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屢戰(zhàn)屢敗為什么曹操還其視為最大對手呢,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guān)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眾所周知東漢末年是歷史上著名的諸侯爭霸時期,這一時間段群雄并起戰(zhàn)亂頻繁,期間涌現(xiàn)出不少很有能力和名望的英雄人物。若是說起來該時期能力最強的諸侯,自然非曹操、劉備和孫權(quán)三人莫屬,其中孫權(quán)是繼承了父兄兩人打下來的江山,而曹操和劉備兩人則是實打?qū)嵉陌资制鸺摇O啾容^而言,劉備無論是出身還是實力都不如曹操,而且自從他起兵以來更是屢戰(zhàn)屢敗,曹操卻一直將他視為最大對手,這又是為何呢?
在漢朝末年這樣的亂世時期,世家門閥制度盛行,選拔人才不僅看重的是能力,還要看出身和名望。此時天下大亂群雄并起,天下間有名望和實力的諸侯不在少數(shù),袁紹和袁術(shù)兩兄弟出身四世三公的名門望族,一人雄踞河北一人坐擁淮南,麾下兵精糧足猛將如云,曹操卻從來沒有把他們當作自己真正的對手。
曹操的出身算不上貧寒,但也并不優(yōu)越,所以一開始也是非常不容易的。然而曹操雖然出身不如袁氏兄弟,但是本身的能力和志向卻遠非二袁能比,他不僅胸懷天下而且精通兵法謀略,此外還非常能夠招賢納士和知人善任。曹操的這些優(yōu)點幫助他在亂世中崛起,并且逐漸由弱勝強打敗了諸位強敵,正是由于曹操的才華卓越所以他也非常自信,甚至到了一種自負的地步。曹操認為天下雖然有很多實力強大的諸侯,但全部都是些碌碌無為之輩,相反他只對實力弱小勢單力薄的劉備非常忌憚,并且將其視為最大對手。
劉備雖然少有大志但是出身卑微,不僅沒有名望而且實力弱小,而且他也不像曹操那樣文韜武略遠見卓識。劉備自從起兵以來可以說是屢戰(zhàn)屢敗,長期處于漂泊無依的狀態(tài),連個落腳之地都沒有,怎一個慘字了得。徐州之戰(zhàn)中劉備更是數(shù)次敗給呂布和曹操等人,甚至更是在戰(zhàn)后歸順了曹操,可見其確實是走投無路,然而曹操卻并沒有輕視劉備,反而對其格外重視。在曹操眼中,雄踞北方的袁紹雖然勢大但是都不能夠稱之為英雄,為何卻認為寄人籬下毫無作為的劉備是能夠和自己相提并論的英雄人物呢?其實原因并不復雜。
第一點就是劉備為人有志向,做事有魄力。劉備素來都是一個有遠大志向的人,從他早年起兵四處征戰(zhàn),而且一直自稱漢室之后打著匡扶漢室的名義,足可見其想要建功立業(yè)的雄心壯志。劉備做事還很有魄力和忍耐力,當初曹操攻打徐州之時陶謙四處求援,各方勢力懼于曹軍勢大都不敢發(fā)兵相助,唯獨劉備僅有數(shù)千兵馬就敢馳援徐州,并且在之后憑借著獨特的人格魅力征服了陶謙獲得了徐州。
劉備占據(jù)徐州之后收留了落難至此的呂布,沒想到呂布卻背信棄義反客為主強占徐州。劉備對此并沒有惱羞成怒,反而甘于暫居小沛屈于呂布之下,從這點兒來看他確實是一個很有城府老謀深算的人。正是出于劉備這些表現(xiàn)來看,曹操才認為他是一個和自己一樣有野心也有實力的人,這樣的人在亂世中更能獲得長久,才能建立一方霸業(yè)。
第二點就是劉備雖然屢戰(zhàn)屢敗,但是也屢敗屢戰(zhàn)。劉備自從起兵以來四處征戰(zhàn),由于實力弱小而且指揮失誤,所以難免會經(jīng)常打敗仗。即便是在四處流離漂泊無依的日子里,劉備也從來沒有改變最初的志向,而是堅定不移朝著自己的目標一步步前進。
一般能夠成功的人,往往都要具備這種堅韌不拔的意志,關(guān)于這一點從曹操和袁紹兩個人就能對比出來,同樣都是遭遇慘敗,袁紹在官渡之戰(zhàn)過后一蹶不振,曹操卻能夠在赤壁之戰(zhàn)后痛定思痛卷土重來,所以最終兩人結(jié)局完全不同。劉備在這一點上和曹操確實非常相似。
第三點則是劉備前期雖然數(shù)次敗在曹操手中,但是并非劉備的指揮能力太差,而是雙方實力差距懸殊??雌饋碓缒陝渫耆皇遣懿俚膶κ?,無論是徐州之戰(zhàn)還是長坂坡之時都被曹軍追得到處跑,但這是因為雙方軍隊數(shù)量不在一個層次上。從后來劉備搶奪荊州攻占益州,以及和曹操爭雄漢中的表現(xiàn)來看,他還是具備一定領(lǐng)兵打仗能力的。
你對于曹操如此看重劉備這件事情有何看法呢?
曹操為何在漢中之戰(zhàn)中還是被劉備打敗
曹魏的兵馬一直是三國中實力最為強盛的一方,孫劉聯(lián)合才能有實力抗曹,那么為什么占據(jù)優(yōu)勢兵力的曹操為何會在漢中之戰(zhàn)時輸給了劉備呢?
其實打這一仗的劉備也不輕松,他打了兩年才拿下漢中,而且他的勝利并不是贏在了戰(zhàn)斗之中,而是贏在了部署上。
首先,劉備和曹操在戰(zhàn)術(shù)上基本差不多。劉備是率先發(fā)起攻擊的,占據(jù)“先發(fā)制人”的 要點,斬殺大將夏侯淵,重搓曹軍銳氣,而且搶占了地利的優(yōu)勢。
其次,曹操雖有名將夏侯淵、張郃等人,但是和劉備比起來卻顯得單一。
劉備有熟悉當?shù)氐乩?、人文等方面的智謀人才如:法正、黃權(quán),善于爭戰(zhàn)的將軍如:張飛、馬超、黃忠、魏延、趙云等等。蜀國舉傾國之力,打擊夏侯淵、張郃等魏國地方部隊,怎能不占盡優(yōu)勢?
在后勤問題上,成都作為大本營穩(wěn)居后方,源源不絕地往前線運送物資和兵力。諸葛亮在處理后勤問題上是處理得不錯的。
相比之下,曹操在劉備打敗夏侯淵后則陷入了后勤補給困乏的地步。
最后,劉備可以說是對漢中勢在必得,全國上下其心搶奪漢中。相比之下,曹操對于漢中的態(tài)度就隨意得多,并不是必爭之地。
因為種種因素的影響,劉備可以說是靠戰(zhàn)略贏了戰(zhàn)斗,在布局方面贏過了曹操。劉備在保障了自己的補給之后,千方百計的截斷曹操的補給,最后曹軍被迫不得不撤軍。
曹操其實當時也是騰不出來手來處理漢中的問題,當時吳國也在和曹操打仗,隨后還有烏丸的斗爭,所以對于漢中之戰(zhàn)保留兵力而撤軍也是可想而知的。
看三國時,有一個問題總是讓人摸不著頭腦——劉備屢戰(zhàn)屢敗,天上掉下來的徐州守不住,汝南又沒站穩(wěn)腳跟,拿下荊南四郡之前連個固定的根據(jù)地都沒有,這樣一個既沒有勢力,也能力欠缺的選手,為什么走到哪兒都被各方諸侯歡迎?
很多人覺得可能是“劉皇叔”的招牌起了作用,但實際上,按劉備的血緣關(guān)系算,漢室宗親就太多了。各個都要如此禮遇的話,諸侯們都得累死。所以很顯然起作用的不是他漢室宗親的身份。
實際上,劉備一直算得上一方諸侯,因為他的官位一直不低。而且也算得上名滿天下,所以被諸侯看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起兵之初的盧植是師生之誼,公孫瓚是同窗之誼。
救援孔融是一個轉(zhuǎn)折點,孔融那可是當年的大V,畢竟是大成至圣文宣王后裔,讓了個梨2000年后還被人津津樂道。名動天下之人被黃巾賊余部包圍,求救于劉備,這一下劉備就聲名鵲起了,天下算得上一號人物了。
救援陶謙就是平步青云了,興平元年(194年),曹操以為父報仇為名再度攻打徐州,徐州牧陶謙不能抵擋,向青州刺史田楷求救。田楷與劉備一起前往救援,劉備自有兵千余人及幽州烏丸雜胡騎,又略得饑民數(shù)千人,到徐州后,陶謙又給劉備增丹楊兵四千,劉備于是又歸屬陶謙。這時劉備的勢力壯大了不少,部下的烏丸雜胡騎和丹陽兵都是精銳部隊,又被陶謙表為豫州刺史。州刺史,整個大漢朝也就13個,官階夠高了,后來陶謙病故,讓徐州于劉備,這時候的劉備名義上是天下最強勁的軍閥之一了。
后來丟徐州也不丟人,徐州地頭蛇又多又強,曹丞相后來也花了很多力氣才擺平,何況輸給的是袁術(shù)和呂布,輸給這倆一點都不丟人。一部三國演義讓很多人對這兩個人有所輕視,實際上,呂布在兗州端了曹丞相老窩,差點讓亂世之奸雄無家可歸,后來也是把曹丞相按在地上錘,袁術(shù)兵精糧足,猛將如云,要不是和自己兄弟袁紹搞不好關(guān)系又火急火燎的稱帝成為天下公敵,誰是冢中枯骨還不一定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847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蒙古皇后為何嫁給仇敵皇太極還成了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