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于乾隆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在清宮劇《如懿傳》中,有一位性格溫婉且不擅長宮斗的老好人,卻一直受到乾隆的寵愛,她就是純妃蘇綠筠。富察皇后去世后,蘇綠筠受到嘉妃金玉妍的挑撥,妄圖爭奪后位,但以失敗而告終,最終因被懷疑是謀害富察皇后之人,而被乾隆厭棄,最終凄慘地死在了宮中。
劇中的純妃蘇綠筠結局凄慘,然而,歷史上的她卻是乾隆真正的第一寵妃,一起來看一下吧。
潛邸寵妾入紫禁
早在雍正年間,蘇氏便被雍正以使女的身份送到了四阿哥弘歷的身邊,蘇氏是來自江南地區(qū)的民籍漢女,生得小巧玲瓏,又不失秀氣俊俏,更難得的是,還具有一定的才情,由此成為弘歷身邊的一名寵妾。早在弘歷登基前,蘇氏便給他生下了一個兒子,即后來的皇三子永璋。
遺憾錯失皇后之位
其實,蘇氏確實曾有機會登上皇后之位。乾隆十年,慧賢皇貴妃去世,蘇氏晉封為純貴妃,位次在嫻貴妃那拉氏之前,成為后宮僅次于孝賢皇后的主位。
三年后,孝賢皇后死于東巡途中,中宮空懸。按照位次排序,入主中宮的人選應該是純貴妃蘇氏,但是蘇氏的出身卻不太好,她是民籍漢女出身,想要登臨后位基本是天方夜譚,因此,皇后桂冠才落到了嫻貴妃那拉氏的頭上,由此,蘇氏遺憾地錯失皇后之位。
連生三胎喜結姻緣
話說,這蘇氏給乾隆生下了三個子女,分別為三阿哥永璋、六阿哥永瑢和四公主(和碩和嘉公主),這三個子女,三阿哥永璋曾因在孝賢皇后喪禮上失敬而受到乾隆訓斥,六阿哥永瑢后來也被乾隆過繼了出去,但是乾隆對沒有虧待這三個兒女,而且給他們安排了不錯的姻緣。
三阿哥永璋早逝,乾隆便將十一阿哥永瑆與嫡福晉富察氏(傅恒之女)所生的綿懿過繼給了他,六阿哥永瑢的嫡福晉是傅恒的侄女富察氏(也是孝賢皇后的侄女),四公主則嫁給了傅恒第二子福隆安。
蘇氏的這三個兒女都與孝賢皇后、傅恒的富察氏一家結上了關系,這對于門第提升來說,意義非凡。
愛妃去世斥資建陵
乾隆二十五年三月,純貴妃蘇氏病重,乾隆立刻下了兩道圣旨,第一,將四公主與福隆安的婚事提前舉行,好讓愛妃看到女兒出嫁。第二,將蘇氏晉升為皇貴妃并為其舉辦了冊封禮。由此蘇氏便成為唯一在生前接受過冊封禮的皇貴妃了。
蘇氏去世后,因裕陵地宮棺位只剩下三個棺位,其中一個是乾隆自己的,另一個是繼后那拉氏的,最后一個是嗣皇帝生母的??紤]再三,乾隆決定將蘇氏葬入妃園寢,為此,乾隆不惜花了13萬兩白銀擴建了妃園寢,增設了方城、明樓等建筑物。
不過,筆者推測乾隆的這一安排對繼后那拉氏的打擊是比較大的,乾隆既然在裕陵地宮預留了兩個后妃的棺位,擺明了十二阿哥永璂(繼后那拉氏所生)將與皇位繼承人無緣,這樣一來,那拉氏母子無疑將成為最為尷尬的人,至于此事與那拉氏后來剪發(fā)失寵有無關聯(lián),則需要進一步的研究發(fā)現(xiàn)。
這個皇后就是乾隆的皇后那拉氏。但是乾隆對于這一位皇后并不是多么的看重,可以說已經(jīng)到了厭惡的程度。并且當初乾隆也并不愿意讓那拉氏成為皇后,不過后來由于崇慶皇太后的舉薦,也使得乾隆不得不將那拉氏升為皇后。不過后來其他的妃子看那拉氏不得乾隆的寵愛,也向乾隆誣陷那拉氏。
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如果在古代得不到君主的寵愛的話,就算是身為皇后下場也會變得非常的凄慘。而那拉氏的身份其實是非常尊貴的,因為當時雍正將那拉氏指給弘歷做側福晉,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當時雍正對于那拉氏還是非??粗氐?,但是當時乾隆的年紀還非常的小,乾隆只是寵愛富察氏,而并不寵愛那拉氏。
再加上后來這位皇后也頂撞了乾隆,也使得乾隆非常的氣憤,并且這當時剪發(fā)可以說是對于乾隆非常的不尊重,其實當時乾隆很有可能將那拉氏殺死,但是乾隆并沒有這么做。后來這位皇后去世的時候,乾隆也并沒有感到非常的傷心,因為乾隆在心底里就非常的討厭這位皇后。而且這位皇后的葬禮也僅僅用了200兩,因此這可以說在當時是非常不符合禮節(jié)的。
不過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乾隆確實非常討厭這位皇后,但是至于為什么會討厭這位皇后,可能就是因為兩個人之間的性格有著非常大的不和。不然兩個人夫妻這么長時間的話,就算是沒有感情,也會有親情的存在。
《甄嬛傳》里的鈕枯祿甄嬛無疑是一個成功的女人。但是《如懿傳》里的如懿可就沒那么好的運氣了。她的歷史原型是清朝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后,那拉皇后。她的一生簡直就是一個悲劇,因為不管作為排名第三的嫻妃還是成為母儀天下的皇后,她都未曾得到乾隆真正的愛。
那拉氏是乾隆還沒有當上皇帝的時候就嫁過去了的,而且一直都是不得寵的。因為乾隆最愛的是他的原配富察氏,乾隆登基后,富察氏自然就成了皇后。但是不久后,富察氏就去世了。富察氏去世后三年內,乾隆的后宮妃子們沒有一個懷上孩子,除了在富察氏皇后去世前懷上的,很多人都沒有生孩子。
乾隆悲傷過度,根本不想再立皇后,但是皇太后逼乾隆再立一個皇后。并且自己欽定了如懿為皇后,乾隆雖然心中不滿但也不敢反駁皇太后。于是先把如懿升為皇貴妃,后來再升為皇后。直到如懿成了皇后,才懷上了孩子。生了皇十二子永璂,后來又生了兩個孩子。但是乾隆卻從未對她像對富察氏一樣。這令她很傷心,也充滿了委屈。
終于在跟隨乾隆第四次南巡的時候,如懿皇后冒著生命危險,下跪向乾隆進諫。說乾隆這樣游山玩水,實在勞民勞眾,說乾隆這樣就是魚肉百姓。如懿這次真的是豁出去了,連帶著她的委屈、不滿全部說了出來。這次進諫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她當時已經(jīng)46歲了,剛好就是一個女人更年期的年紀。再加上當時如懿還懷著孩子!最后說到動情處,如懿還拿起剪刀把頭發(fā)剪了!
所謂“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古代女人剪頭發(fā)可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平常人剪都會被看成大逆不道,更別說是一國之母了。所以乾隆看著如懿的舉動非常生氣,當即就讓人把如懿送會了京城。而他則跟令妃一起繼續(xù)南巡,游山玩水,廣納南方美人,還封令妃為皇貴妃。清朝皇室向來有“皇后建在,不封皇貴妃”約定俗成的慣例。乾隆這樣做無疑是告訴所有人,那拉皇后已經(jīng)名存實亡。如懿郁郁寡歡不久就死了,當時乾隆正在狩獵,聽到消息后他只淡淡說了句“按照皇貴妃”的禮儀葬即可。
而那拉氏如懿,跟隨乾隆多年,從當初的嫻妃到最后的皇后,始終未能得到乾隆的愛。難道你真的相信《如懿傳》電視劇里乾隆跟如懿是相愛的?相信乾隆不寵如懿是為了保護她?若真是愛過,怎么可能死了都不肯給如懿一個皇后的謚號?事情這樣發(fā)展,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乾隆根本不愛如懿~
如懿斷發(fā)時,不少觀眾跟著落淚。暗黃的燈光下,周迅的表情顯得格外的凜冽,她將手上的黑發(fā)灑下,淡淡得說了一句“給去了的青櫻和弘歷”,從這里開始,帝后的感情便既定了結局。許多感情往往都是如此,但凡破碎了,便無法再彌補。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會看到如懿的如履薄冰,看到弘歷的狠心薄情。
當年“墻頭馬上遙相顧”,少年青櫻和弘歷是那樣美好,即便是這樣相知相守的美好感情,最終還是被時光所蹉跎,再不相見。我們總是在思考,愛情的保質期為什么那樣短暫,短到讓人懷疑真心,我們甚至都無法想象,曾經(jīng)那么相愛的人,為什么說不愛就不愛了?弘歷到底做了什么,才讓如懿這樣冷了心,冷了情,寧可斷發(fā),也不愿再回頭?
提到弘歷,其實腦子中浮現(xiàn)的仍然是圓明園外,那個頂著烈日跪在大殿門外的孩子。那個時候的弘歷不過才十來歲,他已經(jīng)學著挺起了脊梁,努力為自己找一條活路。弘歷無疑是踩著刀子長大的孩子,當年雍正喝醉了,寵幸了一個不知名的小宮女,清醒之后大吃一驚。這是雍正的丑聞,這就好比是他無意間玷污了一個下等女人,而這個弘歷,便是他犯錯后的“證明”。
我們只知道弘歷不受雍正重視,卻未曾了解,那一分“不重視”怎樣壓垮一個孩子的成長。弘歷無疑是一個可憐人,他生下來后,就被雍正丟到了圓明園。雖然是雍正的兒子,但是他并沒有得到皇子該有的重視,身旁乳母一個,不忠心的奴才幾個,就這樣在爹不疼,娘親早逝的家庭環(huán)境中長大。一年到頭,只有雍正“避暑”那幾天,弘歷才有機會,見到自己的阿瑪。
在《甄嬛傳》中,眉莊同甄嬛提起弘歷的時候,頻頻蹙眉,眉莊雖然只是解釋皇上聽了會不高興。但我們不難猜測,弘歷這個名字就是皇宮的禁忌,誰會真的對他好呢,沒有人。在這個背景之下,他必須要學著討好別人,找到一顆依附的大樹。這也就是我們后來所看到的,弘歷與甄嬛聯(lián)盟。
弘歷從小就學會了看人下菜,這樣的本事看起來高明,但卻不知背后有多少心酸。他總是學著討好雍正,甄嬛,乃至身邊所有可利用的人,這個階段的弘歷是弱小的,也是無辜的。由此,我們也不難猜測,為什么青櫻對弘歷來說會這樣重要,這不僅僅是年少時的友情與愛情,青櫻的出現(xiàn),更代表了一種溫暖和光芒。
弘歷太需要這樣的感情了,他從小就沒有感受過愛,哪怕是甄嬛,他們更多的是合作和共贏,卻少有幾分天然的母子情。那么再提雍正,父子之間本就有那樣深的隔閡,弘歷討好父親,為的是自己的生死存亡,這是他不得不做的選擇。但只有青櫻,她是弘歷自己主動伸手想要抓住的人。
墻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弘歷與青櫻的感情,存了少有的救贖的味道。這兩個人的相知相愛相守,并非是平等的較量,而是弘歷需要青櫻。基于此,年少時的情愛,必然純粹且熱烈,弘歷為了青櫻,寧可不顧自己的正妻瑯嬅,也要把第一次的圓房送給青櫻,從這里我們就能看出來,弘歷為了青櫻,敢于挑戰(zhàn)世俗的規(guī)則。那個時候,他還是一個不成熟的皇子,他甚至還需要富察家的勢力,但是他還是把青櫻放在了首位。弘歷無疑是愛過青櫻,他愛得真實,也不摻任何水分。
弘歷與青櫻成婚之后,遇到的第一個門檻就是甄嬛。烏拉那拉氏同甄嬛之間的炮火,無疑就跟著燒到了青櫻的頭上,只因為她也頂著同樣的姓氏。那個景仁宮的姑母死后,青櫻才開始了真正的歷練。甄嬛要青櫻為景仁宮的太后守孝,關著她,不讓她出門。弘歷看著心愛的妻子受盡了委屈,卻無法向這個聯(lián)盟的額娘反抗。
弘歷還需要甄嬛助力,他有太多的不可退讓,這才讓青櫻成為了那個犧牲品。在現(xiàn)實壓迫之下,青櫻學會了服軟,她學著變聰明,學著主動前往甄嬛的宮殿認錯,從此把青櫻抹去,變成了如懿。弘歷固然心疼她,但這份心疼,在傷害后顯得格外舉足若輕。弘歷沒有保護好青櫻,他也明明知道自己虧待了青櫻,但也只有在青櫻面前,他才敢踏踏實實地將這些傷害,輕飄飄地帶過去。
弘歷知道青櫻不會怪他,他們是那樣深的感情,任何事情都不會影響他們之間的紐帶。所有人都代替不了青櫻,同樣的,也沒有人可以成為她的弘歷。弘歷太自信了,他自信到認為青櫻所向睥睨,卻殊不知感情總有一天會被磋磨殆盡。
從這一天開始,弘歷再也沒有為如懿鳴過半分不平。成為嫻妃之后,如懿再一次卷入了后宮的洶涌暗濤,阿箬的背叛,墻倒眾人推。如懿被壓著進了冷宮,她多希望弘歷能像曾經(jīng)一樣寬慰她,讓她不要害怕,可是等來的只有無盡的沉默。
弘歷當然知道如懿是無辜的,但是他卻因著前朝后宮復雜的布局,他不得不裝起了瞎子,他只能讓如懿遭那個罪。他心想著,等如懿出來后,他必然要彌補自己的愛人,于是他便心安理得地置之不理,準確地說,弘歷以為自己懲罰了阿箬,便是為如懿出了一口氣。但這個時候的如懿,何止是為阿箬而難過呢?
如懿再愛弘歷,她也怨他沒有第一時間給自己一個肯定的擁抱。如懿也知道自己應該去冷宮,但是她無法接受弘歷不聞不問的態(tài)度。那些在冷宮中度過的一天又一天,全都是如懿對弘歷的質疑。在這個時候,兩個人的感情早早就產(chǎn)生了裂縫,但弘歷完全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弘歷不是粗心,也不是沒有這一層的考慮,他是不愿意想。
弘歷愛青櫻,但是他希望自己愛得沒有負擔。九年義務教育告訴我們,責任產(chǎn)生權利,只有履行了責任,才能夠享受對應的權利。弘歷愛青櫻,他只享受青櫻的愛,卻不知自己也要付出。歸根結底,弘歷并不具備愛人的能力。從根源上來說,弘歷其實是在一個非常殘酷的環(huán)境下長大的,根本沒有人教會他如何去愛。在這種環(huán)境下長大的弘歷,注定了是一個冷心冷情的人。這一點,弘歷跟他的父親一模一樣。
雍正從小就看到了自己母親劈腿的過程,弘歷從小不受自己的父親的愛護,他們都是見慣了世間冷暖的孩子,所以他們根本沒有相信愛的能力。雍正對純元戀戀不忘,也正是因為純元給了他愛情,但那個愛人早早離世,于是便成為了他的心結。但弘歷呢,如懿還活著,他們也結為了連理,但弘歷不顧如懿的感受,不停索要,不愿付出,才使得兩個人走向了分離。
而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弘歷成年后最大的精力都放在了權利掌控之上,集中政權是他作為“皇帝”而言,最為關鍵的修煉技能。小情小愛是弘歷的副業(yè),或者來說,他根本就沒當成一回事,這皇宮中,誰不是眼巴巴湊著來討好他,每個人都打著“愛”的旗號,讓他迷了眼,盲了心智,硬生生錯失了如懿這一顆明珠。也正如衛(wèi)嬿婉臨死前所說,這個皇宮誰真的愛他呢,也只有翊坤宮那個娘娘是真的愛過,但是還不是被他打入了冷宮。
弘歷同如懿之間的感情逐漸走向滅亡,是必要的過程。不管是從前期的保溫,還是從后期的鞏固,亦或是犯錯之后的彌補,弘歷都沒有做到,而有些人,只要錯過了,便再也不需要再相見了。
如懿死了,她死之前沒有對弘歷留下任何遺言。弘歷被這種驟然的疼痛所敲醒,但這個時候他明白,再也回不去了,人死不再復生。弘歷這個時候才明白如懿說得“去了的青櫻和弘歷”是什么意思,才明白了如懿的絕望。
也許還有機會,弘歷會學著如何去愛一個人,如何去守護一個人,想來在那個世界里,弘歷和青櫻便能夠白頭偕老,永不相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639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