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guān)于長孫無忌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長孫無忌深知江山來之不易,身居相位,自然要盡心盡力輔佐唐太宗。貞觀初年,有些大臣看到突厥已經(jīng)衰落,就建議唐太宗趁機(jī)興兵攻取。唐太宗征詢朝臣意見時,長孫無忌極力反對,說:“突厥已經(jīng)衰落,不會騷擾邊塞。如果我們深入他們境內(nèi),既違背了和盟,又不一定就能取勝。”唐太宗采納了他的建議,從而避免了一場不必要的戰(zhàn)爭。
古人做弩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原太子承乾謀反被廢。在重立太子的問題上,唐太宗猶豫不決。長孫無忌主立晉王李治為太子。他說:“晉王仁孝,將來為政能愛民,安定社會,是個守成之主。”太宗于是決定立晉王為太子。
貞觀時期,長孫無忌前后執(zhí)政二十余年,為“貞觀之治”局面的形成立下了汗馬功勞。長孫無忌有大功于唐室,又有治國治民的才能,官居相位,本來也是自然的事??砷L孫無忌卻擔(dān)心別人會說他是靠裙帶關(guān)系上去的,心里常常為此感到不安,并幾次力辭相職。貞觀二年(公元628年)正月,剛居相位才半年的長孫無忌,就主動要求辭去相職。唐太宗在他固辭之下,被迫同意。貞觀七年(公元633年),唐太宗要封他做司徒、知門下尚書省事,他又力辭不受。他上奏唐太宗說:“我以外戚的身份,位致三公,恐怕人家會說皇上照顧皇后的家人?!边@一次,唐太宗沒有允許他辭職,并對別的大臣說:“我任官以才為標(biāo)準(zhǔn)。我是看中了長孫無忌的才干,才委他以相職的。”貞觀二十年(公元646年),唐太宗要授他太子太師之職,又被他謝絕了。
長孫無忌屢辭相職,固然是因?yàn)樗苤t虛自律,同時也與他妹妹長孫皇后的影響分不開。長孫皇后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賢后,為防止外戚干政,她曾多次勸哥哥不要就任宰相。她還常常提醒唐太宗注意吸取歷代外戚專權(quán)作亂的教訓(xùn),請求他不要委政于自己娘家的人。
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五月,唐太宗一病不起。臨終前,他囑咐長孫無忌和褚遂良兩人輔佐太子。高宗即位后,長孫無忌身為輔政,盡力輔佐這個新皇帝。長孫無忌在政事之余,還主持修撰了《唐律疏議》三十卷,系統(tǒng)疏證詮解《唐律》的各項(xiàng)條文。這部法典不但對完善唐朝法規(guī)起了重要作用。而且也是我國現(xiàn)存的一部最完整的古代法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09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