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2月份天數少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宇宙是一個非常神奇的物體,我們都知道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我們唯一的家園,當然了,地球也是目前唯一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不得不說,保護地球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當然了,一年有365天,一天有24小時,一小時有60秒,這些都是最基本的也是和我們大家每天都息息相關的事情,當然了,最近有不少的人也是在問小編為什么2月份只有28天或者29天呢?真正的原因是什么?說到這個,就要說一下天文地理學了。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看看為什么2月只28天或29天這個問題吧!
我們都知道,其實我們生活的地球是在不停的運動和旋轉的,地球圍繞太陽轉一周需要三百六十五天,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一年,那么,三百六十五天這一年就叫做平年了,說到平年,有的人就會想都閏年了,因為準確來說,地球繞太陽轉一周需要三百六十五天五小時四十八分四十六秒,那么, 每年多出的五小時四十八分四十六秒就需要整整四年才可以湊成一天,那么,這一天就會放在二月份,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閏年。
要說為什么2月份只有28天這個道理,就要說到一個有趣的傳說故事了,那就是當時西方有一個皇帝為了方便大家記憶,于是將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分成十二個月,其中,每年的1 3 5 7 10 12為大月有三十一天,其他的月份就是小月只有三十天。但是,這樣一來一年就是有366天了,
當時的人們都不喜歡2月這個月份,因為二月是處死人的月份,所以,最后人們商量將二月減少一天,只有29天,再到后面,有人議論要將八月增添一天,二月再減少一天,于是便有了現在的2月只有28天的由來了。每過四年,到了閏年,二月才是二十九天了。
1、現在使用紀年方法是公歷紀元,而公歷紀元起源自古羅馬的儒略歷。儒略歷的2月是30天或者31天,但是因為凱撒改革了歷法,2月前面的1月,變成了一年中的第一個月,而1月原來只有30天。為了保證第一個月是大月,便抽出2月的一天給1月,于是2月就只剩29天或30天了。
2、之后蓋維斯·屋大維·奧古斯上臺執(zhí)政,屋大維模仿凱撒也把出生月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于是現在的8月就變成了August,當時的8月是小月只有30天,為了突顯自己的尊貴身份,屋大維又從2月抽了一天,于是8月變成了31天,而2月在平年就只有28天了。
現在的陽歷是公元前46年由羅馬凱撒大帝定的。最初他規(guī)定每年12個月,單月31天,雙月30天,這樣每年都有366天。但是當時的羅馬每年2月都要處死一批犯人,所以2月被認為是不吉利的月份。結果,凱撒就把2月減少了一天,剩下29天。后來凱撒被人殺了,奧古斯做了皇帝,他發(fā)現凱撒出生的七月份有31天,而自己出生的8月份只有30天,他就又從2月減去一天加到8月份。這樣2月剩下28天,8月成為31天。同時,他把以后的幾個月天數也做了改變,就成為現在這個樣子了。
二月只有28天或29天是從古羅馬儒略歷演變而來。
公元前46年,羅馬皇帝愷撤在修改歷法時,規(guī)定每年為12個月,一、三、五、七、十、十二月定為大月,每月31天;其他月份定為小月,每月30天。但是照這樣規(guī)定,一年就不是365天,因此得找出一個月扣去一天。那個時候被判處死刑的犯人都在二月份處,所以人們都希望二月能快點過去。于是,就把二月扣去了一天。這樣,二月就剩下29天。
后來,有一個叫奧古斯特的人做了羅馬皇帝。發(fā)現愷擻是七月份生的,七月是大月,而自己是八月份生的,八月卻是小月,為了顯示自己和前一位皇帝有同樣尊嚴,就把八月也定為大月,改為31天。而八月多出的這一天仍然從二月份扣除,這樣,二月只剩下28天了。只是每過4年,也就是閏年,二月才是29天。這就是二月份天數少的來歷。
擴展資料
地球圍繞太陽運轉一周的時間間隔約為365.2422天,而我們采用的日歷上每年只有365天,也就是說,每隔4年日歷上就要多出將近一天的時間。為了解決這個余數,每4年后增加一額外的閏日——即2月29日。 公元前46年古羅馬人制定的儒略歷就已經首次這樣做了。但是這比太陽年的實際長度仍有誤差,所以每四百年中還要取消3個閏日,這就是通行全世界的陽歷——格里高利歷。
而如果我們的年齡是以一個一個的生日來累計的話,那么毫無疑問地,2月29日出生的人比起其它人,是要年輕得多了,畢竟不是每年都有2月29日。以此推算,2月29日出生的人在20歲時已經可以算是高壽了。因此,我們當然可以說2月29日出生的人永遠是最年輕的。
所以一般來說,一個人如在閏年2月29日出生,則在閏年以外的其他年份,就以2月28日或3月1日作為他的生日 。當然,也可以選擇平年只過農歷(陰歷)生日。
在公歷(格里歷)紀年中,有閏日的年份叫閏年,一般年份365天,閏年為366天。由于地球繞太陽運行周期為365天5小時48分46秒(合365.24219天)即一回歸年,公歷把一年定為365天。所余下的時間約為四年累計一天,加在二月里,所以平常年份每年365天,二月為28天,閏年為366天,二月為29天。
因此,每400年中有97個閏年,閏年在2月末增加一天,閏年366天。
2004年是公歷“閏年”,2月為29天,比平年2月28天多一天。古代埃及人及我國春秋時代的歷法家都測算出一年為365天。實際上,地球圍繞太陽轉一周的時間(即陽歷的一年)為365天5時48分46秒。這樣,4年時間就要多出23時15分4秒,接近一天(24小時)的時間,于是,歷法家便規(guī)定每四年置一個“閏年”,即在這一年的2月增加一天,這一天也稱“閏日”,后來又規(guī)定每400年置97個閏年。
2004年是農歷甲申年,也是閏年,農歷稱“閏月”,即一年中多出一個月,為13個月。我國古代歷法中有太陰(月亮)歷,是以月圓的周期為一個月,單數月為大月30天,雙數月為小月29天,一年為354天,這就比地球繞太陽轉一周的時間少11天多,3年就少了33天多,于是歷法家規(guī)定逢3年置一個“閏月”。為精確起見,又規(guī)定在19年中置7個“閏月”年。
西方農歷的“閏年”
陽歷中有閏日的年份叫閏年,相反就是平年,平年為365天,閏年為366天。在公歷(格里歷)紀年中,平年的二月為28天,閏年的二月為29天。閏年平月2月29日為閏日。
增加閏日的原因
現時的公歷以回歸年為“年”的計算基礎,而一個回歸年大約等于365.24220日。因為在平年公歷只計算365日,結果四年后便會累積0.24220×4=0.9688日,大約等于一日,所以便逢四年增加一日閏日以抵銷這0.9688日。
計算閏年的方法
公歷紀年法中,能被4整除的大多是閏年,能被100整除而不能被400整除的年份不是閏年,能被3200整除的也不是閏年,如1900年是平年,2000年是閏年,3200年不是閏年。
中國農歷的“閏年”
中國舊歷農歷紀年中,有閏月的一年稱為閏年。一般年份為12個月,354或355天,閏年則為13個月,383或384天。
6.為什么公歷有閏年,農歷有閏月
農業(yè)上的農時,是按照我國現在通用的公歷和農歷來制定的。公歷一年為365天,逢到閏年為366天,因為平年2月份只有28天,閏年二月份就有29天。農歷每年只有354天或355天;逢到有閏月的一年,就有384天或385天。因為農歷一般每月只有29天或30天,逢到有閏月的年,就多一個月。
為什么公歷有閏年,農歷有閏月呢?
現今世界上各國通用的公歷,是根據羅馬人的“儒略歷”改編而成的。天文學上把地球繞太陽從春分點回到春分點的時間,稱為一個回歸年,其長
年)為365日,每四年有一個閏年為366日。到公元325年,儒略歷為當時信奉基督教的國家所采用,這一年的春分日是3月21日。由于儒略歷的平均歷法年比回歸年長0.0078平太陽日(即平均每年約長11分14秒),這樣從公元325年開始,積累到1582年,兩者相差竟達十天,結果3月21日的春分日提早到3月11日。為了避免這些誤差,人們特規(guī)定1582年10月5日為1582年10月15日;并將設置閏年的辦法,也給以明確規(guī)定:以公歷紀元為標準,凡是能被4整除的年是閏年;但逢百之年,能被4整除的并不是閏年,必須要能被400整除的才是閏年。例如1968年能被4整除,是閏年,1900年是逢百之年,能被4整除,卻不能被400整除,所以不是閏年,而2000年又將是閏年。凡是閏年,在二月份增加一天,全年為366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098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