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就給大家?guī)砝畛星旆词录?,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p>
李世民的長子李承乾,差點(diǎn)就要重新上演“玄武門之變”,但李世民卻是愛子心切,并沒有處死李承乾,只是將他充軍到黔州。其實李承乾有這個膽量對李世民逼宮,也是因為有人在背后支持他,漢王李元昌便是其中之一。李元昌是李唐宗親,李淵第七子,但他似乎對李世民仇恨已久,故意接近李承乾,就是為了鼓動他起兵造反,后來計劃失敗后,李元昌等人入罪被斬。李世民在這件事上還是大意了。
唐初是大唐最風(fēng)光的時候,這點(diǎn)從李世民“天可汗”的封號就能看的出來。李世民當(dāng)真不愧是一代雄主,運(yùn)籌帷幄,帝王心術(shù)利用到了極點(diǎn),在一堆世家中,硬生生用軍閥打開一條能讓大唐鼎盛的局面,在加上對外連番大勝,為大唐盛世建立了足夠的基礎(chǔ)。然而李世民雖然厲害,可是對于家人卻不懂該如何相處,一方面包容,另一方面用不可抑制的對家人使用帝王心術(shù),最終導(dǎo)致李家在他這個時期,頻發(fā)叛亂,他還親自逼死了不少親屬,其中就有太子李承乾。
李承乾最初是個挺正常的皇子,從小就懂帝王之道、治國之道,李世民也是將他當(dāng)成未來皇帝培養(yǎng),然而隨著長孫皇后去世,正當(dāng)壯年的李世民對其他皇子又寵愛有加,本身就懂“玄武門之變”,李建成一家遭遇的李承乾著實有點(diǎn)慌了。
其實李世民對其他皇子好,只是純粹希望不要有同樣的悲劇發(fā)生,然而他不會直接表達(dá),這就很容易造成其他皇子的誤會,四皇子李泰出生低微,見父親如此,加上有人調(diào)撥,自然而然的有了稱帝之心,這就讓李承乾更加憂慮。
在這種局面下,任何一點(diǎn)外界因素,都能直接導(dǎo)致李承乾崩潰,而這個最終的導(dǎo)火索,落在了李承乾叔叔——漢王李元昌身上。
李元昌是唐高祖李淵第七子,李淵在位時封他為魯王,李世民后來改封為漢王,從封號上就能看出,李世民對于弟弟李元昌的疼愛。魯王是歷朝歷代都很常見的爵位,而漢王則不同,封地更大,同樣是王,可是意義卻不同。李世民尤為疼愛李元昌,是因為李元昌和李承乾是同年出生,這意義就不同了。在后來奪權(quán)之后,李世民還特許李元昌和李承乾同玩,這讓兩人有了更多接觸的機(jī)會。
玄武門之變,和李承乾一樣,李元昌也知道這個故事,不同的是,他做為弟弟,當(dāng)初也接觸過李建成,對于兄長李世民上位,李元昌多少有抵觸心理。成年之后,這種抵觸就成了反叛,想要推翻李世明的帝位,于是開始挑撥李承乾和李世民之間的關(guān)系。
李承乾最初是個直男,他有太子妃蘇氏,還有兩個兒子李象、李厥。然而李元昌為了逼迫李承乾造反,將美少年“稱心”帶入東宮,誘惑李承乾。本身心理就壓抑,讓李承乾有了不同的取向,于是一個“好龍陽”的皇太子就這么誕生了。
李世民知道后怒不可遏,殺“稱心”,卻放過罪魁禍?zhǔn)桌钤2涣侠钤\心不死,蠱惑李承乾造反,最終聯(lián)合杜荷、趙節(jié)、李安儼、侯君集等人,打算起兵逼宮。因被紇干承基告發(fā),最終功敗垂成。
直到李元昌蠱惑皇太子這件事曝光之后,李世民還是不愿殺他,一度想要將他保下來,然而眾文臣起起上奏,稱李元昌不可留,以免留下不好的影響。李世民無奈,派人清查李元昌家產(chǎn),讓李元昌于家中自盡。李承乾后來也不好過,被李世民囚禁幾年后,悲憤而亡。
李世民興許是個偉大的皇帝,也希望家人過得都好,可惜用錯了方法。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018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商朝很殘暴嗎為何還能延續(xù)6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