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劉伯溫預言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現(xiàn)在不少網絡小說里面,主角穿越到古代,靠著信息差距,抄首詩,隨便用點計策,一下子就讓古人驚為天人,其實大為無稽,有些小覷古人了。
古人的才智不比現(xiàn)代人差,不過是接受的信息量不同罷了,如果像是古代那些牛人穿越到現(xiàn)代,沒多久照樣能在現(xiàn)代混得風生水起,想要用幾句話誆騙住古人,實在是有些異想天開了。
能夠謀劃百年后之事,現(xiàn)代人就沒幾個能夠辦到,但是古人就有這樣的牛人啊,比如劉伯溫。
劉伯溫為朱元璋出謀劃策,助他一統(tǒng)天下,位登九五,明朝的開國元勛里面數一數二的人物。
朱元璋這個人啊,因為從小生活艱難,所以特別小氣,比如他懲治貪官很嚴苛,超過60兩就要剝皮實草,但是給官員的俸祿,養(yǎng)家糊口都不夠。
朱元璋又特別厚待自己的家人,把自己二十多個兒子全部封了藩王,后來朱棣靖難之役后,塞王制度廢除,依舊榮養(yǎng)藩王,到了崇禎的時候,養(yǎng)這些藩王的成本就是個天文數字。
伴君如伴虎,朱元璋殺起老臣功臣來可是毫不手軟,不少的開國功臣都魂歸地下了,劉伯溫不得不學留侯張良,辭官歸隱。
即便如此,劉伯溫知道,按照朱元璋的性格,如果自己死了,誠意伯的爵位肯定會被朱元璋給收回去,所以臨終的時候告誡子孫,就說家里的爵位多半保不住了,你們也別指望在這幾代能夠復興家族了,等到百年后,我劉家肯定會復興的。
后來果然如劉伯溫所言,到了明孝宗的時候,劉伯溫的子孫又繼承了先祖的爵位,家族復興了起來。
很多人覺得這是劉伯溫算命算得準,但其實是劉伯溫看得準,歷朝歷代,其實不可能真的大肆屠戮功臣。這些功臣的爵位是與國同休的,繼承爵位的人可以廢了殺了,但是爵位必須讓功臣的子孫繼承下去,這個人犯事奪爵了,就讓另外選個宗室子弟來繼承。
劉伯溫知道朱元璋在的這段時間肯定不可能起復自己家了,但是朱家的后代子孫,遲早會需要邀買名聲的時候,厚待功臣是每個王朝必須做出的姿態(tài),所以他知道百年后,只要明朝還在,肯定會重新讓自己的子孫繼承爵位。
不過,劉伯溫這個預言的故事真假也有些可疑就是了。
你覺得劉伯溫這個故事是真的嗎?
劉伯溫臨終前留的遺言是:不要與胡惟庸為敵,不要與朱棣走太近!這是他臨終前對他兩個兒子劉璉和劉璟說的,在劉伯溫留下遺言不久后便離世了,但是他的兩個兒子并沒有聽從他的遺言,最后都被迫而死。
劉伯溫可謂是一個傳奇人物,他從小就有著過目不忘的本領,年僅12歲的他就考中了秀才,在十一年后又考中了進士,但是由于元朝末期的朝廷昏庸無能,劉伯溫在官場不久便退隱山林了。直到朱元璋起義四處尋找人才時,找到了他,劉伯溫才出的山。
劉伯溫出山后,輔佐朱元璋打下天下,不久朱元璋便得了天下,當上了君王,在他封官嘉獎時,給劉伯溫的只是一個三等的伯爵,這對于一個開國功臣來說確實太低了,但是沒辦法,朱元璋對劉伯溫不放心,為了保險起見,只能這樣做了。而與此同時,馬皇后也給了劉伯溫一些賞賜——三個水果,這三個水果分別是兩個冬棗,一個雪梨,劉伯溫收到后便知道其中的寓意,于是便告老還鄉(xiāng)。
在幾番進諫后,終于回到了老家,可是不久又被朱元璋給召回了,而此時的劉伯溫年事已高,知道自己已經命不久矣,所以就對自己的兩個兒子劉璉和劉璟說:“不要與胡惟庸為敵,不要與朱棣走太近!”不久后便離世了。
劉伯溫對兩個兒子的勸告,就是怕兒子出事,結果不聽從他話的兩個兒子真的即出事了。他的兩個兒子中,劉璉與胡惟庸為敵,最后被胡惟庸逼到墜井而死,而劉璟就與朱棣走得很近,在朱棣謀權篡位不久后,猜忌的朱棣對劉璟不放心,就將他捕入獄,最后將他殺死在獄中。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575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