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司馬懿單憑諸葛亮一天吃一斤米就命不久矣呢,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guān)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諸葛亮一生為了劉備的志向,以一州之地對抗強大的曹魏,數(shù)次北伐,目的就是為了恢復漢室、匡扶漢室,因為曹魏是篡漢而立,為了這一宏大的目標,諸葛亮才要舉行北伐,諸葛亮還要輔佐扶不起的阿斗,不管是國內(nèi)的事還是行軍打仗諸葛亮事無巨細皆過問,這也就是他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早在劉備三顧茅廬的時候,諸葛亮和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劉備說:“現(xiàn)今漢室衰微,奸臣假借皇帝做事,我想以大義重振天下,先生可有計謀可以幫助我?”
諸葛亮跟劉備說現(xiàn)今北邊曹操占了天時,南邊孫權(quán)占了地利,將軍你可占人和,也就是劉備在那時候沒啥東西,就是靠人氣,這人氣是什么,就是劉備是漢室宗室,又以匡扶漢室為己任,那些心懷漢室的人自然會想著依附,而劉備卻沒有根據(jù)地,現(xiàn)在天下的形勢是荊、益兩州的州牧懦弱,荊州北據(jù)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得到這兩個地方后再徐圖中原。
可以說劉備和諸葛亮的談話為以后三國鼎立提供了戰(zhàn)略目標,而劉備的最終目標是中原,可惜在劉備按照諸葛亮的想法占據(jù)荊州、益州兩地的時候,因為關(guān)羽的失誤和孫權(quán)的背盟,也就有了大意失荊州的故事。
關(guān)羽被孫權(quán)所殺,劉備為了給關(guān)羽報仇,親率大軍攻打東吳,而張飛在為關(guān)羽報仇之前,卻因平時就對部下太過嚴厲,喝酒后鞭打士卒,本來就留下隱患,這次為關(guān)羽報仇心切,在臨出兵前對士卒更加嚴厲,最終被麾下將領(lǐng)張達、范強所殺,劉備連失兩員大將,實力大損,又不聽勸告,執(zhí)意要去攻打東吳,被陸遜火燒連營,沒多久病死于白帝城。
當時的情況是劉備剛得到益州沒多久,還沒有鞏固政權(quán),劉備死后可以說是一個爛攤子,丞相諸葛亮受劉備臨終所托,誓死報效劉備,盡心輔佐劉禪,劉備死后,諸葛亮再領(lǐng)益州牧,政事上大小事務,劉禪都依賴于諸葛亮,全部由諸葛亮決定,諸葛亮平定南中叛亂,發(fā)展蜀漢經(jīng)濟,當?shù)厝嗣裆詈煤?,又招來更多的人口,使地廣人稀的漢中重新獲得發(fā)展,在經(jīng)過長期積累后,諸葛亮一是為了完成劉備的遺愿,二是為了先發(fā)制人,曹魏日益強大,蜀國不能坐以待斃,于是諸葛亮開始北伐中原。
諸葛亮數(shù)次北伐,可以說有點逆天行事,畢竟魏國國土比蜀國大了好多,國力差距在那里,還有蜀國北伐路途遙遠,且蜀道難行運送糧草困難,軍糧補給困難,還有就是蜀國的人才凋零,身邊沒幫忙的,還盡是些拖后腿的,這使得諸葛亮很累,既要管國內(nèi)的事,還要管前線的事,最主要的是諸葛亮事無巨細都要管。
諸葛亮的能力擺在那里,唐太宗與李靖在《唐太宗李衛(wèi)公問對》中多次提到諸葛亮的治軍之法和八陣圖,給予了極高的評價,這兩個都是打仗的高手,眼光自然獨到,不知道現(xiàn)在很多人說諸葛亮軍事不行是出于什么自信來評價,在唐朝還將諸葛亮評選為武廟十哲之一,與張良、韓信、白起等九位歷代兵家享同等位置。
而司馬懿與諸葛亮對決,厲害之處就是選擇了正確的戰(zhàn)略,知道自己不是諸葛亮的對手,就以拖為主,所以主打防守,在第一次受不了手下刺激,跑去和蜀軍拼了,然后就是被諸葛亮教育了一下怎么做人,怎么打仗,也證明司馬懿以防為主的策略是正確的,蜀軍糧盡,諸葛亮見好就收,張郃奮起直追,結(jié)果是死在諸葛連弩之下。
司馬懿第二次對陣諸葛亮,對峙于五丈原,司馬懿仗著魏軍騎兵多,機動性強,從東、西、北包圍蜀軍,留著南面是希望蜀軍趕緊從哪里來回哪里去,包圍敵人的目的是祈求敵人趕緊回家,知道司馬懿又會用龜縮神功的打法,諸葛亮就來了個屯田,派蜀軍幫助魏國農(nóng)民種地,司馬懿有點坐不住了,蜀軍唯一的弱點就是缺糧,現(xiàn)在在五丈原屯田,糧食問題解決的話,那還了得,是不是要再出去拼一下?
不過當過上計掾的司馬懿計算了一下地區(qū)糧食產(chǎn)量,得出五丈原的耕地面積根本不足以供養(yǎng)蜀軍的結(jié)論,所以就繼續(xù)安心的守著,諸葛亮屢屢遣使者下戰(zhàn)書,還送巾幗婦人之飾來羞辱司馬懿,司馬懿就是據(jù)守不出,在一次蜀國使者來的時候,司馬懿不談軍事,問使者諸葛亮起居飲食如何,一天能吃多少米,辦事多少?”使者回說:“諸葛公早起晚睡,凡是二十杖以上的責罰,都親自批閱,所吃飯食不過三四升?!?/p>
狡黠的司馬懿從中得出了一個很重要的信息,就是諸葛亮的身體出問題了,東漢的一升相當于現(xiàn)在的200毫升,三四升相當于現(xiàn)在的一斤左右,古代的米是糙米,比不得現(xiàn)在的精米,再加上行軍打仗果疏肉類什么的肯定少,諸葛亮身高八尺,就是身高1米8以上,再加上事無巨細都要親自過問,每天早起晚睡,事情繁多,精力消耗巨大,按正常諸葛亮不止這點食量,廉頗在70歲的時候還能一頓飯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對比的話可以看出諸葛亮的食量真的少了,也間接可以看出諸葛亮食欲不振,身體有問題。
在司馬懿得出諸葛亮命不久矣的結(jié)論后,司馬懿更有信心守住諸葛亮的北伐,沒多久諸葛亮果然如司馬懿預測的那樣,因操勞過度積勞成疾,病逝于五丈原,享年五十四歲。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565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唐朝一侍女失蹤,三代皇帝為何苦苦找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