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硇倥眯碾U惡的文章,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匈奴在和漢朝的戰(zhàn)爭中,俘虜了很多漢朝的人,匈奴都沒有殺他們。尤其是一些俘虜?shù)臐h朝將軍。不但不會殺他們,而且還會把他們封為王,單于甚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們,把他們當成一家人。
(李陵劇照)
最典型的例子,是李陵投降匈奴以后,匈奴單于就把他封為王,把女兒嫁給了他。當時在匈奴,已經(jīng)被匈奴單于封為王的,還包括早些時候投降過去的衛(wèi)律和李緒,后來李廣利也投降了過去。
而且圍繞這幾個投降匈奴的人,還發(fā)生了很多故事。當時李緒是最積極投降匈奴的人,他不但投降了匈奴,還幫助匈奴練兵,用以攻打漢朝。李陵沒這么做,但探子回去給漢武帝報告說,李陵在幫匈奴人練兵。因此,漢武帝把李陵一家老小全部給殺掉了。這件事,也造成李陵恨透了漢朝。
后來漢武帝去世以后,霍光和上官桀派人去匈奴,準備把李陵接回去。當時衛(wèi)律招待漢朝使者,實際上是監(jiān)督李陵,不許李陵回去。而李陵因為傷心和憤恨,堅決表示不回漢朝。
后來,李廣利投降了匈奴以后,匈奴也封他為王。但是,他和衛(wèi)律爭斗了起來,結(jié)果,衛(wèi)律慫恿匈奴單于,殺掉了李廣利。
看看,漢朝的將軍投降匈奴的,不但非常的多,而且還在匈奴的高層中形成了派系的爭斗,真是非常熱鬧。
(李廣利劇照)
那么,匈奴為什么那么看得上漢朝將軍呢?
一、匈奴認可漢朝是上邦大國。
在古代幾千年的歷史中,北方游牧民族一直認中原國家為上邦大國。我們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認識,是因為中原國家的文明高度發(fā)達,物產(chǎn)也非常豐富,禮儀制度各方面都比較健全。這讓北方游牧民族非常羨慕。
北方游牧民族雖然多次南下入侵中原國家,從某種意義上說,其實是眼紅。他們想獲得中原國家那些豐富的物質(zhì),乃至于入主中原這一片土地。如果打得贏的時候,他們一定會打;打不贏的時候,他們就會去求中原國家,希望中原國家能給予他們照顧。比如說賜給他們一些物資,比如希望中原國家的皇帝能夠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當妻子。等等。
他們仰慕中原國家,因此對中原國家的人才也就非常欣賞。在他們看來,無論是衛(wèi)律,還是李陵、李緒、李廣利都是治理國家的大才。他們希望這些人才,能夠把中原國家先進的經(jīng)驗帶到匈奴去。比如,他們讓衛(wèi)律當了宰相,讓李緒幫助訓練軍隊等等。
既然是人才,因此他們當然不會殺的。
(漢武帝劇照)
二、匈奴軟化漢朝軍隊的意志。
漢武帝時期,漢朝的軍隊整體上對匈奴的軍隊構(gòu)成一種攻勢。也就是說,匈奴軍隊一般都打不贏漢朝軍隊。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當然不愿意漢朝軍隊把他們往死里打。如果俘獲了漢朝軍隊的將領以后,對他們給予很大的優(yōu)待。那么,那些漢朝將軍們在戰(zhàn)場上,如果打不贏就會投降。反正投降過去以后,都會獲得極大的優(yōu)待,為什么還要拼死打呢?
這一點,其實不只是匈奴人這么做,漢朝也這么做。當年,有五個匈奴將軍投降了漢朝,漢景帝就立刻把這五個人封為侯。因為這件事,漢武帝還和周亞夫爭執(zhí)起來。周亞夫認為,投降的人品德上是很差的,不能夠封他們?yōu)楹睢5菨h景帝認為,封侯會軟化匈奴軍隊的意志。
原因就在于,漢景帝時期的漢朝的軍隊,打不贏匈奴的軍隊。
(霍光劇照)
三、匈奴分化瓦解漢朝的朝廷。
以李陵事件為例,最能說清楚這個問題。
李陵在投降匈奴以后,圍繞李陵事件的問題,漢朝朝廷里,很多人都卷入其中。大史學家司馬遷還因為李陵,受到了腐刑。朝廷中很多人也非常同情李陵,同時對漢武帝窮兵黷武的政策,越來越不滿。覺得漢武帝做法,實在是薄情寡恩。后來漢武帝去世以后,霍光和上官桀立馬就派使者去匈奴,想把李陵接過來。這就是他們不滿漢武帝的表現(xiàn)。
后來李廣利投降匈奴以后,漢朝朝廷內(nèi)部又一次出現(xiàn)了極大的分化,甚至牽涉到了漢武帝立儲的問題。
而這些事情的發(fā)生,最終也讓漢武帝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晚年的時候,他調(diào)整了政策,不再對匈奴窮追猛打了。
由此可見,匈奴的做法,在漢朝朝廷中確實起到明顯的干涉效果。
(參考資料:《史記》《漢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969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