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里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孝慎成皇后的故事,歡迎關(guān)注哦。
她是孝慎成皇后,女兒七歲就夭折,自己也因為過度節(jié)儉而病逝。在滿清的時期有兩個家族是十分強大的,一個是鈕祜祿氏,另外一個是佟佳氏。我們都知道,皇帝的很多皇后都是從大家族里面出來的,所以這個兩個家族很不例外的出了很多皇后。今天我們要講的主角是佟佳氏家族的人,她也很不例外的當上了清朝的皇后。今天我們就來講講跟她有關(guān)的故事。今天的主人公是孝慎成皇后,她比道光帝小了整整10歲。其實本來佟佳氏家族也沒有那么有權(quán)勢有地位,是因為康熙皇帝的母親是佟佳氏,所以慢慢的佟佳氏的地位就抬上來了。
康熙皇帝的母親就是孝康章皇后,她其實和孝慎成皇后還有那么一點關(guān)系呢,至于是什么關(guān)系呢?且聽我慢慢道來.孝慎成皇后有一個兄弟是孝慎成皇后的先祖,這可不就是意味著這兩個皇后算起來還是一家人呢。不得不說,一家子兩個人都當上了皇后也是十分幸運了。雖然兩個人當并不是同一個年代的人,在時間上兩個人所處的時代還是有點遠的。但是畢竟兩個人都是清朝時代的人嗎。接下來繼續(xù)說孝慎成皇后當上皇后這個事情其實還是靠著不少好運氣的。為什么這么說呢?原來啊,她的丈夫旻寧本來是有一個妻子的。
但是由于她丈夫的妻子的身體一直不好,甚至也沒有給她的丈夫生下個一男半女的,最后還因為生病去世了。這不,她就成為她丈夫的妻子了,運氣也是夠好的了。她丈夫再選妻子的候,其實并不是一下子就看中了孝慎成皇后的。孝慎成皇后也是靠著自己的美貌和才華在一堆的秀女中脫穎而出,最后才成為了旻寧的妻子。所以說啊,她成為旻寧的妻子甚至最后成為皇后其實還是有自己的實力的。畢竟一個人如果沒有一定的實力,單單憑借運氣是很難成功的。哪有那么好的事情呢,如果有這么好的事情,人又何必努力的生存呢?在成為旻寧的妻子沒有幾年,旻寧就當上了皇上,孝慎成皇后也就順理成章的成為了他的皇后了。
這個時候,孝慎成皇后最想的就是給皇帝生個兒子。畢竟生下一個孩子的話。那么自己的這個孩子很有可能就可以成為未來的皇帝的,也意味著自己未來說不定可以當上皇太后呢。可是她卻一直都木乃伊給皇帝生下了兒子,這也是十分奇怪的。不過好歹孝慎成皇后還是給皇帝生過一個孩子,雖然是個女孩,好歹證明孝慎成皇后不是一個不能生育的女人嘛。但是很不幸的是,孝慎成皇后的女兒在七歲的時候就夭折了,可以說這給孝慎成皇后的打擊也是很大的吧。孝慎成皇后的女兒夭折后,她也再沒有過孩子。
孝慎成皇后平時是十分支持皇帝的,當時皇帝認為國家應(yīng)該崇尚節(jié)儉的風氣。生育孝慎成皇后便以身作則,在生活上很是節(jié)儉。她的節(jié)儉可不僅僅只是在一些衣服飾品上的節(jié)儉,她甚至在吃喝上也是十分節(jié)儉的。不得不說,作為一個皇后,她如此節(jié)儉的作風也是十分不容易啊。很多人在當上皇后后者是寵妃后就十分奢侈過日,甚至一點也不體會下層百姓的艱苦生活,只知道把自己的日子過得好就好了。孝慎成皇后在生活上對自己如此節(jié)儉也是十分令人敬佩。她是孝慎成皇后,女兒七歲就夭折,自己也因為過度節(jié)儉而病逝。健康,40歲左右就病逝了,也是十分可惜了。
答:崇禎皇帝有3個女兒。斷了手臂的女兒是長平公主,16歲抑郁而終。
1、坤儀公主朱氏,崇禎皇帝長女,早夭。
2、長平公主朱媺娖,崇禎皇帝次女,生母為周皇后,生于崇禎三年(1630年),初封坤興公主,后改封為長平公主(或為清朝冊封)。崇禎皇帝殉國前,為防止公主遭受叛軍凌辱,于是揮劍斷其左臂。順治三年(1646年),長平公主抑郁而終,享年16歲。
3、昭仁公主朱氏,生母不詳,生于崇禎十二年(1639年)。崇禎皇帝殉國前。為防止公主遭受叛軍凌辱,親手揮劍將其殺死,公主遇難時,年僅5歲。
除以上三位公主外,有資料記載崇禎皇帝另有三女皆早逝。
孝獻皇后簡介 孝獻皇后(?-1660年)董鄂氏,又譯棟鄂氏,世稱董鄂妃,清順治帝福臨寵妃,內(nèi)大臣鄂碩之女,撫遠大將軍費揚古之姊?! 《跏?8歲入宮。世祖對其眷之特厚,寵冠后宮。順治十三年(1656年)八月,立為賢妃。十二月,進為皇貴妃,行冊立禮,破格頒詔大赦,其父亦進為三等伯。次年,董鄂氏生皇四子,僅三月夭折,未命名,封榮親王?! 《跏嫌陧樦问吣辏?660年)八月十九日卒。世祖哀痛至極,親制行狀悼念。追謚為孝獻莊和至德宣仁溫惠端敬皇后??滴醵辏?663年)六月,合葬清東陵的孝陵。 董鄂氏的身后事 福臨的百般勸慰和關(guān)愛并沒有減輕董鄂妃因失去愛子所產(chǎn)生的精神痛苦,本來就十分孱弱多病的身體,又雪上加霜。順治十七年(1660)八月十九日,一代名妃、絕代佳人董鄂妃玉殞香消,病逝于東六宮之一的承乾宮,年僅22歲。據(jù)福臨說,董鄂氏死時“言動不亂,端坐呼佛號,噓氣而死。崩后數(shù)日,顏貌安整,儼如平時”?! 圩訍坼慕舆B死去,使福臨的精神幾乎崩潰。他萬念俱灰,看破紅塵,棄江山社稷如敝履,執(zhí)意要出家為僧,并讓和尚溪森為他剃了發(fā)。后來由于溪森的師父玉林以要燒死溪森為要挾,才逼得福臨打消了出家的念頭。 福臨悲慟欲絕,他以超常的喪禮來表達對愛妃的哀悼?! 《跏纤篮蟮谌?,即八月二十一日,福臨諭禮部:“皇貴妃董鄂氏于八月十九日薨逝,奉圣母皇太后諭旨:‘皇貴妃佐理內(nèi)政有年,淑德彰聞,宮闈式化。倏爾薨逝,予心深為痛悼,宜追封為皇后,以示褒崇?!扪龀写戎I,特用追封,加之謚號,謚曰‘孝獻莊和至德宣仁溫惠端敬皇后’。其應(yīng)行典禮,爾部詳察,速議具奏?!薄 ≡诙Y臣們擬議謚號時,“先擬四字,不允。至六字、八字、十字而止,猶以無‘天’‘圣’二字為歉”。福臨為什么以無“天”“圣”二字為歉呢?因為清代謚法,皇后謚號的最后四字為“×天×圣”,“天”代表先帝,“圣”代表嗣帝,表示該皇后與先帝和嗣帝的關(guān)系。如孝莊文皇后在太宗時“贊助內(nèi)政,既越有年”,以后又輔佐順、康二帝。所以她的謚號最后四字為“翊天啟圣”。而董鄂氏謚號的最后四字為“溫惠端敬”四字,明顯比有“天”“圣”二字的皇后低了一等,所以福臨感到內(nèi)疚?! №樦蔚勖钌现劣H王,下至四品官,公主、命婦齊集哭臨,不哀者議處,幸虧皇太后“力解乃已”。順治欲將太監(jiān)、宮女30名悉行賜死,“免得皇妃在其他世界中缺乏服侍者”,后被勸阻?! №樦问吣辏?660)八月二十七日,董鄂妃的梓宮從皇宮奉移到景山觀德殿暫安,抬梓宮的都是滿洲八旗二、三品大臣。這在有清一代,不僅皇貴妃喪事中絕無僅有,就是皇帝、皇后喪事中也未見過?! 《跏系蔫鲗m移到景山以后,福臨為她舉辦了大規(guī)模的水陸道場,有108名僧人誦經(jīng)。整天鐃鈸喧天,燒紙施食,香煙燎繞,紙灰飛揚,經(jīng)聲不斷。在“三七”日(第二十一天),將董鄂妃的尸體連同梓宮一同火化,由溪森秉炬舉火?;鸹?,將骨灰裝入“寶宮”(骨灰罐)?! ∏逯浦衅綍r皇帝批奏章用朱筆,遇有國喪改用藍筆,過27天后,再用朱筆。而董鄂妃之喪,福臨用藍筆批奏章,從八月到十二月,竟長達4個月之久。為了彰顯董鄂氏的賢德、美言、嘉行,福臨命大學(xué)士金之俊撰寫董鄂氏傳,又令內(nèi)閣學(xué)士胡兆龍、王熙編寫董鄂氏語錄。福臨親自動筆,飽含深情地撰寫了《孝獻皇后行狀》,以大量順治追悼董鄂妃的《御制哀冊》、《御制行狀》的具體實例,展現(xiàn)了董鄂氏的美言、嘉行、賢德,洋洋達四千言,內(nèi)容十分豐富?! ”緛砭腕w弱多病的順治皇帝經(jīng)過失子、失妻幾次變故,身心遭到了極大的傷害,董鄂妃死后僅半年,順治帝就得了當時的不治之癥――天花。當時正直元旦,無論宮中與民間都張燈結(jié)彩準備歡度新年,就在這時皇帝病重的消息從宮中傳出,朝廷傳諭全國“毋抄豆、毋點燈、毋潑水”,并頒布大赦令,可是并無收效。在欽定皇三子即位、口述遺照后,順治皇帝于正月初七日半夜崩于養(yǎng)心殿,時年二十四歲。順治皇帝死后,尸體被火化,于康熙二年與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帝生母)、孝獻皇后董鄂氏合葬入清東陵中的孝陵。 御制董鄂后行狀 御制董鄂后行狀 順治十七年八月壬寅,孝獻莊和至德宣仁溫惠端敬皇后崩。嗚呼!內(nèi)治虛賢,贊襄失助,永言淑德,摧痛天窮。惟后制性純備,足垂范后世。顧壺議邃密,非朕為表著,曷由知之?是用匯其平生懿行,次為之狀?! 『蠖跏?,滿洲人也。父,內(nèi)大臣鄂碩,以積勛封至伯,歿贈侯爵,謚剛毅。后幼聰穎過人,及長嫻女工,修謹自飭,進止有序,有母儀之度,姻黨稱之。年十八,以德選入掖廷,婉靜循禮,聲譽日聞,為圣皇太后所嘉譽。于順治十八(三)年八月,朕恭承懿命,立為賢妃。九月,復(fù)進軼冊為皇貴妃?! 『笮孕⒕?,知大體,其于上下,能謙抑惠愛,不以貴自矜。事皇太后奉養(yǎng)甚至,伺顏色如子女,左右趨走,無異女侍?;侍罅及仓?,自非后在側(cè),不樂也。朕時因事幸南苑及適他所,皇太后或少違豫,以后在,定省承歡如朕躬。朕用少釋慮治外務(wù),即皇太后亦曰:“后事我詎異帝耶?”故凡出入必諧。朕前奉皇太后幸湯泉,后以疾弗從,皇太后則曰:”若獨不能強住一起,以慰我心乎?”因再四勉之。蓋其不忍去后如此?! ∑涫码奕绺福陆窈笠嗳缒?,晨夕侯興居,視飲食,服飾曲體罔不悉。即朕返蹕宴,后必迎問寒暑?;蛞馍賮y,則曰:“陛下歸且晚,體得無倦耶?”趣令具餐,躬進之。居恒設(shè)食,未嘗不敬奉勉食,至飫乃已?;蛎膊?,即又曰:“陛下原念妾,甚幸!然孰若與諸大臣,使得奉上色笑,以沾寵惠乎?”朕故頻與諸大臣共食。朕值慶典,舉數(shù)殤,后必頻教誡侍者:“若善侍上,寢室無過燠?!币褟?fù)中夜憾憾起,曰:“渠寧足恃耶?”更趨朕寢所伺候,心始安,然后退。朕每省封事抵夜分,后未嘗不侍側(cè)。 諸曹章有但循往例待報者,朕寓目已置之。后輒曰:“此詎非幾務(wù),陛下遽置之耶?”朕曰:“無庸,故事耳?!焙髲?fù)諫曰:“此雖奉行成法,顧安之無時變,需更張,或且有他故宜洞矚者?陛下奈何忽之?祖宗貽業(yè)良重,即身雖勞,恐未可已也。“即朕令后同閱,即復(fù)起謝曰:“妾聞‘婦無外事’,豈敢以女子干國政?惟陛下裁察!”固辭不可?! ∫蝗?,朕覽延讞疏,至應(yīng)決者,握筆猶豫未忍下。后起問曰:“是疏所云,致軫陛下可心乃爾?”朕諭之曰:“此秋決,疏中十余人,俟朕報可,即置法矣?!焙舐勚略唬骸爸T辟皆愚無知,豈經(jīng)陛下一一親讞者?妾度陛下心,即親讞,猶以不得情是懼,矧但所司審慮,豈竟無冤耶?陛下宜敬慎,求可矜宥者全活之,以稱好生之仁耳?!弊允?,于刑曹爰書,朕一經(jīng)詳覽竟,后必勉朕再閱。曰:“民命至重,死不可復(fù)生,陛下幸留意參稽之。不然,彼將奚賴耶?”且每曰:“與其失入,毋寧失出?!币詫挻笾G朕如朕心,故重辟獲全大獄未減者甚眾。或有更令覆讞者,亦多出后規(guī)勸之力。 嗟夫!朕日御萬機,藉后內(nèi)助,故得安意綜理,今復(fù)何恃耶?寧有協(xié)朕意如后者耶?諸大臣有偶于罪戾者,朕或不樂,后詢其故,諫曰:“斯事良非妾所敢預(yù),然以妾愚,謂諸大臣即有過,皆為國事,非其身謀。陛下曷霽威詳察,以服其心。否則,諸大臣弗服,即何以服天下之心乎?”嗚呼!乃心在邦國系臣民,如后豈可多得哉! 后嘗因朕免視朝,請曰:“妾未諳朝儀若何?!彪拗I以只南面受群臣拜舞耳,非聽政也。后進曰:“陛下以非聽政,故罷視朝。然群臣舍是日,容更獲覲見天顏耶?愿陛下毋以倦勤罷。”于是,因后語,頻視朝。后每當朕日講后,必詢所講,且曰:“幸為妾言之?!彪夼c言章詞大義,后輒喜;間有遺忘不能悉,后輒諫曰:“妾聞圣賢之道,備于載籍,陛下服膺默識之,始有裨政治,否則講習奚益焉?”朕有時搜狩親騎設(shè),后必諫曰:“陛下藉祖宗鴻業(yè),講武事,安不忘戰(zhàn),甚善。然邦足安足恃?以萬鎊仰庇之身,輕于馳騁,妾深為陛下危之。”蓋后之深識遠慮,所關(guān)者切。故值朕騎或偶蹶輒愀然于色也?! 『笞匀雽m掖數(shù)年,行已謙和,不惟能敬承皇太后,即至朕保姆往來,晉接以禮,亦無敢慢。其御諸嬪嬙,寬仁下逮,曾乏纖芥忌嫉意。善則奏稱之,有過則隱之,不以聞。于朕所悅,后尤撫恤如子。雖飲食之微有甘脆者,必使均嘗之,意乃適。宮闈眷屬,大小無異視,長者媼呼之,少者姊視之,不以非禮加人,亦不少有詬誶。故凡見者,蔑不歡悅。藹然相親。值朕或譴責女侍宮監(jiān)之獲罪者,必為拜請曰:“此曹愚蠢,安知上意?陛下幸毋怒。是瑣瑣者,亦有微長。昔不于某事曾效力乎?且冥行干戾,贓獲之常也?!备湟?,俟朕意解乃止。后天性慈惠,凡朕所賜赍,必推施群下,無所惜。封皇貴妃有年,乃絕無儲蓄。崩游后,諸含殮具,皆皇太后所預(yù)治者。視他宮侍亦無少差別,均被賜予。故今宮中人哀痛甚篤,至欲殉葬者數(shù)人?! 〕?,后父病故,聞訃哀怛,朕慰之,紊淚對曰:“妾豈敢過悲,遺陛下憂?所以痛者,恨未答鞠育恩耳!今已亡,妾衷愈安。何者?妾父情性夙愚,不達大道,有女獲侍至尊,榮寵已極;恐心無所懼,所行或不韙,以是每用憂念。今幸以始終,荷陛下恩恤至備,妾何復(fù)慟哉!”因遂輟哀。反復(fù)有兄之喪,時后屬疾,未使聞。后謂朕曰:“妾兄其死矣。囊月必遣妾嫂來問,今久不至,可知也?!彪抟院蠹?,故仍不語以實,慰安之。后曰:“妾兄心矜傲,在外所行,多不義,以恃妾母家,恣要挾,容有之,審爾詎止辱妾名,恐舉國謂陛下以一微賤女,致不肖者肆行罔忌;故夙夜憂懼,寢食未敢寧,今幸無他故歿,足矣,妾安用悲為?”先是,后于丁酉冬生榮親。初,后于朕偶有未稱旨者,朕或加譙讓,始由申己意,以明無過;及讀史至周姜后脫簪待罪事,翻然悔曰:“古賢后身本無愆,商待罪若彼;我往曾申辯,殊違恪順之道。嗣即有宜辯者,但引咎自責而已?!焙笾е斶w善如此。后性至節(jié)儉,衣飾絕去華采,即簪珥之屬,不用金玉,惟以骨角者充飾。所誦《四書》及《易》,已卒業(yè)。習書未久,天資聰慧,遂精書法?! 『笏夭恍欧?,朕時以內(nèi)典禪宗諭之,且為解《心經(jīng)》奧義。由是崇敬之寶。專心禪學(xué)。參究“一口氣不來,向何處安身立命”語,每見朕,即舉之:朕笑而不答。后以久抱疾,參究未能純一,后又舉前語,朕一語答之,遂有省。自嬰疾后,但憑幾倚遢,未曾偃臥。及疾漸危,猶究前說,不廢提持。故崩時言動不亂,端坐呼佛號,噓氣而化,顏貌安整,儼如平時。嗚呼!足見后信佛法究心禪教之誠也?! ∠仁呛蟪醪r,恒曰:“皇太后眷吾極篤,脫不幸病終不瘳,皇太后必深哀戚,吾何以當之?”故遇皇太后使來問安否,后必對曰:“今日少安。”一日,朕偶值之,問說:“若今疾已篤,何以云安也?”后曰:“惡可以妾兵遺皇太后憂。我死,乃可聞之耳?!变┘采鯊浟簦藜戳罨屎笾T妃嬪眷屬環(huán)視之。后曰:“吾體殊委頓,殆將不起。顧此中澄定,亦無所苦。獨念以卑微之身,荷皇太后暨陛下高厚恩,不及酬萬分之一。挈沒后,陛下圣明,必愛念祖宗大業(yè),且皇太后在上,或不至過慟,然亦宜節(jié)哀自愛。惟皇太后慈衷肫切,必深傷悼,奈何?思及此,妾即死,心亦弗安耳?!奔?,復(fù)謂朕曰:“妾亡,意諸王等且必皆致賻。妾一身所用幾何?陛下誠念妾,與其虛蘼無用,孰若施諸貧乏為善也?!睆?fù)囑左右曰:“我逝后,束體者慎毋以華美?;噬铣鐑€約,如用諸珍麗物,違上意,亦非我素也。曷若以我所遺者為奉佛誦經(jīng)需,殊有利耳?!惫式駭烤?,朕重逆后意,概以儉素,更以負二萬余金施諸貧乏,皆從后意也。 凡人之美,多初終易轍。后病閱三歲,雖容瘁身癯,仍時勉慰無傷,諸事尤備,禮無少懈,后先一也。事今后克盡謙敬,以母稱之,今后亦視后如娣。十四年冬,往南苑,皇太后圣體違和,后朝夕侍奉,廢寢食。朕為皇太后禱于天帝壇,旋宮者再,今后曾無一語奉詢,亦未遣使問候。是以朕以后有違孝道,諭令群臣議之,然未令后知也。后后聞之,長跪頓首固請曰:“陛下之責皇后,是也。然妾度皇后斯何時有不憔悴憂念者耶?特以一時未及思,故失詢問耳。陛下若遽廢皇后,妾必不敢生。陛下幸垂察皇后心,俾妾仍視息世間,千萬勿廢皇后也!” 前歲,今后寢病瀕危,朕躬為扶持供養(yǎng),今后宮中侍御尚得乘間少休,后則五晝夜目不交睫,且時為誦史書,或常談以解之。及離側(cè),出寢門即悲泣曰:“上委我候視,倘疾終不痊,奈何?”凡后事,后皆躬為治備,略無倦容。今年春,永壽宮始有疾,后亦躬視扶持,三晝夜忘寢興。其所殷殷為解悲憂,預(yù)為治備,皆如侍今后者。后所制衣物,今猶在也。悼妃薨時,后哭之曰:“韶年入宮,胡不于上久效力,遂遽夭喪耶?”悲哀甚切,逾于倫等。其愛念他妃嬪,舉此類也。故今后與諸妃嬪皆哀痛曰:“與其存無用之軀,孰若存此賢淑,克承上意者耶!吾輩何不先后逝耶?今雖存,于上奚益耶?”追思夙好,感懷舊澤,皆絕葷誦經(jīng),以為非此不足為報云。后嘗育承澤王女二人,安王女一人于宮中,朝夕鞠撫,慈愛不啻所生。茲三公主,擗踴哀毀,人不忍聞見。宮中庶務(wù),曩皆后經(jīng)理,盡心檢核,罔不當。雖位晉后名,實后職也。第以今后在,故不及正位耳?! ∽院蟊篮?,內(nèi)政叢集,待命于朕,用事愈念后,悲哀不能自止。因嘆朕伉儷之緣,殊為不偶。前廢后容止足稱佳麗,亦極巧慧,乃處心弗端且嫉甚,見容少妍者,即憎惡欲置之死。雖朕舉動,靡不猜防。朕故別居,不與接見。且朕素慕簡樸,廢后則癖嗜奢侈,凡諸服御,莫不以珠玉綺秀綴飾,無益暴殄,少不知惜。嘗膳時,有一器非金者,輒怫然不悅。廢后之性若是,朕含忍久之,郁慊成疾?;侍笠婋奕轁u瘁,良悉所曲,諭朕裁酌。故朕承慈命廢之。及廢,宮中人無念之者,則廢后所行久不稱眾意可知矣。今后秉心淳樸,顧又不乏長才。洎得后才德兼?zhèn)洌闩?nèi)政,諧朕志,且奉侍皇太后恪盡婦道?;侍髳燮滟t,若獲瑰寶,朕懷亦得舒,夙疾良已?! 」屎蟊溃侍蟀丛唬骸拔嶙又雅?,即吾女也。吾冀以若二人永諧誤我老,茲后長往矣,孰能如后事吾耶?孰有能順吾意者耶?即有語,孰與語耶?孰于籌耶?”欲慰勉朕,即又曰:“吾哀已釋矣,帝其毋過傷?!比恢两瘢瑴I實未嘗少矣。見今后與諸妃嬪哭后之慟,諭曰:“若勿深哀,曷少 *** ?!蹦艘粫r未有應(yīng)者,皇太后泫然淚下。朕曰:“若皆無心者乎?胡竟無一語耶?”蓋迨惜后之淑德,為諸人所難及,故每曰:“諸妃嬪可勿來,重傷我心!”于此益見念后之至也。抑朕反復(fù)思后,所關(guān)之事,更有不忍言及又不能自止者?;侍笱判孕逎?,雖尋常起居細節(jié),亦必肅然不肯茍且。如朕為皇太后親子,凡孝養(yǎng)之事,于理更有何忌?但以朕乃男子,勢當有引嫌不能及親者,故惟持后敬奉,能體皇太后。即皇太后千秋萬歲后,諸大事俱后經(jīng)治是依賴。今一朝崩逝,后脫遇此,朕可一一預(yù)及之乎?將心付之不堪委任之人。念至于此,朕五中摧痛,益不能不傷痛無已矣?! 『蟪止斻?,郁翼贊內(nèi)治,殫竭心力,無微不飭,于諸務(wù)孜孜焉。罔弗周祥。且慮父兄之有不幸,故憂勞成疾。上則皇太后慈懷軫惻,今后悲悼逾常;下則六宮號慕,天下臣民莫不感痛。惟朕一人,撫今追昔,雖不言哀,哀自至矣。 嗚呼!是皆后實行,一辭無所曾飾,非后以崩逝故,過于軫惜為虛語。后微素著,筆不勝書。朕于傷悼中不能盡憶,特撮其大略狀之。俾懿德昭垂,朕懷亦用少展云爾! 相關(guān)史料 《清史稿 列傳一 后妃》 孝獻皇后,棟鄂氏,內(nèi)大臣鄂碩女。年十八入侍,上眷之特厚,寵冠后宮。順治十三年八月,立為賢妃。十二月,進皇貴妃,行冊立禮,頒赦。上皇太后徽號,鄂碩本以軍功授一等精奇尼哈番,進三等伯。十七年八月,薨,上輟朝五日。追謚孝獻莊和至德宣仁溫惠端敬皇后?! ∩嫌H制行狀,略曰:“后兒靜循禮,事皇太后,奉養(yǎng)甚至,左右趨走,皇太后安之。事朕,晨夕候興居,視飲食服御,曲體罔不悉。朕返蹕晏,必迎問寒暑,意少亂,則曰:‘陛下歸晚,體得毋倦耶?’趣具餐,躬進之,命共餐,則辭。朕值慶典,舉數(shù)觴,必誡侍者,室無過燠,中夜起視。朕省封事,夜分,未嘗不侍側(cè)。諸曹循例章報,朕輒置之,后曰:‘此雖奉行成法,安知無當更張,或有他故?奈何忽之!’令同閱,起謝:‘不敢干政?![廷讞疏,握筆未忍下,后問是疏安所云,朕諭之,則泣曰:‘諸辟皆愚無知,豈盡無冤?宜求可矜宥者全活之!’大臣偶得罪,朕或不樂,后輒請霽威詳察。朕偶免朝,則諫毋倦勤。日講后,與言章句大義,輒喜。偶遺忘,則諫:‘當服膺默識?!?,親騎射,則諫:‘毋以萬邦仰庇之身,輕于馳驟?!加形捶Q旨,朕或加譙讓,始猶自明無過;及聞姜后脫簪事,即有宜辯者,但引咎自責而已。后至節(jié)儉,不用金玉。誦四書及易已卒業(yè);習書,未久即精。朕喻以禪學(xué),參究若有所省。后初病,皇太后使問安否,必對曰:‘安。’疾甚,朕及今后、諸妃、嬪環(huán)視之,后曰:‘吾殆將不起,此中澄定,亦無所苦,獨不及酬皇太后暨陛下恩萬一。妾歿,陛下宜自愛!惟皇太后必傷悼,奈何?’既又令以諸王賻施貧乏,復(fù)屬左右毋以珍麗物斂。歿后,皇太后哀之甚?!毙袪顢?shù)千言,又命大學(xué)士金之俊別作傳。是歲,命秋讞停決,從后志也?! r鄂碩已前卒,后世父羅碩,授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及上崩,遺詔以后喪祭逾禮為罪己之一??滴醵?,合葬孝陵,主不廟,歲時配食饗殿。子一,生三月而殤,未命名。 身世之爭 董鄂氏的身世有多種說法,一種說法就是正史說,第二種是秦淮名妓董小宛說,第三種是襄親王福晉說。 秦淮名妓董小宛說 《清宮演義》、《清宮十三朝》等小說,均將孝獻皇后董鄂氏說成是秦淮名妓董小宛。簡要情節(jié)是:清軍統(tǒng)帥洪承疇本是好色之徒,早聞“秦淮八艷”(馬湘蘭、卞玉京、李香君、柳如是、董小宛、顧眉生、寇白門、陳圓圓)之名,尤慕董小宛。洪在攻占江南時,果然生獲董小宛,藏之府中,企圖霸占,無奈小宛誓死不從。洪無計可施,最后不得已,于順治二年(1645)將小宛獻入皇宮,遂成為順治帝寵妃。也有說小宛是豫親王多鐸俘獲,送入宮中的?! 《⊥?,上確有其人,名白,字青蓮,生于明朝天啟四年(1624),秦淮名妓。崇禎十五年(1642),19歲的董小宛從良,嫁給了比她大14歲的著名的“四公子”(方以智、陳貞慧、侯方域、冒襄)之一的冒襄為妾。二人感情真摯,相敬如賓。戰(zhàn)亂中,夫妻二人顛沛流離,相依為命達9年之久。董小宛終因勞瘁過度,于順治八年(1651)正月初二日病死,時年28歲,葬于如皋昌氏的影梅庵。 為什么將風馬牛不相及的董小宛與董鄂妃扯在一起了呢?可能是因為她們倆的姓中都有一個“董”字,二人又都是傾國傾城的絕色佳人。一些文人在編寫野史時,為了使情節(jié)離奇,有吸引力,或出于對清朝皇帝的故意中傷,于是便采用了移花接木之術(shù),將董小宛說成是董鄂妃了。其實,董鄂妃的“董”是滿語譯音,“董鄂”也有譯為“棟鄂”、“東古”、“冬古”、“東果”的?! ? 襄親王福晉說 現(xiàn)在也有許多著述和影視劇,認為董鄂妃原是襄親王的福晉,后被順治帝納入宮中,成為寵妃。襄親王,博穆博果爾,清太宗皇太極的十一子,生于崇德六年(1641)十二月二十日申時,其生母是懿靖大貴妃博爾濟吉特氏娜木鐘,順治十二年(1655)二月二十一日冊封為和碩襄親王,翌年七月初三日己刻卒,年僅16歲?! №樦蔚塾啄昙次?,母親孝莊文皇后對他管教極嚴,加之朝廷大權(quán)長期由叔叔多爾袞掌管,形成了暴躁、猜忌的性格。孝莊文皇后出于政治上的考慮,將自己的侄女、蒙古科爾沁部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之女博爾濟吉特氏立為皇后。這位小皇后從小嬌生慣養(yǎng),尖酸刻薄,并不能體諒順治帝的苦衷,常常與順治帝發(fā)生口角,小兩口的感情并不和諧。因此,順治帝覺得事事皆不順心,內(nèi)心很是苦悶。清初有命婦輪番入侍后妃的制度,董鄂氏經(jīng)常到后宮入侍,這便給順治帝與董鄂氏的相識相戀提供了機會。董鄂氏的美貌和才情深深地吸引了這位多情的少年天子的心,而董鄂氏的丈夫常年出兵打仗,閨中寂寞,也對順治帝產(chǎn)生了好感。兩個情誼相投的人迅速墜入了情網(wǎng)?! 稖敉麄鳌分杏幸欢螠敉幕貞洠喉樦位实蹖τ谝晃粷M籍軍人之夫人,起了一種火熱愛戀。當這一位軍人因此申斥他的夫人時,他竟被對于他這申斥有所聞知的天子親手打了一個極怪異的耳摑。這位軍人于是乃怨憤致死,或許竟是自殺而死?;实鬯旒磳⑦@位軍人的未亡人收入宮中,封為貴妃。這位貴妃于一千六百六十年產(chǎn)一子,是皇帝要規(guī)定他為將來的皇太子的。但是數(shù)星期后,這位皇子竟而去世,而其母于其后不久亦薨逝?;实鄱笧榘葱⒖嫡禄屎螅滴跎福┫袼?,竟致尋死覓活,不顧一切?! ∵@位皇子是皇幾子,生母是誰?湯若望沒有明說。福臨共有8個皇子,除玄燁外,在7個皇子中,皇二子福全、皇五子常寧、皇六子奇授、皇七子隆禧、皇八子永干等5人皆卒于康熙朝,勿庸考慮。這樣只剩下皇長子鈕鈕和皇四子。鈕鈕生于順治八年(1651)十一月初一日,殤于順治九年(1652)正月三十日,只活了89天,生母是庶妃巴氏。此子雖也是早殤,但不是殤于順治晚年,而且他的生母是庶妃巴氏,未封過貴妃,因此,鈕鈕和巴氏不可能是湯若望所說的皇子和那位貴妃。現(xiàn)在只剩下皇四子。該子生于順治十四年(1657)十月初七日,殤于順治十五年(1658)正月二十四日,生母是皇貴妃董鄂氏,即后來的孝獻皇后。董鄂氏死于順治十七年(1660)八月十九日。由此看來,湯若望所說的只能是皇四子和皇貴妃董鄂氏。但這里有兩個出入,一是皇四子生年是公元1657年,而湯若望所說是1660年;二是皇四子生母是皇貴妃,而不是貴妃?! 髡f也罷,猜想也好,最后歸于一致的認識就是,這位董鄂氏姿容絕代,才華出眾,在佳麗三千的后宮中贏得了順治帝專一的愛情,并至死不渝。
令妃體內(nèi)的毒應(yīng)該是長期服藥導(dǎo)致的慢性中毒,并不是乾隆下旨毒死的。令妃魏佳氏從一名奴婢一路飆升到令妃的位置,憑借自己的品德與才貌備受乾隆皇帝的寵愛,可以說在后宮之中無人能敵。并且令妃還前前后后為乾隆帝生下了四個皇子和兩個公主,更奠定了其獨一無二的地位。
不過也正因為先后生了這么多孩子,令妃的身體一直不怎么好,哪怕是在現(xiàn)代哪個女人生了六個孩子都很難調(diào)養(yǎng)過來,更何況古代醫(yī)療條件還十分落后。因此為了調(diào)養(yǎng)身體,令妃常年都在喝藥,俗話說“是藥三分毒”,身體雖然慢慢調(diào)養(yǎng)過來了,但體內(nèi)卻不知不覺地也隱藏了很多藥毒。
更糟糕的是,令妃在生前的最后幾年里經(jīng)常性的失眠,常常在夜里輾轉(zhuǎn)反側(cè)無法入睡,于是她只能喝一種含有朱砂成分的中藥用來助眠。這種藥雖然能幫助人入睡,但朱砂屬于重金屬,長期服用卻會在體內(nèi)堆積劇毒,長此以往令妃便因慢性中毒而不幸身亡了。
有人說令妃中毒而死是乾隆皇帝的旨意,目的就是防止魏佳氏的母家日后干涉朝政。但這種說法幾乎無法令人信服,令妃雖然比乾隆小十幾歲,但她死的時候乾隆身體尚可,也沒有到為了自己死后做打算要殺嬪妃的地步。
更何況乾隆寵愛令妃多年,還是他親自將魏佳氏的母家提為滿軍旗的上三旗鑲黃旗,又怎會因心生忌憚而在多年后殺死令妃呢?所以令妃的死最大可能就是長期導(dǎo)致的慢性中毒而死。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887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