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慈禧三次入棺是真的嗎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慈禧太后確實被三次入棺,從1908年死后第一次入葬到1984年保護性重新入殮,時間跨度長達75年。
1908年11月15日慈禧這位統(tǒng)治了中國近半個世紀的在故宮儀鸞殿病逝,作為大清王朝的實際統(tǒng)治者,盛大的皇家葬禮也讓世界震驚,當然伴隨慈禧太后入葬的還有數(shù)量眾多的珍寶。
也正是價值連城的陪葬品讓慈禧死后不得安寧,1912年滿清王朝轟然倒下,中國繼而進入軍閥混戰(zhàn)的時代,失去保護的清皇陵中的各種陪葬品則像是一場饕餮盛宴等著人們來分食,只不過礙于盜墓名聲太差以及滿清退位時的優(yōu)待條例大家都在躍躍欲試。
1928年,軍閥孫殿英打著為天下漢人復仇的“革命”旗號,以演習為名公然盜掘清東陵,包括乾隆、慈禧在內(nèi)的清朝皇陵多遭盜掘,其中慈禧墓被洗劫一空,由于慈禧棺槨中也有大量珍寶,所以礙事的“老佛爺”被士兵們從棺材中拉出隨意仍在一旁。
“盜寶案”雖然震驚天下,但是由于孫殿英處置得當多方打點,最終也不了了之,當時在天津的末代皇帝溥儀一方面向國民政府投訴,同時也火速派人趕往盜墓現(xiàn)場處理善后,其中滿清宗室愛新覺羅·寶熙詳細的記載了慈禧墓被盜后的慘狀以及重新入殮的過程。
先至西北隅仰置之槨蓋前,啟上覆破壞槨板,則孝欽顯皇后玉體偃伏于內(nèi),左手反搭于背上,頭發(fā)散亂;上身無衣,下身有褲有襪,一足襪已將脫。遍身已發(fā)霉,均生白毛,蓋盜發(fā)之日為五月十七日,盜去為五月二十四日,至今已暴露于梓宮外者四十馀日,可慘也!即傳婦人差八人覆以黃綢,移未毀朱棺安于石床,然后以黃緞被褥裹之,緩緩轉(zhuǎn)正。面上白毛已滿,兩目深陷成兩黑洞,唇下似有破殘之痕。又覆以黃緞,藉以黃緞褥,殮于原舊朱棺之內(nèi),并用澤公所藏前頒遺念衣二件覆于衾上。又在棺內(nèi)外檢得當日殉斂已落之牙、剪下之指甲,用黃綢包好,放于衾外。所拾珍珠十四粒,錘碎藏之金棺之側(cè)。當殮時各堂皆敬謹監(jiān)視,同人亦助抬扶。掩棺后飭匠用漆封口完固,以金貼之。
1984年清東陵文物管理處出于保護的目的再次清理了乾隆和慈禧的棺槨,慈禧太后再次被開棺后重新入殮,這也就是慈禧“三次入棺”的原因,生前作威作福的老佛爺可能永遠不會想到她死后的遭遇。
慈禧太后被認為是清朝誤國誤民,腐朽亂政的罪魁禍首,故而沒有太好的名聲,加之新舊思想交替時期,難免會被激進者添油加醋,一傳十十傳百就傳成了“真相”。生前的慈禧是大清王朝的掌控者,萬人敬仰的老佛爺,沒人敢對其造謠生事,但死后就不一樣了,慈禧就變成千夫所指的對象,因此才有了那么多奇聞軼事發(fā)生在她身上。
慈禧入葬時的天氣驟變
這個主要是說慈禧入葬隊伍趕往清東陵的時候天氣驟變,大風四起,電閃雷鳴,預示著大清王朝氣數(shù)已盡,慈禧太后作惡人間,死后仍遭到天譴,上天要斷其入土為安之路。
這個傳言的荒謬性可以從三點來看,一則是入葬的時間,二則是入葬的行程,三則是圍觀的人群。
慈禧是1908年11月15日去世,停尸一年才決定入葬,這個停尸一年也曾引起不小爭論,蓋其原因主要是:一來,光緒皇帝與慈禧太后是先后腳相隔一天去世的,二人一為大清皇帝,二為大清老佛爺,葬禮要辦的體面,就得精心準備,這是需要時間的,特別是慈禧太后陪葬的珍寶還需各地尋備;二來,溥儀被定位繼承人時還是個乳臭未干的娃娃,怎么說也得等溥儀辦完了登基儀式后才能給先皇辦葬禮,這是祖制;三來古人更看重黃道吉日,在一切準備就緒后,還得請大師挑好日子才行,故而慈禧足足停尸一年之久。
而慈禧的葬禮是選在了1909年11月9日,這個時間正是北京秋高氣爽又進入初冬的時節(jié),我國時逢西北風盛行,北京更是多大風天氣,所以大風驟起并不是什么新鮮事兒,參加葬禮的外國記者所著《晚清印象》中講到了慈禧葬禮當天是個大陰天,這個就更好解釋大風為何而起了。而慈禧葬禮可不是我們想象中的一會兒就送入陵墓了,她要從紫荊城前往清東陵,這中間有差不多100多公里,據(jù)史料記載,足足用了4天時間,那么風起何時何日?還是說4天皆狂風大作?
另外一點則是送行的隊伍,據(jù)外國記者的記載來看,抬棺者100來人,而《愛月軒筆記》中提到了送行隊伍多達8000人,各種儀仗隊、軍隊、大臣列隊、太監(jiān)等皆排列整齊,陪葬的珍寶全部由車馬拉著,紙人、紙房等皆由兵勇抬往。而沿途圍觀群眾人山人海,畢竟百姓也都沒見過這么大的陣仗,洋人也是在外務府統(tǒng)一安排下參加的觀禮送行。根據(jù)遺留下來的照片看,圍觀人群眾多,若是電閃雷鳴,送行隊伍自然是不敢亂,但圍觀群眾自行離去算是合情合理,又怎能處亂不驚?
慈禧棺木滲血
慈禧棺木滴血一事?lián)f是發(fā)生在下葬之時,棺材還未抬進地宮,就被發(fā)現(xiàn)棺材里有血滲出滴在地上,據(jù)說還給圍觀的外國人嚇得不輕。
秘聞野史里說這件事源于大太監(jiān)李蓮英,起初慈禧停尸需要香料遮臭,李蓮英便把這樁大買賣交給了王吉香料店,但香料店老板卻沒有給李蓮英足夠的好處,于是李蓮英令人往特供慈禧靈柩的香料里參了假,嫁禍給王吉香料店老板,隨后處死了老板,自己也將香料錢私吞。但老佛爺?shù)撵`柩又不得不用香料,故而李蓮英以次充好,整日以次香料為慈禧柩布熏香,到了下葬之日,滲血事件發(fā)生,李蓮英令杠子手打頭的邱老八解釋為何,邱老八從柩布中翻來了二十來只七竅流血的死老鼠,原來是這些老鼠吃了香料才導致了棺材滲血。
其實這件事在根源上就出了漏洞,李蓮英是慈禧的貼身大太監(jiān)不錯,但慈禧的整個喪事是交由內(nèi)務府辦理的,慈禧死后李蓮英就已經(jīng)沒有什么勢力了,夾著尾巴做人還來不及,為何還要鋌而走險的發(fā)這個財?即使是他想在最后關頭再撈一筆,也沒有了這個權力。清朝的制度里內(nèi)務府掌皇家禮儀,宗人府掌宗室死葬,李蓮英身為慈禧貼身太監(jiān),協(xié)辦葬禮可以理解,但他左右不了葬禮所需香料,更重要的是李蓮英在慈禧死后守歲百天,于宣統(tǒng)元年(1909年)二月初二便離開了皇宮,哪里還輪得到他給慈禧靈柩換香料?可以說這個棺材滲血從根源上就存在漏洞,并不可信。
慈禧出殯臭氣熏天
這個言論可能是出自洋人當時拍的照片,說是圍觀百姓無不以手遮口鼻,臭氣熏天。這種說法帶有強烈的暗諷性質(zhì),意在諷刺慈禧遺臭萬年,這個感情色彩強烈的傳聞較易理解。
照片里圍觀群眾遮住口鼻可能真的就是臭味太重,這倒不是說慈禧尸體的臭味,一具尸體就能讓沿途所有百姓遮住口鼻,那得有多臭!其實慈禧送葬隊伍里,需要運送大量陪葬珍寶以及生前用品,故而動用了大量馬車和牛車,這些牲口本來就會帶有體味兒,如果在途中大小便也是很正常的,它們可不懂什么禮儀,因此牲口的體味兒和糞便味兒應該是引起群眾遮住口鼻的罪魁禍首。
還有就是通過外國記者的記載,慈禧太后的葬禮可能是大清至建國以來最為壯觀的一次,由于康熙時期就禁止了“殉葬制度”,不甘寂寞的慈禧太后在生前做出指示,令人做了大批紙制的兵勇,其中長矛兵、騎兵、甚至是洋人兵的紙人整整齊齊的列隊而“走”,這種場面仿佛傳言中的“陰兵借道”,壯觀且恐怖,引起圍觀群眾的驚嘆也不是不可能。
綜上,慈禧死后入葬時的傳聞大多不可信,雖然慈禧太后在歷史上的評價褒貶不一,但逝者已逝,沒有必要再以訛傳訛,丑化古人。反而言之,一個女人,在歷史上留下這么深刻的印象,也實屬不易。
慈禧死后,其遺體曾三次殮入棺內(nèi)。第一次是1908年11月16日,即慈禧死后的第二天,其遺體于紫禁城皇極殿被殮入棺內(nèi);第二次是1928年7月,孫殿英匪兵盜掘慈禧陵,毀壞了外槨,撬開了內(nèi)棺,將慈禧遺體抬出,扔到了仰放的槨蓋上,8月24日,溥儀派人到東陵進行了重殮;第三次入棺則發(fā)生在1984年。
棺蓋打開又蓋上
開啟慈禧內(nèi)棺,日期定在1983年12月6日下午下班后沒有游人之時。為清理慈禧內(nèi)棺,清東陵文物保管所組成了一個由所長寧玉福帶頭的13人清理小組。
慈禧內(nèi)棺通體朱漆,頂部四面收起,呈坡狀。棺長225厘米,前高98厘米、后高91厘米,前寬128.5厘米、后寬123厘米。四壁內(nèi)外均陰刻藏文佛經(jīng),填以金漆。棺蓋上有9尊團佛像和鳳戲牡丹圖案。整個內(nèi)棺基本完好。開啟棺蓋后,只見一件黃緞大被把棺內(nèi)蓋得嚴嚴實實,被上蓋著一件黃緞袍,袍上又蓋一件坎肩……顯而易見,這是1928年溥儀派人重殮后的原狀!
寧玉福當即決定:不準接觸棺內(nèi)之物,立即蓋上棺蓋,恢復原狀。幾位領導連夜開會,做出兩項決定:將開啟慈禧內(nèi)棺一事迅速上報省和國家文物局;暫時關閉慈禧陵地宮。
12月8日,副所長于善浦帶著材料進京,向國家文物局匯報;副所長謝久增則前往石家莊,向河北省文物處匯報。
遺體第三次進棺
1984年1月4日,國家文物局派5人來到清東陵。第二天早飯后,清理小組成員及相關人員進入慈禧陵地宮。我們每個人都穿著白大褂,戴著白口罩、白手套,一切行動都在攝像機的鏡頭下進行。
開啟棺蓋后,看到的仍是上次開棺時的情景。在專家的指導下,我小心翼翼地依次揭取了藍緞坎肩和黃緞袍。每次揭取前,都要拍照片,量尺寸。揭開黃緞袍后,在黃緞被的上面發(fā)現(xiàn)一個黃綢子小包。我左手托著小包,用右手慢慢打開,里面是慈禧生前掉的一顆牙齒、剪下的二節(jié)指甲。這個小包是1928年溥儀派大臣重殮慈禧時所包。
黃緞袍的下面是一條黃緞團龍大被,被的中間有一條凸起,下面當是慈禧的遺體。我在王民的協(xié)助下,用一個長紙筒將黃緞被慢慢卷起。
慈禧遺體保存得比較完整。她頭朝北,腳朝南,仰身直臥。臉和遺體的上身被黃綢子包裹著。下身穿著褲子,上面繡滿楷體“壽”字,每個字長7厘米,寬6厘米。兩只腳上也裹著黃綢。揭開黃綢,只見兩腳被一條紫紅色捆著,右腳穿著白綾襪子,左腳赤裸,襪子放在左褲腿上。揭開臉及上身的黃綢子,遺體的真面目展現(xiàn)了出來。她的頭微向左偏,兩眼深陷成洞。有些花白的頭發(fā)一部分披散于胸前,一部分順垂于右側(cè)。右手搭放在腹部,左手自然垂于左胯外側(cè),腰間扎著一條絲帶,胸部袒露。雖然肌肉無存,遺體上還有許多裂口,但全身仍然皮骨相連。我用鋼卷尺量遺體,全長153厘米。以此推斷,慈禧生前身高當不低于160厘米。
遺體下面鋪著一件黃綢里蟒緞褥。褥子下面是一塊長條木板——如意板。這是當年抬遺體用的。我們就是用這塊木板又將慈禧遺體抬出棺外。國家文物局的一名專家往棺內(nèi)噴灑了防腐消毒藥液,然后將慈禧的遺體又抬進了棺內(nèi),我將取出之物按原樣依次放回棺內(nèi),恢復了原狀。再次往棺內(nèi)噴灑藥液后,蓋上了棺蓋。這時木工已將殘破的外槨維修好,隨即將槨蓋蓋上。清理工作整整進行了一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644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