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康,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往下看
古語有云“得天下易,守江山難”,極言帝王守成不易,然而比之于存亡繼絕、興復故國的帝王來講,畢竟還是要輕松一些。那些矢志復國的帝王,不知要經(jīng)歷多少艱辛磨難,才得以恢復祖宗基業(yè),重振故國榮耀。如果在這些復國帝王中找出一位最艱辛者,則非夏王少康莫屬。
少康姓姒,是夏朝建立者大禹的玄孫,第四任夏王仲康之孫,第五代夏王相之子,生母是有仍國女子后緡。夏是在部落聯(lián)盟基礎上建立的朝代,所以立國后根基并不穩(wěn)固,四境叛降不定、覬覦王位的部落首領很多,其中最積極的莫過于有窮氏首領后羿。后羿覬覦夏朝王位多年,直到第三任夏王太康在位時,終于得償所愿。
太康登上王位后,絲毫不以國事為念,而是整天沉溺于享樂之中,經(jīng)常攜帶家眷、親信等外出狩獵,往往數(shù)月不返回都城安邑,由是導致國政日漸敗壞,百姓怨聲載道。在這種情況下,后羿便利用太康在外狩獵之際,派兵攻占夏都安邑,并宣布廢黜太康的王位,史稱“太康失國”。
后羿廢黜太康后,考慮到自己根基不穩(wěn)、民心未附,所以沒有貿(mào)然稱王,而是扶立太康之弟仲康為君,而自己的獨攬大權。仲康身為傀儡,每日備受壓制,因此心情極為抑郁,在位僅7年時間便駕崩,兒子相隨即登基。相不甘心做后羿的傀儡,所以繼位后沒多久便潛逃至商丘,并以同姓諸侯斟灌氏、斟尋氏為奧援,積極準備討伐后羿。
相潛逃后,自認為時機成熟的后羿沒有擇立新君,而是自己登上王位。后羿爬上王位后,也開始變得驕奢淫逸起來,每日沉溺于美色、游獵之中無法自拔,跟當年的太康無異,結果7年后被心腹寒浞所殺,王位、妻妾和財富一股腦全部由后者繼承。后羿辛苦恣睢一生,到頭來卻成了“為他人作嫁衣裳”。
寒浞比后羿更加精明、狠毒,很早便意識到相在商丘等地的危險性,因此剛一上臺,便著手進行鏟除夏朝殘余勢力的工作。經(jīng)過21年的征戰(zhàn),寒浞終于攻滅斟灌氏、斟尋氏,并派兒子澆弒殺了流亡國君相。至此,夏朝的國祚中斷,寒浞成了當時中國的統(tǒng)治者(詳情見《史記》、《竹書紀年》等)。
相被殺后,當時正懷有身孕的后緡在部屬的掩護下,得以潛逃至娘家有窮氏,并在那里生下兒子少康。據(jù)史書記載,少康自幼便聰慧過人、機智多謀,后緡見兒子頗有出息,便將夏朝王國的慘痛經(jīng)歷全部告訴他,希望他能為父祖報仇雪恥,并再度興復夏朝。亡國之恥令少康痛徹心扉,鏟除寒浞父子、興復故國,就此成為他畢生奮斗的目標。
少康長大后,為躲避寒浞的追殺,便潛逃至有虞氏部落,當上了有虞氏國君的廚師長(庖正)。有虞氏國君很欣賞少康的才干,在得知他的真實身份后,不僅沒有將其驅(qū)逐,反而把兩個女兒都嫁給少康為妻,并將綸城(今河南省虞城縣西35里)做封地。綸城是個彈丸小城,只有田一成(方圓10里)、眾一旅(500人),但即使如此,少康也覺得很滿足。
此后,少康以綸城為根據(jù)地,日夜謀劃復國大業(yè)。為壯大自己的實力,少康在日夜操練部屬的同時,跟夏朝遺臣首領伯靡建立聯(lián)系,命令他招撫斟灌氏、斟尋氏的殘眾,并將他們打造稱一支復國生力軍。與此同時,少康命令將軍女艾等人在寒浞父子統(tǒng)治的地區(qū)刺探情報,并鼓動民眾反叛,無形中削弱了后者的實力。
經(jīng)過20余年的辛苦經(jīng)營,實力獲得飛速發(fā)展的少康,終于打出討逆的旗號,僅用了4年時間便擊殺寒浞父子,完成興復故國的偉業(yè)。此時,距太康失國已近百年時間。少康興復夏朝后,宣布定都綸城,并將庶子無余封在越地(今浙江省紹興縣),以祀奉祖先大禹的陵墓,這便是越國的開端。
有鑒于太康失國的慘痛教訓,少康復國后兢兢業(yè)業(yè),勤于政事,從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因此,在少康稱王的21年間,國內(nèi)外局勢安定,各部落衷心擁戴,各項事業(yè)也蒸蒸日上,史稱“少康中興”。由于少康是第一位興復故國的君主,因此后世對他不吝贊美之詞,而很多處在帝國下行期的帝王或亡國君,也莫不以為他為榜樣。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85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