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項羽死后他的家族怎么樣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在中國的歷史上,一向秉承成王敗寇的慣例。一般來說,不管是覆滅的前王朝還是戰(zhàn)爭中的失敗者,都會遭受到獲勝方的大規(guī)模屠殺。
這不僅是為了宣示主權,同樣也是為了防止戰(zhàn)敗者家族在暗中積蓄力量試圖造反。那么在兩千多年前著名的楚漢戰(zhàn)爭中,項羽在烏江邊拔劍自刎之后,劉邦又是怎樣處置項氏家族其他成員的呢?
根據(jù)《史記·項羽本紀》中的記載:“諸項氏枝屬,漢王皆不誅?!睆倪@一記錄可以看出劉邦在勝利之后并沒有降罪于項氏宗族的其他成員,而是非常寬宏大量地赦免了他們,對于其中一些品行良好的人還授予了爵位和官職。
1.項伯——射陽侯
由于項羽的叔叔項伯在鴻門宴事件中救了劉邦一命,所以劉邦在建國之后封項伯為射陽侯,并賜姓劉氏,但項伯一直因為幫助劉邦而飽受詬病。其實項伯在早年時是一個行俠仗義的俠士,曾為了躲避罪行,與張良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當項羽在攻破函谷關后,就將目標轉(zhuǎn)向了正駐扎在灞上的劉邦軍隊。項伯因顧念張良早年對自己的救命之恩,連夜前往劉邦軍中會見張良,試圖讓張良跟著自己歸順于項羽,免得白白送了性命。
這時的劉邦知曉了項伯的到來,于是以兄長的禮儀接待了他。項伯看到劉邦如此恭順,心中大為感動,與劉邦結為親家,并答應在回去之后勸說項羽放棄進攻的念頭。
劉邦之所以能在鴻門宴上全身而退,除了有項伯的幫忙之外,更因為項羽本身就是一個光明磊落的人,他認為這種設局刺殺劉邦的行為會為人所不齒,所以才無視了范增在鴻門宴上的各種暗示,放了劉邦一條生路。
除此之外,在劉邦的父親和妻兒都落到項羽手中之后,也是由于項伯的勸說才得以保全劉邦一家老小的性命。
甚至在項羽分封19路諸侯的時候,項伯又提出將巴蜀地區(qū)連通漢中郡一起封給劉邦。這才讓韓信能以漢中郡為跳板,用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方法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
2.項襄——桃侯
項羽的另外一個叔父項襄,早在漢二年時被灌嬰擊敗之后,就已經(jīng)歸順于劉邦,是項氏家族中最早投降的。究其原因,是由于項襄原本生性和善,早已看不慣項羽的許多殘暴行為,所以才會在這次戰(zhàn)敗之后毅然選擇投靠劉邦。
后來在劉邦在位期間,項襄還幫助劉邦平定了淮南王英布的謀反,在公元前195年受封為桃侯。項襄死后,謚號“安”,他的子孫后代繼承爵位,過上了太平的生活。
3.項他——平皋侯
在整個項氏家族中,如果說項羽是天生的武將之才,那么項他就是天生的宰相之才。在早年間項他就被任命為魏相,后又出任柱國,是項羽勢力中的重要骨干,曾多次在跟韓信的戰(zhàn)斗中全身而退。
漢元年劉邦帶兵平定三秦,率六十萬大軍攻占了彭城,項他也在此被灌嬰所俘,在權衡利弊之下選擇歸順于劉邦。漢朝建立之后,項他同樣被賜姓劉氏,封為平皋侯,爵位傳四世。
除了以上被封侯的三位項氏家族成員,其他的項氏子弟則都被淹沒在歷史的洪流當中。大部分可能已經(jīng)死在了戰(zhàn)場上,活下來的一小部分則可能因為沒有做出什么突出的功績,所以在降漢之后度過了默默無聞的一生。
如果是不知曉劉邦性格的人,可能會認為他赦免項氏一族的行為十分寬容大氣。但要知道這些項氏子弟在漢王朝建立之后全都被改成了劉姓,劉邦的這一做法表面上看去是寬宏大量,但實際上卻給項氏家族帶來了極大的羞辱。劉邦深知在項羽死后,他首先要做的就是穩(wěn)定局勢。
而項羽在大家心中是“戰(zhàn)神”一樣的存在,深受將士們的喜愛。為了讓項羽的部下歸順于自己,徹底打消他們以后的謀反勢頭,劉邦不僅使用“懷柔”的政策來赦免項氏一族,而且還給項羽舉辦了一場十分盛大的葬禮,以此來展示自己的明君風范。
雖然項羽死后,他的族人都受到了優(yōu)待,但可以看出這種優(yōu)待事實上是一種奇恥大辱。劉邦使用賜姓的方式將項氏家族的印記從此徹底抹除,在為自己博取好名聲的同時也安撫了軍心和民心,好讓自己有更多的時間去平定騷亂,為漢王朝的建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782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