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武藝高強有能力,公孫瓚為何肯將他讓給劉備?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趙云是三國里一個很受歡迎的人物,他武藝高強,智勇雙全,同時還具有很強的政治頭腦與大局觀,可以說是一個比較完美的人物。我這么說并不僅僅是基于演義中對趙云的種種褒美,正史記載中的趙云,雖然沒有演義描寫的那樣傳奇,但演義中所寫的事情基本上都有跡可循。
而趙云最初是在公孫瓚手下當(dāng)將領(lǐng)的,對于趙云這么有能力的人,為何公孫瓚會讓他跟隨劉備?這個問題還要從《三國志》原文以及裴松之注引的《云別傳》中來尋找答案。根據(jù)史書記載,趙云是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被郡里推舉,率領(lǐng)鄉(xiāng)勇民兵,投奔到公孫瓚的麾下。公孫瓚在幽州,當(dāng)時正和冀州的袁紹對峙相持,由于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在朝野都很有人望,因此在招攬人才方面公孫瓚很吃虧。
這時趙云領(lǐng)兵來投,讓公孫瓚既意外又高興,一時得意忘形和趙云開起了玩笑,問他:“你是冀州人,為什么不去投奔袁紹,反而來幽州投奔我?”我猜測公孫瓚的本意應(yīng)該是想聽到趙云拍拍馬屁,說點類似于“名公天下聞名,故特來投奔麾下”的話。結(jié)果趙云一點沒慣著公孫瓚,直接打臉回道:“現(xiàn)在天下大亂,我也不明白誰對誰錯,百姓生活艱難,我們冀州人私下議論,你們幽州這施行的是仁政,因此前來投奔,并不是覺得將軍你有多強,袁紹有多差。”(云答曰:“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縣之厄。鄙州論議,從仁政所在,不為忽袁公私明將軍也?!?
這里需要稍微解釋一下,公孫瓚負責(zé)的只是幽州的軍事工作,幽州的仁政跟他完全沒關(guān)系,完全是幽州牧劉虞做出的成績,相反,公孫瓚在幽州有嗜殺的名聲,跟“仁”這個字一點不沾邊。此外幽州政軍之間不睦,公孫瓚和劉虞政見不同矛盾很深,后面發(fā)展到兵戎相見的地步,最終公孫瓚擊敗了劉虞并將其殺害。
趙云來投的時候,雖然還沒發(fā)展到互相攻打,但至少已經(jīng)彼此看不上了。趙云當(dāng)面稱贊幽州的仁政,并以此作為投奔幽州的理由,基本上就是指著和尚罵禿驢了,完全是在當(dāng)面打公孫瓚的臉。因此我猜測公孫瓚應(yīng)該在第一面的時候就不喜歡趙云了。后面劉備也來投奔,公孫瓚安排劉備去青州田楷那里抵抗袁紹,直接借著這個機會把打自己臉的趙云打發(fā)到劉備那掌管騎兵了。雖然趙云暫時跟隨劉備,但他倆畢竟都屬于公孫瓚的部下,之后趙云借口給哥哥奔喪,直接脫離了公孫瓚集團,公孫瓚也并未挽留,正好討厭的人走了。趙云臨走前和劉備相約以后再見,后面公孫瓚兵敗身死,劉備被曹操擊敗投奔了袁紹,和趙云在鄴城再次相會,終于這一對君臣在一起了。
可以說,公孫瓚對于趙云的第一印象就不好,但后面并沒有直接讓他跟隨劉備,只是安排他離自己遠遠地輔助劉備,而不是輔佐,因此后面趙云并沒有直接成為劉備的屬下,而是先脫離了公孫瓚,好幾年后才正式成為了劉備的臣屬。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800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