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胤祥和廢太子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康雍朝蕭墻內(nèi)那紛繁復(fù)雜的政斗漩渦中,有這么一位讓女人們?yōu)橹畠A倒,男人們也要為他叫一聲"好"的皇子,在父親眼里他志慮忠純、嫉惡如仇,在皇兄眼里他公忠體國、才干卓著,在世人眼里他文武雙全、俠肝義膽。
他便是粉絲眾多的拼命十三郎,滿清王朝十二大鐵帽子王之一的和碩怡親王 。
老十三胤祥號稱"俠王",這可不是虛的,是真的俠肝義膽,甚至連自己的性命都不顧!他的生母是敬敏皇貴妃章佳氏,在老十三胤祥十三歲的時候,母親去世,這個皇貴妃的名號是雍正帝在她死后封的。
胤祥的外公是蒙古土謝圖汗王爺,所以他身上是蒙古血統(tǒng),從小酷愛習(xí)武,熟讀兵法。因為母親去世的早,從小就跟著老四胤禛混,兩個人關(guān)系相當(dāng)好!
很多清朝穿越劇總會選擇這段時期的歷史,以至于我們在電視劇中經(jīng)常能看到胤祥胤祥從小就與他的四哥也就是后來的雍正感情很好,后來九子奪嫡時,他也一直都力挺四爺,最終幫助雍正奪得皇位。
他從小就顯示出與常人不同的智慧,深得父親的喜愛。從12歲開始就跟隨康熙出巡,到廢太子之前整整10年時間,康熙每次出行幾乎都會帶上他,但卻從來不帶其他皇子。他在父親面前總是表現(xiàn)得很乖巧,以至于那些大臣們都以為康熙要把皇位傳給他。別看他很有才能,但他對皇位并不感興趣。
既然如此,那他為什么會被囚禁,在史書中消失十多年呢?這十多年是印象的歷史空白期,很多人都很好奇他在這么長時間究竟去了哪里?又干了什么?
因康熙廢太子而受到牽連
關(guān)于胤祥這十多年的情況,很多人都在猜測,其中有些人認為當(dāng)年康熙廢太子的時候,他受到了牽連,被囚禁了起來。當(dāng)時皇子們都在向康熙告狀,說太子十分傲慢無禮,根本就不配做太子??滴跻虼藢λ纳粷M。而后來十八皇子生病,太子卻一點都不關(guān)心??滴跻娞訉ψ约旱男值芏歼@么無情,對他感到很失望。
生氣的說他一點都沒有做兄長的樣子,太子覺得父親看不慣自己的行為,故意找自己的麻煩,于是就和他頂撞了起來。而后他又發(fā)現(xiàn)太子在他帳篷外透過縫隙偷看里面的情況,這讓他覺得太子起了反叛之心,于是決定廢掉太子。原本這件事并不會波及到胤祥,可是他是個重情義的人,不忍心看到太子就這樣被廢掉,于是他多次在康熙面前為太子說情。
康熙本身很喜愛這個兒子,可是又知道他太過重情義,這樣下去肯定要吃大虧,連太子是好人還是壞人都分不清就替他求情。一氣之下就削了他的爵位,把他囚禁了起來,和他一起被囚禁的,還有其他的一些哥哥們。據(jù)史書記載,兩個月后康熙感到身體不適,于是就把除了他和大皇子之外的皇子們都給放了出來。沒有資料顯示他被放,因此便有人推測他在史書中消失的這些年正是被囚禁了,而且直到雍正繼位,他才被放了出來。
囚禁時長存在爭議
確實有史料,顯然是他被囚禁了一段時間,但是并沒有顯示他什么時候被放。根據(jù)《永憲錄》記載,皇十三子"因廢東宮事波及,削爵",在《皇清通志綱要》中又記載了"九月,皇太子、皇長子、皇十三子圈禁。
說明這時候胤祥不僅被削爵,同時被康熙囚禁起來?!痘是逋ㄖ揪V要》后面又記載了“十一月,上違和,皇三子同世宗皇帝、皇五子、皇八子、皇太子開釋。”就是說兩個月之后,康熙因為身體欠安,于是將除了長子胤褪、十三子胤祥以外的皇子都放了。
可是九子奪嫡時他可是站在雍正這邊,為雍正奪得皇位發(fā)揮了很大作用。一直都被囚禁著,又怎么能幫助雍正取得勝利呢。而且雍正一繼位就立馬把他封為怡親王,如果在此之前他一直都被囚禁,出來以后立馬就做了怡親王,這肯定會讓大臣們感到不滿。由此可以推斷,至少在雍正即位之前他已經(jīng)被放出來了。但至于是剛被放出來一段時間,還是已經(jīng)放出來好多年了,這就沒有人知道了。
保護雍正,同時獲取信任
據(jù)說康熙廢太子時,老四也參與了這件事。原本他會受到牽連,但胤祥與他有著很深的兄弟情誼,于是便替他扛了下來。于是康熙也不顧父子情誼了,直接把他給囚禁了起來。這件事讓他徹底獲得了老四的信任,以至于后來登上皇位后,立馬封他做了怡親王。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他確實有一段時間被囚禁。不過他站在四爺黨這邊確實是個明智的選擇,不然他也不會被雍正如此重用。
于是,對于胤祥辛勤的付出以及卓越的政績,雍正予以了高度的贊揚:“公而忘私,視國事如家事,處處妥帖,能代朕勞,不煩朕心?!?/p>
康熙的十三子確實不受康熙待見,可以說康熙非常不喜歡他,每次封賞都把他給忘了??滴跻簧鷥纱未蠓饣首?,一次是康熙三十七年,康熙封有軍功的老大為郡王,老三,老四,老五,老七,老八為貝勒,康熙四十七年廢太子,老大被牽連圈禁,廢為庶人,老八革貝勒爵,康熙四十八年復(fù)立老二為太子,老三,老四,老五為親王,老七,老十為郡王,老九,老十二,老十四為貝子,老十三沒有爵位,而且康熙歷年賞賜,老十三都很少,甚至被忽視,直到雍正即位后,雍正直接封老十三為親王,老八由貝勒晉親王,老七晉親王,雍正最信任的兄弟是老十三,老十七,老十六,老二十四,雍正初年把老八,老九,老十,老十四都收拾了,收拾老十四的時候,順便把老十二也帶著去守皇陵去了,老十三去世的時候,又把老三給套進去了,但是把老十二給放出來了,也封了親王,雍正對于老五,老七雖然不受重用,但是還是挺照顧的,沒過多為難,對于年齡小的弟弟們也依禮封爵。
因為十三阿哥在軍隊里影響力太強,人又剛直不擅權(quán)謀,多次直言犯上,一方面是對他的魯莽進行處罰,一方面鍛煉他成為老四胤_的助手,另一方面也是康熙自保的一種手段!
愛新覺羅·玄燁(清圣祖,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出生于北京紫禁城,順治帝第三子,清朝第四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是中國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61年)。玄燁8歲登基,16歲即除權(quán)臣鰲拜奪回大權(quán)。軍事上削三藩,收臺灣、驅(qū)沙俄,創(chuàng)“多倫會盟”聯(lián)盟蒙古。政治上中央集權(quán),注重休養(yǎng)生息。但晚年吏治敗壞,對繼承人選擇的舉棋不定釀成了九子奪嫡的局面。1722年崩于暢春園,廟號圣祖(謚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
?愛新覺羅·胤祥(1686—1730),清康熙帝第十三子(實為22子),滿洲正藍旗人,敬敏皇貴妃章佳氏所生,努爾哈赤裔孫。弟兄間,惟與雍親王胤禛關(guān)系最密。胤禛繼位,即封為和碩怡親王,總理朝政,又出任議政大臣,處理重大政務(wù)。雍正元年,命總理戶部。因胤祥對雍正朝的治績助力甚大,遂得世襲罔替的許可,為鐵帽子王。死后,上謚號為“賢”,雍正帝為了紀念他的功勞,下旨將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成為雍正朝唯一位最終得以在名字中保留“胤”字的皇帝兄弟
中文名: 愛新覺羅·胤祥?
別名: 愛新覺羅·允祥?
國籍: 清朝?
民族: 滿族?
出生地: 北京?
出生日期: 1686年11月16日?
逝世日期: 1730年6月18日?
職業(yè): 碩怡親王?
主要成就: 對雍正朝的治績助力甚大?
謚號: 賢?
人物簡介 胤禛即位,封為和碩怡親王,總理朝政。正黃旗人 國家儲蓄關(guān)系民生,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胤祥領(lǐng)戶部,管理三庫事。他以“國家休養(yǎng)生息,民康物阜”為務(wù),針對前朝財政積弊,清理天下賦稅,稽核出納,量入為出,致府庫充盈,國用日裕。因官吏征求、苛索,兩淮鹽政一直不振,自總理戶部,便力加整飾,取消一切浮費,由此商力日蘇,鹽務(wù)漸見起色。天下浮糧,害民甚劇,胤祥請免之。僅江南之蘇、松,浙江之嘉、湖,江西之南昌,通計每年減除60多萬兩,直省正供蠲免多達數(shù)百萬兩。 三年,總理京畿水利營田事務(wù),將直隸分作四區(qū),區(qū)設(shè)專官,負責(zé)疏浚河渠,筑堤置閘,區(qū)分疆畝,經(jīng)劃溝騰,千里之內(nèi),沮洳污菜,都化作良田。江南水道,多致淺塞,因其倡導(dǎo)興修,數(shù)十州縣,河流暢通,幾千頃良田,悉獲灌溉之利。 七年,準噶爾部策妄阿刺布坦父子叛清,朝廷決定對西北兩路用兵,奉命參與帷幄,籌劃建立軍機處,出任首席軍機大臣,全權(quán)籌措兵馬糧草以及各類軍需之轉(zhuǎn)輸。以所領(lǐng)度之儲備充足,調(diào)度得宜,而屢博獎諭。 一心濟人利物,為國為民。經(jīng)其奏準,寬免了雍正三年以前天下“積逋”,恢復(fù)了一切“詿誤”。存心忠厚,聽斷公明。曾奉命訊鞫大案,審訊中,不用重刑,堅持以誠感人,以理服人,重證據(jù),不輕信口供,雖涉及人眾,而不株連無辜,使數(shù)十件大獄,件件處理平允。 精于騎射,每發(fā)必中。詩詞翰墨,皆工敏清新,可惜遺存甚少。臨危不懼,猝變不驚,曾隨康熙圍獵,猛虎突出林間,直面撲來,面不改色,從容操刀,一擊而斃,見者無不稱其“神勇”。 如漢侍衛(wèi)之管理,守衛(wèi)圓明園八旗禁兵之督領(lǐng),養(yǎng)心殿用物制作,雍邸事務(wù),諸皇子事務(wù),雍正陵寢,凡宮中府中,事無巨細,皆其一人籌劃料理,而且“無不精詳妥協(xié)”,甚合皇上心意。 蒞事八載,精白一心,從不居功,又極謙抑,如此事君,皇上待他也非尋常,死后令享太廟,謚號曰“賢”,以褒眾美,并以“忠敬誠直勤慎廉明”八字,冠於謚法之上,以示寵褒。還特於奉天、直隸、江南、浙江各建祠宇,以昭崇報。
人物生平
少年時代
胤祥生于康熙二十五年十月初—日,自三十七年七月12歲的胤祥第一次跟隨皇父去盛京謁陵后,直至四十七年九月一廢太龘子事件發(fā)生前整整10年間,康熙帝只要離開京師,無論去哪里,必將胤祥帶往。僅此即足以說明,康熙帝對他是另眼相看的。胤祥在雍正年間作為皇帝最得力助手的種種表現(xiàn),也充分表明他除去具備較高的文化素養(yǎng)外,還頗有辦事才力,善于協(xié)調(diào)人際關(guān)系,是一難得人材。這應(yīng)是胤祥為康熙帝所青睞的主要原因. 胤祥能文能詩,書畫俱佳??滴跛氖荒辏钅涎?,皇太龘子胤礽、皇四子胤禛、皇十三子胤祥隨駕。某日,玄燁在行宮召集大臣和皇子們研習(xí)書法。不僅親書大字對聯(lián)當(dāng)場展示,還邀請眾人觀賞皇四子胤禛和皇十三子胤祥書寫的對聯(lián),據(jù)說,諸臣環(huán)視,“無不歡躍欽服”。如此驚嘆的舉動,自然有阿諛逢迎的成分,但兩位皇子擅長書法確是事實。這一年,胤祥17歲,如果不是心里有底,玄燁又怎么會讓他同皇兄一起當(dāng)場獻技呢?胤祥繼承了滿洲人的傳統(tǒng)技藝,騎馬射箭樣樣精通。有記載提到,他“精于騎射,發(fā)必命中”。有一次出巡狩獵,一只猛虎突出林間,他神色不動,手持利刃向前刺之。見者無不佩服他的神勇。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前后,皇八子允禩的老師何焯在給家人的信中,也提到十三殿下為皇帝所鐘愛者,前途無量。不足20歲的胤祥受到皇父的器重,連供職清廷的漢族文人也一清二楚。但在第一次廢太龘子時,胤祥因“與二阿哥好,橫遭大阿哥嫉妒陷害,無辜株連于二阿哥”,失寵于康熙,終康熙之世,既無重用,也沒有受封。(注:網(wǎng)上流行的胤祥曾被“十年圈禁”一說,實為文學(xué)影視作品的杜撰。有大量史料,如皇子請安折、出席康熙六十大壽、拉攏文士屈復(fù)等等,能夠證明胤祥在康熙四十七年至康熙六十一年的十四年間擁有行動自由) 胤祥和雍正早年的關(guān)系,雖然沒有太多史料可尋,但可以肯定兄弟倆是親密無間的。雍正給胤祥的祭文中提到胤祥的算學(xué)由他親自教授“憶昔幼齡,趨侍庭闈,晨夕聚處。比長,遵奉皇考之命,授弟算學(xué),日事討論”每逢塞外扈從,兄弟倆“形形相依”。當(dāng)康熙出巡只帶他們其中一個扈從時,即使短暫分別,兩兄弟也會詩書往還。雍正還把他和十三弟唱和的詩作收在詩文集中,讓胤祥的少數(shù)作品得以傳世
人物性格 從很多方面的記載和描述來看,胤祥是一個銳意進取、行事周密、極富主人翁精神,對雍正初期政治活動有重大影響的優(yōu)秀政治家。性情上則精明內(nèi)斂、冷靜自持,在為官為臣方面駕輕就熟,游刃有余,深知其中游戲規(guī)則,同時也禮賢下士,“愛才如恐失,雖一言之當(dāng),必采而納之。” 下面再來談?wù)勊谏钪械囊恍B(tài)度。
傲氣,倔強,隱忍 這是從康熙朝三阿哥回復(fù)康熙十三阿哥的病情折子得來的印象。那么嚴重的病,直接導(dǎo)致他后來英年早逝,他卻足足忍了一年不吭聲,太醫(yī)去看的時候,也沒有任何哀嘆憂怨之辭,并不以此來乞求父親的垂憐。可是他又對父親抱有極深的敬愛之情,即使后來成為了怡親王,朝鮮人還說“十三王喜其稱頌先皇之語”如果贊揚他的父皇,他就會很高興。 八旗通志上記載“圣祖(康熙)在熱河,偶遣使回宮。王(胤祥)迎問起居,墮馬脫脛,強自抑按,仍齊集請安,不自知其足之傷也?!边@只能是十三不再次次隨駕的四十九年后。而按照五十年的大夫診斷書,他的鶴膝風(fēng)已經(jīng)發(fā)作一年多了。鶴膝風(fēng)在先,導(dǎo)致墜馬的可能性從時間上來看非常大。他的傲氣不允許他在康熙派來的使臣面前示弱,更不不想讓外人覺得他可憐,才會隱忍倔強以至于斯。
老三胤址,因老13葬禮獲罪,幽死。老五胤祺,老七胤佑,皆善終。老六老11,皆早夭。老八胤禩和老九胤禟,因謀逆被關(guān)進大牢后被處死,老十胤俄,因是老八老九的黨羽被關(guān)進大牢,乾隆初年被釋放,后去世。老十二胤裪,屢次被雍正降爵,善終。老十三胤祥老十七胤禮都是雍正的人,得到了重用。老十四胤禵被雍正關(guān)押,乾隆繼位后獲釋,善終。老十六胤祿過繼給莊親王,善終。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63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