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里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循貴妃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自古帝王多風流,乾隆用一生為我們驗證了這句話,他從年少結婚開始,身邊的寵妃就不斷,比如說他一生摯愛皇后富察氏,再比如說赫赫有名的令妃魏佳氏,還有撲朔迷離的香妃。而今天要說的她,也是乾隆晚年的寵妃之一,她19歲嫁給66歲半老頭子乾隆,日夜得寵,肚子卻不爭氣,始終生不出一男半女。
她是循貴妃伊爾根覺羅氏,出生于1758年,也就是乾隆23年,父親是總督桂林,家族屬于滿洲鑲藍旗。根據(jù)滿清皇室的規(guī)定,八旗之內(nèi)凡是符合年齡的女子必須參加選秀,不得自行婚嫁,因此,選秀是伊爾根覺羅氏的必經(jīng)之路。乾隆41年,當時已經(jīng)66歲的乾隆,再一次舉行選秀,伊爾根覺羅氏便是參選者之一,最后她成功獲得皇帝青睞,被選中留用宮中,就此,她成為乾隆后宮中最后一位入宮的新人,這一年她才19歲。
乾隆大手一揮將她封為貴人,只是同年入宮時她已經(jīng)是循嬪了,由此可見,乾隆對她很是另眼相看。根據(jù)清朝宮廷規(guī)矩,嬪妃冊封都有冊封禮,但不巧的是,循嬪入宮后第2年,皇太后去世,因此她最后于乾隆44年,才完成嬪位冊封禮。
乾隆一生雖然兒子眾多,但早夭的不在少數(shù),比如說皇后所生的嫡子永琮、永璉,以及永琪等皇子,因此,乾隆也一直希望后宮嬪妃能夠不斷為自己生兒育女。循嬪入宮后,憑借著年輕貌美的資本,很快就得到皇帝的寵愛,乾隆頻繁翻她牌子,他覺得自己老當益壯,期待循嬪一朝有孕。
其實也不怪乾隆異想天開,畢竟在他65歲那年,也就是乾隆40年,后宮的惇妃還為他產(chǎn)下一女,有此先例,乾隆自然自信無比。但結果卻令他失望了,日夜得寵的循嬪肚子卻毫無動靜,或許是循嬪自己的原因,也或許是乾隆的原因,總之,循嬪一生都沒有為皇帝生下一男半女。既然她不能如皇帝所愿,皇帝自然對她日漸冷落了,沒有寵愛與子嗣,她的位分也一直停留在嬪位。
直到乾隆59年,即將退居幕后的乾隆,為顯示自己的皇恩浩蕩,他決定對后宮進行一次大的封賞,循嬪也由此被晉升為循妃,隨著位分的提升,她的待遇也好轉,本以為她能安穩(wěn)度過余生,但沒想到,她卻因為自己生辰而喪命。嘉慶2年,循妃即將迎來40歲生日,按照規(guī)矩,皇帝會對她進行賞賜。
但是內(nèi)務府一個不小心,在5月就為她送來了乾隆的賞賜,而她的生辰還遠在9月,乾隆得知后大為惱怒,直接懲辦了一大批相關人員。此事本來與循妃無關,但她作為當事人,經(jīng)過此事后終日提心吊膽,就怕乾隆怪罪她,由此郁郁寡歡之下,沒多久她就病逝了,年僅40歲。得知消息的乾隆,因為內(nèi)疚,便以貴妃之禮安葬她,以示安慰,但小編覺得,對于她個人來說,人既已死,這些名分又有何用?
不管是還珠格格也好,還是最近播出的如懿傳和延禧攻略也好,這三部劇都講訴了乾隆年間的事情,也讓我們觀眾對清朝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乾隆帝的皇后最后都沒有得到什么好的下場。
乾隆皇帝的第一位皇后是富察氏,富察氏和乾隆帝在婚前就認識了的,在他府中做福晉,不管是婚前還是婚后他們一直都是相敬如賓的,尤其是富察氏的賢良淑德更是人盡皆知,本來這位皇后是可以得到更多民心的,但是卻在皇帝一次次讓她失望后,她不在貪戀這世間,選擇跳樓了,真是可惜了。
烏拉那拉氏是富察皇后死后的第二位皇后,這位皇后雖然沒有如富察氏得皇帝的全心喜愛,但是她初當皇后時確實也是把后宮打理的井井有條,奈何她偏偏跟令妃結了仇,她不像富察氏般能夠容忍一切,有仇必報的性格讓她最后自食了惡果,最終換來了被廢除封號的后果。
第三位皇后就是令妃了,令妃不像富察氏和烏拉那拉氏般有背景,她是一路從宮女走到皇后地步的,雖然說她是宮女出身,但是她的見識卻非凡,非常得乾隆帝的喜愛,就連他生的兒子都非常得皇上的喜愛,也就是歷史上后來的嘉慶帝。其實乾隆的皇后下場不太好,無非也就是因為一個心太軟不適合后宮的生存,一個心太狠,最后自食惡果,然后就是最后一位令妃太要強,最后雖然成了人生贏家,但是后半生也是病魔纏身的。
歷史上和_的結局是在靠山乾隆死后被嘉慶賜死。和_,鈕祜祿氏,本名善保,字致齋,自號嘉樂堂、十笏園、綠野亭主人,奉天府開原縣人,滿洲正紅旗。清朝中期權臣、商人。據(jù)《清朝野史大觀·和_家財》等野史記載,和_總財產(chǎn)是“二十億兩有奇政府歲入七千萬,而和_以二十年之閣臣,其所蓄當一國二十年稅入而強”。
貧困起家
乾隆十五年農(nóng)歷五月二十八日,和_出生在福建副都統(tǒng)常保家中,三歲時母親因難產(chǎn)而去世,臨終時產(chǎn)下弟弟和琳,父親常保在和_九歲時亦因病去世,幸得一位老家丁和父親的一位偏房保護和_、和琳兩兄弟才能免于被趕出家門。和_后考上咸安宮,和_精通滿、漢、蒙、藏四種語言,更通讀四書五經(jīng)。更得老師吳省欽、吳省蘭喜愛。
乾隆三十三年,十八歲的和_娶直隸總督馮英廉之孫女馮氏。
乾隆三十四年,和_參加科舉,但名落孫山。后以文生員承襲三等輕車都尉。乾隆三十七年,被授三等侍衛(wèi),被挑選為補粘桿處侍衛(wèi)。乾隆三十八年,二十三歲的和_由于在乾隆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學,終于做了乾隆的儀仗隊的侍從。
人物生平
和_門蔭入仕,精明強干。通過李侍堯案,鞏固身份地位,深得乾隆帝寵信,并將十公主嫁給和_長子豐紳殷德,促使和_大權在握,成為皇親國戚。先后擔任和兼任眾多關鍵職務,主要包括內(nèi)閣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刑部尚書、理藩院尚書,兼任內(nèi)務府總管、翰林院掌院學士、《四庫全書》正總裁官、領侍衛(wèi)內(nèi)大臣、步軍統(tǒng)領等數(shù)十個重要職務,拜文華殿大學士,封一等忠襄公。隨著權力地位的成長,私欲日益膨脹。利用職務之便,結黨營私,聚斂錢財,打擊政敵。親自經(jīng)營工商業(yè),開設當鋪七十五間,設大小銀號三百多間,建立同英國東印度公司、廣東十三行的商業(yè)往來。
嘉慶四年,清仁宗下旨將和_革職下獄。乾隆帝死后十五天,清仁宗賜和_自盡,時年四十九歲。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926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