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留下的猛將,小編為大家?guī)硐嚓P內(nèi)容,感興趣的小伙伴快來看看吧。
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36歲的大明皇太子朱標因風寒病逝。
明朝的繼承制度延續(xù)了歷朝歷代的“嫡長子繼承制”,朱標既是嫡出又是長子,更是早就在朱元璋稱吳王時就被立為了世子。所以大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從吳王成為皇帝、朱標從世子成為皇太子,一切都是那么地順理成章。
然而朱標英年早逝后,一切都發(fā)生了巨變,圍繞儲位和皇位的爭奪,也愈演愈烈。老大朱標病故,老二秦王、老三晉王也先后亡故,這樣四子,也就是燕王朱棣,順理成章得成了諸王之首。而本身朱棣有很強的軍事能力,朱元璋對這個兒子也很是滿意。本打算立他為皇太子,不料朝中大臣們堅決反對,最后冊立了朱允炆為皇太孫。
朱允炆是朱標的次子,但因為朱標長子夭折,所以他就成了朱元璋的皇長孫。在朱元璋看來,即便是朱標能當上皇帝,最后也是要交給朱允炆的。
朱允炆的性格跟他的父親一樣,相當?shù)睾吞@。史載:惠帝天資仁厚。踐阼之初,親賢好學,召用方孝孺等。典章制度,銳意復古。嘗因病晏朝,尹昌隆進諫,即深自引咎,宣其疏于中外。
朱元璋一死,朱棣立馬以“清君側(cè)”的名義起兵,以誅殺“奸賊”齊泰、黃子澄為由,起兵“討賊”,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靖難之役”。
當年朱元璋雖然殺戮開國功勛,但同時也給朱允炆留下了一名叫耿炳文的猛將。
耿炳文的父親耿君用是朱元璋的同鄉(xiāng)伙伴,也是元老重臣,在與張士誠交戰(zhàn)時犧牲,于是朱元璋便讓耿炳文接了父親的班。耿炳文曾以8000人擊敗張士誠的10萬人,堅守重鎮(zhèn)長興十余年。這也是為什么大明開國之后,朱元璋要封耿炳文為長興侯并世代沿襲。天下初定之后,耿炳文也先后隨徐達、傅友德等名將南征北戰(zhàn),他對大明朝的貢獻不可謂不大。在朱元璋的幾次大清洗之中,耿炳文被留了下來,成為少數(shù)活下來的開國功臣。他能夠活下來,自然是肩負著朱元璋的重托——震懾朱棣。
朱棣造反,朱允炆派出了耿炳文。此時的耿炳文已經(jīng)是65歲的老將,朱棣則正是雄姿英發(fā)的年紀,在長期與蒙古人的作戰(zhàn)之中,朱棣的軍事能力也不輸耿炳文。開戰(zhàn)之后,耿炳文因為輕敵大意而輸了一場。但他清楚朱棣不敢打持久戰(zhàn),他便堅守不出,準備打消耗戰(zhàn)。果不其然,僅僅過了三天,朱棣見占不到便宜便乖乖退軍了。
正面剛不贏,朱棣開始對乳臭未干的朱允炆下手,他到處散布耿炳文戰(zhàn)敗的消息。耿炳文的確沒占到便宜,但也不至于像朱棣口中那般不堪,很明顯這是一個離間計。但朱允炆偏偏就信了,他覺得耿炳文既然打不贏那就別打了,他改派名將李文忠的兒子李景隆擔任主帥。
果然如朱棣所預測的,李景隆雖然占據(jù)著絕對的優(yōu)勢卻屢戰(zhàn)屢敗,最后甚至還給朱棣開了城門。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031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