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歷史上英雄人物輩出,東漢的故事大家聽過嗎?
眾所周知,東漢開國皇帝劉秀手下“云臺二十八將”,在這二十八人中,鄧禹排名第一,但那是按功勞而論。
鄧禹有識人之明,劉秀遇到難處,鄧禹總能推薦合適的人,這就是劉邦所說的功人和功狗的關系。但要論最厲害的武將,鄧禹則是排不上的,這就好比漢初三杰,蕭何功勞最大,但打仗肯定不如韓信。
劉秀手下最厲害的武將是誰呢?
按照《后漢書》的結論,該是岑彭、馮異二人!
“中興將帥立功名者眾矣,惟岑彭、馮異建方面之號,自函谷以西,方城以南,兩將之功實為大矣。若馮、賈之不伐,岑公之義信,乃足以感三軍而懷敵人,故能克成遠業(yè),終其全慶也?!?/p>
岑彭與馮異都在“云臺二十八將”之列,一個排名第六,拜舞陽侯,征南大將軍;一個排名第七,陽夏侯,征西大將軍。
為何是他們二人,咱們一個一個來。
首先,岑彭,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的人才。
岑彭一生共說降宛城、河內、淇園、洛陽、長沙、江夏、武陵、桂陽、零陵、蒼梧、交趾、邛都等南北州郡大城,減少了許多殺戮
當然,如果舌頭不管用,岑彭硬剛起來也不含糊。伐蜀一戰(zhàn),劉秀分兩路大軍夾擊公孫述,南路漢軍主帥便是岑彭。
面對河網密布的江州地形,岑彭果斷放棄漢軍步騎優(yōu)勢,改用水戰(zhàn),他花了兩年時間,打造了一支由數千艘“直進樓船”與“冒突露橈”組成的強大水師,巧借東風,火燒荊門,蜀軍大敗,溺死江中者數千人,岑彭乘機率軍長驅直入,進巴郡,取江關,江州指日可下,蜀地將門戶大開。
巴蜀得以割據的基石之一,長江天險,竟然就這么輕易被岑彭給破了,岑彭真可算是兩漢水戰(zhàn)第一人了。
只是很可惜,就在這時候,岑彭不幸遇刺身亡!
岑彭攻入四川后,持軍整齊,秋毫無犯,深受百姓愛戴。邛谷王(四川西昌與云南麗江一帶)任貴聽說岑彭的威信仁德,特意從從數千里外遣使迎降,可惜當使臣到達時,岑彭竟已被蜀帝公孫述派刺客暗殺而死,朝廷便把任貴所獻貢品全部轉賜給岑彭的妻子。蜀地老百姓感念岑彭恩德,而在武陽為之立廟,歲時供奉,香火不絕,武陽城后亦改名為彭山縣。作為一個外來入侵者,卻得到了當地人長久以來的懷念,這在歷史上實不多見。一個軍人做到這個份兒上,當可稱得上是“最可愛的人”。
再來說說馮異!
此人名列云臺二十八將第七位,為人謙讓不自夸,行車路遇其它將領,自動避讓,從不擺譜,充大佬。每次軍功領獎時,馮異一人坐于大樹底下,不肯出來邀功,大家都熱情地稱他為“大樹將軍”,他也因此在軍中威望頗高。漢光武帝對馮異的極為器重,曾如此評價:“為吾披荊棘,定關中,將軍之于國家,義則君臣,恩猶父子?!睆亩€留下“披荊斬棘”這個成語。
在黃河邊上他曾經以萬余兵馬,擊敗朱鮪、李軼三十萬大軍,并拿下了洛陽城!
在關中大地,他更是臨危受命,接替鄧禹,主持關隴軍事,一舉搞定了劉秀心腹大患赤眉軍。
華陰一戰(zhàn),起初馮異率領漢軍以弱抗眾,以寡制眾,竟把二十多萬赤眉軍牢牢釘死在了華陰道上,而且一釘就釘了兩個多月。劉秀則利用這兩個多月的時間里進行精心布控,準備合擊赤眉軍,特別下命令諸將先不要輕易出擊。
可是鄧禹恃寵生嬌,不聽指揮,貪功冒進,被赤眉軍擊敗,最終鄧禹僅余二十四騎脫逃,馮異幸苦制造的大好局面就這樣被自家人破壞掉了,就連馮異也差點被他害死,在亂軍中棄馬奔走,翻山越嶺,召集散卒,重新固壘自保。
眼看此戰(zhàn)就要功虧一簣,馮異卻是臨危不亂,收集潰卒并糾集附近地主武裝數萬人,整軍復戰(zhàn),在崤底迫降了赤眉軍男女八萬余人。赤眉軍因此而潰敗,而后劉秀攜大軍來圍,赤眉軍已無戰(zhàn)意,只得投降。赤眉軍之亂結束,馮異經營關中地區(qū),成了東漢初年唯一獨擋一面的方面軍大將,民間有“關中王”之譽。
縱觀中國歷史,能在在極度困境中逆轉戰(zhàn)局、一舉定乾坤的都是一代名將,如背水一戰(zhàn)之韓信,破釜沉舟之項羽,還有東晉謝玄,等等。
顯然,東漢馮異也能在此列!
當然了,大家一定要注意,劉秀手下可不僅僅只有云臺二十八將,比如伏波將軍馬援,雖不入云臺,但其能力戰(zhàn)功,不輸云臺任何一人。他主要是因為加入劉秀團隊晚了一點,不然東漢開國名將必然有他的位置。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055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