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為什么說漢武帝處死鉤弋夫人是糊涂呢,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guān)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在古代后宮中的妃子們,她們的地位與能不能為皇帝生下皇位的繼承人有著很大的關(guān)系。在母憑子貴的封建社會里,女人爭權(quán)的利器就是孩子,嬪妃們都想自己能懷上龍種,更希望自己的兒子將來能當(dāng)上太子,作為儲君。這樣她們在宮中的地位就會提高,權(quán)勢也會越來越強大,更會成為令人羨慕的皇太后。
但并不是每個朝代的嬪妃都是這樣想的,有些妃子甚至是求神拜佛祈求自己不要生皇子,最好能生女兒。因為她們不但不會因母憑子貴,而且還會招來殺身之禍。如北魏的妃子就不情愿生皇子,更怕自己的兒子是太子。因為北魏皇室有規(guī)定,只要是兒子當(dāng)了太子,那生母就要被賜死。
這是北魏皇室效仿漢武帝的“立子殺母”的做法,為的就是避免女主干政,外戚要挾幼主。
眾所周知,漢武帝勵精圖治,開疆拓土,使得漢朝成為了當(dāng)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不過漢武帝的一生可以說是有功也有過,在位期間連年的征戰(zhàn),極端的享樂,再殷實的國庫也頂不住漢武帝的揮金如土,國庫逐漸空虛。
更為嚴(yán)重地是漢武帝在晚年的時候,沉迷于術(shù)士,疑心重重,造成了多起慘案。漢武帝原本最疼愛的兒子劉據(jù)也因“巫蠱之案”被冤,而自殺慘死。太子劉據(jù)死后,漢武帝意識到的自己過錯,為此他很久都未立有太子。
公元前88年,此時的漢武帝已經(jīng)70多歲了,他覺得是時候重新要選定繼承人。雖然武帝膝下有幾個成年的兒子,但都覺得不合心意,相反他比較喜歡自己最小的兒子劉弗陵,覺得這孩子那都跟他很像,而且劉弗陵自幼就很聰慧,于是決定要立劉弗陵為太子。
兒子被立為太子,做母親的自然是高興。但是令她沒有想到的是,在自己的兒子被立為太子的那一刻起,她就已經(jīng)活不長了,因為她成了漢武帝必須要處死的人。并不是說鉤弋夫人她犯了什么罪過,只因為她是太子的生母。此時的劉弗陵才7歲,而他的母親鉤弋夫人只有二十幾歲,正當(dāng)年輕。
鉤弋夫人并沒能借助母憑子貴,當(dāng)上令人羨慕的皇太后,而是被賜死,也是個可伶的女子。雖然朝中大臣多次反對,認(rèn)為太子幼小,正需要母親的扶持,但武帝為了防止女人專權(quán)的局面,依然決心要處死鉤弋夫人。
昔日的大臣都以為漢武帝是晚年糊涂了,但事實上,歷史卻證明了漢武帝的做法是對的,英明的決定。因為呂后就是前車之鑒,高祖劉邦逝世后,漢朝朝政的大權(quán)就落到了呂后的手中。歷史上多數(shù)的朝局動亂都是因為君幼而母強的原因,女主驕慢放肆,外戚得道升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946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劉備要帶走趙云,公孫瓚為什么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