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準(zhǔn)備了:丈八蛇矛的文章,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快來看看吧!
在《三國演義》中,張飛以及他兒子張苞的兵器叫做“丈八蛇矛”,這矛到底有多長呢?有人說是一丈八寸,也有人說是一丈八尺。如果是一丈八寸,這就沒什么好說的,畢竟張飛也是八尺大漢,這矛根本不算長;但如果是一丈八尺呢?那豈不是比他身高兩倍還長,這么長的矛,人拿著都費勁,張飛到底是怎么用它殺敵的呢?
首先,根據(jù)東漢末年被劉熙所著《釋名》:“矛長丈八尺曰矟,馬上所持,言其矟矟便殺也。 ”以及同時代服虔所撰《通俗文》:“槊,矛長丈八謂之槊?!笨梢娫跐h魏之時,習(xí)慣將一丈八尺的長矛稱為“矟”或”槊”。看來張飛用的,還真就是這種長達(dá)一丈八尺的”槊”,具體相當(dāng)于今天的四米25(漢代一尺長23.6厘米),都快有兩層樓那么高啦。所以,張飛作戰(zhàn)時真實的狀況跟《三國演義》里描寫的并不一樣,他應(yīng)該是先策馬沖鋒,然后在接近敵人的瞬間用長槊瞄準(zhǔn)、刺殺對手,同時躲避對手的兵器,一次交會后,雙方距離會拉開。這樣交會一次,稱為一“合”,如果雙方?jīng)]有傷亡,那就調(diào)轉(zhuǎn)馬頭再次沖鋒,再戰(zhàn)一“合”,這也就是咱們常說的“回合”。如果張飛和馬超真的像《三國演義》里說的那樣能大戰(zhàn)三百回合,我只能說,他們的體力和馬力實在是太好了!
不管怎么說,張飛武藝高超是毋庸置疑的,在中國歷史上,能使丈八蛇矛或者說馬槊沖鋒陷陣的武將都是頂尖的高手,因為馬的速度太快了,馬槊又足夠長,其沖擊力足以擊穿任何鎧甲(董卓在朝服內(nèi)穿鎧甲,李肅用戟就刺不穿,呂布一矛就刺穿了),但這樣也有個缺點,若馬槊完全了戳穿對手的身體則難以拔出,這樣在殺傷敵人的同時也很容易跌落馬背,或者喪失自己的武器,如果敵人眾多時,這種情況就會很危險。所以,每個使用馬槊的高手,都必須擁有高超的控馬技術(shù)、靈活的力度、完美的眼力、控制力和節(jié)奏感。
除了張飛外,中國歷史上最會使用馬槊的高手當(dāng)屬隋唐時期的尉遲恭,他經(jīng)常單騎入陣,屢屢避開敵騎的刺殺,甚至還能在兩騎交會時奪走對方的長槊來反殺敵人。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吉也擅使馬槊,便提出要跟尉遲恭比武,結(jié)果竟一次也刺不中對方,李世民看的興起,便問尉遲恭這究竟是奪槊難還是避槊難,尉遲恭說奪槊難,李世民就說那你演示一下吧。李元吉自負(fù)驍勇,根本不相信會有這種事發(fā)生,結(jié)果卻真被尉遲恭連續(xù)三次奪走自己的槊,李元吉在嘆服之余,卻也將此事引為畢生恥辱。每天懷恨在心,謀求報復(fù)??上г谛溟T之變,李元吉仍然不是尉遲恭的對手,最終被這位克星所射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801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