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能坐上龍椅的只能有一個人,可是只要是投胎投得好,成為皇親,那可真是一出生就站在金字塔尖上了。若是做個王爺,那也是富貴潑天,成天吃喝玩樂,三妻四妾,不像那皇帝,每天都要處理大大小小的國務(wù),還要應(yīng)付大臣們的嘮叨。這么說來,好像王爺和皇帝之間并沒有多大的區(qū)別。
那么,皇帝與那些王爺們到底有啥區(qū)別呢?接下來咱們就來看看康熙吃鰣魚的故事。
康熙皇帝十分喜歡吃鰣魚,一條魚對于皇帝來說,其實算不得什么,不過這鰣魚,可跟普通的魚不太一樣。這鰣魚確實鮮美異常,卻很是稀少,只有在每年的春末夏初之時,它才會在長江下游出現(xiàn),而且鰣魚嬌氣得很,一離開水,分分鐘就死,這樣一來鰣魚的味道就會大打折扣。
于是乎,古往今來,不知多少人為了一品鰣魚的鮮美,只能自己來到江南,才能一飽口福。東漢的時候,有一個名叫嚴(yán)光的名士,和康熙一樣喜歡吃鰣魚,為了這一口美味,嚴(yán)光居然連皇帝的征召都棄之不顧,這件事情在后來成為了一段佳話。
清朝的首都是北京,康熙當(dāng)然不至于因為一條魚就遷都南京,可北京城距鰣魚有三千里之遠,更何況當(dāng)時交通并不發(fā)達,所以對于當(dāng)時的北方人來說,想吃上一尾新鮮的鰣魚,真是比登天還難。但對于康熙來說,登天其實也不是不可能。
為了康熙皇帝能吃上鮮美的鰣魚,南京的官員真是煞費苦心。他們弄了個大冰窖,等到春末夏初鰣魚入江之時,無數(shù)的漁民一塊兒出動,鰣魚都還沒入網(wǎng),那岸邊早就備好了快馬,而除了快馬之外,還有保鮮的冰塊,并且還要在冰塊上面淋上豬油,這樣冰塊就會融化得慢一些。鰣魚一出水,就馬上放在冰塊里,快馬加鞭,朝京城奔去。
為了不耽誤康熙吃魚,這一路上準(zhǔn)備了三千多匹馬,只要是馬經(jīng)過之處,那些地方上的官員也不干活了,早早地就在驛站候著,煮好蛋花湯,讓送魚的人充饑。就連喝湯,也不能下馬,只能在馬上隨便喝上幾口。天黑之后,沿途都有燈火照明,如此一般晝夜不休,保證在三天之內(nèi)將鰣魚送至紫禁城。
就為了這么一條鰣魚,所花費的人力物力,實在讓人難以想象,而那些因來不及躲讓,被快馬撞死的平頭百姓,在這條鰣魚面前也是不值一提。要知道,三千里路,縱使是八百里加急的緊急軍情,三天之內(nèi)也到不了,但如果你是擁有至高皇權(quán)的皇帝,總會有辦法讓你如愿以償?;实酆屯鯛?shù)降子惺裁床灰粯拥?筆者認(rèn)為,兩者的區(qū)別,大抵就是這一條鰣魚的區(qū)別吧。
在中國古代,涉及皇位繼承的時候,退一步自然富貴榮華,可進一步就是坐享天下,這筆買賣你想明白沒有?
這些王子自然熟悉歷史上成功的上位案例,我們也來盤點下:
秦二世繼位
秦始皇在統(tǒng)一天下后,晚年在繼承人的冊立上徘徊動搖。扶蘇是長子,賢明仁德,朝野上下都認(rèn)為是繼承人。但皇帝態(tài)度的不明確,且把扶蘇外放上郡駐屯邊疆,自然給了別人操作的空間。
政治就是這樣,只有有個針眼大的縫隙,就會有斗大的風(fēng)。
秦始皇在沙丘死后,皇權(quán)暫時空虛,繼承人不明確,操作的空間太大了。趙高開始他的串聯(lián),先后說服胡亥、李斯,組成了三人同盟。一方面不動聲色,繼續(xù)巡行天下;一方面迅速采取計謀,逼死扶蘇、蒙恬,
在階段目標(biāo)達成后,迅速返回咸陽,胡亥登基。
楊廣繼位
隋文帝楊堅有五個兒子,在北周的時候就立長子楊勇為公世子。公元581年,楊堅建立隋朝,楊勇順理成章的成為太子。按理說,這就沒問題了??上г诘玫教煜潞?,在漫長的時間中,父子矛盾漸漸擴大了。
楊堅喜歡節(jié)儉,對奢侈行為很反感,太子卻有非常華美的盔甲,這就讓楊堅很不高興;而且太子位重,百官自然多有拜會,這更是犯忌。矛盾就更大了。
政治游戲就是那樣,你覺得無所謂不在乎,但有的人會做到極致。這時候弟弟楊廣開始了自己的表演,借鑒、不聯(lián)絡(luò)官員、專一,讓父母都很喜歡,最終取代兄長,成為太子。
李世民繼位
李淵在建立唐朝后,太子李建成常年在京師,李世民常年在外征戰(zhàn),功勛卓著。所以李淵冊封李世民為天策上將,得以在長安開府。在關(guān)東地區(qū)李世民有人事權(quán),在長安有自己的護衛(wèi)、班子,羽翼漸豐,自然有了問鼎的心思,而另一方面,太子也在懷疑李世民。最終釀成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殺了自己哥哥、弟弟、十個侄兒、軟禁了父親而告終。
至于他,則獲得了天下,有機會去開創(chuàng)屬于自己的時代。
這是斗爭成功的。至于繼承人斗爭那就更多了,比如李世民的兒子們爭斗就很嚴(yán)重,康熙在年輕時候還說李世民是個很厲害的皇帝,就是在教育子女上不太行,太子之位斗爭很嚴(yán)重,到了晚年發(fā)現(xiàn)自己也這樣,急的都想自殺。
皇權(quán)太大,皇位就會很吸引人。如果有機會,總會有人去嘗試。
康熙在孩子兩歲的時候就定了太子,那時候的他才20歲。當(dāng)你知道康熙活了69歲,就知道問題所在了。大約在康熙四十歲上下,父子矛盾就大了。在快五十歲的時候,康熙廢了太子;之后,又恢復(fù)了太子;之后,又廢了太子。再后來,王子們不抓住機會努力都是對不起自己。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手中有接近無限制的權(quán)力,天下的資源都?xì)w你支配,住著富麗堂皇的宮殿,品嘗著美酒佳肴,常有著美女作伴,享受著百官擁戴。
皇位能不香嗎?
但是,客觀地說,除了到了老百姓過不下去的時候,爆發(fā)了農(nóng)民起義,否則的話,皇位與普通老百姓是沒有多大關(guān)系的。
那些出生帝王家,或者是擁有大權(quán)的朝中重臣,是有可能的。
尤其是對于皇子而言,也是最有希望的。
康熙年間,之所以出現(xiàn)九子奪嫡,關(guān)鍵還在于太子之位的不穩(wěn)固。
其實康熙作為皇帝,深知太子不定的話,對于眾多皇子來說,避免不了爭權(quán)奪利。
所以康熙老早就敲定了老二為皇太子,正常情況下,這是大局已定了。接班人選好了,其他人再想做太子,可能性幾乎沒有了。
也就是說,選定太子就斷絕了諸皇子的夢想。
但是身為康熙時代的太子,非常的倒霉。因為康熙活得太久了,這是誰也沒有想到的。正常情況下,皇帝一般都沒有這么長壽,至少在位時間不會這么久。
這也就造成了太子把這個位置坐煩了。
如果康熙就一個兒子,還情有可原,那就熬唄,看誰熬得過誰?可偏偏康熙的兒子還非常多。這就有一個風(fēng)險了,那就是康熙對其他兒子也都非常好,尤其是老八等人,實力非常強,深受康熙的喜愛。
這就讓太子受不了啦,萬一哪天把自己廢了怎么辦?所以再加上時間太長,太子不免有些情緒。結(jié)果康熙直接把太子廢了。
太子位置空了,那么勢必所有皇子都有了機會。本來康熙擔(dān)心這個問題,所以又復(fù)立了,可沒多久就徹底廢了。
既然都有機會,那么爭一下是可以的,不爭就很奇怪了,也不見的就一定能夠自保。所以才有了九子奪嫡,不過結(jié)果老四贏得了最后的勝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109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