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秦始皇的兒子為何不姓贏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我國古代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結(jié)束了當時四分五裂的局面,最后統(tǒng)一了天下,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之下的封建主義國家,秦始皇嬴政也正式登上歷史舞臺,成為歷史上第一位統(tǒng)一中國的皇帝,大家對秦始皇并不陌生,在我們的認知里,秦始皇叫“嬴政”,而后來他的兩個兒子一個叫扶蘇,一個叫胡亥,按照中國的姓氏文化,子隨父姓,可是在這里看來,卻完全體會不到,這究竟為何?
其實,大家稱秦始皇為“嬴政”,本身就是一個錯誤的稱謂。因為在古代,人們彼此的稱謂根本沒有那么簡單。在古代,一個人的稱謂大致包括姓、氏、名、字、號等等。而在我們現(xiàn)代社會,我們已將姓與氏組合成了一個新的詞,那就是“姓氏”,而姓氏的大概意思就是就是指我們的姓,同理,也將名與字組合成了一個詞,那就是我們的名字,在當今就指的是人名。那我們?yōu)槭裁匆@樣做呢,原因就是,在當今,氏與字已經(jīng)沒有人去講究這些,那至于號,基本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外號了。
那么,在古代人們的稱謂如此的講究,就拿我們都熟知的歷史人物孔子來說吧,人們對他的稱謂就是“孔子”二字,在我國古代,“子”是當時人們對士大夫統(tǒng)一的稱呼,那孔子的姓氏名字分別是什么呢?在我們中小學教科書里,對孔子的介紹說得很明白,孔子姓子,孔氏,名丘,字仲尼。在我們遠古時期,姓原本是母系社會的發(fā)展而來,主要用途是區(qū)別血源,目的是為了制約婚姻,因為同姓家族之間不能通婚,而氏卻是父系社會產(chǎn)生出來的東西,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區(qū)分貴賤,而且通過氏可以了解他的家族地位,以及社會地位。
而在秦滅六國之后,制度等一方面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最明顯的就是姓就是氏,氏也就是姓,因此姓氏在當時變成了姓和氏的一種書面用語,所以古代世人對秦國姓氏的發(fā)展并沒有很深的了解,于是簡單的就按照自己的姓名習慣本能的將秦始皇的古姓當成了今天的姓氏一樣放在了名字的前面,最終被叫成“嬴政”。直到今天。
所以,秦始皇是姓嬴,趙氏,這樣算下去,他的兒子也必須是嬴姓,趙氏,而大家稱呼他的兒子為扶蘇與胡亥,那只是因為沒有稱呼他們的氏而已,如果完整的稱呼,他的兒子應該叫“趙扶蘇”和“趙胡亥”。
對于統(tǒng)一六國建立秦朝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相比大家都是很熟悉吧,那么大家有沒有想過秦始皇叫嬴政,為什么他的兒子一個叫扶蘇,一個叫胡亥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其實說到底這還是跟古代的姓名有關。在每一個朝代都有這個朝代主權者的姓氏,比如說周朝的王室姓“姬”,商朝的王室姓“子”,等等,對于大秦帝國來說也有自己這個王朝的王室姓氏那就是“趙”。其實對于嬴政來說更應該叫他趙政,但是由于嬴政不喜歡這個姓氏所以很少有人叫他這個名字,對于他的這兩個兒子也本應該叫趙扶蘇、趙胡亥。也是因為嬴政不喜歡趙姓曾下令不許任何人叫他趙政,所以只叫了扶蘇,胡亥,不加前面的姓。
對于他這兩個兒子的取名也有一番寓意,特別是公子扶蘇的。扶蘇這個名字取自于一句詩“山有扶蘇”,扶蘇其實是一種樹的名字,它象征著少年的玉樹臨風,風度翩翩。據(jù)史書上記載扶蘇在歷史上還真是玉樹臨風、一表人才,正是應了父親嬴政的期望。對于胡亥,說法最多的就是胡亥的母親可能是胡人,所以他的名字里帶有一個胡字;也有說取這個名字是因為他的屬相亥豬。
秦始皇二世胡亥的名字來歷探究:
一、胡亥的母親應為原平襄縣(現(xiàn)在的甘肅省通渭縣)人,襄戎國的羌人。襄戎國很有可能是老秦人東移時移交或轉(zhuǎn)讓給襄戎人的,所以大秦一直沒有再次占領襄戎國,但老秦人的墓卻在襄戎國地界存在(現(xiàn)在的天水、隴南、通渭等地區(qū))。所以將胡亥的母親說成是胡人是對的。雖然由于秦國及以前的歷史資料被毀,但大秦沒有消滅襄戎國,也沒有敵視過襄戎國,這是歷史事實。
二、胡亥名字的來歷應為禍害。是襄戎人對調(diào)皮小孩的一種土語戲稱。胡亥的母親戲叫自己的孩子為禍害,而秦始皇也忘記了自己是否為這個小孩子取名,聽小孩母親叫禍害,趙國長大的秦始皇沒有聽懂禍害的土語意思,還以為這是自己給起的名字,而山東士子在記錄時寫成了胡孩,意思為胡人的孩子,但又覺得不像名字,便改寫成了胡亥。實際上胡亥根本上就沒有正式取名。如果是老秦人應該都懂這樣的叫法,不會犯這樣的錯誤。
禍害的意思:在甘肅省通渭縣還保留著中國最原始的土語。對于一些如:蠻哥、杈疙瘩、禍害等叫法,對大人說這話是最嚴厲的罵人語言,但對喜歡或比較親的小孩子說這樣的話是親熱戲罵小孩的意思,而不是真正的罵人。特別是小孩子在調(diào)皮不聽話時最喜歡這樣叫自己的小孩子了。
三、胡亥名字的來歷還有一種應為“胡害”或“候害”。是呵斥小孩子別動、不要動、不許動等意思。這是甘肅省通渭縣到現(xiàn)在還流行的普遍土語!
“胡害”或“候害”的叫法音調(diào)一般很混淆,聽起來區(qū)別不大,但意思一樣。例如:1、小孩貪玩有可能要將花瓶等扳倒時,大人會嚴厲呵斥小孩:“胡害!”意思是不要動那個東西;2、小孩在距離大人比較遠的地方貪玩,大人會呼叫小孩:“胡害!過拉!”意思是不要貪玩了!回來!3、如果小孩在身邊總是不停地亂動,大人會輕輕的對著小孩說:“胡害,聽話!”意思是不要亂動了,聽話!
很有可能胡亥的母親在秦始皇面前因上述三種之一情況對著小孩喊過:“胡害!”不懂老秦人土語或不懂襄戎人土語的在趙國長大的秦始皇誤認為是小孩的名字了,同時也跟著叫了“胡害”,而山東士子誤記為“胡亥”了!如果秦始皇認真給孩子取名是決不會取這樣古怪的名字的!秦始皇很忙,孩子又很多,而且又沒有皇后和太后,忘記給孩子取名也是正常的。
總之,秦始皇二世胡亥的名字應該是其母親親昵呵斥自己小孩的意思,不應該是真名,所以秦始皇二世可能根本就沒有正式取名。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841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