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兵器跟糧草怎么來的?下面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guān)內(nèi)容。
古代史書記載了很多次打仗。打仗的時候,一般會說到戰(zhàn)爭中雙方軍隊的人數(shù)問題,也會說到戰(zhàn)爭的勝負情況,以及戰(zhàn)后重要人物的命運情況。不過,卻很少說到糧草配備、武器配備這樣一些問題。
實際上,無論是糧草配備問題,還是武器配備問題,其實在戰(zhàn)爭中,都是非常重要的。為什么非常重要呢?兵法上都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糧草是戰(zhàn)爭首先需要考慮的條件。很多時候,甚至是戰(zhàn)爭勝負的決定性因素。很多戰(zhàn)爭,最終都是因為缺糧而失敗。比如說諸葛亮組織的幾次北伐,大都是因為缺糧,最后雖然形勢比較好,還是不得不撤退。折騰了半天,毫無成效。
但是古代史書在寫戰(zhàn)爭的時候,卻基本上沒有說過糧草是從哪里來的,武器是從哪里來的這樣的問題。
(諸葛亮劇照)
那么,古代糧草和武器是從哪里來的呢?
武器的情況可能要簡單一些。當人類進入鐵器時代以后,每個人的家里面都會有鋤頭犁鏵這樣一些農(nóng)具。沒打仗的時候,這些農(nóng)具用來種莊稼。一旦打仗,這些農(nóng)具就會變成武器。當然了,也不是說就拿著一個鋤頭,一個犁鏵就上戰(zhàn)場了,而是可以把這些東西放回煉鐵爐里,重新打造成武器。
除此以外,就是在戰(zhàn)場上繳獲武器。只要打敗敵人,殺掉敵人,就可以獲得敵人的武器。或者是攻下敵人的武器庫,也會獲得很多武器。
蒙古帝國軍隊第一次攻打南宋的時候,很快就攻下了襄陽。而他們之所以這樣做,就是因為城里有大量武器。
(李密劇照)
糧草的情況比較復(fù)雜一些。那么,古代打仗的時候,從哪些地方獲得糧草呢?
其一,攻打國家糧倉。
從古至今,政府都會設(shè)置國家糧倉。設(shè)置國家糧倉的目的,是為了遇到國家發(fā)生重要災(zāi)害鬧饑荒的時候,有儲備糧。
戰(zhàn)爭中攻占國家糧倉的例子數(shù)不勝數(shù)。比如隋末的時候,李密的瓦崗軍首先就攻占了隋朝的回洛倉?;芈鍌}里面有大量的糧食,這為李密作戰(zhàn)提供了非常好的保障。
其二,奪取大戶人家的糧食。
如果是農(nóng)民起義者,那么,搶劫大戶人家的糧食,就是順理成章的一件事。如果不是農(nóng)民起義者,而是其他的諸侯,一般都會說得文明一點,采用借的辦法。當然了,這個借,其實只是形式而已,大戶人家自己也明白,這是一種有去無回的借。如果這個諸侯將來獲得了天下,雖然把糧食借出去了,肯定會獲得極大的回報。如果這個諸侯最終打敗了,那也沒有辦法,只能自認倒霉。
(李自成劇照)
其三,納稅征糧。
古代打仗的時候,如果是國家行動,那自然就是向全國人民征糧。明朝之所以最后時期不得民心,就是因為明朝為了打仗,搞出了太多的苛捐雜稅。老百姓實在承受不起,所以才會反抗明朝的統(tǒng)治。而李自成正是以“不納糧”這樣一個口號,獲得了很多老百姓的支持。
如果不是國家行動,而是某一個諸侯在爭霸的時候打仗,那么,他占領(lǐng)的地區(qū),也會派出征糧的官員,向老百姓征糧用以打仗。
張養(yǎng)浩說“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就是說無論興衰更迭,老百姓都會受苦。因為他們不但要參與打仗,而且還要交太多的軍糧。
其四,購買糧食。
除了搶劫和強征,更多的時候,還是得購買。
但如果購買,就需要錢。因此,搞錢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件事,就是曹操打仗的時候,通過盜墓的辦法來搞錢。這就是古代打仗實在沒錢的情況下,非常極端的例子。
那么,既然古代打仗的時候,糧草這么重要,為什么史書上卻很少說錢糧的問題呢?這主要是因為史書在記載歷史的時候,關(guān)心的是歷史的興衰更迭問題,是老百姓如何才能保持江山穩(wěn)固的問題。所以,關(guān)于錢糧和武器,就只是戰(zhàn)爭中的一些細節(jié)。而古代史書從來不會在乎這些細節(jié)。就像史書不會在乎將軍使用什么武器,會什么武功,長得什么樣子一樣。
總之,這些都是與史書的功用有莫大的關(guān)系。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114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