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朱元璋。
每一個王朝建立之初總會遇到一個令統(tǒng)治階級非常頭疼的問題,那就是長期的戰(zhàn)亂導致神州大地上的人口銳減得非常嚴重,這對于帝國不利。比如東漢末年還未爆發(fā)黃巾起義的之前,全國人口足足有6000萬人,但黃巾之亂然后緊接著軍閥混戰(zhàn)、三國鼎立直到西晉統(tǒng)一天下,整個國家的人口只有不到800萬人。
比如晚清爆發(fā)的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起義,這場起義也是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農民起義,盡管后來被曾國藩、左宗棠等名將剿滅,但這場運動里面至少死了上億老百姓。朱元璋滅了元朝建立明朝之后也遇到了這個問題,而且為了帝國的穩(wěn)定也迫切需要人口快速增長。為此他想到一個辦法,以至于25年間全國人口漲了3倍!到底是什么辦法?我們一看究竟。
盡管朱元璋出身不好,小時候給地主家放牛,少年時候在廟里面當和尚,長大以后下山做乞丐維持生活,但因為天生有著極高的軍事嗅覺,參軍以后終于發(fā)揮了自己的特長,不僅迎娶了首領的女兒,同時也順便接管了他的家業(yè),然后打敗一個又一個軍閥并趕走了元順帝,由此才建立了大明朝。而且身為底層出身的他也有一個成功人士共有的一個特點,那就是善于納諫,盡管自己不懂但手下懂,聽他們的就好。
當時朱元璋因為人口問題發(fā)愁,于是召集眾位大臣一起商議解決辦法,會議上各抒己見,方法也是多種多樣,比如生一個孩子給一頭牛,生兩個孩子多給幾畝地什么的。都說不當家不油鹽貴,盡管朱元璋建立了大明,但此時的大明底子還是很薄弱,按照這些大臣的說法非得破產。問題總有解決的辦法,被稱為“賽諸葛”的劉伯溫很快就想到一個妙計,那就是“實施宵禁”,朱元璋大為不解,這個政策真的有用?劉伯溫微微一笑,然后把理由說了出來。
宵禁就是讓老百姓從晚上7點以后到凌5點這段時間不能出門,每天夜里都有軍隊巡視,假如在大街上看見人影而且被抓到的話,輕則杖責,嚴重的話可能要坐牢,這種刑罰見怪不怪,畢竟歷史上都這么做。而且宵禁也可以禁止小偷小摸的發(fā)生,極大維護了社會穩(wěn)定,也給老百姓過上了沒羞沒躁的幸福生活。
為何這么說呢?個時代不像我們現(xiàn)在,大晚上還騰火通明還可以約上三五好友擼串,不然就是成群結隊壓馬路。要知道當時物資極為匱乏,照明都只能用蠟燭或者油燈,但這些東西看似很基礎,可還是有很多老百姓買不起。黑燈瞎火的不可能看著天花板或者干瞪眼吧,先不說能不能看得到,這么做也很尷尬。畢竟人是情感動物,黑暗里最適合兩人溫存,于是夫妻兩人只能響應皇帝的號召,為大明的繁榮昌盛貢獻的自己微薄的力量,努力給大明生更多的孩子。而且這種做法也成為兩人感情快速升溫,家庭保持和睦的必要手段,可謂是一舉多得。
除了鼓勵生育之外,朱元璋還溫柔的遷徙了45萬蘇南人遷移到人煙稀少的地方,在那里劃給他們一片又一片良田,一座又一座山頭。這些老百姓以前都是被地主豪強的佃戶,自己家里田地都沒有,辛辛苦苦打工一年,得到的收成就先給地主分走一半,而且還是最好的那一半,以至于剩下的都不夠全家人吃?,F(xiàn)在皇帝居然給他們發(fā)了那么多地皮,這是他們做夢都不敢想的事,現(xiàn)在真的發(fā)生在他們眼前,這讓他們無比興奮,用自己的雙手不分白天黑夜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最后朱元璋為了徹底激活老百姓的造人能力,還特意減少賦稅,也給老百姓提供了一個寬松的就業(yè)環(huán)境。畢竟生下來要有工作養(yǎng)得起,也建立了社會養(yǎng)老制度,斷了老百姓最后的疑慮。為此還特意挑選一些子女很多的家庭現(xiàn)身說法,通過這些家庭的描述讓老百姓知道造人還能得到那么多實惠,從此日夜耕耘。
事實證明這個朱元璋的這些做法果然收到了奇效,僅僅用了25年的時間,整個大明的人口就翻了3倍。一個帝國有了人口之后自然有了更多的稅收,也有了足夠的兵員,每個人都有了工作,大明也恢復了中國歷史上天朝上國的地位。
在制度決定之下,皇族們展開了激烈的生殖競賽。到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孫已繁衍至100萬人之多。作為大明王朝最大的既得利益集團,皇族確實是最幸福的群體。但李自成兵鋒所至,朱姓王爺幾乎沒有人能活下來。明皇族兩百多年的狂歡宴席,原來不是免費的……
朱元璋稱帝后,把朱氏家族所有潛在的生育能力發(fā)揮到了極限。他本人生了二十六個兒子,十六個女兒。他又鼓勵自己的后代多生子女,不必承擔任何工作,只需按人頭領俸祿。于是,明弘治五年(1492),我們在史書中見到山西巡撫楊澄籌上報的一個令人吃驚的消息:晉府的慶城王朱鐘鎰又一次刷新了老朱家的生育記錄,到這一年的八月即生有子女九十四人,孫一百六十三人。慶成王一府的人口增長,僅僅是明代皇族人 *** 炸的一個縮影。據(jù)王世貞估算,每十幾年,明宗室人數(shù)增加百分之五十。另據(jù)徐光啟推算,明宗室人數(shù)三十年左右即增加一倍。朱元璋建國之初,分封子孫于各地,初封親郡王、將軍才四十九位。宗室人數(shù)總共五十八人,永樂年間增至一百二十七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增至一萬九千六百一十一人,萬歷三十二年(1604)又增至八萬多人(陳梧桐《洪武皇帝大傳》)。而據(jù)安介生等人口史專家推算,到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孫已經(jīng)繁衍到近一百萬人之多。如果大明王朝能再活五百年,那么朱姓子孫遲早會壓塌半個地球。
大明弘治五年,山西巡撫楊澄籌向皇帝匯報了一個令人吃驚的消息:居住在山西的慶成王朱鐘鎰又一次刷新了朱元璋家族的生育紀錄,截至這年8月,他已生育子女共94名。這確實也是明代中葉以來許多王府遇到的難題。慶成王的兒子們也大多繼承了父親出眾的生殖能力,比如他的長子的兒女總量后來也達到了70人。慶成王在兒女數(shù)創(chuàng)紀錄的同時,孫子輩的人數(shù)已經(jīng)達到了163人,曾孫輩更多達510人。就是說他的直系后代這一年已達767人,再加上眾多的妻妾女眷,整個慶成王府中,正牌主子就1000多人。慶成王肯定無法認全記清所有家庭成員。除非給兒孫妻妾們編號統(tǒng)計,否則很難想像他如何管理這個龐大的王府。
慶成王一府的人口增長,僅僅是明代皇族人 *** 炸的一個縮影。朱元璋建國之初,分封子孫于各地,初封親郡王、將軍才四十九位。這些王爺好比種子,一二百年過去后,在各地繁衍出的數(shù)量十分驚人:山西一省,洪武年間只有一位晉王,到了嘉靖年間,有封爵的皇室后代已增長到1851位。洪武年間河南本來也只有一位周王,到了萬歷年間,已有了5000多個皇族后代……據(jù)明末徐光啟的粗略推算,明宗室人數(shù)每30年左右即增加一倍。而當代人口史學者推算的結果是,明代皇族人口增長率是全國平均人口增長率的10倍。到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孫已繁衍至近百萬人之多。
人口如此急遽膨脹,是由于背后強大的制度驅動。朱元璋在歷史上留下的形象至為冷酷。他對百姓、對大臣、對故交、對妻妾,都冷血無情。唯有在自己的子孫面前,他卻滿面慈祥,溫柔體貼得無以復加。為了確保子孫們生活幸福,他絞盡了腦汁。朱元璋給大明王朝的官員們制定了中國歷史上最低的工資標準,給自己兒孫們制定的俸祿標準卻唯恐不厚:皇子封為親王后年俸萬石,是最高官員的近七倍,還不包括大量的土地等其他各種賞賜。為了讓后代們充分享受幸福,他規(guī)定皇族不必從事任何職業(yè)。每一個皇族后代,所有消費需要都由國家承擔:10歲起開始領工資享受俸祿,結婚時國家發(fā)放房屋、冠服、婚禮費用。死后還有一筆厚厚的喪葬費。
朱元璋的皇族政策,只有一個漏洞,那就是他幻想著可以通過藩王掌握軍隊來捍衛(wèi)朱家天下的安全,結果自永樂年間起,親王引兵作亂不斷。此狀況導致明朝歷代皇帝不斷致力彌補這個漏洞。皇帝們一方面保證皇族生活的窮奢極欲,另一方面則極力強化對皇族特別是藩王的控制。到明代中后期,這種控制達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為了怕王爺們聯(lián)合地方勢力作亂,后代皇帝規(guī)定,親王們終生只能生活在王府里。
多子多福,本來是中國人的不二信條。揮霍和生殖,又是朱元璋給自己子孫規(guī)定的光榮任務。所以,朱氏皇族生得理直氣壯,生得光榮坦蕩,生得痛快淋漓。然而,對大明王朝的其他成員來說,皇室生育紀錄的一次次刷新,可不只意味著為茶余飯后的八卦閑聊增添材料——它更意味著每個老百姓負擔的一次次加重。
王爺?shù)脑黾?,必然導致王府的增加和圈地的擴大。天下最好的土地越來越集中到皇族手中。明代中葉之后,全國人均土地不斷下降,而同時,皇族占有土地卻迅速擴大。許多王府擁有的土地動輒萬頃:景王、潞王在湖廣等地莊田多達4萬頃,福王莊田2萬頃,桂王、惠王、瑞王的莊田各3萬頃。吉王在長沙,有地七八十萬畝,長沙、善化兩縣田地的40%也歸吉王所有。河南全省土地,居然有一半歸各王府所有。
皇族們的俸祿直接來自各地的財政收入,皇族人口的幾何式增長,意味著財政支出幾十倍、上百倍的增加。山西晉王府,明初只需年俸1萬石,到了嘉靖年間,增長到87萬石。河南周王府,由1萬石增長到69萬石。湖廣楚王府,由1萬石增長到25萬石……國家財富分配中,權貴們的比重迅速擴大,而底層百姓的生存空間不斷被壓縮。
明太祖朱元璋僅僅花了十五年就統(tǒng)一了天下,原因就在于其軍事能力出眾、有勇有謀、懂得識人用人,更有“天時助也”。
首先,在軍事能力方面,朱元璋有膽有謀,軍事能力出眾,以微薄的軍備就消滅了元軍。
在群雄并起的年代,起義軍四起,起初朱元璋只占據(jù)安徽的一小塊地方,軍備力量薄弱,只有兩三萬兵馬。然而朱元璋獨具慧眼,迅速占領了一塊人口眾多的風水寶地——金陵,繼而向南不斷進攻,擴張地盤與勢力,將兩三萬的兵馬擴充到二十萬。在進兵打仗的過程中,朱元璋耐心十足,能屈能伸,從不會斷然輕敵冒進。
第二,朱元璋統(tǒng)一天下是“天時”助也。元軍內部矛盾四起,元朝悍將博羅帖木爾被手下叛軍毒死,朱元璋再無后顧之憂,迅速統(tǒng)一南方。同時,北方蒙古族內訌也十分嚴重,朱元璋僅用十個月的時間就占領了北方。由此一來,朱元璋一統(tǒng)天下,建立了大明王朝。
第三,在識人用人方面,朱元璋“親賢納諫,慎終如始”。團隊中有眾多人才,如徐達、劉伯溫等,如虎添翼,朱元璋重用人才,小心謹慎。又有馬皇后在其身邊充當“廉內助”的角色,勸諫朱元璋拒絕誘惑,廉政勤政。
最后,民心的取得與穩(wěn)定,是朱元璋統(tǒng)一天下的不可或缺的條件。朱元璋白手起家,深感民眾內心訴求,懂得安撫民心,貼近百姓,于是朱元璋對人民實行較寬松的政策,并制定授時歷,恢復生產,逐漸取得并穩(wěn)固了民心。又在元順帝死后親自為其寫悼文,以表明自己的正統(tǒng)地位。
總的來說,朱元璋能夠僅用十五年就統(tǒng)一天下,一方面是因為朱元璋有勇有謀、有野心,軍事能力出眾,懂得識人用人,親賢納諫,安撫民心;另一方面是歷史造就了他。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013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