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正史中沒有武周的位置,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一代女皇武則天,自十四歲被唐太宗召入宮中,從才人(唐宮廷嬪妃中很低的一個等級)做起。公元674年,加號“天后”,與唐高宗并稱“二圣”。唐高宗駕崩后,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臨朝稱制。通過自己手段和些許運氣,終于在公元690年,拿掉了傀儡皇帝唐睿宗,昭告天下,易唐為周。自己登上了皇帝大位,定都洛陽,稱“神都”,建立“武周”。
雖然,武則天在女性做皇帝這事情上,在中國歷代封建王朝以來算是破天荒的一次,但是,畢竟她的“周”仍然是皇位嫡傳的封建世襲制,并不是如現(xiàn)當代資本主義的選舉制度產(chǎn)生出的如:撒切爾、特蕾莎梅這樣的女首腦,再加之,其本人也深受封建文化的影響,所以,她遇到了一個難以繞過去的大問題:她這個女皇一旦歸西了,皇位由誰來繼承呢?
而這個問題又引發(fā)了另一個讓她超級矛盾的問題:如果,將傳位給李姓的人也就是自個的兒子,那么,自己之前的努力豈不是白費了,這大好江山以后還是李唐王朝的,等于自個繞了個大圓圈又回到原點了。那么,不傳位給李姓的人,傳位給自己武姓娘家人,如:深受自己喜歡、信賴的侄子們,武承嗣、武三思等,這樣在姓氏上就是順理成章了。
對此想法,宰相狄仁杰等人就勸諫武則天說:“姑姑侄子的關系和母親兒子的關系比起來,誰更親?而且,陛下您百年之后,要想進入太廟享受后人的血食祭司和叩拜,也只有自己親生兒子、孫子們會去這樣做!”對于這個“血食”,古人則認為:人死后成為鬼魂,要想不挨餓有東西吃,只有自個親生的兒子以及子孫們,在選定的日子拿出食物來祭拜才行。
所以,武則天若是傳位給了自個的兒子,就不會有這樣的后顧之憂。而她如果傳位給自個的侄子呢?你只是人家姑媽,怎么會讓你進武家人的太廟呢?狄仁杰等人勸諫的這個問題,在當時的封建社會,是平常老百姓都明白的道理,作為一國之主的武則天就更是深知了。為此,武則天想到了一個“兩全其美的對策”。
這個對策就是:表面上,皇帝的位子還是讓李姓來做,而實權,則由她武姓家人來掌控,也就是唐史中的“李武政權”。
她采取的措施有以下這些:
首先,繼續(xù)加固武姓親戚們的實權和地位,把侄子武承嗣、武三思分別封為魏王和梁王,并將其十二個堂侄子都封為郡王,武三思的兒子武崇訓的權勢位于各個郡王之首。甚至,武承嗣、武三思兩人先后都坐過宰相,武家人牢牢的把控住中央權力中心。
其次,把安置在外地的兒子李顯召回立為皇太子,皇嗣李旦封為相王,這就明確有了皇位繼承人的問題。
再者,讓李姓和武姓兩家大肆政治聯(lián)姻,如:武崇訓娶了李顯之女安樂公主,武延基娶了李顯另外一個女兒永泰公主等等。
最后,為了讓李姓和武姓兩家表里如一的融在一起,讓自個的兩個兒子和侄子們當眾發(fā)誓合作到永遠。
本來,在武則天的精心組織下的李武政權,其中央政治生態(tài)還算平和,但是,到了武則天晚年的時候,卻崛起了一股新的勢力,似乎要打破這祥和的局面了。這就是武則天的兩位面首(男性式的嬪妃),以張昌宗、張易之兄弟為核心的勢力。
本來,女皇有面首倒也沒啥,但是,這兩兄弟可就不那么簡單了。
首先,他兩本就出身于當時社會還非常看重的“世族”,乃是高宗朝宰相張行成的后人,整個家族在社會上很有威望。
其次,圍繞依附在他二人身邊的不少人,都是朝廷大臣,甚至,如:蘇味道、房融、韋承慶、楊再思、李迥秀、李嶠、韋嗣立等人,還都曾經(jīng)做過宰相之位。所以,有如此實力的一伙人如果想發(fā)展壯大,必然會與當時李武政權的政治勢力發(fā)生碰撞。
如:在大足元年(公元701年),李武政權的幾位人物:永泰公主、武延基兩口子和邵王李重潤,三人私下議論張昌宗、張易之兄弟,最終,被二張得知后,他們便立即向武則天告狀,女皇大怒令三人自殺謝罪!
長安三年(公元703年)這兩兄弟又誣告太平公主所愛——朝廷大臣高戩,并把他流放到邊遠的廣東地區(qū)。張氏兄弟的這種針對行為,讓當時的第一大派李武政權的人豈能夠容忍?在此背景之下,有李武政權強大的實力支持,到了神龍元年的時候,由宰相張柬之挑頭發(fā)起政變。
他們殺死了張氏兄弟,逼得武則天將皇位傳于太子李顯,武則天自己則被打入冷宮,取消了武周的帝號,改稱為“則天大圣皇后”,李唐王朝復辟成功!
這次宮廷政變的本來目的,本只是為了清君側(cè)(清除掉女皇身邊的張氏兄弟及其黨人),而趕武則天下臺,只是張柬之為了貪功而所為。因為,當時武則天已是遲暮的老婦且已患重病,唯一的危險因素張氏兄弟集團一倒臺,武則天賓天之后,太子李顯自然會坐上皇位,否則,李姓家族則容易背負逼死生母的罵名且被武姓勢力所猜忌。
所以,張柬之這種行為很快引起李武政權勢力的不安,更是擔心他會成為權相,成為新的勢力,威脅李武政權的統(tǒng)治,很快,張柬之等人被罷相,且被貶到邊遠地帶一一殺害了。
參考資料:
【《資治通鑒》、《新唐書》、《舊唐書》】
公元690年(天授元年),武則天自立為帝,并宣布將國號由唐改為周,定洛陽為都城,建立了武周王朝。然而,雖然武則天自立為皇帝,并將唐朝的國號給改了,但是后人卻仍舊將她的朝代歸入唐王朝,沒人認為她中斷了唐朝,這是為何?
或許這其中的原因包括很多,但是最重要的莫過于以下三條。
其一,武周王朝建于公元690年(天授元年),并在公元705年(神龍元年)由宰相張柬之發(fā)動兵變,擁立唐中宗復辟后走下了歷史的舞臺。
整個武周王朝歷時只有短短的15年,這么短的時光,使得史學家們并不希望將武周王朝與唐朝進行分離,反而希望將其作為唐朝的一部分記錄于史書之上。
其二,武則天在病重之時宣布了退位,以相對和平的方式將江山還給了李唐后代,并沒有傳給武家人。另外,在武則天宣布退位的同時,她還頒布了遺詔省去帝號,稱”則天大圣皇后“,并與高宗合葬于乾陵,唐朝的皇位在一定意義上,并沒有流于外人之手??梢哉f,武則天的稱帝之舉最終被扼殺了,而武周王朝其實并沒有真正存在。
其三,武則天在唐高宗在世之時,其實就將朝政掌控了,可以說唐朝在其稱帝之前的很長歲月之中,實際掌權人就已經(jīng)是武則天了。而武則天稱帝之舉其實只是將自己的權力真實化,讓自己從藏在一個傀儡皇帝的身后走了出來,將最真實的自己展現(xiàn)在了世人的面前。
與此同時,朝局、朝中的制度以及王公大臣卻沒有特別大的變化,完全是沿襲著唐朝的舊制。同時,在武則天的治理下,唐朝蒸蒸日上,為后來的“開元盛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因此,武周王朝可以說是一個唐朝的延續(xù)時期,但卻不能稱得上是一個新的王朝。
不可否認的是,武則天的一生是傳奇的,而她更是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位稱帝的女性。武則天所做的事,是前面無數(shù)掌權太后所不敢做的事情,但是,武則天所想的,只是要順理成章地治理自己的一代王朝,而對于讓唐朝改朝換代之事并不太熱心。
也正是這樣的想法,使得武則天在很長的時間內(nèi)處于猶豫不決的狀態(tài),最終并沒有將江山留給自己的家族——武家。正是因為世人知道武則天對于權力的渴望以及對于唐朝的治理能力,使得大臣們在其稱帝之時雖有不滿,卻沒有起兵討之。
然而,隨著武則天的病重,唐朝的未來處于了一種不確定之中,有識之士才選擇了起兵逼迫其退位。因此可以說,當時的世人并沒有唐朝被中斷了的想法。
參考文獻:《新唐書》、《舊唐書》、《資治通鑒》
眾所周知,武則天是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人物。在很多人心中,她一直是唯一的女王。但是,這個“唯一”只是很多歷史學家認可的。嚴格來說,她不是第一個女王,也不是唯一的女王。武則天建立“武周”的時間很短,但畢竟作為一個皇帝,吳燦建立的武周王朝算不算歷史上的一個王朝?
1.武則天
在這里,或許是古代歷史上后宮地位相當高的存在??梢苑Q之為皇帝,并不是所謂的“皇后”。武則天的榮譽可想而知。然而,武則天并不僅限于此。李治死后,她企圖篡奪李唐王朝,稱帝,改國號為“周”,史稱武周。然而,最終她把它歸還給了唐力,并以李欣宇之名與他一起埋葬,而不是“武周皇帝”。
2.武則天建立了周朝
為了這個周朝,武則天真的是盡力了。畢竟她面對的和普通篡位者不一樣,首先是性別的差異。武則天從唐朝宗室退休引起了國王們的焦慮。他們當然不會白等,想起來反抗,但最終還是被打敗而死。甚至有
3.武周是王朝嗎?
說到這里,可能有人會想到王莽的《新王朝》。在歷史朝代的代表中,新朝屬于一個單獨的朝代,它介于西漢和東漢之間,一般認為東西漢都是漢朝。那么,在唐朝,武周算不算一個獨立的王朝?從時間上看,應該算。只是這個朝代不一樣。它沒有經(jīng)歷過其他朝代的一切,包括農(nóng)民起義,弒君等等。只是政變而已,沒有單獨的史傳記載。一切都記載在唐朝的史書里。
況且武則天還了政權,政權還給了李家,唐朝還在繼續(xù)。所以,武周并不能真正算是一個歷史朝代。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807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