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明朝滅亡的真相是什么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xì)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縱觀整個封建歷史,每個朝代的建立伊始,都是希望自己的皇族姓氏能夠永遠(yuǎn)流傳下去,像秦始皇名字的由來不也是如此嗎,自己為秦一世,再往后是二世、三世……只可惜,所有的皇族最后都以落寞或失敗而告終。為了使皇族姓氏的人能夠過得好,很多開國皇帝都采取了不同的分封制度,像漢朝所有皇族劉姓都分封為王,到最后無土地可分,以至于劉備這樣中山靖王的后代也只能靠編草鞋為生。
而到了明朝,朱元璋這個窮苦人家出生的皇帝,大概是窮怕了,所以自己在當(dāng)上皇帝之后,便制定了一套藩王制度,為子孫謀取更多“福利”,并且成為祖訓(xùn),要求子孫嚴(yán)格執(zhí)行下去。這些在《明史》中均有明確的記載:“初,太祖大封宗籓,令世世皆食歲祿,不受職任事,親親之誼甚厚。”
其詳細(xì)內(nèi)容為:明制,皇子封親王,授金冊金寶,歲祿萬石,府置官屬。護衛(wèi)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萬九千人,隸籍兵部。冕服車旗邸第,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伏而拜謁,無敢鈞禮。親王嫡長子,年及十歲,則授金冊金寶,立為王世子,長孫立為世孫,冠服視一品。諸子年十歲,則授涂金銀冊銀寶,封為郡王。嫡長子為郡王世子,嫡長孫則授長孫,冠服視二品。諸子授鎮(zhèn)國將軍,孫輔國將軍,曾孫奉國將軍,四世孫鎮(zhèn)國中尉,五世孫輔國中尉,六世以下皆奉國中尉。
朱元璋是有多疼愛自己的子孫,而精心打造的這些“金飯碗”,生下來什么也不干就可以享受高官厚祿。這樣誘人的“福利待遇”子孫們肯定是衣食無憂,也不會心存造反之念。然而,物極必反,這些衣食無憂的朱氏皇族,一天無所事事,為了占取更多的便宜,便以“生孩子”為終身事業(yè),而使朱氏皇族的子孫隊伍越來越龐大。
《洪武皇帝大傳》中有記錄:在朱元璋統(tǒng)治時期,1368年朱姓皇族的“家譜”上只有58位登記在冊,到1403年間增至127人,到1553年增至19611人,而1595年又增至8萬多人。這些只是皇族直系的家族成員,而那些旁支等皇族人數(shù)更是達到百萬人余。表面上我們看到的是朱氏皇族強大的“繁育”能力,但我們不要忘記他們每個人手里拿的都是“金飯碗”,而這些“金飯碗”都是要從百姓的嘴里、手里拿出來的糧食來“供養(yǎng)”的。
如此龐大的朱氏皇族,再加上如此龐大的開銷,已經(jīng)遠(yuǎn)遠(yuǎn)超出了百姓的承受能力。山西的慶成王朱鐘鎰共生育子女94名,我們贊嘆其生育能力的同時,更要仔細(xì)算下他們的“開銷”。 山西地方財政收入為152萬石,而山西王爺們每年消耗的俸祿為312萬石,已經(jīng)超出了實際生產(chǎn)能力的二倍有余。
在這種情況下,朱氏皇族的子孫就像是蠹蟲一樣腐蝕著大明王朝,最后弄得民怨載道,不得不揭竿而起。以李自成為首的義軍殺到哪里,哪里最先被剿滅的就是朱氏的子孫,因為他們太有錢也太貪婪,人人得以誅之而后快。所以,明朝皇室也是歷史上被屠殺最多的子孫,基數(shù)實在是太龐大啊!
因此,明朝滅亡的根本就是朱元璋給子孫的世襲罔替的“金飯碗”,誘惑力實在是太大,擁有再豐厚的國庫也會被這些蠹蟲掏空,不滅亡才怪!
參考資料:《明史》《洪武皇帝大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465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