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什么不敢嘗試子午谷奇襲,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魏延曾經(jīng)提出過子午谷計劃,具體情況就是魏延率領5000精銳出子午谷奇襲長安,而諸葛亮率主力部隊,從斜谷發(fā)起進攻,兩路大軍在關中會師。
這個計劃看似很好,但是被諸葛亮否決了,讓很多蜀漢的粉絲大呼遺憾。因為很多人認為這個計劃很有可能成功,再說在魏強蜀弱的情況下,不冒險不兵出險招根本不可能改變戰(zhàn)場局勢。魏延所需要的兵力只有區(qū)區(qū)5000,為什么諸葛亮不愿意博一下呢?
這個計劃看上去很美,但是,在筆者看來卻沒有太大的可行性,首先就是魏延這5000人馬真的就能打得下長安嗎?
魏延的計劃要獲得成功,必須滿足兩個條件。首先就是他的這5000精兵,個個都是飛毛腿,必須日行百里方才能夠達到奇兵的效果。其次就是魏國不知情的情況下,魏延的計策才有可能成功。
首先我們來看一看第一個問題。你讓士兵帶著兵器輜重在平地上,日行百里尚且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更何況是崎嶇難行的子午道呢?經(jīng)過連續(xù)的高強度的行軍,這些士兵在到達長安城下時,立即就要投入高強度的攻城,他們此時還有多少戰(zhàn)斗力是一個值得商榷的事情。
更何況子午谷地區(qū)天氣變化無常,若是魏延領兵經(jīng)過子午谷的時候,連日暴雨,這可如何是好,這將如何應對?魏延成功實施子午谷奇謀的第一個條件,我們可以說是靠天吃飯。
同樣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魏延要取得勝利的第二個關鍵點也不是靠自己,是需要對手的襯托才能夠?qū)崿F(xiàn)。
一個軍事策略的成功與否希望寄托在對方身上,這本來就是不可取的。
我們假設如果所有的事情都按照魏延的設想來發(fā)展,魏延率領5000精兵,輕輕松松的來到了長安城下,對長安發(fā)動進攻,長安城里也沒有能人。這樣的情況下,魏延打得下長安嗎?
長安是什么城市?那是漢朝的首都級別城市,那個城防的堅固程度可不是陳倉這種小城市所能比的。諸葛亮數(shù)萬大軍,愣是沒能錘開陳倉城,魏延憑什么說他5000人馬就能打下長安城呢?是誰給了他這個勇氣?是梁翠萍嗎?
更何況魏延一直寄希望于長安的魏國守軍沒有能人,能夠讓他一舉攻下長安,可是這種可能性存在嗎?
不要說長安的守將夏侯懋是一個官二代,是個草包,不會打仗,這個駙馬爺可能確實在軍事上很小白,但是架不住人家身邊有人呢!要知道夏侯家,可是曹魏帝國的軍功世家,在夏侯懋的身邊,有幾個久經(jīng)戰(zhàn)爭的老將,應該不會讓大家感到很吃驚吧!
這些人雖然談不上是一流名將,但是勝在有豐富的戰(zhàn)爭經(jīng)驗,面對魏延的突襲,不可能驚慌失措棄城而走!事實上,他們只要堅持幾天,司馬懿率領的大軍就會及時趕到,前來解長安之圍。
要知道當年孟達手下有八萬雄兵,他打算策應諸葛亮北伐攻擊長安,司馬懿的軍隊距離上庸有1200里,還不是八天,靠著鐵腳板就趕了過來。所以說魏延根本就沒有大把的時間可以攻城,他只有幾天而已,若是他打不下長安,我想他這5000人馬就只能折在這了,畢竟司馬懿不是吃素的。
所以說魏延的所謂子午谷奇謀可操作性很差,靠天靠地靠別人,這樣的策略,諸葛亮怎么會采納呢?
而且魏延可是獅子大開口要走了5000人馬,千萬不要以為5000人馬是個小數(shù)目,整個蜀漢帝國只有90萬人口。他們的兵力極限,也就在十萬左右,魏延一開口就拿全國1/20的兵力做實驗,諸葛亮怎么可能答應他?請選中你要保存的內(nèi)容,粘貼到此文本框
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時,大將魏延曾提出率精兵5000,經(jīng)子午道突襲長安。諸葛亮則率大軍出祁山,兩軍會師于潼關,將關中地區(qū)一舉拿下。這就是史上有名的?子午道奇謀?。
《三國志》對魏延的這個計謀有如下詳細的記載。
延曰:聞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無謀。今假延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楙聞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長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橫門邸閣與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東方相合聚,尚二十許日,而公從斜谷來,必足以達。如此,則一舉而咸陽以西可定矣。
諸葛亮經(jīng)過深思熟慮后沒有同意,這是為什么呢?
首先,魏延取道子午谷成功的幾率很小。
諸葛亮出漢中北伐的路徑一共有5條:子午道、儻駱道、褒斜道、陳倉道、祁山道。這幾條道路中,子午道全長600多里,確實距離較短。但山勢險峻,樹高林密,道路崎嶇,時有塌方,部分路段只容一人通過。?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魏延能否順利到達,是一個未知數(shù)。即使魏延克服重重困難,按時到達長安,已屬強弩之末,還有多少戰(zhàn)力?如果夏侯楙固守待援,不是?乘船逃走?,魏延區(qū)區(qū)5000兵馬,能抵擋魏軍的救援大軍?
而且,子午道歷來都是兵家必守之要道,夏侯楙未必不防。
當年楚漢相爭時,項羽封劉邦為漢王,劉邦就是經(jīng)子午道進入漢中的。后來劉邦出川時,也只是利用了子午道,取道陳倉,并沒有直接從子午道出來。這就是大家熟知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典故。
如果夏侯楙稍有點軍事常識,在子午道的出口處設伏兵,魏延便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即使夏侯楙再?怯而無謀?,難道其手下也全是草包,沒人知道子午谷的重要?沒人提前布防?
所以諸葛亮認為太過冒險。后來的事實證明諸葛亮的擔心是有道理的。
很多大將都曾折戟子午道,曹真率大軍經(jīng)子午道伐蜀時,二十多天都沒能走出來;闖王高迎祥在子午谷被孫傳庭伏擊,最后丟掉了性命。當然,這是后事,魏延不知道。但至少說明,在子午道用兵,成功的機會是很小的。
其次,諸葛亮還必須考慮蜀國的政治大局。
蜀國在經(jīng)歷了夷陵之戰(zhàn)后,元氣大傷,國力孱弱。雖經(jīng)過諸葛亮數(shù)年的勵精圖治,國力有所恢復,但和魏國相比,仍不可同日而語。蜀國將寡兵少,五虎上將僅剩趙云,第一次北伐時,諸葛亮雖號稱10萬大軍,但除去留守軍隊之外,最多只有6萬左右。
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只向諸葛亮要幾千兵馬,諸葛亮為什么不肯一試?
首先!站在先鋒將領的角度,魏延這條計謀非常了不起,堪稱是一條“曠世奇謀”,有很高的可行性。但是,站在把控全局的諸葛亮的角度。諸葛亮拒絕魏延“子午谷奇謀”沒什么大的問題,諸葛亮的做法也是正確的。
之前我也有經(jīng)常研究“子午谷奇謀”,個人觀點這條計謀確實有可行性,而且它的成功率還非常高。雖然計謀本身存在著一定的冒險因素,但站在一個軍事指揮官的角度,有時候要想獲得更多的收獲,確實有必要冒一些險。
當然!這邊不把話題扯遠了,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可行與否,不是此問的重點。接下來回答題主的問題,諸葛亮為什么不愿一試。
簡單的一句話就可以回答此問。
——諸葛亮、魏延的大戰(zhàn)略指向不同。魏延的子午谷奇謀不符合蜀國的基本“國策”。
眾所周知,曹魏非速亡之國。而魏延的這條計謀,無論按照《三國志》的說法,還是按照《魏略》的說法,他所覬覦的,都是曹魏的關中地區(qū)。換句話說,提前與曹魏展開決戰(zhàn)。
如果說冀州、兗州是曹魏的心臟,那么關中地區(qū)就是曹魏心臟的表皮。貿(mào)然打關中的注意,無異于對準曹魏的心臟插了一刀。如此,曹魏豈能善罷甘休。
要知道曹魏不是沒能力討伐蜀漢,曹睿上任之初就曾想過舉兵攻打漢中,只不過被孫資勸阻“以守代攻,則可不戰(zhàn)而勝”。之后曹魏才調(diào)整了“修養(yǎng)身息”的國策。如果蜀國真的吞并了關中,那么曹魏會不惜一切代價,瘋狂的對蜀漢用兵。如此!兩國之間就會陷入決戰(zhàn)的局面。
所以諸葛亮的幾次北伐,大多圍繞祁山方面用兵,并不敢去深入觸碰關中防線。
諸葛亮給蜀國制定的國策是以戰(zhàn)養(yǎng)戰(zhàn),步步蠶食。他的第一目標,是曹魏邊境比較偏遠的隴右地區(qū)。拿下隴右諸郡,在這里建立起一個北伐平臺,解決掉蜀道難行,糧草押運不繼等問題。然后與曹魏進行持久對峙。
諸葛亮跟魏延的戰(zhàn)略指向完全不同,所以他不可能同意魏延攻掠關中的想法。
簡單總結(jié),該計劃就是兩路出擊的方案:一路走子午道,一路走褒斜道,只不過褒斜道開始作佯攻,主攻方向放在子午道,出奇不意地拿下長安,之后兩路大軍會合,占領曹魏的整個關中地區(qū)。
有人認為這個計劃很高明,原因是魏延久居漢中,對當?shù)厍闆r十分了解,在蜀、魏軍力不對等的狀況下,弱小的一方應出奇制勝,魏延的計劃正可以達到這樣的目的。
但也有人認為這個計劃過于冒險,該計劃要想成功,出奇不意是關鍵,但上萬人、十多天的軍事行動不讓敵人察覺是不可能的,曹魏一定會在沿途派出很多偵察兵,一旦知曉蜀軍動向,一方面會在山中依托險要地勢進行襲擾和阻擊,另一方面會調(diào)集重兵把守午口,使蜀軍不得入關中。
即使費盡千難萬險、做出重大犧牲后殺到長安城下,面對這個千年古都,能否立即得手希望也很渺茫。所以,魏延的子午谷計劃不是出奇制勝,而是純粹的軍事冒險。
但歷來支持這項計劃的一方似乎占據(jù)了上風,這是因為諸葛亮沒有采取魏延的作戰(zhàn)計劃,而他的北伐也沒有取得最后的成功,所以有人認為假如采納了魏延的計劃,沒準就成功了。
這個邏輯其實有些問題,北伐沒有成功不一定全由進攻路線的選擇所造成,而即使諸葛亮最終選擇的路線有問題,也不能說明走子午谷就一定正確。
兵法有奇正之分,孫子兵法說:?凡戰(zhàn)者,以正合,以奇勝。?常規(guī)戰(zhàn)法為正,出奇不意為奇,二者必須結(jié)合起來,脫離常規(guī)戰(zhàn)法的基礎,一味出奇則未必致勝。
說魏延的計劃是冒險,因為這項計劃的核心是長途奔襲擊,僅以五千能戰(zhàn)之兵去攻長安,雖是奇兵,但缺少常規(guī)戰(zhàn)法做為基礎就成為孤軍。
夏侯楙雖然不是名將,但也不會看到屈屈幾千人就棄城而逃,一旦夏侯楙不逃,魏延的計劃就輸?shù)袅艘淮蟀搿?/p>
在冷兵器時代,兵家怕的不是野戰(zhàn),不是守城,而是攻城,即使一座孤城,久攻不下的戰(zhàn)例也不勝枚舉,魏延想率五千人攻進長安,幾乎等于靠買彩票發(fā)財。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010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