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朱由榔臨死前到底說了什么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1646年,永歷帝朱由榔即位以后,把第二年改成永歷元年,成為南明的最后一帝,被稱為永歷帝。他依靠大西軍的余部孫可望和李定國等的勢力一同抗擊清朝,所以他的在位時間要比其他南明政權更長。
公元1658年,大清軍直攻云南,永歷政權根深蒂固的云貴地區(qū)淪陷。公元1659年,永歷帝朱由榔在李定國將軍的保護下從昆明撤離至永昌,然后從永昌退到騰岳,最后又逃到緬甸,最終逃到緬甸王莽達那里。不久之后吳三桂便帶領軍隊進入緬甸,與此同時莽達的弟弟莽白夜趁機發(fā)動政變,殺掉了莽達奪得王位。公元1661年,莽白命令手下殺死所有跟隨朱由榔前來緬甸的官員,一共有40多人在內,接著又殺掉了朱由榔的300多個貼身隨從。這便是歷史上的咒水之難。
莽白非常害怕清軍,將永歷帝朱由榔親手獻給了吳三桂。明朝的皇權徹底不復存在。朱由榔被捕后,吳三桂在政治上拘禁了朱由榔以及他的親屬,不過在生活條件上還是給了朱由榔很好的待遇。一日三餐都好吃好喝,也允許朱由榔穿之前的皇家服飾,在永歷皇帝被拘禁的時候,吳三桂也去看望了他。當時,朱由榔坐在南面,吳三桂傲慢無禮,也沒有行跪拜禮。
朱由榔見了吳三桂說:“你是誰?”吳三桂不發(fā)一聲,朱由榔又問:“你一個漢人,不是大明朝的臣子嗎?為何要去做奸細?”吳三桂聽了面如土色,一下坐在了地上,自此以后也沒主動見過永歷帝。在這之后吳三桂上書朝廷,說如果把永歷帝押送北京的話,可能路上會碰到反清人士解救永歷帝,所以要求就地正法。清廷的統(tǒng)治者也怕招惹事端,直接答應了吳三桂。
吳三桂得到批準后率領軍隊,把朱由榔和眷屬的25人帶到篦子坡準備處死,明朝的最后一個皇帝就這樣被吳三桂執(zhí)行了絞刑。朱由榔可以說是最悲催的末代皇帝。
公元1662年6月1日,南明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榔被吳三桂用弓弦絞殺,之后焚尸燒棺,終年40歲。永歷之死,和他懦弱庸碌的性格有直接關系。
順治三年十一月,朱由榔在肇慶宣布登基,年號永歷,不久奔往梧州。 以后奔走在桂林、柳州等多地,后來進入云貴,倚重李定國、孫可望。
后來李、孫二人之間內斗,孫可望落敗,率軍投降清軍,永歷政權實力大減。
清軍三路大軍進軍云南,永歷皇帝和李定國、白文選逃入緬甸境內。平西王吳三桂鎮(zhèn)守西南,決心趕盡殺絕。
而1661年,面臨清軍的壓力,緬甸發(fā)作政變,國王的弟弟篡位殺了哥哥。新國王派兵突擊永歷皇帝駐地,進行了血腥的殘殺,永歷皇帝的大多數(shù)隨行人員,在沒有任何兵器的情況下被殘殺殆盡。
永歷皇帝被逼做了俘虜,此刻南明的大將李定國,派軍不斷進入緬甸,企圖接回永歷皇帝,可是最終都失利告終。而此刻大清戎行不斷陳兵緬甸。新國王為了討好大清的統(tǒng)治者,所以將永歷皇帝押解送到了吳三桂的兵營。而其時的前史也記載了永歷皇帝在被殺前與吳三桂的對話。
其時的皇帝朝南而坐,吳三桂卻十分的高傲,僅僅作揖?;实蹎枺骸澳闶钦l?”三桂默不作聲,皇帝再問:“你不是漢人么?不是大明的臣子么?為何甘為奸細?”三桂此刻急速跪在地上,頭埋在地上,仍是一句話不說。皇帝嘆了口氣,說:“算了,我本是北京人,想見12陵而死,你能夠做到么?”三桂回答說:我能做到。然后退了出去,面如土色。
老奸巨猾的吳三桂為了騙朱由榔上路,滿口答應下來,背地里卻立即向隨行的滿洲貴族建議將朱由榔就地斬殺,以免押送路上夜長夢多。與吳三桂的殘暴相比,隨行的其他人反倒不忍心,說道:“彼亦曾為君,全其首可也(他至少也曾經(jīng)是皇帝,應該保留全尸)”,否決了吳三桂要將朱由榔斬首的建議。
1662年,吳三桂在征得清朝的同意后,將永歷皇帝本人用弓弦活活勒死于昆明,與朱由榔隨行的24人全部遇害,無一生還??梢哉f,吳三桂弒殺永歷皇帝的行為遭到了漢人的普遍唾棄,以至于到了后來他舉兵反清的時候,打出“漢家”旗號,江南卻幾乎無人響應他。
從元朝到清末,中北亞一直處于小冰河期之中,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糧食經(jīng)常性的歉收,蝗災旱災洪災接踵而至,而這一切又是當時的人力所無法改變的。處在這種情況下,不僅北方的游牧民族日子難過,中原王朝的日子也不好過,明朝中后期,因為種種的社會矛盾,更加導致民生凋敝,普通人民日子一天不如一天,于是爆發(fā)了連續(xù)不斷的大規(guī)模的農民起義。
這時候的明朝軍隊,實力雖然不似洪武永樂時期那么強大了,但是依然還是一支強大的力量,但是,在連續(xù)的鎮(zhèn)壓農民起義的戰(zhàn)爭中,這支力量被消耗殆盡,與此同時,北方的游牧部落,女真三部開始統(tǒng)一,并且對中原王朝的侵擾一天一天加重。
此時的明朝廷已經(jīng)是江河日下,一天不如一天,卻不得不同時面對國內的起義軍和北方的女真人,終于,大明王朝的都城被攻陷,明朝最后一個皇帝崇禎自縊而死,李自成進駐北京,明朝宣告滅亡。進駐北京的李自成沒過多久就開始思考北面的威脅,那就是清軍,抵抗清軍的威脅,憑著李自成的軍事才能,這原本是一件不算太難的事情,卻因為劉宗明和吳三桂搶女人,導致吳三桂打開山海關并且向清軍投降。
這意味著什么呢?山海關是當時的第一雄關,只要有它在,那么滿人的大部隊就難以越過長城進駐中原,比如之前雖然皇太極曾經(jīng)兵圍北京城,但絕大部分也只是騎兵,而想要進行大規(guī)模的圍城戰(zhàn)必須得有足夠的步兵,山海關只要在明軍手里,或者李自成手里,那么滿人的大規(guī)模的軍隊是難以進入中原腹地的,也就不會后來漢人政權的迅速淪喪了。
從個人的角度來說,吳三桂做出這種事情或許還可以理解,但是從國家民族的角度來看,吳三桂實在是做了一件蠢事,但是這還不是最蠢的,更蠢的還在后面。
北方的大明王朝滅亡之后,南方的朱家王爺們,開始陸續(xù)建立起了幾個小明朝,其中最有名氣的就是基督徒朱由榔建立的永歷朝,然而,清軍已入關,八旗兵鋒正盛,南明軍隊節(jié)節(jié)失利,地方軍閥只顧自保,最終,朱由榔只得逃到了原先的附庸國緬甸。
這緬甸原本是明朝的朝貢國,和明朝交好,永歷皇帝逃到緬甸,沒過多久就成了一個燙手山芋,而此時,清廷得知永歷皇帝在緬甸,便有心想要斬草除根,而作為前朝舊臣的吳三桂,則主動請纓以示忠誠。此時永歷皇帝朱由榔的處境一日不如一日,原本的緬甸王莽達被其弟奪取權力并且殺害,心狠手辣的新王莽白,眼看明朝大勢已去,認為繼續(xù)留著朱家皇帝實在是沒有必要,倒不如獻出朱家皇帝,換得滿人新朝廷的好感,遂發(fā)動“咒水之難”,最終將朱由榔獻給吳三桂,而吳三桂毫不猶豫,命令部下將永歷皇帝等人全部用弓弦勒死。
吳三桂的無情是人盡皆知的,吳三桂的心狠手辣也是人盡皆知的,同樣的,吳三桂的無恥也是人盡皆知的,發(fā)動三藩之亂時,更可笑的一幕出現(xiàn)了,親自下令勒死了南明最后一位朱家皇帝的吳三桂,在造反的時候,打的旗號竟然是“反清復明”,真是可笑至極!當然,很多人都看到了他的無恥,他的造反的理由就是站不住腳的,古語云,“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所以吳三桂的失敗是理所當然的。
永歷(1646-1683)是南明皇帝朱由榔(1623-1662)的年號。1662年6月1日(永歷十六年四月十五日)朱由榔被吳三桂絞殺于昆明。自鄭成功于永歷十六年(1662年)收復臺灣,至永歷三十七年(1683年)十二月鄭克塽降清止,在臺灣一直使用永歷年號。
隆武二年(1646年)十一月十八日,明兩廣總督丁魁楚、廣西巡撫瞿式耜等人在廣東肇慶擁戴桂王朱由榔稱帝。次年,朱由榔改年號永歷,史稱永歷帝。覆巢之下豈有完卵,永歷政權很快滅亡,朱由榔的下場也頗為悲涼。
朱由榔偏居一隅,兵少將寡,空有反清復明之心,奈何滿清一統(tǒng)天下已經(jīng)勢如破竹。為了生存下去,朱由榔想到了辦法,借助了天主教的力量,讓皇后、皇太后和太子先后接受洗禮,信奉天主教,這是中國古代是破天荒的大事。
澳門天主教也給予了幫助,可葡萄人只派出300名士兵以及部分大炮,對逆轉戰(zhàn)局起不到絲毫作用。眼看依靠洋人無望,朱由榔又把目光投向了農民起義軍。朱由榔舉起?反清復明?的大清,張獻忠、李自成等起義軍殘部都前來投奔。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在?反清復明?大旗的感召下,聯(lián)軍節(jié)節(jié)勝利,一度收復了兩廣、云貴、湖南、江西、四川等地。好景不長,永歷政權內部出現(xiàn)了內訌,受到排擠的將士們很快投降清軍。
清軍很快抓住機會,攻入云南,永歷政權大勢已去。走投無路朱由榔想到了最后一招,逃入緬甸。當時的緬甸正處于東吁王朝,是緬甸歷史上最強盛的封建王朝。東吁國王莽達收留了朱由榔,還派人秘密探查北方中國的動靜。
朱由榔本來胸無大志,他是被迫坐到皇帝的位置后。朱由榔本以為逃到緬甸會顛沛流離,萬萬沒想到緬甸國王竟然如同貴賓一樣收留自己,朱由榔有點樂不思蜀了。然而,滿清則一定要斬草除根的。
當時跟隨朱由榔入緬甸的不僅有妃嬪、皇親、文武大臣,還有近萬名將士。原本這些將士都是雜牌軍,因軍糧問題經(jīng)常與老百姓產(chǎn)生沖突。不久,吳三桂大兵壓境,莽達的弟弟莽白趁機發(fā)動兵變,殺了兄長,自立為王。
當吳三桂率軍進入緬甸是,莽白嚇得立即將朱由榔交出。朱由榔就這樣被吳三桂押回到了昆明,次年4月在在昆明篦子坡被弓弦勒死。朱由榔被俘虜后,曾接連問了吳三桂三個問題,?汝非漢人乎?汝非大明臣子乎,何甘為漢奸叛國負君若此?汝自問汝之良心安在??
對于這三個問題,吳三桂半天沒有吭聲,也沒有回答,?緘口伏地若死人,左右扶之出,則色如死灰,汗浹背。?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603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