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里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朱高煦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朱高煦是朱棣的次子,他性格和朱棣十分相像,在朱棣發(fā)起靖難之役時,他跟隨著父親在外率兵作戰(zhàn),多次救他父親于危難之中,朱棣為了鼓勵他奮勇殺敵,對他說“世子多疾”,意思就是你的哥哥身體常年體弱多病,想讓你來當太子,其實朱棣心里早就有意立他為太子,可是眾人皆力挺長子,因為長子有一個聰穎過人的好兒子朱瞻基,朱棣最終考慮到日后能讓他這個喜愛的皇孫順利即位,所以才立長子為太子,朱高煦就和皇位無緣了。然而朱棣當時的這句話也給了他希望,但也是因為這句話造成他以后對太子位置念念不忘,心中一直屬意那個至高無上的位置,導致他日后有篡奪皇位的動機,致使他走上一條不歸路。
因為朱高煦的英勇善戰(zhàn),相對于長子的性格軟弱,朱棣還是十分喜歡朱高煦,可無奈長子有個好兒子,再加上眾人都力薦長子為太子,朱棣也是為長遠考慮,經(jīng)過一番考慮后還是決定立長子為太子,就封了次子為漢王,藩國在云南,可朱高煦卻不想去,依然留在南京,朱棣見狀又給他改封到青州,可這次他依然不肯去,這使得朱棣對他起了疑慮,心里開始忌憚他日后會不會有篡取皇位的想法。在后來他被查到做了許多違法亂紀的事情,朱棣一下龍顏大怒,想治他的罪,可太子為此站出來求情,這才沒有降罪于他,逃過一劫。
朱棣在北征的途中因病逝世,隨即太子即位,可惜的是在朱高熾做皇帝還不滿一年時就突然駕崩了,得到消息的朱瞻基從南京趕回來奔喪,朱高煦就決定在半路設阻殺害朱瞻基,從而他就可以自立為王,可朱瞻基不像他的父親性格軟弱,他從小便表現(xiàn)出驚人的天賦,否則也不會被祖父喜歡,立他的父親為太子他更是起了一定的作用,他早已料到朱高煦會在半路設阻,早就提前一步趕回了北京,讓朱高煦撲了個空,截殺失敗,就這樣,朱瞻基回到北京順利即位。
等到朱瞻基即位后,他的叔叔朱高煦早已安耐不住了,便開始動兵想要謀反,得到消息的朱瞻基馬上決定御駕親征,駐軍包圍了永樂城,而且他們有先進的火箭技術,從而震懾了叛軍,朱瞻基其實并不想殺他,念在往日的情分上,一心想規(guī)勸叔叔投降,命令士兵將勸降書射入城中,叛軍早已傳閱個遍,軍心已經(jīng)大亂,就連叛軍都想抓住朱高煦獻給皇帝,朱高煦見勢便暗中派人傳話給朱瞻基,打算明日出城投降,到了第二天,朱高煦打算出城,卻被他的手下王斌等人攔住,他就假裝回府,卻在半路找了個小路悄悄出城投降,可以說他連投降都不能光明正大,實則有點窩囊,在他投降后,朝中大臣都想將他處死,可朱瞻基不想趕盡殺絕,畢竟是他的皇叔,于是留了他一條性命,將他貶為庶人,并關押了起來。
被囚禁起來的他,有一日朱瞻基想起來打算去看望看望他,不料當朱瞻基走近他時,他卻突然伸出腳絆倒了朱瞻基,就算皇帝再有一顆仁慈的心,先前已饒過他一命,但這次有掃皇帝的尊嚴,實在不能忍,命令士兵搬來一個300斤重的銅缸將他扣在里面,誰知,朱高煦不但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反而像大力士一般竟然將銅缸舉了起來,隨下朱瞻基又命人在銅缸附近點起木炭,把他悶在里面,就這樣被活活烤死了。
回想起來,朱高煦其實是咎由自取,自己一步一步作死,本可以安定的當個藩王,可不甘平庸,讓人們費解的是,他本來已經(jīng)繞小路出城投降了,可最后又做出如此荒唐的事,假如當初朱棣沒有暗示他立他為太子的希望,那他會不會又是另一種人生呢?可惜造化弄人,我們只能悲嘆他這一生實屬有點悲哀。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943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