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買臣休妻”真相還原!朱買臣未續(xù)弦足以證人品!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讀唐人李治的詩:“至近至遠(yuǎn)東西,至深至淺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辈挥上肫鹬熨I臣休妻的故事。其實史傳是很少說人家庭婚姻夫妻關(guān)系的,在西漢,只有朱買臣是個例外。朱買臣休妻只不過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離婚公案,卻紛紛揚揚幾千年。最要緊的,是把朱買臣的人格也弄得面目全非。
朱買臣,字翁子,會稽吳人。家里十分貧窮,但他萬分愛好讀書。屬于吃了上頓不擔(dān)憂下頓糧食在哪,卻發(fā)愁手頭找不著書看的那種。家里沒有田地,更談不上產(chǎn)業(yè),夫妻倆就靠砍賣柴換糧食過日子。本來妻子也本分,愿意跟著朱買臣,每人挑一擔(dān)柴叫賣,可是朱買臣太過狗血,偏要挑著柴一邊走一邊高聲誦讀。妻子怕鄉(xiāng)鄰見笑,說:“你別這么拽好不好,這不丟人現(xiàn)眼嗎?”朱買臣不聽,偏偏叫得更兇:“蓋之如天,容之如地?!逼拚f:“我實在受不了你,我要離婚?!辟I臣一愣,停住了吟誦,繼而一笑,說:“夫人,你可是有所不知,我年五十當(dāng)貴,現(xiàn)在已經(jīng)四十多歲了,你跟我苦了很多年了,等我富貴了,正好可以報答你啊?!?/p>
妻正在氣頭上,怒罵道:“就你這樣,不餓死在哪條溝里就算好的了,還指望富貴呢?!绷R完甩掉柴擔(dān)子跑了。朱買臣橫豎留不住,只好眼巴巴看著妻子遠(yuǎn)去。照樣砍柴賣柴,照樣換回來糧食,日復(fù)一日,只不過身后再不見往日的妻子,獨自一人,孑孑只影,好在吟誦聲如何高亢,也沒人指責(zé)干涉了。一個天寒地凍的冬日,朱買臣在一座墳山砍柴,挑上柴正要出山,卻看見過去的妻子和新婚的丈夫正在上墳掃墓呢。他們也看到了朱買臣,知道時候不早,朱買臣肯定又凍又餓,就招呼朱買臣和他們一家子一起吃飯。朱買臣也不客氣,樂得一頓醪酒飽飯,還省了一頓飯米錢呢。
這樣又過了好些年。一日,郡里的上計吏要進(jìn)京匯報工作,朱買臣隨去做雜役。他們押送重車到了長安,等著丞相和御史大夫接受公文聽取匯報??傻攘撕脦兹找膊灰妱屿o,他們只好在公車署盤桓。等得久了,上計吏帶的盤纏眼看都吃光了,再辦不成公事就只能靠討飯度日了。也該朱買臣時來運轉(zhuǎn),正當(dāng)萬般無奈之際朱買臣居然遇到了在朝廷做官的同鄉(xiāng)嚴(yán)助,那時的嚴(yán)助在漢武帝身邊當(dāng)差,紅極一時。他知道朱買臣滿腹經(jīng)綸,是個飽學(xué)之士,就把他推薦給了皇上。
皇上聽嚴(yán)助說這個人如何了得,馬上召見面試,讓他給皇上講《春秋》,說《楚辭》。年近五十的朱買臣花了幾十年時間讀書,讀的就是這玩意,于是使出渾身解數(shù),口若懸河、滔滔不絕,把個漢武帝說得龍顏大悅,當(dāng)場賜官中大夫。這還了得,昨天還是個樵夫,突然間鯉魚跳龍門,成了皇上身邊的大臣,中大夫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中央政府的部長啊。朱買臣欣喜若狂之余,牢牢記下了老鄉(xiāng)嚴(yán)助的舉薦之恩。那時候的官,來得快去得也快。朱買臣和嚴(yán)助因為侍中期間,一不小心犯了事,恍惚之間又被皇上免了官。坐了好多年冷板凳,等到皇上覺得他錯誤檢討得差不多,毛病也該改正了,又召見他,讓他回老家去做會稽太守。
得了皇上詔令,朱買臣穿著罷官時的衣服,將太守印揣在懷里,像個平民一樣和郡里守邸的人一起吃飯,那些人對他看都不屑看。一頓飯都快吃完了,朱買臣故意把系印的綬帶稍微露出來那么一點點。守邸的人挺奇怪,走上前扯那綬帶,把太守印扯了出來,大吃一驚,馬上走出屋外告訴掾吏們。這時掾吏們都醉醺醺的,七嘴八舌罵守邸者“胡說”。守邸者說:“那你們自己去看啊!”有一個曾經(jīng)與朱買臣有過交往、平素瞧不起朱買臣的掾吏走進(jìn)去一看,嚇得扭頭就跑,嘴里大叫:“真的啊!”于是有人趕緊去告訴守丞,彼此互相推掇著排成隊到中庭來拜謁朱買臣。
守丞早聽說新的太守要來上任,早已組織了一百多輛車迎接,還發(fā)動老百姓清掃道路。進(jìn)入?yún)强h境內(nèi),朱買臣見到他的前妻和丈夫正在打掃道路,就停下車,打了招呼吩咐后面的車載上他們夫妻二人一起去太守府,安頓好住房,供他們好吃好喝。夫妻倆住了一個多月,不知道哪個葫蘆冒煙,那女人居然上吊自殺了。朱買臣之所以至今名聞遐邇,并不是因為他的經(jīng)世之才或者達(dá)官顯貴,而是他那一段沒有白頭偕老的婚姻,或者說是后世文人對他那段婚姻泛濫式的演繹。大約是朱買臣死去一千年以后,大宋娛樂場所開始流行戲文《朱買臣休妻》,其后有元雜劇無名氏作品《漁樵記》,至明清年間,還有多部傳奇演繹這個故事,其中爛柯山》至今仍在舞臺上演出。所有這些文藝作品,內(nèi)容大致相同,比起《史記》《漢書》,大都多出兩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一個是“冒雪砍柴”,一個是“馬前潑水”。
“冒雪砍柴”說的是某月某日,天寒地凍,大雪紛飛,朱買臣饑腸轆轆,卻被妻子崔氏硬逼著上山砍柴。在山上,朱買臣滿以為多砍些柴草賣了,多買些米面回家,妻子一定會高興起來,所以拼命砍柴。而在家里,崔氏卻早有預(yù)謀,讓媒婆為自己物色了家道殷實的張木匠做新丈夫,此刻正忙著約會呢。等朱買臣一進(jìn)家門,崔氏就要朱買臣寫下休書,迫不及待地要和朱買臣解除婚姻關(guān)系。朱買臣痛苦地懇求妻子再忍耐一時,等他時來運轉(zhuǎn),日子好起來,定然不會薄待于她??纱奘蠀s堅定地表示,即使將來朱買臣高官厚祿,自己做了乞丐,也不會后悔。朱買臣見崔氏全然不顧夫妻情分,只好含淚寫下休書。
“馬前潑水”說的是朱買臣的才學(xué)折服了漢武帝,大喜之下,直接封朱買臣為太守。崔氏知道后心懸意亂,悔青腸子之余,想拋棄張木匠回到朱買臣身邊,再做太守夫人。主意既定,便動身去找朱買臣。崔氏蓬頭垢面,赤著雙足,出現(xiàn)在朱買臣面前,苦苦哀求朱買臣允許她回到朱家的時候,坐在高頭大馬上的朱買臣一臉鄙夷的神色看著崔氏,然后命令隨從端來一盆清水潑在馬前,對崔氏說“你若能把潑在地上的水一滴不少收回盆中,我朱買臣就答應(yīng)你回來喲?!贝奘下犝f,知道與朱買臣緣分已盡,思想徹底崩潰,自盡而亡。
其實朱買臣休妻并非事實真相,《史記》和《漢書》記錄的事實都是朱買臣的妻子休掉朱買臣,原因很簡單,其妻“數(shù)止買臣毋歌嘔(謳)道中”而“買臣愈益疾歌”。朱買臣太犟或者是太癡迷于吟誦,妻子覺得太丟臉,勸他,他卻更大聲地“歌嘔”,妻子一怒之下,憤而出走。說起來,這個故事是很勵志的,中國自古以來,有文字記載的婚姻公案,極少見到妻休夫的,而朱買臣是,可見這對他是個多么大的打擊,但朱買臣沒有被擊倒,仍舊“負(fù)薪而歌”,刻苦讀書,最后終于出人頭地。
從品格的角度講,《史記》和《漢書》記載的朱買臣夫妻,尤其是朱買臣的妻子,其實是很高尚的,朱買臣靠砍柴賣柴度日的時候,她非但不嫌棄不拋棄,反而“負(fù)戴相隨”,有點有難同當(dāng)、相濡以沫的味道。在和朱買臣離婚之后,原本不相干了,但“見買臣饑寒,呼飯飲之”,仍然很大方地接濟(jì)朱買臣。至于她當(dāng)初執(zhí)意“求去”,應(yīng)當(dāng)是雙方都有不當(dāng)之處,彼此脾氣都太激烈,用今天的話講,她們離婚的原因僅僅只是性格不合。只要我們能夠理解,作為一個女人,自己的男人挑著一擔(dān)柴在大街上瘋瘋癲癲地吟詩唱歌究竟有多么丟人,就不難理解朱買臣妻執(zhí)意“求去”,而對于她離棄再婚之后,看到且凍且饑的前夫,依然“呼飯飲之”,我們就不能不肅然起敬了。
而朱買臣也是有著較高道德修養(yǎng)的儒者。在妻子“求去”的時候,他老老實實地把自己的預(yù)感告訴她“我年五十當(dāng)富貴,今已四十余矣。女(汝)苦日久,待我富貴報(汝)功?!逼拮诱跉忸^上沒有聽進(jìn)去,朱買臣也并不為難她。后來做了太守看到前妻和丈夫為他到任清掃道路,他趕緊下車,讓隨從把前妻夫婦請上車,載到府上安頓好,并待之以上賓。更為感人的是,細(xì)心的讀者會發(fā)現(xiàn),從《史記》《漢書》等史傳和后來的文藝作品看,都沒有提到朱買臣另娶續(xù)弦,只提到他有一個兒子做了郡守右扶風(fēng)。
兒子名朱山拊,拊者,拍掌大笑,或安撫之意也。從這個名字看,應(yīng)該是朱買臣并未發(fā)跡時與前妻所生,而朱買臣僅此一子,似乎也可以佐證,朱買臣并無三妻四妾。結(jié)合后來朱買臣挺身而出,冒著生命危險,為嚴(yán)助和莊青翟報仇的事實來看,朱買臣為人不僅憨實正直,循禮守法,而且仗義敢為,不失為一個至誠君子。如此而論,后來的文藝作品,杜撰出來的那兩個情節(jié),不僅把崔氏寫得淺薄勢利,而且出爾反爾,厚顏無恥,也把朱買臣寫得心胸狹隘,冷漠無情,甚至得志便猖狂,雖然從觀賞效果的角度講,豐富了故事情節(jié),增強了審美內(nèi)涵,但客觀上卻玷污了主人公的人物形象,也或多或少渲染了人性負(fù)能量,突出了冤冤相報的不良人格。
小編認(rèn)為無論是從匡正社會倫理,還是促進(jìn)社會和諧,樹立正確的婚姻觀、家庭觀而言,朱買臣夫婦賭氣離婚不足取,但全面觀之,她們不因富貴思淫欲,不因離異忘情義的思想品格,還是難能可貴的。
朱買臣妻子的典故如下:
朱買臣是明朝時期的一個著名將領(lǐng)和政治家,他的妻子被稱為“朱夫人”,典故描述了朱夫人在丈夫去世后的一個故事。
據(jù)傳,朱買臣死后,朱夫人把全部的家產(chǎn)都捐獻(xiàn)給了國家,僅留下一身孝服和自己的父母。當(dāng)時的人們對于這種行為十分驚訝,認(rèn)為朱夫人這樣做無異于自殺。
但是,朱夫人并沒有停止她的行動。她決定削發(fā)為僧,成為一位出家人。在她離開時,她留下了一封信,向丈夫表達(dá)了她一直以來對他的愛和思念,并對他的心靈表示慰藉。
朱夫人的舉動被后人看作是一種對丈夫的深情摯愛和對國家的忠誠。這個典故也成為明朝時期婦女節(jié)儉勤勞、顧全大局的代表性故事之一。
拓展資料如下:
朱買臣(生卒不詳),字翁子。西漢吳縣(今屬江蘇)人,西漢大臣。漢武帝時,為中大夫,累官至?xí)亍⒅骶舳嘉?,位列九卿?/p>
朱買臣家貧好學(xué),靠賣柴生活。經(jīng)同鄉(xiāng)嚴(yán)助推薦,拜為中大夫。東越多次反叛,朱買臣向漢武帝獻(xiàn)平定東越的計策,獲得信任,出任會稽太守。約一年后,因平定東越叛亂的軍功升官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
幾年后,朱買臣犯法被免官。不久復(fù)任丞相長史。后因誣陷御史大夫張湯事發(fā)被漢武帝在長安處斬。朱買臣在楚劇《朱買臣休妻》中的角色由徐明飾演。
西漢的朱買臣是吳縣(今屬江蘇)人。家里很貧窮,但非常愛好讀書。他不治產(chǎn)業(yè),四十歲仍然是個落魄儒生,常??靠巢褓u掉以后換回糧食維持生計。
朱買臣(左上)賣柴漢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吳王劉濞以誅晁錯為名,聯(lián)合各諸侯擁兵造反,史稱七國之亂。朱買臣夫妻倆為逃離戰(zhàn)亂,背井離鄉(xiāng)逃到會稽郡富春縣下涯(今建德下涯鎮(zhèn)),見前面一條溪流,清澈透明,因唇干舌燥,忙蹲下來用雙手捧水飲之,口感甘爽。
因為朱買臣把前妻接到太守府里來享福,實際上是在變相地羞辱前妻,自尊要強的前妻忍受不了這種屈辱就自殺了。
戲文里的朱買臣休妻多次被搬上舞臺,說朱買臣的前妻貪慕虛榮、見異思遷,而朱買臣卻不計較過去,善待前妻令她羞愧自責(zé)而自盡。
而實際上完全不是這樣,他的前妻實際上是一個誠實善良,愿意踏實過日子的女人,由于朱買臣好高騖遠(yuǎn)、貪慕榮華富貴,不肯踏踏實實地過日子,平時都是妻子拋頭露面干活養(yǎng)家,而且朱買臣為人張揚,多年來沒有絲毫改變,妻子受不了周圍人的冷嘲熱諷,無法忍受才主動讓朱買臣休了自己。
由此可見,他的前妻其實是一個非常有自尊心,也比較看重名譽的女人,而且也很善良,離婚后她不忍心見到朱買臣窮困潦倒吃苦受累,就有意在背后托人善待他,卻不肯讓朱買臣知道是自己在背后為他付出。
但心胸狹窄的朱買臣卻認(rèn)為這一切都是妻子對自己的羞辱,非常了解前妻的他發(fā)達(dá)之后為了一雪前恥,故意把前妻夫妻倆接入到太守府里面好吃好喝,并且不讓他們離開,因此朱買臣獲得了好名聲,而前妻卻落了一個貪慕虛榮的壞名聲。自尊心極強的前妻無法忍受,看不慣朱買臣的小人嘴臉,但是又離不開太守府,只好自盡以示清白,卻又被外人說成是羞愧難當(dāng)而自盡,真是可悲可嘆。
朱買臣最后也沒有好的結(jié)局,他是通過朋友引薦才當(dāng)上官的,最后也被好朋友牽連而被處死。
其實這就是覆水難收的故事,當(dāng)然覆水難收的故事其實是有兩個版本的,一個就是朱買臣,另一個版本就是姜太公的,在這里就來說下朱買臣版的覆水難收。
在還沒有發(fā)跡時候的朱買臣生活十分窘迫,和老婆住著草屋,每日也要砍柴為生,但是他勤奮好學(xué),不論走到哪都帶著一本書,甚至在集市上也是邊賣著柴火邊讀著書,有人覺得這人有志氣,同情他,所以經(jīng)常買他的柴,照顧他,但也有人覺得他傻,都窮成這樣了,還裝模作樣,他自己卻安之若素,但是他的妻子卻受不了這種生活了,就嫌貧愛富的與當(dāng)時貧困的朱買臣離了婚,
朱買臣后來發(fā)高中被封為了會稽太守。這個時候他前妻跑來攔在了他的馬前,希望與朱買臣復(fù)婚。朱買臣就命隨從拿來一桶水往地上一潑,說:“你若再拾此水仍歸桶中,一滴也不漏,我就和你復(fù)婚。”他妻子知道覆水難收,而且自身羞憤交加就一頭撞死在街前,這叫“崔氏當(dāng)年不念舊,后悔不及面慚羞,今日碰死在街口,這就是不是夫妻不到頭”。
其實這個故事根據(jù)史料來看是發(fā)生在姜太公身上之后被轉(zhuǎn)到了朱買臣身上成為一出元雜劇,之后又被其他劇中吸收演化成為了戲劇《馬前潑水》,從朱買臣馬前潑水的舉動來看,這個潑水是有幾種意思的,一是表示的覆水難收,崔氏已經(jīng)離他而去又怎么可能再回來,暗中意思就是根本不可能。二是用這種方式來羞辱自己的前妻,畢竟不是沒給你機會,給你了,只不過你不可能完成而已。三是一盆冷水讓他的前妻清醒一下,為了利益才來找他,她太過熱衷于利益了。以上純屬個人看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814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