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賢是不是奸臣,是很多人要的問題?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獯稹?/p>
明熹宗時期,他極其重用客氏還有宦官魏忠賢,而明熹宗又是一位出名的木匠皇帝,對于木匠活極其癡迷,導致根本無心處理朝政。此后魏忠賢一步步擴張自己的勢力,排除異己,專斷國政,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魏忠賢的確是一位禍國殃民的奸臣,但他的惡行多半還是因為皇帝不作為。實際上魏忠賢權利再大,只要皇帝一句話他便只能束手就擒,所以崇禎皇帝上位后才能如此輕易的除掉魏忠賢。
談及封建王朝的政治,宦官,作為為皇權服務的代理人,其發(fā)展產生更是可謂是歷史悠久。而與之相伴相生的自然也便是如跗骨之蛆的宦官專權,他們或者利用皇帝幼小,皇帝昏聵,與外戚、權臣勾結,從而專擅朝政,禍國殃民。從秦朝篡改遺詔,與李斯、胡亥合謀的趙高,到慫恿漢靈帝賣官鬻爵的張讓,可以說有皇權的地方,就有宦官。盡管他們或者在生理上屬于殘缺人,但是對于權力的欲望也從不會縮減。而與得勢前的卑微相比,得勢之后的他們也更是瘋狂。
而當歷史來到明朝末期,一個太監(jiān)的出現(xiàn),也正是如此。與“萬歲”相比,他自稱九千歲,權傾朝野、禍亂朝綱,權力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沒錯,他就是魏忠賢。
魏忠賢,乃是河北肅寧人,雖為太監(jiān),但其實他也有媳婦,更有女兒。只不過身為賭/徒的他,將女兒給售賣了,而即便是歷朝歷代對于這種行徑都有嚴重的處罰刑法,明朝前期朱元璋農民出身,更是深知其中危害,嚴禁賭/博。但是到了明朝末年,狼煙四起,民不聊生,這也便成為了不勞而獲的人的“發(fā)財夢”的捷徑。但是魏忠賢則不然,在輸?shù)袅巳考耶斨螅龀隽怂簧谢蛟S是最為正確的一件事,入宮當太監(jiān)。盡管魏忠賢“不識文字,人多以傻子稱之,亦擔當能斷,顧猜很自用,喜事尚諛”(《酌中志》)。
也正是如此之下,他才能從一個小太監(jiān),被魏朝—也正是明光宗朱常洛的生母王才人的太監(jiān)賞識,當然彼時的王才人與朱常洛也并不受萬歷帝待見,但他卻得以與明光宗之子天啟帝朱由校熟識。運氣,也就是如此的好。1620年,萬歷帝去世,光宗朱常洛不足月余也崩逝,而天啟帝朱由校上臺。他又與其奶媽客氏交好,喜歡木匠活的天啟帝也由此將政事幾乎全部交給了魏忠賢。
在把持朝政期間,魏忠賢僭越服制,身穿蟒龍,耀武揚威,打擊異己,專擅朝政,還殘酷殺害的東林黨人楊漣、左光斗、魏大中等,似乎與前朝專權太監(jiān)毫無差別。而也正是因為權勢滔天,攀附關系者云集,但就是如此飛揚跋扈的他,卻在崇禎帝上位后被第一個除掉,崇禎帝時年不過17歲。崇禎帝朱由檢更是對其宦官閹黨進行了大清除,而后重用東林黨人。但也就在其賜死魏忠賢時,魏忠賢留下13字遺言——重用東林黨人,大明亡國不遠矣。
可惜的是年少輕狂的崇禎帝,到底是不諳世事的孩子。在明熹宗時,魏忠賢雖然把持朝政,但是面對遼東戰(zhàn)事,也保持了一個明朝人的愛國拳拳之心。
作為對同僚極其嚴苛的袁崇煥(參見斬殺毛文龍),對魏忠賢的評價卻是至高的。以“稷契夔龍”,以周文王先祖、商湯先祖比之,而且還為其立碑,可見其功德。
“由此行之,奴子不降,必為臣成擒矣。況廠臣魏忠賢與閣部諸臣,俱一時稷契夔龍之選,臣所遇非偶,故敢卜事之必成”(《明熹宗實錄》)。
當然拋棄前面的戲謔之言,事實上也正是魏忠賢專權期間,接連起用了趙南星、孫承宗、袁可立等人,對于明朝缺乏馬匹,缺少突襲能力的現(xiàn)狀,他還下令權臣以及太監(jiān)們捐馬以資助前線。也正是在這段時間內,皇太極的后金對大明也難以形成優(yōu)勢。
但是在其死后,東林黨人被起用。不得不說的是東林黨人中有許多的仁人志士,但是作為地主官僚的利益代表者,更作為利益集團,他們掌控了文臣言官,也便掌握了當時的社會輿論,更是借助其集團化,排除異己,肆意非議帝國皇帝與政府,雖然其中不乏道德之之士,但是對于攀附其中者更多的則是兩面派??梢哉f,明末崇禎朝東林黨之禍比之魏忠賢之禍尤甚。而在執(zhí)政后期,面對李自成的崛起,崇禎帝朝會遷都都不能通過便是明證。
平生談節(jié)義,兩姓事君王,進退都無據(jù),文章那有光。真堪覆酒甕,屢見詠香囊,末路逃禪去,原是孟八郎。
對此,作為勝利者的后人,乾隆帝在其數(shù)萬首詩歌中曾經寫詩一首諷刺錢謙益(東林黨領袖),滿口的仁義道德,高節(jié)大義,清軍入關后卻果斷選擇了投降,豈不是令天下人恥笑。而這樣的東林黨人又何止一人,簡直不勝枚舉。在魏忠賢被處死之后的17年,1644年崇禎帝大概是心灰意冷,選擇了自縊而亡,大明亡國,國祚276年。
明朝自開朝以來一直重用太監(jiān),到了明朝末期,明熹宗朱由校臨死傳位于自己的兄弟明思宗朱由檢,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崇禎帝。 朱由校臨死跟朱由檢說你繼位后,有兩個人不能動,一個是張皇后,一個是魏忠賢。
張皇后是朱由校心愛的女人,他吩咐朱由檢不能動,情理之中,重點是為什么他不讓朱由檢動權傾朝野的魏忠賢呢?難道是為了朱由檢的人身安全嗎?
張皇后
魏忠賢原名李進忠。由才人王氏復姓,出任秉筆太監(jiān)后,改名魏忠賢。明朝末期宦官。明熹宗時期,出任司禮秉筆太監(jiān),極受寵信,被稱為"九千九百歲",排除異己,專斷國政,以致人們"只知有忠賢,而不知有皇上"。
對于魏忠賢,崇禎帝可就沒那么仁慈,朱由校剛剛死去沒多久,崇禎就把魏忠賢給滅了。按理說當是魏忠賢的勢力可是不小,但是魏忠賢面對一個剛剛登基的皇帝并沒有反抗,只是留下一句預言:“ 我死之后,大明必亡!自殺而死。。 ”
魏忠賢上吊自殺之后,更是被碎尸萬段、懸首示眾,這讓崇禎贏得了圣明之君的歡呼頌揚。
然而就在大明王朝破滅的前幾天,崇禎帝卻辦了一件事兒,下密旨收葬魏忠賢的遺骸,并且將其厚葬在魏忠賢生前早已看好的香山碧云寺。
明熹宗臨死前曾專門叮囑崇禎說,魏忠賢“恪謹忠貞,可計大事”。魏忠賢固然有為鞏固個人權勢,未免有黨同伐異、殘忍歹毒的罪惡一面,但也有國家經濟有明顯提升,對外戰(zhàn)爭勝利,在東北壓制后金不能進關,是相當不錯。
魏忠賢更是以一己之力壓制的東林黨不敢妄動,想想北京城快要攻破時,崇禎皇帝找人捐錢,就是找這些文官,但是這些人卻都扣著腰包,不肯往外掏錢,眼看國家就要被攻破,一點都不關心。
朱由校雖然是木匠皇帝,但是用人還算不錯,就像乾隆用和珅一樣。而且用魏忠賢還有一點好,自古有做皇帝的什么人都有,唯獨沒有太監(jiān),不用怕魏忠賢造反。
最后崇禎帝,國破無奈煤山自殺殉國。
魏忠賢是哪個皇帝的宦官?
明末宦官,明熹宗即位后,開始平步青云,拉開了中國歷史上最昏暗的宦官專權的序幕,他自稱九千歲,排除異己,專斷國政,以致人們?只知有忠賢,而不知有皇上?。明崇禎繼位后,打擊懲治閹黨,治魏忠賢十大罪,命逮捕法辦,自縊而亡,其余黨亦被徹底肅清。
明熹宗朱由校(公元16051627年),明末皇帝。1620年陰歷九月?1627年陰歷八月在位,年號天啟(1621?1627年),故又稱天啟帝。明光宗朱常洛長子,父親光宗在位僅29天便因?紅丸案?而暴斃,朱由校經過?移宮案?的風波,為群臣擁立繼位。在位7年,因嬉樂過度成?。ㄒ徽f曾落水,留下病根),于1627年服用?仙藥?而死,終年23歲,謚熹宗,葬于德陵(今北京市十三陵),是明朝營建的最后一座皇陵。天啟帝有三男二女,無一長成。終無子,遺詔立五弟信王朱由檢為皇帝,即后來的明思宗(崇禎帝)。
明熹宗朱由校。
魏忠賢(1568年1627年12月11日),字完吾,北直隸肅寧(今河北滄州肅寧縣)人,漢族,原名李進忠。由才人王氏復姓,出任秉筆太監(jiān)后,改名魏忠賢。明朝末期宦官。明熹宗時期,出任司禮秉筆太監(jiān),極受寵信,被稱為?九千九百歲?,排除異己,專斷國政,以致人們?只知有忠賢,而不知有皇上?。
朱由檢繼位后,打擊懲治閹黨,治魏忠賢十大罪,命逮捕法辦,自縊而亡,其余黨亦被肅清。
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627年),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長子,生母選侍王氏,明思宗朱由檢同父異母兄。16歲即位,在位七年。
明熹宗是個?木匠天才?,喜歡刀鋸斧鑿油漆的工作,?朝夕營造?,?每營造得意,即膳飲可忘,寒暑罔覺?。他曾親自在庭院中造了一座小宮殿,形式仿乾清宮,高不過三四尺,卻曲折微妙,巧奪天工。魏忠賢總是乘他做木工做得全神貫注之時,拿重要的奏章去請他批閱,熹宗隨口說:?朕已悉矣!汝輩好為之?。魏忠賢逐漸專擅朝政。
時東林黨人士吏部尚書趙南星,在朝廷中排斥反對派,于是非東林派憤而結交魏忠賢。1624年,魏忠賢遭到楊漣的彈劾,但幸免于難,于是開始大規(guī)模迫害鎮(zhèn)壓東林黨人士,天啟五年(1625年)魏忠賢借熊廷弼事件,誣陷東林黨的左光斗、楊漣、周起元、周順昌、繆昌期等人有貪贓之罪,大肆搜捕東林黨人。天啟六年,魏忠賢又殺害了高攀龍、周宗建、黃尊素、李應升等人,東林書院被全部拆毀,講學亦告中止。至此,東林黨被閹黨勢力徹底消滅,時東林?纍纍相接,駢首就誅?。
?
魏忠賢與皇帝乳母客氏沆瀣一氣、狼狽為奸,極受寵信,被封為?九千歲?,自己也在民間養(yǎng)了不少?義子?,如什么?五虎?、?五狗?、?十孩?、?四十孫?等。在其全盛時期,各地官吏阿諛奉承,紛紛為他設立生祠。1627年崇禎帝朱由檢登位以后,遭到彈劾,被流放鳳陽,在途中畏罪自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979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