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韓信的事跡你知道多少?下面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很多人都以為,韓信是被呂后還有蕭何除掉的,但是試問,如果不是有劉邦的默許,誰又有這么大的膽子,去殺害如此重要的大人物。根據(jù)歷史的記述,韓信被殺是因為他想要謀反,在多方查找資料之后,我們發(fā)現(xiàn)韓信還真的有這方面的苗頭。反正不管韓信真的造反與否,這件事都被人捅到了呂后的耳朵中,而韓信便成了西漢王朝首位死于告密的重臣。
韓信的軍事能力是非常的強(qiáng),不過對于為官做人的道理,韓信實在是還不及格。因為他不懂得什么叫暫避鋒芒,所以也就成了帝王眼里的一根刺。也就是在漢朝成立的那天起,韓信和劉邦再也不是親密無間的兄弟,取而代之的是君臣之禮,只要他有半分逾矩的行為,劉邦便會直接收拾了他。反正漢朝已經(jīng)打了下來,再要那么多厲害的將軍也是無用,韓信不懂收斂,也預(yù)示著他的結(jié)局。
就在韓信帶兵攻打魯國的期間,劉邦突然派人偷走了韓信的虎符,手里沒了軍權(quán),韓信已經(jīng)就成了個擺設(shè)。接著魯國選擇了舉手投降,于是乎,天下被劉邦收入囊中,也就是在這時候起,對于劉邦來說,韓信已經(jīng)沒有多大用處了,所以軍權(quán)也不能再由他掌控??梢灾?,劉邦害怕韓信今后不受掌控,所以就提前解除了他的權(quán)力,所以韓信這個大將軍,已經(jīng)只有一個空名了。
西漢成立之后,韓信被封為王,雖然此時的他有了至高無上的榮譽(yù),但是他手中卻沒有實質(zhì)的權(quán)力,這也讓他的內(nèi)心十分憤懣。不過韓信也只是自己心里不平衡罷了,畢竟這種事情不能被別人知道。但即使是這樣,韓信還是被人誣告為謀反,反正不管別的,有沒有造反,先貶了再說,于是韓信從王變成了候。
本來以為,事情到此為止了,但是沒過多久,又有人狀告韓信要造反,此次的告狀之人叫做欒說,他的哥哥是韓信的門客,因為一些瑣事被韓信施以酷刑,于是欒說就這樣記恨上了韓信,隨后便告發(fā)了韓信。
呂后聽聞消息之后,立刻命蕭何速來磋商,兩人最終選擇殺掉韓信。兩人先是命令韓信入宮,又在宮里除掉了韓信,手段極其麻利,要說這之中沒有劉邦的同意,那絕對是不可能的。不過,韓信是真的還是假的想謀反,反正還是被殺了,劉邦和呂后本來沒想一定殺韓信,這個小人物欒說,才是韓信的“催命鬼”。
劉邦許諾韓信五不死:見天不死,見地不死,見君不死,沒有捆他的繩,沒有殺他的刀。詳細(xì)解釋如下:
劉邦坐了江山后,怕韓信勢力大,壓了自家的天下,就想殺死韓信,可是自己親口封了韓信“三齊王”、“五不死”,怎么殺他呢?他想了個殺韓信的辦法告訴了呂后。
呂后召韓信進(jìn)宮,對韓信說:“你犯下了謀反罪,君王叫我殺你。”韓信說:“那不行,君王封我五不死的,這事我得當(dāng)面和君王說說?!眳魏笳f:“哼哼,你見不著君王了,你看看你來在了什么地方?”
韓信一看周圍陰森森的,往上看頂棚遮得嚴(yán)嚴(yán)的看不見一絲天,往下看地上鋪著毯子,看不見一點點地,又見不了君王,心里不由叫苦。沒等韓信分辨,呂后又說:“君王封你'五不死',我們都按君王的意思辦了。我知道你還要說:沒有捆你的繩,沒有殺你的刀,這些我們都不用?!闭f完,一揮手,兩旁幾十名宮女個個手拿棒錘,一擁而上,團(tuán)團(tuán)圍住,一陣亂打,把韓信活活打死了。
擴(kuò)展資料
另有傳說中,劉邦曾允諾,只要韓信頂天立地于漢土,絕不加兵刃于身。故韓信被殺時,呂后吊之於長樂宮大鐘之內(nèi),頭為大鐘所罩,不見天日;腳懸空于地面:所以無法頂天立地。
呂后也使用竹刀(削尖的竹子),或說是用桃木劍,而非以兵刃(刀、劍之類,有刀刃的武器)將其殺死,以不違背當(dāng)年的承諾,但無記載。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韓信之死
當(dāng)時漢王朝的主要宮殿有兩座:一座叫未央宮,是皇帝住的;一座是長樂宮,是皇后住的。因為這期間是呂后在主政,所以韓信來到長樂宮。長樂宮兩邊早就埋伏好了,當(dāng)韓信進(jìn)入未央宮,呂后一聲斷喝,預(yù)先埋伏的武士一擁而上將他捆起來時,這才發(fā)現(xiàn)“好朋友”蕭何早已無影無蹤了。后人嘆息曰:“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眳魏鬀]有請示也沒有匯報,也來不及了,當(dāng)機(jī)立斷,先斬后奏,把韓信殺了。韓信萬萬沒有想到:他一直引為知己的“好朋友”蕭何會暗算他,同時也沒有想到呂雉這個女流之輩會如此兇狠。而后,呂雉立即下令逮捕韓信的家人,將韓信父族、母族、妻族三族的人全部殺光。劉邦從前方回到京城以后,呂后向他報告:韓信被我殺了。劉邦的態(tài)度如何?司馬遷用了這幾個字來形容,叫“且喜且憐之”。司馬遷往往幾個字就傳神了——又高興,又同情,又嘆息,又可惜,非常準(zhǔn)確地說出了劉邦微妙的矛盾心理。因為韓信畢竟是劉邦的愛將,兩個人一起出生入死這么多年,你說一點感情沒有這是講不通的。當(dāng)然劉邦脫下自己的衣服給韓信穿,拿出自己的飯菜給韓信吃,這帶有收買人心的成分。但是,劉邦確實賞識韓信,韓信也確實是優(yōu)秀的人才,也確實是功高蓋世。所以劉邦在得到韓信的死訊后心情是非常復(fù)雜的,是又高興,又覺得可惜。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立大功的人最后卻沒有好下場。漢王朝開國第一功臣韓信被誣謀反蒙冤被殺,韓信慘死,并非才能不如劉邦;其軍事才能更是劉望塵莫及。韓信謂劉邦能將兵十萬,而他自己則多多益善,足見他在皇帝面前說話仍然自負(fù)如此。然而劉邦反問,多多益善何以為我所擒?韓信以陛下善于將將作答。其實,能將將先要能將兵,顯然是不得已而言之;真確的答案應(yīng)該是:玩真刀真槍的軍事,劉遠(yuǎn)不如韓;搞陰謀詭計的政治,則韓遠(yuǎn)不如劉。韓信具有一些真誠高貴的品質(zhì),遂為奸詐的政治家所乘,落得一生好像就是為劉邦做走狗似的,注定是兔死狗烹的。
1、劉邦當(dāng)初談到將來是否會殺了韓信時,承諾有“三不殺韓信”:一,天不殺韓信,二,地不殺韓信,三,鐵不殺韓信。也就是見天不殺、見地不殺、見兵器不殺。這是劉邦向韓信表示信任寵信所下的承諾,基本算是免死金牌了。
2、呂后為了殺韓信,又不想違背劉邦的承諾,就玩了文字游戲。她讓人用黑布把鎖韓信的籠子嚴(yán)嚴(yán)地裹起來,使韓信不見天日,然后她命令一群宮女拿著削尖的長竹簽,圍著籠子齊聲往里猛刺,這樣就做到了“見天不殺,見地不殺,見鐵不殺”,呂后這時說:“我就殺你個三不見”!韓信就這樣被殺害了。
3、韓信死后,高祖本紀(jì)記載劉邦 “且喜且憐之”,可見,劉邦也是想殺韓信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723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