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就給大家?guī)硗砬逶装座Z案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在國家動亂之際,最為深受其中苦痛的人,唯有貧苦百姓。有詩寫道: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在封建的年代,唯有權勢才是王道。因此,在連主持公道的官府都貪贓枉法之時,貧苦百姓才是真正的有苦說不出。
就例如,在晚清時的一件案子,俗稱“宰白鴨”案,原本是要草草了事的一件小案子,不料卻牽扯了眾多官吏,最終事情鬧大,竟傳到了慈禧的耳中,事情才得意真相大白,妥善處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這“宰白鴨”又是什么說法?下面便好好的講述一下這個著名的“宰白鴨”案。
清人陳其元在《庸閑齋筆記》中,便解釋了“宰白鴨”的含義:“福建漳、泉二府,頂兇之案極多,富戶殺人,出多金給貧者,代之抵死,雖有廉明之官,率受其蔽,所謂‘宰白鴨’也?!?/p>
所謂“宰白鴨”,就是有錢、有權、有勢的大戶人家里遇到一些官司時,便以重金收買貧寒子弟或者是無業(yè)游民來頂替,去官府認罪伏法。而因為這些頂兇者,是為了錢財而主動去送官府的行為,就好像是因貪利而被人任意玩弄、宰殺的白鴨,故被俗稱為“宰白鴨”。
這種陋俗最早是出現(xiàn)在乾隆年間的福建漳州、泉州以及廣東的潮州、惠州等沿海地區(qū)。后來,到了道光年間,廣西、江西,湖南以及浙江等省的刑案中也相繼出現(xiàn)了“宰白鴨”的事件。史載,當時僅僅福建漳州、泉州兩府,每年因“宰白鴨”而枉死的人命案就“不下百數(shù)十起?!?/p>
據(jù)《清實錄》記載,道光皇帝在批點有關“宰白鴨”案件的奏折時,曾非常的憤怒,他拍案而起,嚴厲痛斥這種行為,并且要求各級地方政府要堅決杜絕這種非法行為的蔓延滋長。然而,這并無太大效果。
“宰白鴨”案件,是犯案者和頂罪者雙方情愿之事,即便有廉明的官員,也容易受其蒙蔽。“宰白鴨”最悲哀之處,在于即便是主審官愿意為頂兇者洗冤,卻也無能為力。
而晚清時的一個案件,便大大鎮(zhèn)壓了“宰白鴨”的勢頭。
清光緒五年,胡體安等百余盜匪,劫掠了鎮(zhèn)平縣張樓寨張肯堂家,不僅卷走財物,還打傷事主后分路逃竄。而張肯堂報鎮(zhèn)平縣縣令馬翥,并派捕頭劉學泰緝逮了盜首胡體安。之后胡體安照例賄賂而釋放,另以18歲農民王樹文冒名頂替,以圖結案。
然而,在光緒七年,河南巡撫接到指令:“準刑部咨復……奉旨,胡體安處斬”。于是涂宗瀛督親提監(jiān)犯“胡體安”驗明正身。但頂替的王樹文不知要送命,便臨刑沿路大呼冤枉,并呼道本人“并非南陽縣人胡體安……系被誤拿”。而大清法律規(guī)定,凡處決人犯有臨刑呼冤者,便上報復審。
之后,清廉的涂宗瀛打算要親自審判這起案件,然而還沒等到王樹安的父親前來作證,涂宗瀛就因升遷而離開,而頂替他的官吏李鶴年卻并沒有涂宗瀛清廉,按照到時得規(guī)定,參與造成冤案者的官吏都須杖一百徒三年刑。這使有牽連的大小官員慌了神,紛紛去李鶴年處說情,制造偽證。而這些官吏為了躲避責罰而成功討好了李鶴年,使其將王樹安定罪。
但其結果卻遭朝臣不滿,于是他們便將此案件告知慈禧,要求慈禧明察。于是之后又派了一名官吏前來,但卻遭到眾人蒙蔽。于是又再次遭眾官員不滿。因此,王樹安的性命雖危在旦夕,卻也還沒有執(zhí)行。
好在,后來派來的張之萬是涂宗瀛的好友,并且兩人不僅是私交甚好,并且也同樣的是清廉的父母官。因此,這次不再會出現(xiàn)被收買或者迷惑的事情了,而經過張之萬的明察,發(fā)現(xiàn)了案件的真相,還王樹安清白。最后,王樹文供出了他只是被逼為胡體安等人看守衣服,并未參與行劫,并且與胡體安本不相識,因此只杖一百徒三年,于是王樹安便不再喊冤。
而那些參與其中的官吏,流放的流放,降職的降職,倒是都接受了責罰,而那胡體安卻是早早的逃走了。只不過,逃了一個小小的胡體安問題并不大,關鍵在于這次的“宰白鴨”案傳到了慈禧耳中,并且得到了明察以及懲罰,也足以讓眾多官吏不敢再包庇“宰白鴨”了。
參考資料:《庸閑齋筆記》、《清實錄》
很多人都知道大太監(jiān)李蓮英是慈禧太后身邊的大紅人,風光無限,殊不知在李蓮英之前,慈禧太后身邊還有一個叫安德海的太監(jiān),更是深得慈禧太后的寵愛。如果不是這個安德海被山東巡撫丁寶楨給誅殺了,那就沒有后來李蓮英什么事了。丁寶楨誅殺安德海,真可謂敢在太歲頭上動土的驚人之舉,一時震驚滿清朝野。那么,丁寶楨為何敢殺了慈禧貼身太監(jiān)安德海,最后他的結局如何?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一探究竟?! ?/p>
大太監(jiān)安德海本是咸豐皇帝身邊的御前太監(jiān),為人聰明伶俐,深得咸豐皇帝和慈禧的喜愛。但真正讓安德海走上人生巔峰的事件是辛酉政變,在咸豐皇帝駕崩后,慈禧太后為了陰謀奪權,就派安德海與恭親王奕進行密謀,最后成功地奪去了肅順等八位顧命大臣的權力。在辛酉政變中,安德海真可謂立下了汗馬功勞,被晉升為總管大太監(jiān),成為了慈禧太后身邊的大紅人?! ?/p>
安德海真的很紅,很牛,完成了他歷朝歷代前輩們都沒有完成的美夢。同治七年冬天,大太監(jiān)安德海公然娶妻,娶了一個19歲的戲子。除了公開,大張旗鼓之外,更牛的是慈禧太后為了表示寵愛,特地賞賜了白銀一千兩,綢緞一百匹。
這安德海娶妻真可謂了得,古代的太監(jiān)們又有幾人有這樣的榮耀?也真是如此,他在朝中仗勢驕橫,收受賄賂,為非作歹。但就因為慈禧的寵愛,無人敢惹他?! ?/p>
然而,就有一個狠人就要殺了這個為非作歹的大太監(jiān)安德海。他就是當時做了10年山東巡撫的丁寶楨,丁寶楨翰林出身,為官清廉,剛正不阿,早就看不慣安德海為非作歹,想要收拾他了。恰逢此時,在安德海的再三請求下,慈禧太后派他到江南置辦龍袍、預備宮中婚禮所用之物。這個安德海是在宮中憋久了,想借此出宮游玩,借機斂財。一路上,安德海招搖過市,大肆斂財,但他雖號稱欽差,卻并未攜帶任何公文。在他路過山東的時候,丁寶楨就得到密報,認為安德海置清朝不許太監(jiān)擅出宮禁的祖制于不顧,擅自出宮,此乃死罪?! ?/p>
于是乎,山東巡撫丁寶楨就立擬密折,痛陳安德海種種“震駭?shù)胤健钡牟环ㄐ袕剑埱竽棉k安德海。隨之,丁寶楨就下令抓捕了安德海。不久之后,丁寶楨接到由軍機處寄發(fā)的密諭,下令將安德海就地正法!隨即,丁寶楨就親自查驗確實后,遵旨將安德海就地正法于濟南,此日距安德海被抓不過五天。
丁寶楨之所以敢殺了安德海最主要的原因是這個安德海自己找死,認為得到了慈禧太后的同意,就可以擅自出宮,殊不知他再怎么受寵,也只是慈禧太后身邊的一條狗,并沒有那么重要,隨時可以被丟棄。更何況此時,慈安太后還活著,并非是慈禧一手遮天,并且這個安德海仗勢驕橫,還挑撥慈禧和同治的關系,早就成了眾矢之的。并且他犯了擅出宮禁的祖制于不顧,擅自出宮的死罪,即使慈禧太后想救他,也為了顧及自己的名聲,也不得不把他作為一顆棄子,不得不殺了他。而對于丁寶楨,慈禧太后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沒必要為此事與皇帝、慈安以及丁寶楨這樣的封疆大吏鬧得不可開交,就沒有報復丁寶楨?! ?/p>
丁寶楨誅殺安德海后,曾國藩贊嘆丁寶楨為“豪杰士”,不僅一時“丁青天”之譽傳遍民間,而且后來還被光緒皇帝升為四川總督。1886年,丁寶楨去世,享年66歲。在他去世后,清政府追贈其為太子太保,入祀賢良祠,并在山東、四川、貴州建祠祭祀。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745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清朝立國三百年,真的沒有一個昏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