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戊戌變法成功會怎么樣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自1840年中國國門被英國的堅船利炮打開之后,中國人就開始探尋讓國家變得更強大、更富有的道路。
可以說,在19世紀下半葉,美、德、英、法等早已建立起資本主義制度的國家位居世界前列,而原本相對落后的俄國、日本,在發(fā)展了資本主義之后,也迅速強大起來。在這種局勢下,變革舊的制度和舊的生產(chǎn)力,發(fā)展資本主義已經(jīng)成為當時的一種世界潮流。甲午戰(zhàn)爭,北洋水師的全軍覆沒,意味著轟轟烈烈的洋務(wù)運動的失敗,中國又一次陷入到了迷茫之中。
就在此時,以梁啟超和康有為為首的一批有識之士,終于意識到:單單學習西方的技術(shù)還遠遠不夠,我們需要更為開明、開放的制度。面對危急存亡之秋,光緒皇帝自然不能聽之任之,開始對“祖宗之法不可變”的說辭,產(chǎn)生了懷疑。
他認為:自己已經(jīng)找到了一條振興大清的路,于是,光緒帝自上而下的開展了一場“維新變法”運動。
變法一開始,光緒帝就聽從了康有為的意見,提倡學習“外夷”,倡導科學、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大力發(fā)展工商業(yè)等等。這一系列變法革新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的近代化進程,也給沉睡的國人帶來了一場“思想啟蒙”。
光緒帝身為皇帝,卻主動要求變法,實施君主立憲,但是,因為變法觸動了以皇太后慈禧為首的保守派的利益,在變法實行了一百多天后,皇太后慈禧發(fā)動了政變,光緒帝被囚禁,維新派也遭到了追殺。因此,光緒帝在人們心中一直就是一個“有心強國,無力救國”的悲情形象。
但是,光緒帝的變法真的僅僅是為了“圖強”嗎?要想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從戊戌變法的具體內(nèi)容說起。
單從政治來看,變法主要有四條:
首先,是開放言路,簡而言之就是:每個人都可以向皇帝上書,與此同時,允許書報“指陳利弊”,不必忌諱。光緒又下旨,如果,有官員想提意見,可以告知他們的長官,由長官代呈給天子,并且,普通百姓也可以到都察院呈遞。
接著,就開始精減機構(gòu),撤銷一大批官職,解決當時的“冗官”問題。
隨后,光緒決定任用新人,維新派楊銳、劉光第等人都被光緒重用,成為了皇帝身邊的紅人。甚至,為顯示變法決心,很多維新人士都被授予要職。
最后,光緒意圖仿效康熙時的古制,在皇宮里開“懋勤殿”,實際上,這里就成為了皇帝獨立辦事的機構(gòu),但是,最終未能實行。
從這四條來看,根本就沒有涉及到“開議會,立憲法”這些限制皇權(quán)的內(nèi)容。這不單純是由于慈禧的阻撓,因為,限制皇權(quán)與慈禧的關(guān)系不大。而且,在變法初期,慈禧對變法行為是給予支持的,只是維新派太過急功近利,想著囚禁太后逼迫她放權(quán),最后,被反噬了。而且,光緒帝因為他本人身份的局限性,是不可能真正的站在資本主義這一邊的。
那么,光緒帝到底為什么要同意變法,實行立憲制呢?
我們可以結(jié)合當時的歷史來思考,光緒繼位后,慈禧實際上才是清王朝的一把手,皇帝只是個小孩子,直到光緒十三年,這一年光緒皇帝才開始親政,也就意味著慈禧把持朝政日子的結(jié)束。但是,慈禧對光緒的控制,卻沒有停止,慈禧太后通過“訓政”的方式,使得日后即使光緒帝親政,也能繼續(xù)控制著皇帝的命令。
而且,為了更有效地、長期的控制皇帝,慈禧親自為皇帝指婚,希望把皇帝的后宮也掌控住,后來的隆裕太后,就是慈禧的侄女。也就是說,光緒皇帝在1887年雖然開始親政,但是,事實上手中沒有多少權(quán)力,他并沒有真正的成為大清朝的主人。最終,在野心或者說是在一個帝王的尊嚴的驅(qū)使下,光緒想要奪回權(quán)力的念頭愈發(fā)強烈,于是,內(nèi)心渴望通過變法打敗慈禧。
此時,光緒帝雖然已經(jīng)親政了多年年了,但這十幾年間他只是慈禧手中的傀儡,國家大權(quán)任然被慈禧左右。所以,康有為、梁啟超的出現(xiàn),給了光緒一個希望,一個可以奪回權(quán)利的希望。我們不難看出:開放言路、任用新人這些政策除了可以除舊革新,還能培養(yǎng)自己的勢力。開放言路之后,所有人都可以直接給皇帝上書,這樣就與慈禧沒多大關(guān)系了,任用新人也是一樣。
比如說:在變法過程中,光緒皇帝曾以阻止變法等理由,下詔將:以堃岫、徐會灃、溥颋為首的禮部官員革職。這些人或多或少都與慈禧有所聯(lián)系,這無疑可以削弱慈禧在朝堂中的力量。后來補上的官員,自然是由光緒一手提拔的新人,皇帝的勢力也逐步得到了加強。最后,光緒帝在沒有軍隊支持的情況下想發(fā)動政變,結(jié)果,被袁世凱出賣,變法失敗。
這也足矣說明:光緒是想通過變法來奪權(quán)的。
如果,當初政變成功,慈禧被囚,光緒真的還舍得立憲嗎?這個可就很難說了,畢竟,作為一個一直接受封建教育的皇帝,剛體會到權(quán)力的好處,怎么舍得放棄呢?即便是這樣,戊戌變法作為近代中國的一次資產(chǎn)階級性質(zhì)的改良運動,還是具有其進步意義的。雖然,最終被慈禧太后扼殺了,但是,也為13年之后爆發(fā)的辛亥革命打下了思想基礎(chǔ)。
參考資料:
【《歷史上重大的改革回眸》、《“維新變法”運動》、《國家檔案局明清檔案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883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諸葛亮流芳百世,為何司馬懿卻遺臭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