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無忌力保王皇后,是怎么讓李治痛下決心立武則天為后?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武則天能被立為皇后需要重謝此人,他的一句話才讓唐高宗痛下決心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因為深受“男尊女卑”思想的影響,女性在社會上的地位普遍非常低下,她們當中的絕大多數(shù)人,要么任 勞任怨做個相夫教子的家庭主婦,要么成為男人手中的玩物,想要出人頭地幾乎難于上青天,就更不要說什么站上權力巔峰了。
當然了,凡事無絕對,盡管古代女人活得不容易,但也有像呂后和武則天這樣,最終令世間男子皆拜倒其腳下的強 權女性,其中呂后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性,雖然沒有稱帝,但是在漢高祖劉邦去世以后,實際掌握了西漢王朝十五年的大權。
而武則天則更不得了,居然成為了中國有史以來唯一一個被承認的正統(tǒng)女皇帝,盡管她在稱帝之后,因為大肆殺害唐朝宗室,并興起“酷 吏政治”而被人詬病,但不可否認的是,武則天是一個多權略,善治國的女皇帝。
尤其是武則天非常重視選拔人才,這也使得當時涌現(xiàn)出很多賢才,像狄仁杰、張柬之、桓彥范、敬暉、姚崇等等,都是不可多得的中興名臣,國家棟梁,另外,武則天在位期間,大唐也是文化興盛,國泰民安,被人譽為有“貞觀遺風”,而這也為其孫唐玄宗的“開元之治”打下了長治久安的堅實基礎。
不過,在武則天看似風光無限的背后,一路走來也是歷經(jīng)坎坷,披荊斬棘,充滿了各種風險,大家都知道,其實武則天最早是唐太宗李 世民的才人,可在太宗身邊十幾年一直不得寵,連個一兒半女都沒有生下來。
不成想,在太宗病重期間,武則天居然與當時的太子李治產(chǎn)生了感情,等到太宗死后兩年,武則天終于名正言順地來到了已經(jīng)是高宗的李治身邊,并為他下兒子李弘,轉(zhuǎn)年五月,再被拜為二品昭儀。
與志得意滿的武則天比起來,此時的王皇后卻因為無子漸漸失寵,看到機會難得,武則天便開始卯足了勁兒將其取而代之,可以說,高宗在位期間,最大的政治事件,莫過于“廢立皇后”之爭了,即廢掉王皇后,另立武皇后。
隨著這場政治風 波不斷的發(fā)酵,產(chǎn)生了兩派針鋒相對的政治勢力,即以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為代表的反對派,和以許敬宗、李 義府等人為代表的支持派,其中,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屬于元老重臣,功勞大,根基深,從內(nèi)心里反對出身寒微、當過尼姑、并且心狠手辣的武則天母儀天下。
至于許敬宗、李 義府等人,雖然在政治上比較失意,但是他們善于鉆營,見風使舵,在看到唐高宗對武則天的眷戀之情后,便毫不猶豫地投奔到了武則天的麾下,為武則天當皇后搖旗吶喊,充當嘍啰。
而在高宗的內(nèi)心里,當然是更傾向武則天了,為了立武則天為皇后,他甚至還給長孫無忌送過禮,希望能夠得到這個舅舅的支持,據(jù)《舊唐書》記載,“帝將立昭儀武氏為皇后,無忌屢言不可,帝乃密遣使賜無忌金銀寶器各一車、綾錦十車,以悅其意?!?/p>
可結(jié)果卻令高宗大失所望,長孫無忌并不買他的帳,依然還是非常強硬的力保王皇后,有鑒于長孫無忌勢力強大,性情懦弱的高宗不想為此引起麻煩,只得暫時退避,以等待更佳的時機。
隨著許敬宗等人的不斷支持,高宗的心思又開始活泛了起來,就在他左右為難之際,突然想到了一個人,此人就是與大唐名將李靖并稱“雙子星”的李勣,在把來意說明之后,李勣說了一句話 “此陛下家事,何必問外人?!?/p>
正是在這句話的鼓舞下,高宗終于痛下立武則天為后的決心,而武則天也憑著此次后位之爭的勝利,一步一步的坐上了象征著皇位的龍椅,如此說來,武則天還真的應該好好感謝李勣,沒有他的這句話,日后能否稱帝無疑是個大大的問號。
武則天能得到唐高宗的寵愛,并最終成為皇后,固然是因為她有魅力,然而,光有魅力是遠遠不夠的
武則天是個精明之人,她深知自己要想再得到唐太宗的寵幸已很難,加之唐太宗已日漸衰老,駕崩之后,妃嬪們命運往往不佳,她不愿意充當悲劇的角色,她很想倚靠一個重量級人物改變自己的命運,而當朝皇太子李治無疑就是這樣一個合適的人選。于是,她將含情脈脈的目光轉(zhuǎn)向了李治。
李治這時因唐太宗生病,常常陪伴在其父身邊。
太子李治身材魁梧似太宗,卻面相蒼白,忠厚可掬,毫無太宗那種威風凜凜的帝王氣象。他生性軟弱,在太宗面前忠誠恭順,服服帖帖,像一頭恭順可冷的羔羊。但是太子李治又是一個耐不住寂寞的人。在他的太子宮里,有王皇后、蕭淑妃等一群女人陪著他?,F(xiàn)在整日陪侍父皇之側(cè),不免緊張寂寞。
這時候,他在父親書房的侍女群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女人,只見她發(fā)髻高挽,兩鬢寬展,前額寬而透亮,下頜微微前展,既高貴美麗而又沉著機敏。再看體態(tài),亭亭玉立,毫無纖弱之態(tài),渾身洋溢著一種青春的朝氣——這個女人當然就是武則天。
從此,無論是在走廊之下,在前堂之中,在花園之內(nèi),武則天遙遠的一瞥,會心的一笑,都足以讓太子心旌搖動,夜不能寐。
那么,太子李治與武則天之間是否有私情呢?
推薦一本值得一看的好書
史書對此并無明確記載,但李治自己倒是對此有一番解釋。
李治后來在一份詔書中說,自己當太子時,因為父皇寵愛,“常得侍從”。但對父皇的嬪妃,卻“未嘗迕目(目光相遇)”。先帝知道后,非常贊嘆欣賞,“遂以武氏賜朕”。
細品李治此話,卻是半真半假?!俺5檬虖摹笔钦娴模拔磭L迕目”則是鬼話。他和那位武才人之間,豈止是眉目傳情,只怕早就幾番云雨了?!八煲晕涫腺n朕”更是他編造出來的謊言。既然已經(jīng)賞給他了,為什么太宗死后,武則天并沒有“出口轉(zhuǎn)內(nèi)銷”,順理成章地去做李治的小老婆,而是和太宗其他沒有生育的嬪妃一樣,去當了尼姑?
當然,無論二人之間有無私情,都不重要了。因為二人很快就有了人所皆知的“公情”。因為,武則天就要真正成為李治的“合法”女人了。
看到你偉岸的身軀,就讓人想起有一個成語好像是專為你設計的:外強中干。
公元649年,唐太宗駕崩,李治登基,是為高宗。按照唐朝的慣例,皇上死后,沒有生育過的嬪妃們要出家做尼姑,就這樣,二十六歲的武則天離開了深宮,被送入長安城外的感業(yè)寺,削發(fā)為尼了。
然而,武則天不想在青燈古佛前了此一生。她想當?shù)氖腔屎?,而不是什么尼姑。何況她已經(jīng)在這個年輕皇帝身上下了本錢,不能顆粒無收。不過,駱駝進帳篷,先得伸進去一張嘴。武則天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要盡快回到后宮去。
這時,一個蠢女人幫了她的忙,把她迎進了宮中。這個女人就是王皇后。
妃嬪成群的后宮歷來是爭寵的場所,王皇后身為女主,為什么要迎武則天回宮呢?原來王皇后有她的算計,后宮中蕭淑妃在與她的爭寵中已逐步占了上風,她對蕭淑妃恨之入骨,想拉攏武則天共同對付這個情敵。
因此,在度過了兩年多清冷孤寂的寺廟生活后,武則天二次進宮,搖身一變成了高宗的后嬪,晉封為“昭儀”。
聰敏過人的武則天早已知道了王皇后與蕭淑妃的微妙關系,她也猜得出王皇后迎自己回宮的原因。因此,重返后宮后,她對王皇后卑躬屈節(jié),極力奉承,殷勤得不亞于服侍在左右的宮娥,并聯(lián)合王皇后在高宗面前煽風點火,向蕭淑妃進行無情的攻擊與詆毀。
王皇后被感動了,她把武則天當成最好的同盟,視武則天如同親密的手足,便很安心地讓武則天和高宗在一起,還經(jīng)常對高宗夸獎武則天天姿神韻,謙卑可人,力圖把蕭淑妃的氣勢壓下去。
高宗很快地就冷漠了蕭淑妃,王皇后終于如愿以償了,她感激武昭儀的幫助,慶幸自己手段的高明。但她沒想到的是,自己的良苦用心卻是在為自己自掘墳墓。
搞倒蕭淑妃后,武則天愈益受高宗的寵幸,然而,她并不滿足于此。她的目光投向了更高遠的目標——她要做后宮之主!
推薦一本值得一看的書
可是,皇后只設一人,只有現(xiàn)任皇后被廢或死亡,才能確立新的皇后。而此時的王皇后既沒有生病也沒有犯錯誤,怎么辦呢?武則天不會坐以待斃,在她看來機會不僅可以等待,更可以創(chuàng)造。
機會終于來了。
武則天在永徽五年(654年)春生下了一個長相與她非常像似的小公主,極是讓人喜愛,特別是唐高宗,每次一下朝,就總是要來看上幾眼。
從無生育過的王皇后也非常地喜歡孩子,一日大早,王皇后專門來武則天的宮里看望小嬰兒。
沒想到武則天不在,于是王皇后看了一會兒還在熟睡中的孩子可愛的面容后,便獨自離去了。
過了許久,皇帝來看小公主了,武則天和平時一樣準備抱起孩子迎接皇帝。然后,當她掀開小公主的被子后,卻猛地一聲尖叫,昏倒在地。唐高宗也大驚,慌忙上前,只見小公主已經(jīng)斷了氣息?;实塾謿庥旨钡貑栔車加心男┤嗽?jīng)來過這里,有人小小心心地回答說:“就皇后一人先前來過?!?/p>
唐高宗大怒,惱恨到了極點,高聲大叫道:“一定是皇后干的?!蔽鋭t天見狀又抽泣著把王皇后的其他不是之處添油加醋地說了一遍,從而讓高宗有了廢后之心。
民間和野史一直有一種說法是,小公主是武則天自己將之掐死來污陷王皇后的,對此說法難辨真?zhèn)?,因為史書并無明確記載。不過武則天確實抓住這個機會鼓動起了高宗的廢后之心,因此,小公主之死的最大受益人是武則天,這是確鑿無疑的。
人們常說“吉人自有天相”,武則天或許真的就是個“吉人”吧,更大的機會又很快降臨到了她的頭上。這次,她終于得償所愿了。
永徽六年初,不甘心受武則天打壓的王皇后聽從其母柳氏的勸說,用巫術來詛咒高宗和武則天。這一蠢招非但沒起到一丁點的作用,反而加速了王皇后的倒臺。事情敗露后,唐高宗于永徽六年十月十三日,頒詔廢王皇后、蕭淑妃為庶人,親族全部流放到嶺南。十九日,頒布了立后的詔書,三十二歲的武昭儀終于憑借著自己過人的魅力和善抓機會的能力如愿以償當上了皇后。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武則天的成功說明,時機到了眼前,就要即刻伸手抓住,否則,若稍有疏忽猶豫,時機錯過了,就會一去不返。
永徽五年(654年),武則天產(chǎn)下長女安定思公主,據(jù)《新唐書》和《資治通鑒》記載,在安定思公主出生后一月之際,王皇后來看望,憐愛并逗弄公主玩,王皇后走出去后,武則天趁沒人將女孩掐死,又蓋上被子掩飾。正好李治來到,武則天假裝歡笑,打開被子一同看孩子,發(fā)現(xiàn)女兒已經(jīng)死了,武則天啼哭。問身邊的人是怎么回事,身邊的人都說:“皇后剛剛來過這里?!崩钪尾淮笈?,說道:“皇后殺了我的女兒!”武則天于是哭泣著數(shù)落王皇后的罪過。王皇后無法解釋清楚,李治從此有了”廢王立武“的打算(但此事有爭議,成書于五代的《舊唐書》和《唐會要》只記載了公主的暴卒,并未言明其死因)。
永徽六年(655年)六月,在后宮有謠言說王皇后與其母柳氏行厭勝之術,李治得知后大怒,將柳氏趕出皇宮,而且還想把武則天由昭儀晉封為一品宸妃,由于受到宰相韓瑗和來濟的反對,最后才不能成事。當時朝廷以長孫無忌、褚遂良為首的元老大臣勢力強大,李治的權力受到很大限制。李治企圖借“廢王立武”重振皇權,打擊元老大臣勢力。于是,武則天開始成為李治政治上的“戰(zhàn)友”。
不久,中書舍人李義府首個支持”廢王立武“,得到李治和武則天的重賞,很多中層官員看到支持“廢王立武”有利可圖,便轉(zhuǎn)而支持立武則天為后。許敬宗、崔義玄、袁公瑜等大臣紛紛請求李治立武則天為后,李治看到有不少人支持,廢立之意再次萌生。功臣元老中的李勣又說了一句“此陛下家事,何必問外人”,徹底打動了李治的心,使李治和武則天在廢立皇后的問題上的不利局面一下扭轉(zhuǎn)過來了。同年十月十三日,李治終于頒下詔書:以“陰謀下毒”的罪名,將王皇后和蕭淑妃廢為庶人,并加囚禁;她們的父母、兄弟等也被削爵免官,流放嶺南。七天以后,李治再次下詔,將武則天立為皇后;與此同時,又將反對最力的宰相褚遂良貶為外州都督。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682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