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古代打仗為什么不用毒箭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小說或者是演義中殺人,用毒是一種常見的手段,特別是毒箭,有可能第一次沒射中要害部位,但是只要毒性一發(fā)作,主角還是不可避免的要面對死亡,是一種被正義人士所不齒的手段。雖說有些卑鄙,但是效果好,那么如此好的手段為何在古代的大規(guī)模戰(zhàn)爭中卻不常見呢?
首先我們要明白金屬打造的箭頭在進入人體之后就會造成一個創(chuàng)口,只要切割到動脈就會立馬去見上帝,不幸刺穿心肝脾肺腎的話也可能會導致內出血很快死亡,如果運氣好一時半會兒沒死,那么不好意思,箭頭上的大量細菌會導致傷口迅速惡化,化膿感染最后死去。
那么有人會說了,我及時的拔出來不就行了嘛。確實取出箭頭是唯一活命的辦法,但是如果箭頭在軀干部位,拔出來是很危險的,因為拔箭時會對傷口造成二次創(chuàng)傷,令創(chuàng)口變得更大且更為復雜,并且短時間內會加重外出血的情況,簡直就是生死懸于一線。所以古代的軍隊中拔箭都是由心理素質和經(jīng)驗特別豐富的老兵來負責,因為一旦你手一抖,血就能飛出幾丈高,一條命就沒了。
好了,現(xiàn)在你把箭頭取出來了,你以為事情就這樣結束了?之前我們就說過拔箭頭會對傷口造成二次的創(chuàng)傷,古人雖不懂無菌的概念,但消毒還是會的,可他們的消毒跟我們現(xiàn)在的概念不一樣。其實就是簡單的敷上金瘡藥,隨便拿塊燒紅的鐵塊什么的灼一下,看見不往外冒血就完事了,再簡單的包扎下,就到了聽天由命的環(huán)節(jié)了。如果傷者比較強壯免疫力好,并且營養(yǎng)能夠得到保證,差不多就沒啥事兒了,反之就等死吧。
看完上面這些你就知道一旦被箭射入軀干之后致死率是多么的高,所以上不上毒已經(jīng)沒有多大的意義了。但是你說我非要用毒藥呢,好吧,我們再來分析下。
慢性毒藥我們就不說了,還沒箭的威力大。我們來說說立即就能見效的致命毒藥,古代只有兩種,一種是礦物毒藥,比如魏晉時期的五石散;另一種就是毒物的毒液,比如蛇毒。首先來說,礦物毒藥運輸和采集都非常的麻煩,用來作戰(zhàn)還要磨成粉,也就是說射箭前還要掏出一把粉撒箭頭上,萬一來一陣大風吹你臉上咋辦?也有人說了,我把毒粉兌水煮一大鍋,然后把箭頭丟里面不就好了?話雖如此,可是有些毒物依然有可能揮發(fā)飄散到整個部隊中,而且射個箭你還要來來回回地跑,累不累?
再來說說蛇毒,打個比方說吧,一支2000人的弓箭手部隊裝備20000發(fā)帶蛇毒的箭,需要干掉多少條毒蛇并且用多少人工,耗費多少個工時才能提取出來?
當然古人也不是說就時刻保持箭頭的整潔性,沒事兒搗鼓搗鼓箭頭致命性的小辦法還是有的。比如英國長弓手擺好陣之后就喜歡把箭插地上,方便取箭之余也能使得箭頭更加“臟”更加致命。蒙古人平時箭頭就和燃燒后的馬糞牛糞存放在一起的,而且這些箭頭一般是被使用過的,比如沾了血或者生了銹的。古代箭絕對不是一次性用品,他們是非常珍惜箭支的。這些箭頭只有等到空閑的時候才會接到箭支上,戰(zhàn)時派上用場。
所以古代弓箭部隊不用毒藥是經(jīng)過權衡之后得出的結論。
我們都知道在古代,弓箭和弓弩就已經(jīng)被大量運用于戰(zhàn)爭當中了,早在秦國時期的弓箭的威力就已經(jīng)非常之大了,我們在電影《英雄》當中都有目共睹。
那么提到古代的弓箭,我們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這個人就是著名的五虎上將之一,劉備的拜把子兄弟——武圣關羽。關于關羽最出名的一個傳說,莫過于就是在戰(zhàn)爭中不幸被敵人的毒箭刺中手臂,然后后來華佗為其溫酒刮骨療傷的故事。由此可見,毒箭已經(jīng)在我國古代的戰(zhàn)爭中被運用了,那么既然歷史如此之悠久,為什么古代各朝各代都不大量大范圍的使用毒箭呢?
解答這個問題,首先第1點原因就是古代的煉毒技術其實并不高,不僅毒液的提取難度大,而且還不容易把控,很多煉毒的人一不小心就可能自己中毒身亡了。再加上古代對這些毒液的防控力度比較低,一旦這些毒液成為了傳染性疾病,那么,很可能會造成大量的無辜民眾死亡。
然后這就引發(fā)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由于毒箭的提取難度很大,所以造價很高,成本高,政府難以負擔如此高昂的軍備設施,所以毒箭一般來說都只被應用在戰(zhàn)場上刺殺敵方大將,而不被廣泛應用于戰(zhàn)爭。
最后一個原因就是在古代打戰(zhàn)時使用毒箭不僅可能會殺死敵方將領以及士兵,還很有可能會對攻擊范圍內,比如說城池當中的無辜老百姓造成傷亡,一不小心就會造成屠城事件,所以大部分將領都不愿意做這種事情,因為這樣做會被后世所唾棄。
成本和收益的不平衡
在缺乏化學工業(yè)的古代,大批量制毒難度極大,成本極高。而且毒藥這玩意,很難長期保持效果。
因此,古代戰(zhàn)爭中,大多用一些有一定毒效但是效果普通的武器,比如用箭頭在馬糞中攪拌,比如用人的糞便制作成金汁。
這些方法能夠附帶毒效,但是毒效有限。
.
其中,蒙古軍隊之所以大規(guī)模使用馬糞沾染箭頭,原因有兩個
1 蒙古軍隊擁有比較好的組織性,能夠將這種方法普及
2 蒙古騎兵使用的弓箭,尤其是馬弓的弓力薄弱,必須用給箭頭增加毒效來提高其殺傷力。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865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