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碇煸暗墓适拢信d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在中國古代皇位的繼承中,大都是遵循“嫡長子繼承制”,而少數(shù)情況下也會出現(xiàn)“兄終弟及”,甚至“讓賢”的情況。有的帝王沒有兒子來接班,便傳位于孫輩,當然,這都是極少數(shù)現(xiàn)象。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可謂是一個“另類”,他出身草根,在中國歷史上顯得格外耀眼,在皇位繼承問題上,朱元璋也偏不信邪,讓孫子朱允炆來接班。
最初,朱元璋的最佳人選是嫡長子朱標,并且為朱標留下大批治國人才,只可惜朱標英年早逝,朱元璋不惜大殺功臣,以防后患。朱標逝世后,朱允炆被立為皇太孫,朱元璋希望為皇位的合法繼承樹立一個正式的原則,以此杜絕將來在皇位繼承問題上的紛爭。明太祖朱元璋雖然對四子朱棣的軍事才能有很深的印象,但為了王朝的利益,只能立朱標和皇孫朱允炆。朱標在兄弟之中的威望非常高,他若是登基無人不服,只可惜早逝。
朱標早逝后,圍繞儲位和皇位的爭奪也越來越激烈,可朱元璋認為朱標若不早逝,日后的皇位也會由朱標傳位于朱允炆,于是繞過朱棣及其二十多個兒子,讓皇孫朱允炆接班。朱允炆與其父親朱標很像,性情溫和而有教養(yǎng),卻不勇武。
朱棣作為朱允炆的長輩,自然是不服的,并且自己立下赫赫戰(zhàn)功,侄兒何德何能接班。所以朱元璋一死,朱棣便立馬以“清君側(cè)”的名義起兵,史稱“靖難之役”。朱元璋其實很清楚,能力越大的人野心必定也越大,對于朱棣的心思,朱元璋并不是沒有考慮過,可手心手背都是肉,朱棣是自己的兒子,朱允炆是皇孫,誰輸了都不好看。
眾所周知,朱元璋好猜忌,作為草根皇帝自然對皇位格外重視,因此也成為了殺功臣的屠夫。在朱標死后,朱元璋清理了不少的開國功臣,以至于后來朱棣造反,無人可壓制。其實朱元璋并不愚蠢,他生前就已經(jīng)考慮過朱允炆壓制不住朱棣,便留下一員猛將輔佐皇孫,只可惜性情溫和的朱允炆不會用。
此員猛將便是耿炳文,他曾與朱元璋征戰(zhàn)天下,多次打敗張士誠的軍隊,跟隨常遇春、徐達等將領征戰(zhàn)四方,屢立戰(zhàn)功,歷任總兵都元帥、大都督府僉事,又以軍功封長興侯。朱元璋在生前并未將此猛將處死,而是留給了皇孫朱允炆。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造反,建文帝朱允炆任命耿炳文為征虜大將軍,率13萬大軍北伐,值得一提的是,當時耿炳文已經(jīng)是65歲高齡。
經(jīng)過數(shù)次戰(zhàn)斗,耿炳文損失3萬士兵,后選擇堅守不出,朱棣深知耿炳文是一員老將,身經(jīng)百戰(zhàn),若是強行攻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見占不到便宜便只能撤兵。誰知消息傳到朝廷后就變味了,建文帝得知耿炳文失敗守城,便動搖了,于是以李景隆為大將取代耿炳文,朱棣得知此事后喜出望外,認為勝算高了一半。李景隆乃是李文忠之子,只可惜子不如父,結(jié)果喪師數(shù)十萬,最終開城迎敵,致使南京失守。
朱允炆的失敗的確和自己的優(yōu)柔寡斷有著之間聯(lián)系,臨陣換將,造成了更大的損失,若堅持任用耿炳文,或許事情不會惡化得如此之快,以至于最后落得個滿盤皆輸?shù)南聢?。而朱棣登基之后,耿炳文和李景隆都沒能落得個好下場,怪只怪朱允炆不會用人,朱元璋將此人留下必定是有其用處的。
電視劇里朱元璋讓二虎和玉兒兩個人遠走高飛,最終過上了隱居的生活。
大結(jié)局劇情:眾皇孫臣子跪于馬皇后床前悲哭,卻被朱元璋喝之門外,馬皇后的死讓他難以接受,他不斷呼喚著馬皇后,而馬皇后的寂靜讓他嚎啕大哭,朱元璋的哭聲叫聲震驚了眾人,朱標難以承受昏了過去。
朱元璋因傷心欲絕而變得神志不清,他砍傷二虎不許其他人接近馬皇后的遺體,朱標的哭喊終于喚醒了朱元璋。
徐達已病入膏肓,朱元璋卻命人送來酒肉讓其享用,徐達明白朱元璋的用意并痛哭著吞進口中。朱元璋抱著熟睡的青兒一宿未睡,李進報徐達辭世,朱元璋命皇孫守孝三天并為徐達立碑供奉。
朱元璋帶著青兒上大雄寶殿超度親人,隨著頌經(jīng)聲朱元璋回憶著童年和兄弟的情誼不盡落淚。超度完親人的朱元璋頓覺雙目失明實為天意,他要青兒領路前行,并旨意青兒為其隱瞞此事。
劇情評價:
《朱元璋》可以說是一部執(zhí)著深挖人性的作品。該劇濃墨重彩地剖析了眾多人物復雜的內(nèi)心世界,多層面、多角度揭示了歷史人物在王朝更替迭變的泥淖中被一張無形大網(wǎng)罩住愈陷愈深難以掙脫的沉痛悲郁,讓人不能不被它的厚重綿延所打動。
該劇最為動人、最為成功的地方,正是它對人物的真切塑造和有力把握。這部長篇連續(xù)劇最為動人、最為成功的地方,正是它對人物的真切塑造和有力把握。
該劇牽涉的人物眾多,成功及較為成功的、能夠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下十余人,不僅表現(xiàn)出同一人物的不同嘴臉、不同面目,而且還展示了同一陣營、同一身份或同一類型人物的不同遭際、不同命運、不同結(jié)局。(《新民晚報》評)
朱元璋一生勞苦功高,前半生為自己,圖天下。后半生為兒子,孫子謀后路。一輩子奔波勞碌,生怕苦了兒孫后代??墒翘觳凰烊嗽福瑲v朝歷代都是如此。先秦朝有嬴政,成姣同父異母之爭,唐代有李世民玄武門之變,足跡遍布歐亞大陸偉大的成吉思汗的子孫,也難以逃過。在大明又怎么會沒有呢!但是朱元璋那時候已經(jīng)看不見了借用一句俗話(眼不見,心不煩)。到頭來都是苦了父母。
藍玉不僅是朱元璋的一名義子,更是一員,名將,猛將。只是明朝初期被徐達,湯和,常遇春等開國名將的光輝所遮蓋。藍玉本人也是一個內(nèi)心要強的人,從不會承認自己比別人差。但是人非圣賢孰能無過。藍玉在在洪武五年的一場戰(zhàn)役中,敗給了元朝名將王保保,這場戰(zhàn)敗在藍玉心中留下了一塊硬傷。他無時無刻不在思考著怎樣打敗王保保來證明自己。他苦讀兵書,勤練兵事,可是時間不等人。洪武八年,王保保死在了漠北,曾經(jīng)日夜苦思破敵良策的藍玉失去了目標。但很快他就找到了新的目標,那就是徹底的消滅北元。
經(jīng)過十多年的四處征伐只剩下最后一處北元勢力,所以在,洪武二十一年三月,朱元璋將十五萬大軍交給了藍玉(這次的目標是徹底消滅北元,主帥是藍玉,唯一的)。朱元璋親自囑咐?倍道前進,直抵虜庭,肅清沙漠,在此一舉!?
藍玉的功績在這一次中達到了人生巔峰。率領十五萬大軍的藍玉最終在捕魚兒海將北元的勢力徹底打破,俘獲王室貴族,臣子百姓約六七萬人,各類牲畜十五萬頭。捷報傳至京城,朱元璋大喜,特賜詔獎勵,還將藍玉比作漢武帝時期的衛(wèi)青、李靖。藍玉班師回朝后,晉升為涼國公。
藍玉多次統(tǒng)領大軍,功勛卓著,朱元璋對其優(yōu)禮有加。藍玉便居功自傲,恣意驕橫,私自蓄養(yǎng)了許多莊奴、義子,乘勢橫行霸道。朱元璋對其多次耳提面命,責備他,但是藍玉本人卻不知收斂,不韜光養(yǎng)晦,依舊我行我素,反而是變本加厲的糜爛生活。朱元璋原本是將他留給太子朱標的班底人馬,無奈太子英年早逝。朱元璋又怕孫子拿不住藍玉,在洪武二十六年藍玉被人舉報蓄意謀反,老朱就趁機將其捉拿下獄問罪。藍玉一案前后共牽扯多達一萬五千人,全部被殺。
朱元璋把外在的隱患全部去除了,卻沒有想到最后是自己的兒子造反了。(這一幕真是家賊難防,老朱想都想不到)。在朱元璋死后的靖難之役中,朱允炆在四年時間里把明朝開國以來的兵力都用上了,唯獨沒有可以一個統(tǒng)領百萬雄師的大帥,這一幕的戲劇,實在難料。
假使藍玉還活著,可能就沒有靖難之役的發(fā)生,因為朱棣就是心有想法,也是不可能戰(zhàn)勝的。而朱允炆只是因為缺少一個帥才,便從一開始的占盡優(yōu)勢到一敗涂地只是缺少藍玉這樣的統(tǒng)兵帥才。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699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