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賢掌權(quán)為何清軍攻不進了,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天皇皇帝朱由校,被稱為“木匠皇帝”,為什么呢?因為從他當上皇帝的第一天起,就表現(xiàn)出了對朝廷政事的不感興趣,每天只想著倒騰他那點木匠活。于是這個時候一位人物出現(xiàn)了,他在明朝天啟年間,專權(quán)跋扈,后世對他的評價也褒貶不一,引起很大的爭議,此人便是——魏忠賢。
魏忠賢本來就是一個街頭上的小混混,后來為了要出人頭地,不惜自宮進宮了。剛進宮的魏忠賢也不過是一個小太監(jiān),但是他能從一個籍籍無名的小太監(jiān),成為權(quán)傾朝野的“九千歲”,考得可不是單單的運氣,更多的是因為他的判斷能力和聰明才智。
魏忠賢掌權(quán)之后,專權(quán)擅斷,對上級阿諛奉承,對下官排除異己。他建立東廠,拉幫結(jié)派,建立了自己的掌權(quán),之后又收攏了一大批爪牙,這些爪牙無惡不作,將朝廷上下搞的是烏煙瘴氣,為此很多官員都看不慣他,聯(lián)合彈劾他的罪責,但是罄竹難書。那么魏忠賢在朝中如此猖狂,當時天下應該是亂世之相,可為何在魏忠賢掌權(quán)期間,滿清卻難以進犯大明一步呢?而且當時民間雖然有怨言,但是整體太平??墒俏褐屹t一死,清軍卻如入無人之境般容易呢?
由此可以看出,魏忠賢還是有兩把刷子的。他雖然是一個專權(quán)跋扈的宦官,但是他至少也是一個有能力的宦官。而在他掌權(quán)期間,為何清軍難以入關,只因魏忠賢采取的兩點措施:
第一、重視邊防防御,發(fā)展軍事
魏忠賢掌權(quán)期間知道努爾哈赤一直在邊境虎視眈眈,他也清楚的知道,如果他們一旦打進來,那么全都玩完,所以他再怎么貪財,也沒有貪軍隊的軍餉,反而是想辦法加強邊防防御能力,知道用有真才實學的名將去抵抗清軍。因此努爾哈赤等人難以取勝,可見如果有人大力支持軍隊,明朝并不是無一戰(zhàn)之力。
然而與魏忠賢不斷作對,后來還被崇禎重用的東林黨,卻沒有這樣的覺悟。他們不在乎誰做皇帝,什么錢財都敢往自己口袋里面裝,連軍餉也不放過。他們更是忌憚他人立功升官,要是哪位將領打了勝仗,他們便想方設法打壓別人,換上自己的人替代。贏不贏的無所謂,只要領兵的是自己人就行,這就是后期官員的心態(tài)。
第二、打擊豪紳,充實經(jīng)費
為什么崇禎繼位之后,有那么多官員士族大力彈劾魏忠賢呢?因為他收取了工商稅。在明朝后期,大部分的富商都是士族官員暗中培植的勢力,這個時候魏忠賢收取的那些富商的稅,就等于直接損害了官員的利益。因此那些官員們才會費盡心思的將魏忠賢拉下臺。但正是魏忠賢收取工商銳,用以打仗,士兵們才會盡心盡力的保家衛(wèi)國,滿清打不進來,因為打仗打的就是錢。當東林黨扳倒魏忠賢后,又取消工商稅,克扣軍餉,貪污腐敗,導致內(nèi)外交困,明朝最終走向滅亡,可惜崇禎皇帝臨死前才明白這個道理,后悔殺了魏忠賢,導致國破家亡。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848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