袁崇煥接近東林清流,其中也難免有些黨派成見。
1、關于殺毛文龍,袁崇煥自己的說法是:
“... ...臣于是悉其狼子野心終不可制,欲擒之還朝,待皇上處分。然一擒則其下必哄然,事將不測。惟有迅畫不及掩耳之法,誅之頃刻,則眾無得為。文龍死,諸翼惡者念絕鄉(xiāng)... ...但文龍大帥,非臣所得擅誅,便宜專殺,臣不覺身蹈之。然苛利封疆,臣死不避,實萬不得已也。謹據(jù)實奏聞,席藁待誅,惟皇上斧鋮之,天下是非之,臣奏聞,不勝戰(zhàn)惶悚之至?!?br>
這是袁崇煥的奏折,意思是說毛文龍“狼子野心終不可制”,不收拾早晚要出事。接著又說,毛文龍是大將,不是臣有權可以擅自誅殺的。臣犯了死罪,謹候皇上懲處云云。
袁崇煥擅殺大將,從律法上說確實不是很合適;但是如1樓所言,這是“他自己也知道自己殺的不對”,我覺得有問題。袁崇煥承認錯誤,是說自己越權行事,不是殺錯了。毛文龍在皮島,儼然是獨立為王的模樣,不接受朝廷派文官監(jiān)察核數(shù)、濫殺難民冒功、侵吞軍糧、軍紀不肅,的確有罪。袁崇煥請罪,也是給皇帝面子,不能說他承認自己殺錯了。
2、毛文龍之罪
毛文龍立功升官后,自大起來。皮島軍區(qū)只二萬多名官兵他卻要十萬官兵的糧餉,不接受中央的審核,并自行設立市場做生意,派人去鄰國朝鮮挖人參,取貂皮。還收取海上過境稅,強迫朝鮮交納糧米(侵犯中央的外交權)。后勤部建議皮島的糧餉由寧遠轉發(fā),毛文龍不肯,雙方交涉得緊了,毛文龍威脅說:“我?guī)П舷?,攻打登州、萊州,取南京猶如反掌?!钡侵荨⑷R州是袁崇煥直轄的軍區(qū),南京是明朝的南都,明太祖的龍興之地。中央無奈,只好暫不堅持。袁崇煥受任之前,曾與首輔大學士(約相當于宰相)錢龍錫商量,要殺毛文龍以確產軍紀。錢龍錫雖不表示反對,但勸他慎重。
當時軍紀廢馳,兵士為了索取欠餉,常常嘩變,殺害上官。軍紀不肅,無法打仗。袁崇煥曾向崇禎皇帝夸口,要五年復遼。如無一支紀律如鐵的精兵,怎能抗遼復清?要樹立軍紀,必須先整肅不守紀律,不服從命令的大將。毛文龍的軍階是總兵(還帶都督的,約略相當于軍長、軍區(qū)司令),和祖大壽、滿桂等相同,統(tǒng)兵號稱十萬(實際約二萬八千名)。當時袁崇煥所指揮的部隊,全部約六萬名,如將毛部收過來統(tǒng)一指揮,對軍務有極大好處。袁與毛在島山見面,長談三日三夜,毛始終不聽指揮。袁勸他退休回去西湖享福。毛文龍夸稱熟悉朝鮮情形,滅清后可順手取得朝鮮。在此情形下,不殺毛文龍無法抗清。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446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