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韽埲S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張三豐,太極拳的創(chuàng)始人,創(chuàng)建了武當(dāng)派,發(fā)揚了道教,在那個時代乃至后代都有著很高的知名度,如今在武俠小說中也有他的身影。據(jù)說他非常受明朝皇帝的青睞,都在找尋他的下落,這是怎么回事呢?
明朝眾多皇帝中,唯有朱棣對尋找張三豐的熱情最為高漲。朱棣苦苦找尋張三豐卻多年無果,他也一直沒有氣餒,還寫了一封信來表達(dá)自己的赤誠之心,信里面滿滿的都是對張三豐的羨慕與崇拜,將其奉若仙人,并且讓張三豐的弟子代為轉(zhuǎn)交。可這張三豐雖不是仙人卻活得像個仙人,找不到人影是常事,活得逍遙自在,看朱棣這么有誠意,雖無露面但是寫了一首詩送給他?;实蹅儭白沸恰弊返眠@么狂熱,其中也是有很多原因的,讓我們一一說來。
首先,這與明朝崇道有關(guān)
明代建國之后就確定了道教是官方宗教,明朝歷代的統(tǒng)治者都是尊崇道教的。而張三豐是道教的發(fā)揚者,也可以說是道教的“大神”,統(tǒng)治者們?yōu)榱烁玫囊宰诮梯o助政治,所以都想結(jié)交一些道教的仙人,與他們交好可以更好地推動道教的發(fā)展,也就能更好的穩(wěn)固統(tǒng)治。
其次,也與皇帝長生不老的美夢分不開
中國幾千年歷史上,每一位皇帝都想要長命百歲,永垂不朽。而道家修行的終身目的就是長生不老,達(dá)到羽化而成仙的境界。張三豐一副仙風(fēng)道骨的樣子,活脫脫的一個老神仙樣子,世人還傳說張三豐活了好幾百歲,這讓皇帝們很是眼紅,都想要找到他好好討教一下長生不老的秘訣。
張三豐到底活了多少歲?
說到張三豐的年齡了,就不得不多說一點了。今人都是講究科學(xué)的,怎么可能會有人活了幾百年呢!就是在醫(yī)療水平和生活水平都很高的現(xiàn)代最長壽的人也就一百多歲。顯然,張三豐活了幾百歲這樣的的話說出來都沒人信。
但是古人還真就信了,最相信的居然還是一國之主。其實這是道教人士為了宣傳道教而編造出來的,張三豐在世的時候就是神出鬼沒不見影蹤,這邊方便了有心人士的以假亂真,坊間傳說在明代幾百年間有人見過張三豐露面,所以張三豐長壽的傳言更加肆虐。
這其實都是有人在裝神弄鬼,假扮張三豐出來為他的名聲刷存在感,再加上古人大都相信有神仙的存在,所以大家都狂熱的追捧他,作為道教的狂熱粉絲的皇帝自然也入坑了。
那么張三豐到底活了多少歲呢?朱元璋在建立明朝的時候是1368年,此時的張三豐已經(jīng)是121歲的高齡,《明史》中記載,署獻(xiàn)王朱椿曾見過張三豐,當(dāng)時是洪武二十三年即1390年,也就是說此時張三豐還活著,已經(jīng)133歲了。還有人說張三豐曾為蜀王采長生藥。
還有很多野史和書籍中表示張三豐活了兩三百歲的,但都是沒有什么根據(jù)的猜測,如今我們可以知道的是,張三豐至少存于世間一百三十多年,至于他是何時逝世的還沒有其他史料可以證明。
談及張三豐,想必大家的印象是電視劇《倚天屠龍記》中塑造的形象,在金庸筆下他是一位蓋世英雄,也是武當(dāng)派掌門人,可以說很多影視和文學(xué)作品把張三豐神化,但是金庸筆下張三豐的形象杜撰成分很大,乃至于我們現(xiàn)在很多道觀的廟里都供奉張三豐,并稱其為三豐真人。
張三豐劇照
其實正史上張三豐確有此人,而且明朝有幾位皇帝都四處尋找他,傳說中他活了四百多歲,明史記載他活了218歲,這可能嗎?
張三豐的傳奇人生
張三豐遼寧阜新人,原名張君寶,道號三豐,師從張云庵。
張三豐自稱是張道陵的后裔,張道陵是道教的創(chuàng)始人,生活在東漢順帝年間,被世人尊為張?zhí)鞄煟彩菤v史上赫赫有名的謀圣張良的后裔,所以張三豐的祖先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的張良。
民間傳說張三豐的母親林氏先后生下四個兒子都不幸夭折,近五十才有了張三豐。林氏在臨產(chǎn)前幾天從睡夢中驚醒,她連忙叫醒丈夫張居仁,告訴他自己夢見一只仙鶴從東海飛來,落在自家屋頂上。林氏剛說完,就聽見房頂上有動靜,張居仁急忙跑出去看看情況,只見一只仙鶴從他頭頂上飛過,落在鄰居家的屋頂上。
張居仁覺得這是吉兆,他的兒子將來不是一般人,幾天后林氏生下張三豐,張居仁認(rèn)為兒子非同尋常,說不定是仙鶴轉(zhuǎn)世,于是給兒子取名叫張全一(寓意完美的人),后來夫妻倆經(jīng)過商量覺得張君寶念起來比較順溜,就給兒子取名叫張君寶。
不過古人都喜歡神化傳奇人物,真相如何,難以證實。
張三豐劇照
張君寶自幼聰明伶俐,熟讀四書五經(jīng),在五歲那年患了眼疾,張居仁夫婦請來老道長張云庵替張君寶治病,張云庵對張君寶一見如故,請求收他為徒,張居仁夫婦答應(yīng)了,張云庵不僅治好了張君寶的眼睛,還教他學(xué)道,張君寶后來考取功名,做了小官。
張君寶的父母去世以后,他回到家鄉(xiāng)為父母守孝,因張君寶癡迷道教,三年守孝期滿后便辭官云游四海,成為修道高人,后來來到三峰山,見三峰挺美,以山為名,改名為張三豐。
此后有很多關(guān)于張三豐的傳說,說他跟道門天師王重陽,丘處機往來,還說他穿著破爛不堪,從來不洗衣服,一頓能吃下一斗米,有的時候好幾天都不吃一頓飯,而且能日行八百里路。沈萬三也是他的徒弟,張三豐還向他傳授煉金術(shù),讓沈萬三富貴,這些傳說如今真假難辨,不過正史上的張三豐確實武道雙修,在武當(dāng)山創(chuàng)造了很多武功,比如游龍劍、七星拳、七星劍法等,至于太極拳是不是張三豐的杰作,史書沒有記載。
在金庸筆下張三豐有七個徒弟,分別是宋遠(yuǎn)橋、俞蓮舟、俞岱巖、張松溪、張翠山、殷梨亭、莫聲谷,正史上只有張松溪是張三豐的徒弟,其他六位只是跟張三豐學(xué)了幾招,并沒有師徒之名。
比如朱元璋作為明朝的開國皇帝,一直久聞張三豐的大名,于是派人去武當(dāng)山請張三豐,想向張三豐討教一些長壽養(yǎng)生之道。但是朱元璋兩次派人去請張三豐,張三豐都出門遠(yuǎn)游。所以到朱元璋死也沒能見到張三豐。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796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