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李鴻章的評價如此之差呢,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分別為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同時這4位還是洋務運動的主要推動者,洋務派的代表。不過還有一種說法是,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分別為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
曾國藩跟左宗棠這兩位在晚清朝堂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左宗棠一生戎馬,而曾國藩堪為晚清名臣之首,胡林翼、彭玉麟都在他創(chuàng)立的湘軍中做事,左宗棠與之相交甚篤,李鴻章是他學生。
李鴻章這個學生,前期對曾國藩的確是畢恭畢敬。但隨著自己實力增長,加之1866年,曾國藩在鎮(zhèn)壓捻軍中的失利,清政府改讓李鴻章為欽差大臣,負責剿捻事務,他逐漸開始自大起來,認為自己能夠?qū)υ鴩《?,言語中也多有不敬。
說起來,李鴻章算是晚清名臣中差評最多的一位,也是評價最為兩極分化的一位。恨他之人認為他簽訂了那么多喪權辱國條約,每份退讓中國利益的不平等條款都簽字非常干脆,甚至嘲諷他為“簽字小能手”;護著他的人則認為,清皇室姓愛新覺羅又不姓李,慈禧太后跟皇帝壓著他,他能不簽嗎?
有一說一,慈禧太后等滿清頑固派貴族一味要求妥協(xié),派李鴻章前去背鍋簽字,的確主要責任不在李鴻章,但那些恨他的人氣得不是因為他簽字,而是因為他壓根不反抗不爭取利益的態(tài)度。舉個最直觀的例子,在1919年的巴黎和會上,中國作為一戰(zhàn)的戰(zhàn)勝國,卻反過來要將原本被德國占領的山東地區(qū)讓給日本。
當時列強們虎視眈眈,中國孤立無援,但包括顧維鈞等在內(nèi)的中國代表團成員,卻是堅決不簽字,要求修改條約內(nèi)容,因此國內(nèi)還爆發(fā)了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在歐洲的留學生們也紛紛趕至巴黎發(fā)起抗議活動。
同樣是不平等條約,同樣是被列強所逼迫,但巴黎和會上的代表團,跟李鴻章在簽訂那些條約時的態(tài)度完全不一樣,這才是很多人嘲諷李鴻章簽字的原因。估計又有人要說了,李鴻章不是沒有抗爭啊,簽訂《馬關條約》的時候,一開始日本是要求賠償3億兩白銀,后來因為李鴻章?lián)趿巳毡救艘粯專乓詡麨榻杩?,要求改賠償金額為2億兩白銀。
但這里有兩點,首先李鴻章?lián)鯓尀榇笄迨×?億兩白銀這事,更多的是由于政治博弈,李鴻章這個槍傷頂多算個借口,而不是主要原因;其次,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失敗李鴻章多少得負點責。
在1894年甲午中日戰(zhàn)爭爆發(fā)的8年前,中日還因北洋水師發(fā)生過一次沖突,不過大概沒多少人知道,那就是長崎事件。簡單來說就是因為1885年英國侵占朝鮮南部巨文島一事,1886年的時候,北洋水師奉命北上對英、俄兩國進行震懾,將4艘戰(zhàn)艦暫停在日本長崎港。但因為當時中日矛盾已經(jīng)產(chǎn)生,北洋水軍與日本當?shù)鼐煲约懊癖姲l(fā)生沖突,雙方開始問責。
當時日本海軍力量非常薄弱,北洋水師副提督英國人瑯威理認為應當直接殲滅日本海軍(當時日本海軍根本打不過北洋水師),李鴻章拒絕;之后在談判僵持階段,清政府駐日使者徐承祖又提出要以武力作為后盾,李鴻章依舊拒絕;最后中國第一位法學博士伍延芳跟徐承祖共同認為,應當直接與日本斷交,李鴻章還是拒絕。
這里錯失了3次遏制日本海軍的機會就算了,而長崎事件之后,日本方開始加大對海軍建設,清政府卻開始縮減北洋水師軍費,丁汝昌多次提出要求購置新的大炮,全部遭到拒絕。在這種此消彼長的情況下,才導致了北洋水師慘敗的結局。
有人說李鴻章簽訂了《馬關條約》之后直接悲憤到吐血,但這個吐血究竟是因為后悔之前自己的多次制止,還是憤慨清政府無力,就無人得知了。再加上同為洋務運動推動者,曾國藩其他三人不說兩袖清風,但也都家底平平;唯獨李鴻章卻借由洋務運動積攢了大量財產(chǎn),光是遺產(chǎn)就有數(shù)千萬,連底下的盛宣懷都成了明面上的華夏首富。
雖然總體來說,李鴻章對大清,對中國的貢獻都是巨大的,但哪怕功大于過,相較其他名聲在外的名臣們,他的一些缺失也的確存在,大概這就是為何他會收獲如此多的差評的原因吧。
我認為李鴻章并非是中華民族的罪人,他也是睜眼看世界的人,也是想要拯救中華民族的人,他只不過是替清朝背了黑鍋而已。他雖然在中路甲午戰(zhàn)爭中失敗,但是歸根結底不是他的原因,而是慈禧太后以及那些貪官,他們那些軍費。是的,我國沒有良好的船只和武器,最后我國在中日甲午戰(zhàn)爭失敗。
中國為什么會犯甲午戰(zhàn)爭中失敗?首先是因為中國的裝備與日本相比太差,就是中國想要與日本同歸于盡,但是只有中國殘亡,而日本的軍艦確實好好的。那么清王朝為什么不花錢去購買好的武器裝備?這是因為這筆軍費被慈禧太后用于修建頤和園,大清王朝就快要滅亡了,而這些打光棍,人們卻依舊在享受,依舊壓榨著百姓,最后使得中國在中日甲午戰(zhàn)爭中失敗,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污點,一個大國敗給了一個彈丸之地,這是一個多么大的恥辱。
李鴻章在簽訂馬關條約中做出的努力李鴻章與日本的談判者伊藤博文,兩個人是舊相識。十年前伊藤博文到中國來拜訪李鴻章,而李鴻章去傲慢對待伊藤博文,三年后,中國在中日甲午戰(zhàn)爭中慘敗,兩個人又重新碰面,這時候出來是伊藤博文傲慢對待李鴻章。而李鴻章為了能夠減少做出的賠償,被日本人打傷之后,帶傷出席談判,為了能夠減少賠償數(shù)目。這個男人,為了自己的國家,不惜放下自己的自尊,被別人打上之后,要不月求公道,反而是為了能夠減少賠償數(shù)目。
李鴻章替皇家背了黑鍋李鴻章從小就非常聰明,她24歲的時候就考中了軍事,后來棄文從武。他目光長遠,主動請求清王朝進行洋務運動,他還創(chuàng)辦了北洋水軍,這是東方第一支現(xiàn)代海軍,在世界上也有非常大的影響力。但是由于中日甲午戰(zhàn)爭,由于慈禧太后的貪圖享樂,是他不得不背上這讓中國恥辱的黑鍋,他去談判簽訂了馬關條約。
? ? ? ?同為晚清重臣,為什么曾國藩和李鴻章的口碑差距極大?
曾國藩,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湘軍的創(chuàng)立者和統(tǒng)帥者。李鴻章,晚清重臣,淮軍和北洋水師的創(chuàng)立人。大家都知道這兩人是師徒關系,那為何學生李鴻章最后比師父混得還好,成為慈禧身邊的大紅人呢? 道光25年,李鴻章以年家子身份在曾國藩門下做幕僚,同時曾國藩對李鴻章很是欣賞,并努力地調(diào)教他,對他抱有很大的希望。
a
在曾國藩的幫助下,李鴻章組建了淮軍,這也成為了李鴻章一生的轉(zhuǎn)折點。在太平天國運動中,李鴻章領導的淮軍做出了重要貢獻,從此他一步步踏上了高官之路??衫铠櫿屡c曾國藩是不一樣的,李鴻章有很強的功利意識,他通過各種關系取得掌權者的信任來謀取高位,獲得各種權利。
曾國藩性格內(nèi)斂,過度追求道德完美,有著強烈的圣人情懷,辦起事來時時小心、處處謹慎。由于以德服人,且有一顆過人的包容心,所以他手下有一大批才能出眾之士。左宗棠、李鴻章都曾受恩于曾國藩,爆發(fā)沖突之后,曾國藩有雅量包容,以國家利益出發(fā),不計個人恩怨。如曾左交惡后,左宗棠收復新疆時,曾國藩予以大力支持。
b
痞子氣十足的李鴻章,也與當時重要人物結下恩怨,左宗棠、張之洞、翁同龢,都與李鴻章關系勢同水火。做大事得罪人是很正常的,但李鴻章卻把私人恩怨無限擴大。
在與左宗棠的沖突中,先是”塞防“與”海防“之爭,最終左宗棠勝出,慈禧出面支持收復新疆。之后,胡雪巖與盛宣懷爆發(fā)劇烈矛盾,本質(zhì)就是左宗棠與李鴻章之爭,最終一代巨商胡雪巖最終倒臺,李鴻章一方全面勝出。
在與帝師翁同龢的矛盾,真的是坑了李鴻章一輩子,更可怕的是影響了國家的命運!凡是李鴻章的事情,翁同龢一律反對,最致命的一擊是甲午海戰(zhàn)。當時李鴻章主管北洋水師,翁同龢是主管戶部的財神爺。北洋水師每次向朝廷要錢,翁同龢直接拒絕說沒錢,最終導致北洋艦隊的糧餉、軍火無力維持,導致甲午海戰(zhàn)大敗。
曾國藩死后留下財產(chǎn)給子女的,數(shù)目是多少呢?1.8萬兩白銀。這是什么概念呢?清朝中后期,一位總督如果不貪污,一年的合法俸祿是18萬兩。也就是說,曾國藩把一年工資的1/10留給了子孫,也就是一個多月的工資吧。
c
李鴻章病逝之時,他的家產(chǎn)超過了一千萬兩白銀,他給后代留下的個人財富,也超過了一千萬兩白銀。相較于曾國藩的1.8萬兩,足足多了500倍以上。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761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