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和珅是怎么引起嘉慶的殺心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和珅是清朝最著名的權(quán)臣之一,乾隆年間和珅貪墨攬權(quán)的故事,可謂是家喻戶曉。不過有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和珅同時也是寒門草根逆襲的典范。和珅的家庭并沒有什么顯赫的背景,而且其父母都去世很早,《清史稿》中記載和珅“少貧無藉”,年輕的時候非常困頓,而且沒有什么依靠。
不過就是這么一個普通的年輕人,在20多歲時因為得到乾隆皇帝的賞識,從此改變了一生的命運,官途扶搖直上。不到十年,和珅便從一個小小的三等侍衛(wèi),被乾隆提拔為御前大臣,入值軍機,且擔任多項實權(quán)職位。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更是親自為和珅之子賜名為“豐紳殷德”,并指其為十公主之駙馬,讓和珅升格為皇親國戚,可謂是寵冠朝列、權(quán)傾朝野。而此時的和珅,只不過才30歲出頭而已。
從年齡上看,乾隆其實比和珅年長40歲,夠得上當他爺爺?shù)哪昙o了。乾隆最初為何識拔和珅,至今仍是一個謎。《清朝野史大觀》有種說法,說乾隆年輕時喜歡過雍正的一個妃子,后來乾隆看到和珅身上有和這個妃子一樣的胎記,便認為和珅是她的轉(zhuǎn)世。此類齊東野語,只能作為茶余飯后的談資,其真實性不值一提。
另一種比較流行的說法,是和珅擔任乾隆御前侍衛(wèi)時,有一次乾隆讀到要犯逃脫的奏折,隨口引用了一句古文:“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當時身邊侍衛(wèi)皆茫然不知其意,而和珅則以朱熹的注語“典守者不得辭其責”作答,乾隆對和珅作進一步考察,發(fā)現(xiàn)這個年輕人很有才華,于是開始大力提拔和珅。
不管最初的真相如何,乾隆對和珅的重用,后來漸漸演變成了對他的依賴。乾隆晚年時聽力下降,說話也不清楚,朝廷大小事務(wù)的決定基本都靠和珅傳達,以致和珅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成為大清的實際掌權(quán)者,甚至威脅到了皇帝嘉慶的地位。和珅得到乾隆如此寵信,也是他能夠在朝中只手遮天,貪腐無度的最重要的條件。
然而過度膨脹的權(quán)力,以及長期居高臨下的地位,麻木了和珅的心智,忘記了他所有的權(quán)位都是來源于乾隆。結(jié)果其位愈高,其禍愈速,乾隆去世不到半月,和珅就從宰相級別的重臣淪為階下囚,并被賜死在獄中,成為清朝歷史上從被捕到處決時間最短的王公大臣。
嘉慶皇帝為何這么著急殺和珅?可能許多朋友的第一反應(yīng),是想到和珅貪污。民間有句俚語叫“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嘉慶是不是因為要反腐,所以拿和珅這只大老虎開刀,順便抄他的家產(chǎn)充實一下國庫?
的確,和珅當朝二十年,通過勒索受賄等手段,聚斂了巨額財產(chǎn)。有清人筆記記載,和珅一人的家資,就抵得上大清十年財政收入。當然,上述說法有些夸張,不過從清朝檔案列出的和府查抄清單來看,和珅貪墨的財產(chǎn)在清朝絕對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光是和珅住的房子,就抵得上兩座親王王府的規(guī)格,另外查抄出來和珅收藏的許多奇珍異寶,甚至比皇室用的還要名貴。
但貪污是和珅被殺的原因嗎?答案卻是否定的。
其實自康熙朝以來,因為康熙皇帝對臣屬在經(jīng)濟上比較寬縱,朝廷形成了一條不成文的規(guī)定,就是官員當?shù)搅艘欢墑e,無論貪污多少,都不算是重大的罪行。清朝近300年歷史,高級官員因為經(jīng)濟問題被處決的唯一例外,只有后來咸豐年間的大學士柏葰。
就和珅此案而言,和珅一是宰輔級別的大官,二是乾隆皇帝親家,按清朝律法,不論是議親還是議貴,和珅都罪不當誅。所以在嘉慶列出的和珅二十條罪狀中,只有最后的八條是關(guān)于經(jīng)濟犯罪的內(nèi)容。而且賜死和珅后,嘉慶還特別下旨不再追究過去給和珅行賄的官員,這一方面是嘉慶寬仁,不愿興起大獄,另一方面也說明嘉慶當時并不認為和珅貪腐是非常嚴重的罪行。
既然貪污之舉罪不至死,那么嘉慶對和珅動殺心的理由是什么呢?我們看二十大罪狀的前面幾條。第一條,是乾隆正式禪讓皇位給嘉慶之前,和珅事先向嘉慶泄露機密。接下來幾條是說和珅欺負乾隆年老不記事,有種種對太上皇不敬之舉,甚至把和珅私自納出宮宮女為妾也作為一條罪狀。
總的來說,前面這幾條罪狀雖然很重,尤其是對乾隆不敬,屬于大逆不赦之罪,但這些主要是嘉慶為了加重和珅罪名,這種欲加之罪的帽子,扣誰頭上都是合適的。后面嘉慶還提到和珅攬權(quán)和扶植黨羽,不過這些都還不算嘉慶要將和珅置于死地的直接原因。
我們翻閱嘉慶與和珅恩怨的歷史,嘉慶曾經(jīng)論及唐代宗殺李輔國,說道:“代宗為太子,不為輔國所讒者幾希。及即帝位,正其罪而誅之?!笨梢娂螒c未親政前已在謀劃誅殺和珅,而殺和珅最直接的原因,其實是以牙還牙的“報仇”。因為在乾隆生前,和珅曾經(jīng)有過置嘉慶于死地的舉動。
乾隆晚年時雖然幾乎對和珅言聽計從,但在立太子一事上非常謹慎,有著自己的主見,而嘉慶正好不是和珅所喜歡的人選。因此在乾隆確立嘉慶為自己繼承人以后,和珅一直試圖影響乾隆更換人選,他采取的策略,就是派侍讀吳省蘭去幫嘉慶抄詩文,試圖抓住任何不利于嘉慶的蛛絲馬跡。
吳省蘭原來是和珅的老師,但和珅發(fā)跡之后,吳省蘭竟反過來拜和珅為師,如此趨炎附勢,其人品可見一斑。嘉慶知道和珅派吳省蘭到他身邊的用意,因此平日寫詩作文都非常注意,不讓和珅抓到任何可以離間他與乾隆父子的證據(jù)。
然而嘉慶百密一疏,有一次嘉慶的老師朱珪升官,嘉慶專門寫詩給他祝賀,詩稿還沒寫完,吳省蘭就給和珅通風報信。和珅將嘉慶所作的詩拿到乾隆面前,危言聳聽地恐嚇乾隆說,嗣皇帝這是要收買他的師傅,恐怕有暗中扶植自己勢力,架空太上皇的想法啊。
乾隆當時年老精力衰竭,已經(jīng)沒有了年輕時的判斷力,聽了和珅的話大吃一驚,真的擔心起來嘉慶是不是想奪權(quán),于是問另外一個大臣董誥的意見。幸好董誥是個正直的老臣,沒有依附和珅,實事求是地回答說,嘉慶寫詩祝賀師傅升官,并不算什么過錯,無需為此大驚小怪。乾隆沉默了半天,最終聽進了董誥的意見,未因此事而懲罰嘉慶,但仍然撤回了朱珪的升官決定,可見和珅當時的話,確實動搖了乾隆對嘉慶的信任。
假如當時董誥也趨炎附勢,附和和珅,又或者乾隆沒那么堅持自己當初立儲的選擇,和珅很有可能就此得逞。若嘉慶的皇儲之位被廢,那無異于被置于死地,再也沒有容身之處了。
通過這件事,嘉慶領(lǐng)教了和珅的狠毒,即便和珅能力再強,日后也必然不會是自己能夠親近和信用的人。與其養(yǎng)虎為患,不如先發(fā)制人,因此從那一天起,嘉慶就已經(jīng)立下了殺和珅的決心。
參考資料:《清實錄乾隆朝實錄》《清實錄嘉慶朝實錄》《清史稿·列傳一百六》《庸庵筆記》《清朝野史大觀》等
我相信大家對和珅的耳聞都是因為他是因為他是個大貪官。再加上著名演員王剛對和珅的演繹,使和珅這個角色和名字十分深入人心。歷史上和珅也是個十分有名的人物,但是和珅晚年卻十分凄慘。那么和珅到底是因為什么原因被殺的呢?
我們先了解下和珅這個人物。
和珅,鈕祜祿氏,原名善保。和珅雖然出身于官宦世家,但從小因為父親早逝便在家中受盡欺凌,雖然家中寬裕,但是挨餓的事情也時常發(fā)生。他后期喜歡積聚錢財,貪污受賄,我相信和他從小的家庭環(huán)境也有很大的關(guān)系。
但是和珅這個人雖然童年悲慘,但是時運卻十分的好,仕途一直順風順水。乾隆三十八年,和珅便被任命為管庫大臣,管理布庫,并且政績很好。他年輕時還是很有作為,并且為官很有成就的,并且起初他為官從不貪污受賄,所以他深受乾隆帝的賞識和信任。
那么他為何最后卻結(jié)局悲慘呢?我覺得有下面幾個原因。
一、利益熏心,貪污受賄
和珅的貪污歷史要從他受命督審李侍堯案開始,在李侍堯被處置后,他的大部分家財被和珅私吞。這是和珅的第一次貪污,但是隨著乾隆帝對和珅的寵愛愈加。和珅也漸漸膨脹,再加上官員對和珅的討好與行賄次數(shù)越來越多,和珅最后也沒有把持住,開始了他利欲熏心,貪污受賄的歷程。
和珅最后有多有錢相信大家都知道,說他富可敵國也不為過。當時就有諺語傳其富有程度?和珅跌倒,嘉慶吃飽?。樹大招風,所以最后他換來了被嘉慶皇帝抄家,賜死的結(jié)局,我相信他結(jié)局之所以如此悲慘,這個原因是最為主要的。
二、結(jié)黨營私,權(quán)勢過大
和珅在得到乾隆寵信之后,隨著眾多官員巴結(jié)討好,也漸漸在朝堂之上形成了自己的一股勢力。要知道,自古以來,為官之大忌無非有二,一是貪污受賄,二是結(jié)黨營私。和珅在乾隆時期結(jié)黨營私乾隆身為一代明君怎么可能不知道。他沒有處罰和珅可能是看在和珅一輩子為自己操勞,于心不忍。
但最主要的是乾隆帝不能動和珅,因為朝堂上和珅的勢力已經(jīng)發(fā)展壯大,并且與其他勢力有一種平衡關(guān)系,如果隨意處置和珅,可能會引起朝堂的騷亂。而乾隆帝也深知和珅對自己的忠心,所以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
但是乾隆死后,嘉慶繼位,嘉慶帝希望勵精圖治,而且和珅在嘉慶還是太子時本就關(guān)系疏遠,再加上和珅權(quán)勢如果不加以遏制,就會危及統(tǒng)治根本。所以嘉慶賜死和珅是不得不做的事,而對和珅的抄家,自然也是理所當然了。
?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嘉慶之所以后悔殺和珅的原因是和珅在朝中擔任重要的職務(wù),有很多的朝政大事都是和珅處理的。但是在所有的事情還沒有交接的情況下,嘉慶就殺了和珅。因此當和珅死了以后,很多事情就一下子全部壓在了嘉慶的身上,逼得他需要盡快處理,這個時候嘉慶才明白了當初乾隆不讓他殺和珅的原因,所以說就后悔了。
雖然說和珅的死是在意料之中,但是嘉慶下手太快了,這確實是讓嘉慶有些措手不及。嘉慶要殺和珅的理由其實非常的充分,和珅貪污這一項就已經(jīng)保不住他的腦袋了,只不過當初有乾隆護著,所以說朝中大臣也沒有人敢吱聲,而且嘉慶本來就是主張要節(jié)省的,對于和珅這種鋪張浪費的行為是深惡痛絕。
再加上他貪贓枉法,做了非常多不合法的事情,因此和珅肯定也是活不久的。再加上當初乾隆傳位給嘉慶的時候,和珅還跟乾隆提了一個建議就是不要把玉璽交給嘉慶,只是傳位,實權(quán)還是要控制在乾隆手里面,這件事情也讓嘉慶對他恨之入骨。所以說乾隆一死,嘉慶就處置了和珅。
嘉慶殺了和珅以后,雖然抄家了有足夠的錢填補國庫,但是嘉慶忽略了一點,就是和珅除了貪污以外,其實還掌管了朝中很多的政事,也算是一個有才華的人。可是和珅一死,這些政事就無人處理了,只能夠全部壓在嘉慶的身上。而剛剛即位的嘉慶肯定是處理不了這樣的事情,就在這個時候嘉慶才想起了和珅的重要性。
其實乾隆在死之前知道和珅已經(jīng)保不住了,但是還是提醒嘉慶不要太早殺了和珅。結(jié)果嘉慶被仇恨蒙蔽了雙眼,暫時沒有忍住,所以事后嘉慶還是覺得很后悔。
說到清朝眾多臣子中誰最有名,那就不得不說和珅了。和珅的一生頗為傳奇,他是貪官的集大成者,擁有的財富可以說是富可敵國,他位高權(quán)重,能力超強,才能得到乾隆的重用。
清朝歷史上有?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說法,嘉慶在乾隆死后,立刻就把和珅殺了,和珅連一點反抗都沒有,但是事實上,和珅并不是那么好殺的,他有全大清的官員為他保駕護航,手中握有兵權(quán)。因此在在誅殺和珅之前,嘉慶帝做了三件事,才能殺掉和珅不留后患,還能吃飽。
欲擒故縱
嘉慶在做皇子的時候,對和珅的問題已經(jīng)看在眼里,記在心上,登基后仍然沒有辦法,乾隆雖然退位了,還是太上皇,手握大權(quán)。
這個時候和珅還受到乾隆的寵信,他如果動了和珅,那叫投鼠忌器。據(jù)傳有人給嘉慶諫言,和珅飛揚跋扈應(yīng)該懲治,嘉慶說和珅是太上皇的寵臣,我還正要準備重用他呢,而且把這話傳出去,麻痹和珅。
調(diào)虎離山
乾隆是嘉慶四年正月初三病死的,死在皇宮養(yǎng)心殿,嘉慶說,你是太上皇的重臣,你心里悲痛在這守靈,12個時辰不能離開。這就等于把和珅軟禁在乾隆的靈堂上,這一招很厲害,切斷了和珅同外面的聯(lián)系,有同黨不能聯(lián)系,有兵也不能調(diào)。
果斷下手
和珅萬萬沒有想到,還沒有過三九二十七天,就開始來處置和珅了,緊接著嘉慶就頒布了上諭,說南方白蓮教的戰(zhàn)事打的不好,地方的將領(lǐng)有責任,朝堂上的官員也有責任,這責任當然就是指的和珅和福長安,嘉慶帝根據(jù)官員的彈劾,就免了和珅大學士等等重要的職務(wù),先軟禁起來,然后讓大臣們討論,和珅這件事怎么辦,直隸總督胡季堂首先表態(tài),說和珅罪大惡極,應(yīng)當處置,直隸總督一帶頭,各地紛紛表態(tài),這就是爭取輿論。
嘉慶處理完和珅之后,沒有擴大化,沒有株連,凡是和珅推薦的官員都沒有處置。這樣一來就穩(wěn)定了政局,這就是嘉慶下手果斷,讓和珅反應(yīng)不及的手段。
然而,凡是都有兩面性,殺掉和珅雖然充盈了國庫,但是卻讓嘉慶發(fā)現(xiàn)沒有可用之才,諸多朝臣不免有兔死狐悲之感,對政令陽奉陰違,使清朝越發(fā)衰落。
說起和珅,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大貪官!貪成為了和珅的代名詞,以至于和珅被嘉慶賜死后,民間流傳的是“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和珅給嘉慶留了一個大銀庫!
在我看來,嘉慶殺和珅不是因為貪,真正的原因是和珅功高震主,按照嘉慶的話說,不殺和珅國人只知道有和珅不知道有嘉慶了。和珅是大清朝最大的貪官,抄和珅的家抄出白銀8億兩,大清朝每年的收入才7000萬兩,和珅的家產(chǎn)相當于大清朝十多年的財政收入。有句話叫“和珅跌倒,嘉慶吃飽”。乾隆末年,國庫空虛,已經(jīng)嚴重入不敷出,似乎嘉慶為了緩解財政危機而扳倒和珅。但是殺掉和珅相當于竭澤而漁,和珅是聚財高手,留著他可以讓他源源不斷的為朝廷弄錢,所以,說嘉慶相中和珅的錢才動他這不成立。
和珅是最大的貪官,如果殺了他是為了反腐,那么接下來嘉慶應(yīng)該把反腐擴大化,順藤摸瓜查出更多腐敗分子,開展一場轟轟烈烈地反腐敗運動,可嘉慶扳倒和珅后采取的是息事寧人的態(tài)度。嘉慶上任后,在整頓吏治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殺貪官反腐敗正好是契機,他并沒有利用這個契機,可見他的目的不是反腐。
乾隆對和珅特別寵信,覺得他能辦事,讓他擔任很多官職,其中包括內(nèi)閣首席大學士、領(lǐng)班軍機大臣、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刑部尚書、理藩院尚書,還兼任內(nèi)務(wù)府總管、翰林院掌院學士、《四庫全書》正總裁官、領(lǐng)侍衛(wèi)內(nèi)大臣、步軍統(tǒng)領(lǐng)等職,幾乎囊括了大清所有重要部門的一把手,外界都稱他二皇帝,這么多官職集于一身,和珅要想架空嘉慶,是完全有可能的。嘉慶能不但心嘛!這才是他殺和珅的真正目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914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