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安史之亂爆發(fā),真是因為楊玉環(huán)這一紅顏禍水導(dǎo)致嗎?下面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guān)內(nèi)容。
唐朝有這樣一段著名的宮廷舞蹈----《霓裳羽衣舞》,傳說故事是那時候唐朝皇帝李玄宗進行,隨后由他的愛妃楊貴妃為他翩翩起舞,她們整天浮華背后,沉溺于富雅的華清宮,過著奢侈浪費的生活,沉醉在歌舞團當中,殊不知在這里一整片生機勃勃的鼎盛的身后,卻潛伏著這場極大的危機,那便是安史之亂。
在唐玄宗前期的時候兢兢業(yè)業(yè),治理國家,歷精圖治讓唐朝得到了空前的繁榮,可惜到了天寶年間,玄宗無心梳理朝政,整日與酒為歡,愛妃陪伴,逐漸有了驕侈之心,有了那句從此君王不早朝。
很多人都認為是楊貴妃的紅顏禍水,導(dǎo)致了君王沉溺其中,于是楊貴妃在后人看來成了禍國殃民的替罪羊,縱觀歷史,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安史之亂的爆發(fā)雖然與楊貴妃有著關(guān)系,但是更多的原因不在于此,這樣重大的歷史事件起因不僅僅只有單方面的因素,它一定在背后隱患更多的危機。
在開元時期,唐玄宗的治理讓社會的經(jīng)濟發(fā)展繁榮富強,從此有了開元盛世的美譽。因為封建時期土地快速兼并,又導(dǎo)致很多百姓流離失所,土地都被有權(quán)有勢的人占去了,也就是之前的制度被破壞掉,經(jīng)濟也開始惡性循環(huán),到后期這種經(jīng)濟是完全的洗攏了國家的政策,導(dǎo)致經(jīng)濟發(fā)展極為不平衡,讓種田農(nóng)民失去了土地,農(nóng)民也承擔不起賦役,落魄地成為了流民。
除此之外唐朝的統(tǒng)治者自身的腐敗奢靡,到了開元末年,唐玄宗已無心打理朝政,而貴妃也是家世傾天下,肆意揮霍,不僅自己奢侈無度,她還開支自己親姐妹的生活,為她工作的人數(shù)不勝數(shù),專門請來的工匠為她刺繡的人就達七百多人,再加上額外的胭脂粉錢,金銀首飾等可想而知花費是有多么的大,而這些都來自于百姓,顯然增加了百姓的負擔,促使了社會的矛盾。
但這并不是安史之亂的直接原因,那個時候統(tǒng)治階級的矛盾也日益激化,在唐玄宗后期的時候,有一個人把持朝政已達十九年,那就是口有蜜,腹有劍的奸相李林甫。
他培養(yǎng)黨羽,并且排斥反對他的人,他當宰相的時候,想要鞏固自己的地位,于是向玄宗提議用胡人,但是胡人一向善于用武力解決問題,不懂得思考,這樣一來他就可以長期的坐在宰相的位置,但是這樣的做法也同時引起了胡人的不滿,所以后來胡人出身的安祿山自然很不滿這個當朝宰相,于是和他明爭暗斗,進一步促發(fā)了安祿山的叛變。
又到后來,楊國忠繼他上臺,也就是楊貴妃的兄長,這個人嫉妒那些有才干有才能的人,并且驕縱蠻橫,正是這些奸臣當?shù)啦抛尳y(tǒng)治階級內(nèi)部的矛盾越來越激烈,后來楊國忠與安祿山之間為了爭權(quán)奪利,也促進了安史之亂進一步的爆發(fā)。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民族的矛盾也對這次變亂深有影響,唐朝雖然開放兼并,但是始終是以大漢文化為基礎(chǔ),所以不免對于外來文化有一定的排斥和歧視。
玄宗時期就屢次攻打契丹部落,但是他卻沒有防備,仍然寵信胡將安祿山,而安祿山這邊的心思卻是排斥漢人提拔自己的大將,因此在叛亂爆發(fā)時,便是這些少數(shù)民族的將士為主體,也就是說他們用唐人的錢財養(yǎng)了一批胡人的將士,自然當他們羽翼豐滿時必然勢起。
但更主觀的原因還是唐玄宗的腐朽所導(dǎo)致的安史之亂,他認為他的勵精圖治換來的天下太平能夠長久,所以開始高枕無憂,最開始他積極主動的讓臣子們?yōu)樗M諫,但是到了后來卻開始拒絕進諫,甚至還要殺諫,沉迷酒色,太過于寵愛自己的貴妃。
楊門一氏都得到了賞賜和提官,也正是因為他任用了楊國忠的這樣的奸臣,擾亂了封建王朝的綱紀,鋪張浪費,安史之亂之后,讓這個唐王朝一蹶不振,原本統(tǒng)一的中央王朝已經(jīng)再沒有力氣控制其他地方,余留下來的黨羽在北方形成藩鎮(zhèn)割據(jù),讓這個原本盛世的國家逐步走向了衰亡。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594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